這個非常特別的別人家的孩子有著一大堆頭銜,有著非同一般的才幹。這麼多年的表現,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幾乎所有人都把他看成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呂原沒有回復,他明白呂老此說肯定有個但是,果然,呂老又一次長嘆一聲:「當年閔潤林同志上京,遇到的困難比國輝同志還要嚴重,但是他的表現卻遠遠超過了國輝同志。
呂老嘆息了一聲:「以前我們最擔心的是祖傑同志,怕他舊傷發作,但沒想到反而是國輝同志的身體先出問題!
還有以目前孫祖傑的強勢,未來班子中他肯定要安排一個人,到時候就有一個人要被淘汰,但是本朝體制能上不能下,這個人怎麼安排,畢竟是精心培養的年輕幹部,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要是出了意外,就太可惜了。
到了今天,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對孫祖傑同志寄予了厚望,國輝同志能夠相忍為國,主動退讓是好事,是為了大局考慮,我相信同志們會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呂老雖然已經老邁,但對於這種思潮,早就有所察覺。連政治上較為開明,對陶國輝一向比較支持的蔣老,都曾經說過,既然國輝同志身體不好,還不如讓祖傑同志多承擔一些責任這樣的話,由此可見黨內人心的向背。
「要不要推出一兩個同志出來打擂台?」
可以說左右兩派都對他有不小的希望,更不要說位居中間的廣大幹部群眾了,這股希望的力量非常強大,以至於當孫祖傑公開、赤|裸裸的挑釁陶國輝,要求全面接班,大家甚至都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
心情好了,自然而然昨天會議上的種種,呂原就稍稍忘懷了一些,不願意多想,不過在內心深處,他甚至十分羡慕孫祖傑,當今整個中國政壇,有資格撂挑子的也只有他了,其他人誰都沒有資格。
當然了,作為交換,呂原需要在退休后,把青委一脈交給王平秋,這樣偌大的青委系就有了傳人,不至於土崩瓦解。而陶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目的就是換取王平秋進入中央局機會。
而一旦你什麼都不知道,你就沒有資格摻和各種事務,自然也就沒有話語權,而沒有話語權,也就等於影響力逐步下降,甚至一步步清零。
雖然閔老如此,也跟孫祖傑接班有關係,有了能力很強的接班人,閔老不需要多問,但是如果身體真得很好,閔老真得會那麼低調嗎,又怎麼可能!
呂老點點頭:「有一些老同志對王平秋同志表示了不滿,不過他這樣的態度,還是不錯的,年輕幹部,不怕出問題,怕得是出現了問題之後,不敢面對,消極面對,甚至逃避問題,那樣一來,培養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而一旦有了好身板,活得長,就算你能力一般,也不是沒有機會,到時候光憑資歷就能壓倒別人,別的不說,眼前的呂老就是活生生的證明。
孫祖傑出名太早,他簡直可以說是在中國老少爺們的眼皮底子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大家對他的各種成就都耳熟能詳,甚至於他的緋聞,也是舉國皆知。
孫祖傑微微一笑:「等著吧,總會有的!」
所以此時陶總的目標變得更加明確,只求成為未來班子的一員,而不求成為核心一員,這樣樂法興的建議,此時就顯得很有價值了。
至於是不是有一位被淘汰的同志,我也說不好,不過路怎麼走,靠的是他們自己,別人不可能代替他走!呂老,說到底也不過是兩位候補委員,對國家大勢沒有什麼根本的影響。」
呂老人老成精,立刻就看出了陶總布局的問題,你擔心孫祖傑可以理解,你推出兩個人進入中央局防止孫祖傑掀桌子,一個上不了,這可以理解;但是兩個年輕人進入中央局,外界會不會認為我們已經確定了接班人?
聽到這裏,楊希哪裡還不明白孫祖傑的如意算盤:「王平秋的底子不錯,可惜遇到了陶國輝,既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呂老聽完之後,又一次嘆息了一聲,這才說道:「事已至此,國輝同志是什麼想法?他是準備進還是準備退?
無數人將求變的希望,寄托在孫祖傑身上,這股力量太龐大了,甚至和-圖-書於無數黨內高層都覺得,我們確實遇到了不少問題,但是只要我們放手讓孫祖傑去做,他肯定可以找到辦法。
要是陶總的身體很健康,孫祖傑至於這麼囂張跋扈嗎?不會的,別的不說,孫祖傑根本不可能那麼順利的控制樞密院。而控制不了樞密院,他就是心裏再不滿,也只會憋著,而不會這麼赤|裸裸的發泄出來。
不管什麼事情,只要他出面,台上的大佬們都要賣面子。強悍如孫祖傑,見到了呂老也是客客氣氣,隔段時間總要過來拜訪一番,重大的人事安排,聽一聽老爺子的意見。
一肚子怨氣的閔潤林也有樣學樣,安排了孫祖傑,當然這倒不是閔潤林實力強大,有扭轉乾坤的能力,而是孫祖傑的資歷能力太強,又處在特殊的時勢下,讓大家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眭朋林呂原是這樣,那個樂法興,也很不像樣,孫祖傑這麼嚴厲的打壓樂法興,也引起了呂老的興趣,仔細盤查一番樂法興過去的經歷,呂老心裏就涼了大半截。
問題在於呂原太右了,呂原的改革思路太過簡單粗暴,學校可以賣,醫院可以賣,甚至於還準備大規模的在美帝培養黨政幹部。
「王平秋已經下決心要整頓中原了,我怎麼能讓他這麼得罪中原的黨政幹部呢,那不是毀了他的未來嗎?所以他應該換一個更適合發展的地方!『」你準備讓他去哪裡?」
呂老對呂原不滿的是他的政治立場,他過去的種種,還可以說他年輕,畢竟是自家孩子,也不太可能挖大傢伙的祖墳。
陶國輝上台之初,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可是很快人們就發現這一位第一書記並沒有那麼多雄心壯志,他並沒有意願做出任何大的改變;到了最後,竟然連身體都不行了,只能苟延殘喘。
「也不能這麼說,也是有條件的。我看呀,先安撫一下,讓孫祖傑順利接班。至於以後,我們估計管不著了,留給孫祖傑頭疼吧,他要想掀桌子就掀吧!」「您老就真這麼放心?
現在這個戲碼,到了孫祖傑頭上,陶國輝還想演下去,能不能成那就真得只有天曉得了,但是他怎麼看,怎麼覺得是東施效顰。
事實上,呂老自己對陶國輝也相當失望,陶國輝能力不濟,身體不好,都可以理解,很多東西是天生的,要怪只能怪推他上來的人,而不是他;但是呂老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他的看人眼光。
「陶總說,祖傑同志都撂挑子了,為了黨和國家的未來,他也只能選擇退一步,總不能影響祖傑同志成就—番大事業呀!」
孫祖傑點點頭:「我明白,上一次西域的事情到現在還沒有查清楚,我不小心能行嗎?」
呂老聽到這裏,思考了一番,這才緩慢地說道:「兩位年輕同志,其中一名是王平秋同志吧,另外一名,大概率是成干林同志,我猜得沒錯吧!」
「不用,該明白的當然明白,不該明白的,成為冤死鬼也怨不得別人!有這麼兩個人,雖然未來麻煩不小,但也可以招蜂引蝶,吸引眼球,讓正主可以健康的成長!相比于正主的健康發展,未來那些麻煩只能算是小事,付出這樣的代價還是可以接受的!」
黨內外的形勢,對陶國輝的不滿,不知不覺間,呂老的天平就偏向了孫祖傑。當然,還有一層關鍵原因,孫祖傑說得確實很有道理,目前的國內外形勢,陶國輝的過往教訓都表明還是讓他全面接班比較好,可以保持政令暢通,不至於亂糟糟的,什麼烏七八糟的事情都會發生。
蔣老笑著搖搖頭,放下了電話,呂老所言,何嘗不是他的想法。現在的局面有點像二十年前,當年老一代對閔潤林不放心,硬生生的安排了陶國輝。
呂老點點頭,算是接受了呂部長的說法。他又微微打量了一番這個華組部長,樂法興和陰正陽失去了機會,作為青委一系的獨苗苗,看起來也只能讓他上了。
他到底會怎麼對待這兩個年輕人,那就真得只有天曉得了,只是可惜了這兩個年輕人,被架在火上烤,也不知道是什麼下場!
「接班人?什麼接班人?兩個中央局候補委員嗎?候補,候https://m.hetubook.com.com補,既然是候補,就說明有正主呀!慢慢等著就是嘍!」
呂原笑容一滯:「呂老,沒有這回事!雖然中原平墳運動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是王平秋同志的決心很大,準備先整頓出現的問題,然後在繼續推進平墳運動。
呂原斟酌了一番措辭說道:「呂老,祖傑同志的能力確實有目共暗,陶總也相信他能很好的治理國家,成就一番偉業。
而作為反例,別的不說,就說閔老吧,去年做了一個很大的手術,差點沒有過這一關,他能支持幾年,誰也不知道,所以不管是去年的全會,還是今年的換屆,他都不是很活躍,顯得比較低調。
所以陶總痛苦思索了一夜之後,在今天早上,召見呂原時,終於交底了,我會把青委交給你,為此我也會主動斷了陰正陽和樂法興的機會,這樣你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就算呂原覺得美帝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你也不能這麼搞,一點防範心理都沒有,更不能什麼都賣,國家畢竟不是企業,不能什麼都看經濟效益。這一點,他就遠遠比不上同年齡段的孫祖傑,遠不如孫祖傑老道成熟。
孫祖傑對他是這樣的態度,那麼青委一系在孫祖傑時代,日子肯定不好過。到時候作為出頭鳥的王平秋,會有什麼下場,誰也不知道。
「國輝同志心裏有怨氣呀!我知道他很委屈,這些年他為了黨內團結,犧牲不少,從這個角度來說,孫祖傑的指責確實有些過分了!」
眼前的呂原,在老幹部群體中的口碑也不是很好,工作作風什麼的,呂老倒也不太在意,老同志們退休了,就老老實實的頤養天年,多活幾年,不要對年輕幹部指手畫腳。
算了,王平秋就王平秋吧,都到了這一步,還是要團結,不能再鬧騰了,要不然真要被各個擊破。
呂老聽到這裏,哪裡還不明白陶總是什麼心思,果然呂原彙報了陶總的想法:「陶總建議,安排兩位年輕人作為中央局候補委員,這樣既不影響祖傑同志的正常工作,又可以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經驗。
顯然,楊希也是同樣的看法,他笑著問道:「祖傑同志,你的接班人確立了,有什麼感想?」
呂老和呂原的交談是從陶總的身體開始談起:「這半年以來,陶總的身體不算好,也不算差,還是老樣子,最大的問題是腿腳有些乏力,不能長時間走路或者站立。」
所以陶總現在這樣的身體狀態,危害實在太大了。呂原明白,要是陶總身體非常好,自己絕不會有那麼大的實權,小第一書記是不是笑談,呂原當然明白,他能做到這一點,歸根到底是陶總身體不行了,他不得不把很多權力交給自己代掌。
而掌握了很大的權力之後,呂部長心裏明白,他已經變成了眾矢之的,他必須在這一屆進入中樞會議,否則到了下一屆,沒有權力保護之後,他還能不能再次進入中樞會議,誰也不知道。再說了,吃慣了大魚大肉,再去吃白菜豆腐,他也難受呀!
隨著這些問題越來越尖銳,全黨全國上下都有一種巨大的焦慮感,求變之心越來越明顯,人民希望有新的面孔,希望有新的改變,讓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能夠被解決。
不要說為了王平秋的未來,就算為了這個年輕人的安全考慮,現在也必須把王平秋推到中央局,成為中央局成員之後,作風一向謹慎的王平秋不至於有任何安危問題。再說了,這樣一來,青委一系就有了未來,就有了凝聚力,不至於成為一盤散沙。
怪不得孫祖傑死活瞧不上他,說他是某人第二,別的不說,還真挺像,一天到晚,眼裡只有圍在身邊的幕僚,對同僚對部下對老同志都有些瞧不上,這種做派看著就讓人害怕。
「江東!呂原不是要接陶總的班嗎,總要把老根據地拿出來作為誠意呀!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也很想知道江東本土派到底是站在我一邊,還是站在呂原一邊,總要看一看的,光說不行,要看行動的!
不過陶總的思路確實也有一些道理,相比于成干林,有眾多青委人馬支持的王平秋,明顯實力更強,根基更紮實,未來不管和*圖*書孫祖傑推出誰,青委肯定有一席之地,這樣青委一系就有了凝聚力,也就有了未來。
當然了,這兩個年輕人,與蔣老非親非故,蔣老也不會為了他們怎麼樣。相比于讓孫祖傑全面接班,可以迅速進入狀態,兩個年輕人的命運,並不是那麼重要。
呂原走後,呂老就給相熟的老同志打電話,蔣老聽完之後,嘆了一口氣:「陶國輝底氣真是不足呀!孫祖傑剛剛撂了挑子,他就服軟了!」
相比于有他強力支持的王平秋,成干林根基並不穩,兩人之中,可以肯定成干林是陪綁的那一個,到時候就算王平秋不是一號,也是重要成員,這就夠了。他的力量有限,能做到這一點,也算是對青委,對王平秋這個自己看好的年輕一代一個交代。
至於兩個年輕人的未來,呂老不想做什麼評價,有時候有些人沒有那個命,被硬推到不應該登上的位置,不一定是好事。
為了讓孫祖傑接受兩名年輕的中央局候補委員,陶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提出了一個交換,陰正陽和樂法興退出中樞會議成員的競爭,換取兩名新人的入選,由此可見陶總決心之堅定。
呂老有些糊塗:「不是成立了五人小組負責考察嗎?國輝同志還擔心什麼?」
搞政治的,就算你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沒有一副好身體也絕對不行。沒身體,就沒有辦法工作,自然沒辦法過問黨內外國內外的各種事務。
有這麼強大的實力,自然有資格要求四大核心部委按照孫祖傑的意圖安排人事,不同意我就撂挑子,你們還只能被迫妥協!
「此一時,彼一時。祖傑同志昨天可以撂挑子,以後會不會為了個人私利,在接班人問題上掀桌子,誰也不知道。
國輝同志並不反對祖傑同志現在甚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發揮關鍵作用,但是他希望覺內有一定的平衡,這兩位年輕梯隊幹部的存在,應該在未來會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最要命的是,陶總身體不行之後,孫祖傑迅速毫無阻力的膨脹起來,發展到最後,就是昨天孫祖傑赤|裸裸的當面指責。孫祖傑內心深處壓根看不上陶總,竟然認為他這些年除了卡位,其他一事無成,對陶總的蔑視,可見—斑。
呂老雖然對陶國輝的眼光不看好,但還是接受了他的小算盤,孫祖傑畢竟不是聖人,不可能一點錯都不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一些人平衡,也不是壞事。退一萬步說,陶國輝也是做了十年的第一書記,總需要安撫的。
甚至於這樣做,未必不是好事,可以讓未來的接班人更好更健康、毫無干擾的成長,與他們相比,兩個活靶子的死活,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這樣五人小組有存在的意義嗎?」
當日侯國棟對孫祖傑的指責,甚至說到了很多人的內心,這些人並不害怕孫祖傑折騰,在他們看來,孫祖傑折騰是好事,對國家大局是好事,越折騰國家發展得越好。
呂原也嘆息了一聲,他們這些老部下最頭疼的就是陶總的身體,甚至於孫祖傑的威信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比不上這一點。
大家對陶國輝已經不抱什麼希望,都把希望放在了孫祖傑身上。左邊那一幫人看到了孫祖傑對體制的自信,對政權的強力維護;右邊那一幫人看到了孫祖傑在經濟上的開放,以及對體制內公開透明的追求。
所以為了黨和國家的未來,陶總認為要對他做一些適當的限制!當然,這不是限制祖傑同志的現在,而是限制祖傑同志的未來。」
孫祖傑在昨天的會議上撂挑子,對陶總的震動非常大,讓他對自己現在的實力更多了一份清醒的理解,只是越清醒,他的憂慮就越大。
全面接班就全面接班吧,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也是因此,在呂原告知,陶總願意做一些退讓之後,呂老就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事實上就是對孫祖傑的支持。
但是陶總對祖傑同志的性格有些擔心,他性情過於激烈,未來成為第一書記,掌握了無限的權力之後,會不會做—些出格的事情,誰也不知道。
事實上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此時此刻,已經進入到深水區,不同階層的利益需求差距很大,這就需https://m.hetubook.com.com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人物將人心凝聚起來,消弭矛盾,解決問題,而孫祖傑的出現,恰恰迎合了這股強大的訴求。
呂原有些皺眉,說實話,他對於陶總想一出是一出有些不滿。王平秋也許不錯,但黨內還有其他不錯的同志,有必要完全一根繩弔死嗎?到了這一步了,還要為他籌劃,不是有我在嗎?到時候我會照應他的。
「那正主什麼時候浮出水面?」
陶國輝做得遠不如孫祖傑,早就應該讓賢了,只不過為了體制的穩定,才讓他苟延殘喘幾年,現在還想阻撓孫祖傑執政,他哪來的底氣,他哪來的自信?這麼不自量力,潑一盆水,讓他醒一醒也是好事!
很快,這些資歷深厚的老同志就達成了默契,當然與此同時,孫祖傑也知道了,他聽完之後,反而顯得有些輕鬆,如果這是陶國輝願意配合,讓他可以全面接班的代價,那還是可以接受的。
對這兩個問題,呂原笑著說道:「呂老,這兩個問題既是問題,也不是問題。只是我們在黨內說清楚了,外界怎麼想,是他們的事情,對我們毫無影響!
孫祖傑既然連陶總都這麼瞧不起,對他這樣的陶總的老部下,他的看法,估計不會太好吧,雖然和孫祖傑的關係不錯,但是呂部長還是相當擔心,甚至是害怕。
雖然內心深處,呂原也有類似的看法,但是打死他,他也不敢公開說出來,呂原很清楚,孫祖傑敢說出口,本身就是實力的證明,他的實力已經足以支撐因此引起的反彈。說白了,他就是在示威,告訴大家,他已經可以不把第一書記放在眼裡了!
那個眭朋林就不要說了,膽子大得過了頭,監聽高級幹部,與美帝情報機構聯繫這樣的事情都敢做,還有他什麼不敢做的?
呂老,現在能夠約束祖傑同志的老同志已經不多了,五年之後,還有沒有,誰也不清楚,到時候祖傑同志會不會接受五人小組的考察意見,誰也不清楚。」
呂原笑著點頭稱是,呂老嘆了一口氣,這才幽幽地說道:「王平秋在中原是不是搞得比較過火,待不下去了?
呂老說到這裏,微微頓了頓,想了想說道:「國輝同志的建議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班子成員中出現兩個年輕的中央局候補委員,會不會給外界留下錯誤的印象,這一點需要考慮到;還有一點,到時候被淘汰的那位同志,應該怎麼安排,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不放心又如何?我都這把歲數了,哪一天兩腿一蹬,就去見了總理。孫祖傑之後是什麼人,我是不願意管了,隨他去吧!我又不是那幾位有開國之功的老同志,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有,六人考察名單還繼續存在,繼續接受五人小組的考察。如果這兩位同志全部選中,那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全部選中,兩人總不可能全部被拿下吧,這樣下一代班子成員,就有一定的平衡。
從這一點來看,國輝同志的才具是有限的,最起碼不如閔潤林同志;當然了,他的身體也限制了他的發揮。從這個角度來說,孫祖傑的指責又不能說全無道理。
原因很簡單,他身體不行了,自然不了解最近發生的種種事務,有事情說不上話,大家現在當然還要給面子,有事還要徵詢一下意見,但是時間一長,自然就不願意多問了。
這一個兩個三個,怎麼都是這樣的貨色,陶國輝到底會不會看人?呂老不由得畫個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路上,呂部長一直沉著臉,身邊的秘書都小心翼翼的,但是事實上,此時的呂部長心情不算太差。
陶總病倒,對呂部長來說,還可以說喜憂參半;但對整個青委一系來說,就是致命一擊了,這兩年青委一系越來越分裂,周漢壽等人小算盤打得嘩嘩響,根本的原因就是陶總的身體不好。沒有陶總的威望和地位,不管是他還是已經吃了免費盒飯的眭朋林,都根本沒有足夠的威望整合整個青委,出現這樣的局面壓根不奇怪。
不過會議雖然結束了,影響卻非常深遠的影響。在換屆的關鍵時刻,孫祖傑用撂挑子的方式表達了自己要求全面接班的意圖,宣傳組織監察警法都要按照他的意圖布局和*圖*書,這個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
說到這裏,孫祖傑微笑著說道:「這段時間,王平秋這個年輕人遇到了一些麻煩,為了他的未來考慮,也為了讓國輝同志心情更好一點,我會建議讓王平秋這個年輕人換個位置,這樣他可以重新再來,你覺得怎麼樣?」你是怎麼想的?
要是陶總的身體很健康,算了,想這些有的沒的,又有什麼意思!稍稍沉默了一會,呂原把昨天的會議和陶總的指示告訴了呂老,孫祖傑現在都這樣說話了,您有什麼看法?
不知不覺間,陶國輝時代即將過去,人們對他的感覺如同蒙上了一層薄紗,還是有些迷迷糊糊,而在政壇,私底下已經有不少人說他是小勳章控。
孫祖傑也是改革先鋒,改革闖將,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與權貴官僚作鬥爭,那麼到了他執政的時候,自然會想方設法改變中國,讓中國發展的更加美好。
頓了頓,呂原接著說道:「為了不影響到祖傑同志現在的施政,國輝同志提出了一個建議,兩位最年輕的中央局委員陰正陽同志和樂法興同志,都還需要鍛煉,這一屆都退出中樞會議成員的競爭。
呂原同樣沒有回復,呂老也不在意,而是接著說道:「更重要的是,孫祖傑是有資格說這番話的,他這麼多年的表現都非常好,屬於幾十年一出的奇才。別人說這番話,只能會被人認為是狂妄;孫祖傑說這番話,大家反而能夠理解。
從今天這番話來看,他事實上也不看好這兩個所謂的接班人,這也正常,陶國輝有些自欺欺人了,孫祖傑都有實力掀桌子了,安排一個年輕人或者兩個年輕人,有什麼意義,說到底不過是一家之私吧……但怎麼說呢,政治就是這樣,有這些人的存在也是好事,孫祖傑至少不會肆意妄為。嗡嗡嗡的教訓擺在那裡,黨內平衡還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今天,陶總在他和樂法興之間做了選擇,再加上最近與一些華委委員的交流也相當不錯。到時候既有最高層的支持,又有群眾支持,呂原相信就算有廖老反對,他的希望也非常大。
「你既然這麼想,也要提前做一些準備,更要防止別人狗急跳牆,身體很重要,尤其要注意安全!」
到了晚上,漫長的會議終於結束了,地方基本上討論的差不多了,不過也留下幾個重要省市和特角者旯地方,這也是必然的,中樞會議討論的結果,還需要經過中央局會議討論,總要給這些同志發言和運作的空間,所以留下一些尾巴,到時候好協調。
但是在巨大發展的背後,高速發展中隱藏的一連串問題也慢慢暴露出來。粗放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轉型要求;巨大的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尖銳的社會矛盾;體制內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猖獗的腐敗和瀆職等等問題。
一個資歷威望能力具有壓倒性優勢的人,一個已經掌握了樞密院的人,一個敢於撂挑子要求全面接班的人,會接受別人給他安排的接班人,就是兩者之一也不一定接受。
他們怕得就是孫祖傑滿足了,不願意折騰,一個庸庸碌碌,只求安穩統治的孫祖傑不是他們需要的。
很快呂老就把消息傳到了廖老的耳邊,廖老聽完,同樣笑著搖搖頭,呂原就呂原吧,兩個年輕人就兩個年輕人吧,還是儘快讓孫祖傑全面接班吧,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時間到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很多事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高速增長,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基本解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小康問題。
雖然這位老爺子很會做人,家人子女管束得很好,從來不倚老賣老,但是即便如此,他的歷史地位也不應該有這麼高。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老爺子身體很好,很長壽,所以在這個開國元勛凋零的年代,他的位自然就突出了!
呂老歲數大了,已經不怎麼關心政治,但是孫祖傑用撂挑子作為威脅,老爺子還是要聽一聽看一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正好次日一早,呂原與陶總見面之後,帶著陶總的指示來看望呂老。
接下來,呂老也問了起來:「至於國輝同志的擔心嘛,你把話說完,國輝同志是不是有什麼新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