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千秋功業永留名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人事續

對於楊賢才唐少臧這樣的50后幹部,獲得坐鎮一方的機會,中樞委員們也沒有很反感的意思,這些人基本到也就到此為止,幹不了幾年就會退休,想再進一步難度很大,最高層並不是非常在意。
再說了,東海老書記竺書平是負責黨務的秘書長,黎央也在東海工作過,不用華投的幹部,就需要用東海的幹部作為補充,這一點孫祖傑還是清楚的。
排在第一位的安民瑞大概率是高元平未來的政治接班人,走到了這一步,就算進不了中央局,下一屆也肯定可以進入中央局。
本來孫祖傑想把夏樹迪安排到中西部,吳偉澤放在齊魯鍛煉。現在反過來也好,樂國英缺乏足夠的基層經驗,夏樹迪正好可以補充他的不足,這個搭檔應該還說得過去。
這也是大部分問題不大的地方本土派幹部的結局,成為副部級之後,就將被調出去,表現得好就會提拔任用,至於能不能再進一步,那就要看運氣了,誰也說不好!
要說起來,江軒也不是他的嫡系幹部,要不然也不至於蹉跎至今。當年江軒的老領導三年把他從副廳級提拔為副部級,讓他有了巨大的年齡優勢,私心太重,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孫祖傑壓住了馬老,吳偉澤總算有了進步,未來幾年跟著衛國安好好學學,把基本功打好,他還年輕,好好發展還來得及。
目前中央局委員們最頭疼的就是孫祖傑安排了一大堆年輕的60后、65后幹部,這些人前途無量坑位本來就不多,孫祖傑佔據了,別人就少了,這會影響到大家未來的勢力平衡,主要是怕這個。
「老馬,你沒有負責過組織工作,有些事情不了解。這個年齡段幹部,華投的幹部本來就是最出色的,我不用自己了解的華投同志,難不成使用那些河殤流!那些人倒是不少,可惜我不敢用,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老馬,你著相了!」
有夏樹迪和程光明兩個水平不錯的幹部作為助手,樂國英這一次要還是沒有表現,那就說明他不是那塊料,也就不要再勉強了。
雖然秦皓暫時不動,但是新一任湘南省委書記,也有幾個推薦人選,排名第一的是學部覺委書記楊賢才。
孫祖傑把肖永希放在深南坐鎮,並不僅僅是為了歷練肖永希,還有一個原因,未來幾年,港島必然是熱點,所以深南書記也需要承擔一些上傳下達的責任,這也是孫祖傑使用肖永希的關鍵。
光光一個華投系,也許沒辦法完全壓制四方,但是加上東海系,那優勢自然就比較大了。所以孫祖傑這一次相當大方,在廣南,除了廣府書記交給了吳敬濤以外,深南市委書記,孫祖傑準備讓肖永希擔任,同時兼任廣南省委副書記。
八十多個貧困縣都設有一名掛職扶貧副書記,全部選擇的是年輕有為的後備幹部,幹部隊伍既得到了鍛煉,也有效的加快了扶貧攻堅的力度。
看到這份名單,中央局委員心裏默默過了一遍,前兩位都是孫祖傑和高元平同時接受的同志,要不然堂堂的東海市長王安慶也不至於排在第三位。
吳偉澤同一代的華投幹部,他算是進步比較緩慢的,人家做的並不差,差得只是機會,江東常務副省長的任上,跟著章葆家也學到了不少,也該給他機會了。
隨著一個個安排被通過,華北東北和西北的人事安排基本得到了敲定,孫祖傑在意的都是關鍵位置,其他大部分副部級位置,孫祖傑並不怎麼管,這是黨建小組的活,孫祖傑還是比較在意分權的。
當然了,海學群被啟用,不僅僅是這方面原因,浙東省委書記陳剛對他比較看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要不然他想進入到孫祖傑眼中也不會那麼容易。
既然這麼多人反對他去齊魯,那就給他換一個地方吧!孫祖傑也沒有強行硬推的慾望,畢竟他很清楚未來的齊魯需要面對什麼!
孫祖傑很清楚,對於年輕一代的地方幹部,不能一味的打壓,也要給其中的佼佼者出路。這些調到外地的幹部,被這麼一番來回調動之後,原來的關係網被打破,缺點少了很多,他們基層經驗豐富的優點自然就突出了。
馮英林在西川的工作,也讓孫祖傑看https://m•hetubook.com•com到了他的執著精神,對他也更加放心了。如果孫祖傑的身體不如預期,馮英林自然會走上前台,他也能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便是孫祖傑的身體很好,馮英林也會在未來的領導班子中承擔重要角色。
游凱申雖然只做了一年省長,但他已經是好幾年的正部級幹部了,提拔也可以,再說了,這也不是孫祖傑的華投系幹部,應該可以接受,而且年齡也不是60后幹部,大佬們也願意給點面子接受。
在這個全新的孫祖傑時代,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比如楊賢才。八十年代末,燕都高新區的雛形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成立,楊賢才參与了這個試驗區的初創,是當時的覺工委副書記。孫祖傑全力推動高新區的建設,楊賢才也和孫祖傑搭上了關係,在九十年代末和秦皓一起,擔任燕都一個縣的縣委書記。
陰正陽擔任廣南省委書記時,唐少藏是他的秘書長,這也是唐少減再進一步的重要原因,對於這個幹部,大傢伙沒什麼意見,順利通過。
中州省長蒲鐵城已經敲定,而省委書記也要在換屆後進行調整。華組部長黎央宣讀了省委書記的推薦人選,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游凱申。
不管哪一種,孫祖傑都不準備再縱容賀英漢了,這一次換屆,這個年輕幹部將會調回科技部冷凍幾年,希望他能渡過這段浮躁期,另外他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要查一查,看問題有多麼嚴重。
二來孫祖傑在長吉和中原兩省的安排上都做了讓步,他已經心滿意足,他的權力欲並不是很重,自然不願意再折騰下去,差不多了,相比于被打了左臉,又打了右臉的文高林,孫祖傑已經很給面子的了。
而周濤離開之後,新任的廣府書記,同樣也是一位來自於東海的幹部吳敬濤。也就是說,這一次換屆同樣是東海年輕幹部大發展的機會。
就這樣吧,開了這麼久的會議,大家都累了,剩餘的地方人事安排,還是等到明年年初的會議再定比較好。
這也是為什麼楊賢才被安排到湘南擔任省委書記的根本原因,孫祖傑必須給燕都系幹部一些地盤發展,要不然他們憑什麼堅定不移的支持他?
這個位置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副部級幹部,未來的發展,甚至比中小省份的省委書記都要好,從華辦副主任,平調深南擔任市委書記,肖永希事實上有些委屈,不過他確實需要市委書記的歷練,過渡兩年之後,就可以安排到正省部級位置。
游凱申的安排波瀾不驚的通過,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游凱申、蒲鐵城中州領導班子,大家也都可以接受,畢竟小年輕毛文原沒有被閃電提拔。
孫祖傑很清楚,等到他退休之後,這幫子龐大的勢力集團估計也會四分五裂,各有一塊,重新分化組合,也許這就是政治吧,分合合,永遠不要想著鐵板一塊,誰也做不到。
當然了,不滿歸不滿,中央局委員們也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挑刺辦法,正好吳偉澤下地方第一站,就是擔任常務副省長,基層經驗缺乏。所以立刻就有同志認為吳偉澤鍛煉不夠,不適合主政齊魯這樣的大管。
西川是西部最重要的省份,省委書記歷來都需要精心挑選,華組部名單上的幹部自然也都是重量級人物,排名第一的是淮西省委書記安民瑞,排名第二的是華組部常務副部長馮高運;排名第三的是東海市長王安慶;排名第四的是西秦省委書記王時孫;排名第五的是科工委主任徐求發。
中州之後是湘南,秦皓的安排還沒有定下來,不過他幹了好幾年,調走是必然的;再加上湘南省長年齡也到了,即將退居二線,這也就意味著湘南一號二號都要換人。
孫祖傑認為湘南經過秦皓的嚴厲整頓之後,掃除了不少地方本土派,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發展,既然湘南需要發展,就需要提拔東部出身的幹部。
另外還有一點,目前的山城市委副書記正好是一位長吉幹部,資歷深厚,都做了十幾年的副部級幹部了,按說應該是市長的第一人選,結果孫祖傑壓根就沒理他,連候選名單都沒上,這就有些欺負人了。
當年這些四十多歲的年www.hetubook.com•com輕人一起工作了三年多,規劃好了燕都和高新中心未來的發展,也是因此孫祖傑與這些幹部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
這是齊凌雲的人,上任剛剛一年的淮西省長,過渡之後,竟然就被安排中州省委書記,好吧,不管怎麼說,齊凌雲想安排一些人,也是合情合理;
省長洪謙林換屆后肯定會退休,而省委副書記是一位精心培養的年輕女幹部,有同志想讓這位女同志接替省長,不過被孫祖傑否決了,這位女同志他準備調到華辦正部級的副主任,給黎央做一做助手。
不過孫祖傑不用山城副書記江軒也是有原因的,這又是一個純粹的黨務幹部,孫祖傑確實看不上這樣的幹部。而且江軒和寧桂區委書記葛明是老鄉,孫祖傑有些懷疑他搭上了宮永勝和鮑文迪這兩條線,自然能不能就不用。
程光明在准西期間,沿著夏樹迪的道路繼續開拓,廬城的電子和汽車產業都欣欣向榮,既然有本事,孫祖傑就要用,程光明去齊魯,可以擔任省委副書記兼膠澳市委書記,繼續全力發展齊魯的高新產業。
孫祖傑在燕都期間,為了推進工作,提拔了一批與他年齡相當的年輕幹部,范思煌、肖秋希這兩位中央局委員,程廣、喬傑這兩位準中央局委員,就是其中的代表。
西川已經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脫貧攻堅格局,精準選派黨員幹部到貧困地區掛職幫扶、駐村扶貧。
呂培竹是江東省長,而他的副手恰好是吳偉澤,雖然在官場,這樣的後來居上比較常見,而且兩人關係也還可以,不過孫祖傑又不是傻子,這樣兩個人放在一起不合適,必須要分開,要不然遲早要打架。
不過這樣一來,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陰正陽同樣安排了葉源泉唐少藏兩個省長書記,與范思煌相同,那麼孫祖傑到底想讓誰擔任首相嗎?他到底又是怎麼想的?
肖永希在深南,不僅僅是擔任市委書記,他同樣還需要參与港島諸多事務的處理,這對於他的未來自然也是好事,暫時的吃虧不是虧,要看長遠的發展。
得,沒話說了,大家能夠杯葛吳偉澤,再杯葛夏樹迪難度就比較大了,所以大佬們只能捏著鼻子接受了夏樹迪。
有沒有做事,有沒有認真做事,有的時候,上面一眼就看得出來,馮英林這樣的表現,在中樞負責扶貧工作的高元平自然相當賞識。
在四人之下,還有好些位正部級幹部,比如在地方工作的中州省委書記郝衛堅,湘南書記秦皓,在中樞工作的警政部副部長黃新堅、學部黨委書記楊賢才、外交部黨委書記常衛國、中樞監委副書記劉高發等人。
當然了,欺負人確實有一些,不過也怨不得孫祖傑。在長吉換屆的問題上,孫祖傑對辛海望讓了-步,那麼對調出長吉的幹部,他不找茬就不錯了,想提拔,最起碼要有足夠的表現吧!孫祖傑可以不在乎一般省份,但是山城好歹也是直轄市,交給長吉的幹部,而且能力不算很強的同志,孫祖傑不可能那麼大方。
第一人選被杯葛,那麼就需要討論第二人選。對於第二人選,大佬們有些猶豫了,因為孫祖傑推出的是濱海市委副書記夏樹迪。
這個安排的背後也意味著孫祖傑開始正視旗下幾個派系的存在,隨著他地位的提升,有些事情擋都擋不住,比如這個燕都系,現在的實力就相當的大。
不過再生氣,也是跟在身邊多年的幹部,孫祖傑還是很講感情的,孫祖傑準備讓徐文友繼續幹下去,未來有合適的位置,在調整到發達地區。
八年前,陶國輝準備準備讓他擔任膠澳市委書記,不過被孫祖傑調到了浙東擔任副省長,海學群這些年在浙東的口碑不錯,所以這一次獲得了提拔的機會。
不知道為什麼,一些中央局委員們都默默得看向了排名第二的馮高運的資歷。在他們眼裡,這位同志似乎更加合適一些,資歷更加深厚,長期在發達地區工作,當然了,馮高運的年齡稍微大一些,不過在這些老同志看來,這反而是優點,高元平也該自食其果了。
辛海望這一次換屆,事實上相當低調,一來是長吉黃金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代的幹部,已經落幕,長吉派必然要走下坡路,甚至可以說後繼無人。
而在這些人之下,還有很多很多幹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燕都系的影響力已經遍布全國。他們在代表孫祖傑延伸權力的同時,也因為彼此之間的工作聯繫,這些人逐漸形成了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
相比于地方工作經驗一般的吳偉澤,夏樹迪的資歷倒是非常完善,這個從吳州起家的幹部,做過縣長、縣委書記、市長、市委書記,省委副書記;
辛海望很清楚,他這些年負責警法系統,實權很大,自然也得罪了很多人。在警法系統即將大整頓的當下,他自然不願意與孫祖傑有什麼衝突,給後人和老部下埋禍;
孫祖傑進入中樞后,楊賢才繼續在燕都發展,先後擔任副市長,市委常委,教工委書記等職務。孫祖傑整頓學部,楊賢才被提拔了一級,擔任學部黨委書記,這幾年在學部幫著孫祖傑狠狠得修理了一批河殤派,趕走了一大堆人。
相比于齊魯巨大的人事變動,中原已經基本完成了人事調整,只不過孫祖傑對邱達和常標兵的搭配並不滿意,常標兵是一個典型的黨務幹部,讓他擔任中原省長,孫祖傑並不怎麼放心。
這些年以來,利用華協部的關係,長吉的幹部在邊陲省份多有布局。孫祖傑對統戰系統吹毛求疵,硬生生把丁越這個人憎狗厭的傢伙推到華協部,他心裏當然不高興。
孫祖傑知道這是一股未來二三十年影響甚至有可能主宰中國政治的龐大力量,原因很簡單,這些人的背後不僅僅有孫祖傑,還有他的老婆楊希,還有齊凌雲,還有即將登上權力巔峰的范思煌、肖秋希等人。
這幾年楊賢才勞苦功高,今年已經六十二歲的他,離退休沒有幾年了,孫祖傑自然要為他考慮,安排到湘南接替秦皓的工作,上手也容易,做幾年封疆大吏,正好可以安安心心的退休。
對此孫祖傑並不怎麼反感,由於孫祖傑的有意壓制,華投系這一年輕段的幹部並不多,既然華投的幹部不算多,也只能用東海的60后幹部補充了,他既然接下了閔老的衣缽,對於東海的幹部,自然要大規模啟用。
湘南的發展離不開廣南,所以新一任湘南省長,孫祖傑還是用廣南幹部,廣南本土派幹部,有豐富地方工作經驗的唐少臧獲得了提拔,成為新一任湘南省長。
孫祖傑微微皺了皺眉,不過並沒有發火,這個理由很充分,事實上他也有些擾豫,不過吳偉澤不能去齊魯的話,也要安排為中小省份的省長,之所以如此,就是維持華投系統內部的平衡。
竺書平和沐東華一唱一和,讓一些心裏有意見的高層幹部有些氣憤不過,一位老同志就有些酸溜溜地說道:「祖傑同志,這個吳偉澤到底何德何能,竟然被你一推再推?」
這批人中不僅僅有秦皓這個60后幹部,更加年輕的65后幹部也逐漸走向了前台,比如秦皓從燕都調過去的燕都幹部金遼源,金遼源這幾年協助秦皓的整頓,做了大量的工作,從而便成了燕都系65后幹部的代表人物。
老同志很不高興地說道:「祖傑同志,你是黨的第一書記,不能眼裡只有華投幹部!幹部使用要五湖四海嘛!
憑藉著這兩個大功勞,馮英林再進一步,自然無話可說,孫祖傑準備讓他去廣南,這也是對他的進一步鍛煉。
這個常務副省長也已經定下來,那就是廣府市委書記周濤,這個呂培竹的老搭檔。兩人一起比較穩妥的處理了久遠事件,呂培竹被提拔,周濤自然也得到了賞識,更進一步難度不大,讓他去中原歷練一下,未來就可以大展宏圖了。
暫時這樣吧,等換屆之後再處理,有些事情不能著急,總要讓人安安心心退休呀,當然了中州的發展很重要,所以需要安排一個能力出眾的常務副省長。
滇南和明陽的安排讓一些同志的氣稍微消了一些,總算啟用了幾個非孫祖傑一系的幹部,不過很快他們又一次看到了吳偉澤出現在山城市長第一候選人的位置。
廣南三號盛秋達是航天系統的重要人物,上一次換屆時以科工委二號下放湘南省委副書記,併兼任潭和_圖_書州市委書記,本來是預定的湘南新省長,只不過盛秋達有些水土不服,這幾年在潭州的表現不算很好。
至於寧桂區委書記,葛明這一任幹得還可以,而新的寧桂書記人選,華組部並沒有徵求意見,估計是等待其他地方的安排定下來在調整,這也對。既然現狀不錯,誰也不願意沒事瞎折騰,說到底寧桂的政治地位並不高,大家也不怎麼關心。
當然了,馮英林既然不是調到中樞,對他的調整還需要等一段時間,只不過馮英林肯定要調走,所以華組部也推出了幾個候選名單。
如果實在沒有選擇,大佬們甚至寧願讓楊賢才唐少臧這樣的50后幹部多佔據一些位置,所以是誰提拔的幹部,大家並不是非常在意。就這樣,隨著楊賢才唐少臧金遼源的安排成型,湘南的安排基本定型。
無奈之下,秦皓只好讓盛秋達專任省委副書記,而把潭州市委書記的位置交給了秘書長金遼源。孫祖傑覺得盛秋達可能更適合條條的工作,所以換屆之後,孫祖傑準備讓盛秋達回爐,擔任科工委主任。
老馬之所以對孫祖傑不滿,原因也很簡單,他主政華協部十年,林文瀾主政五年,華協部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長吉幹部的大本營之一。
所以就有同志反應,夏樹迪脾氣太大,恐怕與省委書記樂國英搞不好關係,不怕這一句一出,立刻就有人回復,這是對國英同志的考驗。
孫祖傑應該不是很喜歡秋平,但還是給了提拔的機會,這也跟滇南的風氣有關係。中樞再三整頓,滇南還是那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不用酷吏都不行。
三北的人事安排結束之後,自然就輪到了東南中南西南的人事安排,還是先簡單后難。滇南省委書記董梁資歷深厚,換屆后,孫祖傑準備安排到上院擔任副主任,省長尤溪作為高元平的心腹愛將,升任省委書記,也順理成章。
政治就是這樣,你佔多了,別人就少了,所以作為盟主的孫祖傑,只能默認這種事情的發展,也只能一碗水端平,在大規模提攜華投幹部,默認東海60后幹部大發展的同時,也讓燕都系的幹部得到發展的機會,要不然遲早要鬧內訌。
本來這個鬆散的政治聯盟並不應該出現,但是誰讓孫祖傑手下還有龐大的華投系呢,另外還有東海系這個從建國之初就出現的龐大山頭存在,雖然這些幹部多有交叉,但要想在孫祖傑身後,有重大的影響力,不報團也不行呀!
盛秋達工作不力,金遼源在一年前,正式成為了潭州市委書記,就此走到了前台,而湘南報上來的換屆人事安排,給金遼源安排的是省委副書記,由此可見,秦皓對金遼源的信任。
齊魯是大省,這個省的省委副書記,孫祖傑準備啟用淮西省委常委、廬城市委書記程光明,這個浙東幹部在淮西幹得不錯,是孫祖傑的父母官,自然備受孫祖傑的關注。
夏樹迪擔任齊魯省長名正言順,問題是大傢伙憋著氣,要麼是華投系的親信,要麼是孫祖傑招納的地方幹部,你就不能留一個位置給大傢伙。
就在大傢伙猜測之際,中南地區的人事安排基本上定了下來,後面的討論比較平淡,畢竟廣南省委書記不會在這一次會議討論,而廣南省長早就定了下來。
討論這些時,孫祖傑並沒有說什麼,這樣也好,夏樹迪做完了這一任,正好可以退休,也算是對得起夏樹迪這些年的努力。
至於賀英漢,孫祖傑有些皺眉。羅學農對高新中心的整頓,雖然沒有涉及到他,但是他對家人的管理同樣有問題,這讓孫祖傑對他的看法大打折扣。
說到這裏,孫祖傑微微笑著說道:「老馬,當年長吉的同志得到重用,一大批同志躍居中樞,是因為什麼,你難道不清楚嗎?」
問到了孫祖傑頭上,孫祖傑反擊很快,他不以為然地說道:「何德何能說不上,只是同志們覺得他比較合適!」
華協部老部長馬老被孫祖傑堵住了嘴,剛想說什麼,辛海望出來轉圓了兩句,這起小衝突就這麼結束了。
經過四年的不懈努力,西川的貧困縣少了一大半,目前除了涼山地區這個超級老大難以外,其他各個貧困縣都將在近期脫帽。
仗著年輕時打下的好身板,馮英林https://m.hetubook.com.com在西川四年,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下鄉考察。他跑遍了八十多個貧困縣,考察了一千多個貧困村,對西川的扶貧攻堅做到了瞭然如胸,各類數字以及動態變化張口即出。
長吉省長楊忠明、中原常務副省長周濤、廣府書記吳敬濤、遼東副書記潘英豪;再加上政務院副秘書長洪慶、東海市委副書記許期,還有在孫祖傑身邊工作的華辦副主任肖永希,東海的60后精英,在這一次換屆中,大規模進入正省部級或者副省部級行列。
孫祖傑的用人習慣,這些年高層也基本都摸清楚了,他和陶國輝是兩個極端,孫祖傑喜歡使用一些開拓型的幹部,不喜歡用官油子,所以要想打動他,首先你得幹活。
在中國扶貧總體投入不如前世的情況下,西川很好的利用了中樞和支持省市的人才物資,是全國扶貧攻堅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會議很快就進入到重頭戲,那就是西川省的人事安排。馮英林在幾年,在西川省委書記的任上,幹得相當不錯。
吳偉澤同志是在華夏重工一步步做起來的幹部,表現十分出色;再說了他在江東常務副省長的位置上,也處理了眾多突發事件,對基層並不是一無所知,所以中樞要給這個年輕人機會。
對於這些人事安排,孫祖傑並沒有反對,畢竟他們的發展,也是孫祖傑力量的延伸,他怎麼可能自斷臂膀,限制他們的發展。
竺書平親自做了解釋,一些同志認為吳偉澤同志基層經驗不足,需要更多的鍛煉,這段話說得既對又不對,對的一面自然是資歷顯示出來的;不對的一面是資歷看不出來的東西。
又比如現河東省委常委、晉陽市委書記賀福林也是一位65后幹部,河東大整頓期間,賀福林被從燕都副市長的位置上調到了晉陽,開始獨當一面。
馮英林在制度體制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西川也建立了一整套系統化、嚴密的制度體系,有效解決了貧困對象「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問題。比如,全國首創」西川扶貧「公益標識,率先對脫貧對象定期開展」回頭看、回頭幫「等。
之所以安排在山城,就是因為內地的山城書記衛國安同志基層經驗豐富,可以帶一帶吳偉澤,同時昊偉澤也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工業經驗,率領山城這個工業城市再上一層樓。
對於這種詭異的氣氛,孫祖傑似乎知道,似乎不知道。再一次休息后,進入到這一次會議最後一個議程,那就是中南區的人事安排。
而新任滇南省長,孫祖傑準備讓秋平擔任,讓他使勁折騰去吧,滇南這樣的地方需要一個能折騰的幹部,對於這個安排,大傢伙也都沒怎麼反對。
新任的明陽省長,孫祖傑準備使用海學群同志,海學群也是60后幹部,他是齊魯本土派的代表,又是地方青委出身的幹部,一路走到了齊魯副省長的位置。
另外還有一點,這幾年賀英漢利用關係,在濟州搞了大量的城建,孫祖傑也聽到過一些不好的傳言,他有些不太明白這個年輕人是怎麼想的,也許是自覺前途無量,所以才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這也太早了一些吧?
天南如此,夜郎自大的明陽事實上也差不多,徐文友這兩年幹得不錯,不僅僅搞理論有一套,連治理地方也有一套,這讓孫祖傑對他相當惱火,這麼能幹,就是不願意多承擔責任,只知道明哲保身,真是浪費了。
蓉城的發展可圈可點,這是第一個大亮點,雖然說這裏面離不開夏時昆、林梓的努力,但自然也是進步;第二個大亮點就是西川的扶貧攻堅,馮英林下了巨大的功夫。
孫祖傑的意圖,他手下的重要幹部們、老幹部和其他中樞會議成員也都逐漸了解了。雖然一些同志還有一些不同意見,不過孫祖傑也不著急,他相信這些同志遲早也會認可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隨著孫祖傑達到權力的巔峰,這四個人自然也水漲船高,陸續進入到中樞,成為支撐孫祖傑在中樞領導地位最重要的支柱,並不亞於華投系。
孫祖傑看到了阻力,所以讓竺書平親自解釋,志在必得的心思很明朗,而下面的山城書記沐東華在這個問題上,自然不願意讓孫祖傑失望,他又帶頭表態支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