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千秋功業永留名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人事上

龐大的央企軍團在政治上確實需要有代言人,對於捍衛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必須在華委會有代言人。
而隨著呂原和歐展鳴的主動退出,樂法興與孫祖傑交惡,在中央局待不下去,未來青委一系在中樞的影響力自然大打折扣,這也讓這一次換屆,孫祖傑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大。
呂原很清楚,他這些年在江東培養的幹部,本來就不是青委人馬,這些人完全可以和孫祖傑手下的東海江東勢力整合在一起,這樣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孫祖傑的舊部陳剛,長期在江東工作,與他關係不錯,現在已經是浙東書記,前途遠大,換屆后大概率會進入中央局;
按照從簡到難的原則,先確定華委會成員名單,這一次先討論中樞事業單位和央企的人事安排,比如中樞黨校常務副校長的安排。
黎央說完,樂法興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會引火燒身,他立刻反駁道:「平秋同志長期從事黨務工作,沒有央企的管理經驗,他做這一塊工作並不合適!」
黎央聽完,莞爾一笑,這個年輕人還是蠻聰明的嘛,這麼說就是告訴她,他可以再退一步,甚至於有名無實,做個傀儡都可以,算是服從到家了。
雖然有一些事情的影響,但他被樂法興後來居上,最後被擠出了中樞青委,根本原因就是他不是純正的青委熵系,屬於嫡系中的旁系。
同樣還有原因三,他和寧中菜、呂原的看法類似,他也不想再玩下去了,這個是非圈越扯越遠,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當然了歐展鳴選擇退居二線,按照慣例,竺書平秘書長同樣詢問他有什麼同志可以推薦,歐展鳴按照慣例推薦了穆易這位發改委主任,這一點竺書平也比較認可,他的老搭檔確實是一個能幹的同志。
這句話的意思,王平秋當然懂,黎央是在告訴他,孫祖傑並沒有悔諾,你也不用擔心,王平秋長長得出了一口氣,心裏的不安稍微減輕了一些!
只不過當趙賀寧被推薦到中央局時,大部分中央局委員甚至都不太清楚這個從來沒有離開過閩東的幹部,所以范思煌不得不站起身做了一番解釋。
在孫祖傑時代,中樞黨校的地位有了極大的提升,黨的第一書記親自兼任黨校校長,而常務副校長的地位就變得非常重要。
趙賀寧今年五十四歲,長期在閩東金融系統工作,一步步升遷為閩東金融辦副主任,范思煌擔任閩東省委書記之後,恰逢金融危機,自然對金融工作非常關心,趙賀寧得到了他的欣賞。
竺書平做說明的時候,特意感激了呂原,說他高風亮節,主動向中樞提出退休,同志們勸說再三不過呂原同志態度很堅定,所以只好放手讓他離開。
中樞秘書長竺書平同志就這項改革,做了一個詳細的情況說明,同時就人事安排,中樞會議提出了意見,中樞黨校第一校長自然是孫祖傑兼任,中樞黨校校長換屆之後將由監委常務副書記喬傑同志擔任。
他沒事,前世他的下一任還是到了大霉,這也沒辦法,誰讓那位同志遇到了這個消除藩鎮的時代,證監會主席這幾年是眾矢之的,股價一直不怎麼樣,大家怨氣不小,所以這個位置換來換去。秦東寧再進一步,游凱申被放到了地方,現任的證監會主席是鐵老的愛將,不過他的作風太過簡單粗暴,范思煌對他很不滿意。
年齡相差將近十年,並無競爭的王平秋為輔,在未來作為青委一系的代表進入中樞會議,這樣青委一脈的核心力量最起碼可以維持二十多年。
中樞黨校確定了三位同志的安排之後,很快就輪到了多個事業機構,比如全總、婦聯,比如工商聯、比如華新社社長、比如作協黨委書記,比如文聯黨委書記、比如群眾日報;又比如科學院、工程院,科協,又比如僑聯,人事早就談好了,基本上都定了下來。
所以呂原為了保證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不得不苦心積慮在江東打造了自己的基本盤,要不然他什麼都不是。他之所以能和孫祖傑保持了很長時間的合作,原因就是他和孫祖傑的處境事實上比較一致,兩人都是旁系,為了保證政治影響力,都必須打造自己的基本盤。
有了強大支持,趙賀寧更進一步自然沒有什麼問題,為了讓他順利得成為華委委員,這一次會議討論通過後,趙賀寧的提拔就會正式公布。
不僅僅中樞黨校是這樣改革,各地黨校也要同樣改革。根據這樣的和圖書改革,未來各級黨校權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權力提升的同時,責任也會增加很多。
呂原的做法,相當於徹底打碎了樂法興的如意算盤,也讓樂法興氣得沒轍。他和孫祖傑不對付,孫祖傑已經絕不可能認可他推薦什麼幹部,所謂的推舉唐毅,說白了就是拿呂原的東西換取樂法興的政治利益,屬於借雞生蛋的路數,結果現在破滅了……
未來人才選拔和培訓將會由中樞黨校負責,中樞黨校的任務就是打造一個龐大的人才庫,並對人才庫進行嚴格的篩選;而華組部和各級組織部門的責任就是把這些人才用在合適的地方;而各級監委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人才庫和任用的幹部進行廉政審查。
銀監會主席兼總行黨委書記秦東寧繼續得到留任。孫祖傑對銀行非常重視,秦東寧得到了他的信任,自然不會動,換屆后,秦東寧會獲得一個首相助理的位置,保證他可以做完下一屆。
當然了,黨也需要呂原同志站好最後一班崗,新中樞黨校的組成和機構組成,中樞決定由呂原同志負責。
並不是孫祖傑怕什麼,也不是他好名,而是他只能這麼說,這種事情總不能自吹自播吧,只能別人推,他順應形勢,勉強同意。封建社會皇帝的三請三辭不是沒有理由的,說到底有現實的需要。但是孫祖傑的想法,在一些同志看來,他自知道自己不配,但是又不能讓支持他的同志失望,所以才會說出這樣一段話,屬於有自知之明的說法;
更重要的是,呂原和孫祖傑在組織路線上有很多共同點,對於他搞得那些組織政策,不管是學者型幹部,還是大學生村官,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招攬計劃,孫祖傑基本都繼承下來,一直在執行。
既然是聰明人,就沒必要把事情做得太絕,所以黎央笑著回道:「國務事實上就是副相,完全可以由中央局委員兼任!」
不過出席會議的同志怎麼想,寧中萊搞出來的這攤事終於結束了,會議進入到下一階段,那就是換屆人事安排。
黎央聽完,壓根沒有理睬樂法興,而是盯著王平秋說道:「平秋同志,你覺得自己勝任這個國務嗎?
黎央見王平秋是這樣的反應,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轉頭對樂法興說道:「法興同志,平秋同志願意鍛煉一番,你又何必反對呢?」
但是華汽董事長作為華委委員候選人是不是有些過分了?華汽現在確實搞得不錯,但汽車業是高競爭性行業,華汽的份額似乎也一般,雖然銷售額和利潤都很高,但地位太過拔高,很不合適。還有一點,這些年一直都有同志在呼籲,加強國資委的權威,中樞同時推出了八位華委委員候選人,國資委的領導又該如何管理?」
之所以這位同志得到提拔,原因自然就是需要他在證監會這個火山口上犯一些錯誤,而要想找證監會主席的麻煩,實在太容易不過了,現在監委正在就這些問題進行調查,作為備查對象,自然就沒有了前途。
他還放手讓他呂原施展,表達了合作的意願,說白了兩人心裏都清楚,要想在殘酷的政壇中活下去,兩個旁系只能合作。
隨著三校合併,中樞黨校的政治地位自然要提升,孫祖傑決定繼續兼任校長,這也是沒有辦法,他做了這個位置,其他同志就不好再做了,雖然不是封建時代,但是一些忌諱,黨內同志還是知道的。
至於科教系統的三個事業單位的領導安排,孫祖傑並沒有動,這一塊可以說是他的基本盤,孫祖傑還是可以放心的。而其他的位置,孫祖傑都沒有太在意,留給了其他同志安排。
聽到這裏,大佬們基本都明白了,呂原用自己的退休換取了兩項權力,一是呂原的手下也進了一步,余國學將負責「考試院日常工作,未來在黨務系統繼續擁有很大的權力;二就是呂原獲得了組建新中樞黨校的權力,他可以安排一大批部下到新的中樞黨校。
而另外一部分同志,則有些不服氣,孫祖傑做了這麼多貢獻,為改革開放提出了諸多切實可行的建議,高元平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很多時候說得是實情,命名為「孫祖傑新時代思想」又何嘗不可。
對於樂法興這個建議,呂原嗤之以鼻,樂法興一肚子壞水,打得什麼狗屁主意,他自然清楚,與其被你樂法興賣掉,還不如我主動退一步,換取我手下這一幫人馬的進步和安全。
當然了,現在孫祖傑的權威很大,大傢伙也都m.hetubook.com.com有些怕,所以這個出頭鳥,自然樂法興比較適合,果然樂法興也不讓大家失望,他跳出來,提出了好幾點,而且都有理有據。
再說了,現在國內外形勢也有加強孫祖傑權威的必要性,要是他的精力都被國內事務,都被各種各樣的幺蛾子牽扯住了,又如何能夠抗衡美帝?所以此時此刻,不少支持孫祖傑的同志,反而堅定了信念,就要這麼干!
中樞黨校對於下屬黨校除了業務指導以外,還將在教材設置、教授安排等關鍵問題上擁有審核權,換句話說,孫祖傑通過這一次改革,加強了各級黨校的控制,目的是加強黨對領導幹部的政治教育,培養出符合國家需要的未來人才。
說到這裏,黎央笑著誇獎了中央局候補委員王平秋同志一番,政治水平高,學識淵博,清正廉潔最後認為他完全可以以國務兼任國資委主任。
華投非升即走的幹部提拔制度,在加上輪值總經理定期培養年輕幹部,導致華投系主要幹部年齡都非常輕,這也非常有效的提升了華投的活力和競爭力。
保監會一向是小弟弟,影響力一般,金融系統大整頓之後,搞保險的民營企業被整頓得慘兮兮的很多前世叱吒風雲的民營保險巨頭,現在一個個搖搖晃晃,保監會自然更是沒什麼滑頭。
孫祖傑除了華投系以外,這些年,也在堅持不懈、想方設法打造自己的基本盤,即便是只做了六個月的江東書記,孫祖傑也成功得拉攏了一批本土幹部。
現在樂法興被孫祖傑趕下台,他還繼續留在中央局,豈不是等著被孫祖傑打壓,他主動退出中央局,看在他過去配合的份上,孫祖傑就算打壓也不會過分。
此時很多部委和地方大員絕大部分都沒有定下來,自然要討論,這也是這段時間覺建小組和中樞會議成員主要討論的內容。
這樣一來,華投、華飛、華汽這三個華投最核心的企業董事長郭溫、徐執軍、胡厚昆都成為了華委委員候選人,而他們的年齡全部在五十歲左右,最年輕的胡波昆今年只有四十八歲。
至於國資委的管理,很容易解決,提升國資委的政治地位就可以了,由一位國務擔任國資委主任而這位國務完全可以由中央局的同志擔任。
這一安排的背後,自然就是陰正陽的無奈,不過這也不奇怪,在金融系統,陰正陽的影響力並不夠,當然根本的原因並不在此,陰正陽當然也很清楚。
當然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影響青委一脈整合的人,比如他呂原,自然不能在留在中央局,也省得他繼續破壞青委一脈的整合;
「長期以來,石油系統都在央企中具有重要地位,這一次一位同志都沒有是不是有些過分了?華投和鐵總作為正部級央企,董事長作為華委候選人可以,但是為什麼唯獨漏下了華信集團董事長?
事實上,呂原本身與中樞青委嫡系一直有些格格不入,他出身東海一系,在東海讀得大學,本身又是大院子弟;而青委嫡系則普遍是燕大華清畢業的高校精英,所以他在中樞青委幹得兵不舒服,向不被重視。
這也是呂原能夠擔任華組部長的原因,他屬於東海系和青委系都能接受的幹部,但這同樣決定了他在兩大派系之中都是旁系。
一把手一定要貼近新時代,思想比較落後的那幫人就算沒到退休年齡,也安排到其他位置,尤其是作協和文聯黨委書記,絕不是什麼閑職,一定要選好乾部,不要用老油子。
你樂法興是什麼東西?不過是一個僥倖爬上來的小丑,做什麼都不成,你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跳來跳去,還挑戰孫祖傑,你配嗎?不要說和孫祖傑並駕齊驅,你給我提鞋,我都不一定看得上。
最後是央企負責人的安排,此時此刻,真正的正部級央企已經沒有幾個了,目前就三個鐵總,華信,華投,其他的央企基本都是副部級,甚至於更低的級別。
兩位常務副部長定下了兩位同志,一位是中樞監委副書記、原長吉省委副書記申清寧同志,這是高元平的心腹愛將,他將負責新黨校的日常工作;另外一位同志則是余國學同志,這是呂原的心腹愛將,他將負責幹部公開遴選。
現任的保監會主席,是央行某一位老行長的秘書出身,對他孫祖傑倒是很熟悉,當年他搞出的熔斷,讓孫祖傑虧損無比,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呀!
這樣強大的支持力度意味著什麼,在場的中央局委員們自然很清楚,有些同志和-圖-書微微管了一眼沉默不語的陰正陽同志,唉,不知不覺間,陰正陽竟然已經落後了!
孫祖傑沒比較在意華宣部下屬四個事業單位的人事安排,專門做過指示,孫祖傑的意思很明確,這幾個涉及到意識形態的崗位,一定要重視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瞄向了王平秋,王平秋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站起身,一字一句地說道:「黎央同志,我非常樂意以中央局候補委員的身份兼任國資委主任,在新的崗位上鍛煉一番!當然我的能力有限,我希望中樞可以給我配上一位對央企很熟悉的副手!」
孫祖傑這番話,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真正實質的內容,對於會議上爭論的問題,該不該命名「孫祖傑新時代思想」,孫祖傑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故意降低了命名的意義,本質上就是在彌合矛盾,他不願意為此鬧出什麼糾紛。
而且呂原組建了中樞黨校之後,卻退出了黨校的管理,變成了孫祖傑的愛將喬傑同時抓中樞黨校和幹部遴選,而高元平的人負責黨校日常管理,時間一長,呂原好不容易安排的那些人遲早都會被擠走。
樂法興說完,黎央就出來駁斥了他的質疑,石油系統這段時間查出了不少腐敗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貿然推出石油系統華委委員不合適!華信集團也是這個問題,華信的腐敗線索同樣也不少。
原因一是他在政務院秘書長的任上,實在太過勞累,而且他與齊凌雲也不是很對付,有什麼事情,齊凌雲都讓何昌去做,他這個秘書長反而變成打雜的,這一點中樞都知道,歐展鳴幹得不順心。二就是孫祖傑的大整頓,對歐展鳴的影響也很大。孫祖傑雖然沒有算舊賬,但是歐展鳴畢竟有些問題,他知道,孫祖傑也知道。當年的西川地動,他有些微功,他知道孫祖傑是看在這件事上,才輕輕放過了他,沒有跟他計較一些事情。
樂法興聽到這裏,氣得雙手都在發抖,黎央,不,孫祖傑,太欺負人了,實在太欺負人了!他們竟然如此欺負青委的幹部!
當然了,這一次會議上,中央局委員們並不是很在意這些位置的安排,這幾個位置對政治的影響並不算很大,他們真正在意的是金融口三個主席的人選,這是政務院金融口除了央行行長以外,最核心的三個位置。
孫祖傑年輕一代最重要的布局之一呂培竹現在是江東省長,這個人是東海女婿,對他這個出身東海,又在江東有重要影響力的前省委書記相當尊重。
具體安排孫祖傑目前還沒有想好,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除了不能回江東和齊魯以外,其他各省孫祖傑都可以安排。
新任的證監會主席,孫祖傑並沒有管,他也不樂意華投金融系統的核心幹部主管這一塊,裏面亂七八糟的事情不少,所以讓幾位首相副相推薦,齊凌雲推出了一個同志,范思煌也推出了一個同志,陰正陽也推出了一位同志。
這是一股從中國建國起就活躍在政壇的龐大力量,也是他呂原起家的地方,回歸老根據地不爽嗎?為什麼繼續攪和在青委這個必然衰落的大染缸中?
趙賀寧先是被提拔為金融辦主任,五年前被提拔為金融副省長,上一次換屆前,趙賀寧成為省委常委、副省長,四年之內提升了兩級,現在更進一步,成為了正部級幹部,獲得了證監會主席的任命。
說白了,到了這個層次的人物,大家更在意自己的政見能不能得到舒展,已經並不是那麼在意派系了,呂原做出這樣的選擇太容易不過了。
所以呂原這一次不僅僅主動退出了中央局,而且還好人做到底,在與竺書平秘書長交談時,主動推薦浙東省委書記陳剛作為中央局的候選人,認為陳剛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黨務幹部。
不僅僅華投三虎是這樣,中國的軍工系統這些年,也在學習華投的投非升即走和輪值總經理制度所以兩航一核的董事長雖然年紀稍微大一點,但都只有五十來歲。
不過就算央企的級別下來了,並不代表董事長不可以高配,最後黨教小組推出了一個八人名單。華投董事長、華飛董事長、航天科技董事長、航天科工董事長、華核董事長、華汽董事長、宇宙行行長和鐵總總經理這八個人都將被列入到新的華委全會候選人當中。
所以這一次換屆,這一位鐵老的老部下並不在華委委員名單當中,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作為鐵老-系在政壇上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孫祖傑、齊凌雲和高元平都不希望他www.hetubook.com.com繼續幹下去,尤其是在鐵老的愛子被趕出國之後。
這是派系原因,而在政治上,呂原也不太喜歡青委嫡系的一些做法。欒老、陶國輝、樂法興這一脈為了派系利益,與民族勢力關係太過密切,搞出了太多的破事;呂原看在眼裡,他又沒有歷史負擔,自然不太樂意背鍋。
當然了,服氣歸服氣,呂原也深知,孫祖傑的做法有著巨大的危險。站在他個人的立場,現在退出這個是非圈,可能反而是好事。佩服歸佩服,身家性命歸身家性命,這一點上他和寧中萊比較接近……。
同時為了保證中央局內青委一脈的影響力,除了保證歐展鳴同志進入中央局以外,樂法興提出,以兩人同時退出中央局作為交換,推出地方青委出身,資歷深厚的唐毅進入中央局,陰正陽肯定也會非常支持。
他沒有出事,孫祖傑也不好說什麼,就讓他繼續幹下去吧,難不成真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孫祖傑那個大大的問號一直都在。
現在的常務副校長除了負責中樞黨校的日常運轉以外,還需要參与領導幹部公開遴選工作。現任的常務副部長郭盛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他屬於齊魯老同志培養的幹部,後來調到江東和華組部工作,與各派都有關係,孫祖傑也能接受。
不過這位曾經分管信託的幹部,被人認為是「作風一向穩重慎重」,所以齊凌雲挑選他接替保監會鑒於前前任的慘痛教訓,此人嚴格的管理保險公司,這幾年一直沒怎麼出事。
這樣的交換看起來相當公平,不過真正論起來,呂原虧了,他如果爭取一下,還可以繼續留在中央局,未來五年還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這個時候退出,呂原相當於徹底退出了核心層,差得還是有些多,雖然余國學在黨校和華組部都有職務,但影響力絕對不如他留在中央局。
郭盛在中樞黨校,執行工作做得不錯,思想理論工作聽從華宣部的領導,人事工作聽從華組部的工作,從不自作主張,所以大佬們對他的看法都不錯,換屆之後,孫祖傑準備讓他下地方做一任封疆大吏,自然要留在華委會當中。
吳學明按照孫祖傑的指示,很是考察了一番,最後確定了四位同志,基本上用的都是新人,孫祖傑又親自考察一番之後,這才滿意。
即便如此,呂原也很清楚,這樣的交換他一點都不虧。前些年呂原在華組部期間拉出了一隊人馬,這幾年雖然有所打壓,比如萬旻被拿下,比如韋學東被壓制了整整一屆,又比如秋平被趕到了昆州擔任市委書記。
因此當中央局委員們聽到這一次之後,一個個眉頭緊皺,孫祖傑這吃相也太難看了一些!這些人都這麼年輕,這麼快就成為了華委委員,下了地方立刻就可以做省長,孫祖傑此舉,等於一口氣,提拔了六個60后、65后華委委員。
經過兩代領導人之後,可以肯定呂原的組織路線就將成為黨的組織路線的主流,他自然對孫祖傑十分滿意;而且孫祖傑還讓他負責這麼大規模的幹部公開遴選,這一點甚至比呂原想象得都要巨大。人生志向得到了舒展,呂原又怎麼可能因為派系原因,站在孫祖傑的反對面?
不過他這個校長改名為第一校長,未來的第一校長只有第一書記和秘書長才可以兼任,而兼任中樞黨校第一校長的秘書長則是約定俗成的黨的未來接班人,其他時期第一校長只能由第一書記兼任。為了加強中樞黨校的工作,中樞決定設立校長一名,常務副校長兩名,未來的校長將由一位中央局委員兼任,兩名常務副部長進入華委會。各地方黨校黨校繼續由黨委副書記兼任,同時也會設立兩位常務副校長。
事實上,樂法興並不知道,形勢比他想象得要嚴峻得多,他認為百分之百會進入中央局的中樞副秘書長、政務院秘書長歐展鳴,在中樞徵求意見時,也主動提出退居二線。
華飛現在負擔極重,幹線飛機和四代戰鬥機主要由華飛研發,兩航一核是國家的命|根|子,董事長高配,進入華委幹部也勉強說得過去。
之所以班子配置如此強大,就是因為幹部公開遴選領導小組辦公室,不再設在組織部,而是設在中樞黨校,未來各級幹部公開遴選,也將交給中樞黨校具體負責執行,華組部和其他相關部委協助工作。
兩人前前後後默默合作了十幾年,現在孫祖傑當家,呂原一系靠攏孫祖傑自然也是必然。在孫祖傑手下,他的手下頂破天只是旁系,還m•hetubook.com.com時不時被敲打,但不要忘記了,他在青委一系內部也是旁系。既然都是做旁系,他為什麼不做老大的旁系,反而跟註定衰落的青委一系湊在一起,糾纏不清?就算呂原樂意,他手下那幫人也不樂意呀,這幫人對王平秋的態度一直不冷不淡,呂培竹一來江東,他們卻想方設法的靠上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手下的人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們更願意接受B培竹,而不是王平秋。
而且主動退出,還可以做一些交換,孫祖傑除了答應他前面兩個條件以外,還告訴邱達退休之後,韋學東可以接替中原省長,這也就意味著他成功得培養了一個下一代年輕幹部,影響力可以持續十幾年,這就足夠了。
消息靈通的呂原早就聽到風聲,樂法興準備拉著他—起退出中央局,而且已經得到了不少青委幹部的支持,原因就是他這些年對孫祖傑太過支持,是青委被分化、力量難以整合的主要罪人!樂法興給陶總提出了一個建議,以陰正陽、王平秋這兩個青委中央局委員為核心,整合青委一脈,陰正陽為帥,保證中樞會議成員,同時努力爭取政務院首相的位置;
中樞會議討論了一番,最後范思煌的人選獲得了推薦,備受范思煌欣賞的閩東省委常委、副省長趙賀寧得到了通過,一步成為了正部級幹部;當然作為交換,原建行副行長,現證監會副主席,被提拔為閩東省委常委,副省長。
這樣一來,在人事工作上,就形成了黨校-組織部-監委互相牽制,互相合作的機制,從而保證黨和國家有足夠的人才被使用。
至於華汽,黎央認為汽車和電子這兩大產業是中國工業體系最重要的兩大塊,相關負責人進入華委會不也是應該的嗎?就算是為了獎勵華汽這些年的成就,也需要適當提升一下華汽的政治地位。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孫祖傑過往的成就,如此大規模的整頓,同樣震撼了呂原,一向驕傲的呂原,卻一直十分服氣孫祖傑,反而對樂法興一百個瞧不上。
至於中樞黨校的安排,孫祖傑決定進行一次大的改革,他決定讓中樞黨校和中樞行政學院、華協部下屬的社會主義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中樞黨校,以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同時呂原組建的那個「愛國」也將與中樞黨校合併。
還沒有進入中樞會議,就能夠連續提拔了兩位正部級幹部,而且都是關鍵位置,一個是中州省長,一個是證監會主席。
如果有需要,這些同志就可以迅速安排到部委和地方,這將極大的改變中國的政治生態,當然了孫祖傑也不一定這麼做,問題是誰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個風險誰也不敢冒。
但他的人比樂法興的人幸運多了,事實上並沒有被特別針對,他和孫祖傑關係不錯,這一批幹部也比較順利的轉向,在孫祖傑時代逐漸站穩了腳跟。相比于其他青委系幹部的損失慘重,呂原手下這批人算是過得不錯的,當然這也跟他的基本盤與孫祖傑比較交叉有關係,孫祖傑對江東的幹部並不反感;當然了,這也不排除孫祖傑有意分化青委……
某種意義上,這一對人事安排,齊凌雲和范思煌各取所得,齊凌云為將來考慮,安排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年輕人,而范思煌則把自己的愛將提拔到了證監會,這保證了他在金融系統的影響力,而這個年輕人對范思煌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
中樞黨校校長除了領導中樞黨校的工作以外,同時兼任幹部公開遴選領導小組組長,兩名常務副部長一名負責中樞黨校的日常工作,一名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同時為了更好的協調工作,這位黨校副校長將同時兼任華組部副部長,出席華組部例會。
而且他可以肯定趙賀寧的任命,竺書平插了一腳,沒有他的支持,俞恩雲不會獲得這樣的提拔,這可是齊凌雲的秘書呀,今年剛剛五十歲!
但是如果在換屆的問題上,他過於追求前程,影響到孫祖傑的布局,未來會怎麼樣,可就不一定了。也許孫祖傑會念些舊情,但是孫祖傑想進步的手下可不會那麼客氣。
對這兩個人事安排,孫祖傑並沒有插手,孫祖傑並不是很熟悉趙賀寧,不過范思煌想用人,孫祖傑當然不能攔著,他不可能反對;
這些部門的一把手都將作為華委候選人被推薦為黨代會,接受代表們的篩選,當然了一般來說,中樞事業機構和群團機構都有固定的票數,這也就意味著有人會被淘汰下來,變成候補,甚至連全會都進不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