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根本沒有辦法證實,也沒有辦法證偽,諸如這家電器企業的多元化失敗,真的就是CEO自戀造成的嗎?
比較雙方的調查,你可以說誰誰誰的數據更有質量,但你能說另外一個人是造假嗎?當然不能。因為,經濟學界從來不把低質量的調查,判定為造假。
孫祖傑還提到了他記憶深刻的327國債事件,認為就是典型的小圈子亂來,搞出了驚天大丑聞,他認為現在這樣的破事不是沒有,而是更多更隱蔽了。
當然了,如此順利的通過,也跟江瑞民事件爆發之後,不少來自地方省委書記出身的中央局委員對上一屆政務院領導班子,尤其是齊凌雲李昊兩人有怨氣,很有關係。
另外,孫祖傑告訴馮高運,這段時間國家學術委員會對學術不端的整頓中,發現不少財經幹部,有嚴重的學術造假行為,有的甚至是在導師的縱容下公開造假。
馮高運肯定會拉來不少學弟學妹幫忙,在打掉一些小圈子的同時,他也必然會打造一個圍繞著某所大學經濟學院的小圈子。
這幾位過去實力不濟,有些破事,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但現在不一樣了,進入到了決策層,自然有了發言權,這個時候自然就要好好算一算舊賬,順便再插一腳。
這些人分工明確,一些專家教授憑藉學術地位,搞政策吹風,在協助制定財經政策和制度時,往往會制定一些對這些小圈子有利的政策規則,甚至於還有一些人刻意泄露,或者留下一個個漏洞。
文章認為,時至今日,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中國的改革也進入了深水區,甚至於經濟全球化,在美帝新總統特沒譜美帝優先的國策下也很可能會面臨挫折。
緊接著,孫祖傑在中樞會議上臨時增加了這個議題,很輕鬆得獲得了中樞會議的支持后,其他的中樞會議成員都看得出來,孫祖傑的調整,應該是江瑞民貪腐案的延續,此舉針對得是誰,他們沒有理由不支持。
擁有了無窮權力之後,孫祖傑的動作變得異常果斷,而且毫不留情。而到了第二天,更是舉國嘩然,齊凌雲的大秘,政務院前副秘書長洪某被雙規;
所以你想著留一條後路,對於一些人的小動作,你看得清清楚楚,可你不僅僅不管,還幫著打埋伏,要不然江瑞民這個口子絕不至於流出這麼多的資金!
想明白這一切之後,孫祖傑果斷下令,發起了新一輪攻勢。就是九月底,一篇帶有文章出現在青年日報上,對中國這些老資格的經濟學家們進行了一番點評。
而這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地方領導幹部日子相當不好過,而地方金融機構卻不怎麼配合,這些省委書記們不敢怨恨孫祖傑,自然對負責執行的齊凌雲、李昊一肚子怨氣。
但是,這些位老先生所取得的成就並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水平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他所處的時代——經濟全球化如火如荼,市場經濟全球範圍內一路攻城略地——賦予了他這樣的成就和地位,實際上從國際經濟論文的引用數來說,他們是比不上林先生為代表的一批堅持用批判吸收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經濟學家。
所以在經濟學界,經常是這種情況∶我就是公然造假了,你又能拿我怎麼樣?你能證明我造假嗎?
而孫祖傑對於這些幹部的配合,自然很滿意,他之所以每一屆都搞出一些特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要是什麼都被猜到了,他這個第—書記還做個什麼勁?
而一旦有了小圈子,就必然會出現利益集團,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幹掉一些落後的、反動的、腐朽的利益集團,讓一些看起來稍微好一點、有些良心的利益集團走到前台。
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政治問題,你在政治上搖擺不定,想著左右逢源,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我為什麼這麼生氣,為什麼這麼讓你難堪,就在於此!」
孫祖傑越說越火,又拍了桌子:「凌雲同志,坦白說,你剛才的檢討只是皮毛,你那些經濟問題,我要是真正在意,我就不會支持你做首相!
這位CEO是否自戀,以及自戀https://www.hetubook.com.com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當然可以作為經濟話題來閑聊,但,把它作為學術研究的對象,就很有問題。為什麼?
當然這樣一來,就會增加一個副國級的副主任,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上院副主任並沒有固定名額之說,多一個少—個,問題不會太大。
按照那套理論中國就不該有晶元,就不該有飛機,因為這樣經濟最大化,對全球經濟好,TM D發達國家那麼一點人GDP佔比這麼高,我們第三世界小50億人全在給他們幹活,這到底是誰的利益最大化?
說到這裏,孫祖傑站起身,有些無力地說道:「老高,我有些不舒服,後面你來主持吧!今天這番話,也請同志們好好想—想!都不要忘記了,我們這些人以後都會上書的!」
這件事連帶著孫祖傑,都受到了不少抱怨,不過孫祖傑主動拿自己人開刀,大傢伙沒辦法抱怨,齊凌雲、李昊挨刀自然就不奇怪了。
所以孫祖傑才特意在國慶節期間,使出了如此嚴醋的手段,把各路神仙都狠狠得收拾一頓,讓他們知道分寸,收斂一些!
說到這裏,孫祖傑眼睛里盯著在場的中樞會議成員,還有列席會議的五位前中樞會議成員,透巡了一番,這才說道:「你肯定想過,我孫祖傑的做法,不討人喜歡,註定要被人罵,不僅僅現在被人罵,未……來還會被人罵,搞不好哪—天就會翻了船!
這一次換屆,好些位中央局委員,比如邱達、衛國安、鍾建安,提拔得非常意外,金融系統的幹部根本沒有想到他們還有這樣的前程,以前多少有些照顧不到的地方。
面對新的形勢,這幫子老先生過往的成功某種意義也讓他們自我設限,讓他們很難在新的環境里做出過往的成果了,甚至於他們會成為阻礙時代進步的絆腳石。
中樞突然間的猛烈進攻,讓黨內外,國內外都震驚不已,當然了,受傷最重的自然是齊凌雲。無奈之下,齊凌雲不得不想方設法切割,並在臨時中樞會議上做了一番很沉重的自我批評,同時也主動承認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存在嚴重問題。
這篇文章的最後,口氣相當大,公開說,屬於大師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們和他們的徒子徒孫應該看清楚時代大勢,主動退出歷史舞台,要不然就會被時代的後浪徹底沖走!
涉及到好幾個高級幹部的調整,事實上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在過去,事先的醞釀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不過那是過去,四條建議被通過之後,孫祖傑的權威有了極大的加強。
只有華投系在孫祖傑的堅定領導下,不信這個邪,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合理利用一切資源,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堅決發展高新產業,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才保住了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張門面。
文章同時呼籲新時代的年輕人們,勇敢的挑起時代的重擔,提出新的經濟理論,成為新的經濟學家!用嶄新的接地氣的經濟理論為中國的未來照亮道路!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你這樣做,恰恰忘記了初心,當年你我一起打拚,黝力改革,為了什麼?還不是富國強兵嗎?怎麼到了最後一步,你反而糊塗起來了?」
在孫祖傑看來,社會學領域想造假一點都不難,在自然科學領域,如果論文直接抄襲,確實很容易被鑒定為造假,但社會科學絕大多數造假,根本就無法被鑒定為造假。甚至,絕大部分人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並把那些行為當成真正的學術規範。
在這個背景下,引入西方經濟學,建立市場機制,不斷推動經濟自由化與市場化,並探索市場經濟與中國經濟的結合點與改造點,這些位老先生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是做了非常重大的貢獻的。
中樞的整頓主要放在方家和官老影響力比較大的民部、央企和石油系統,一大幫子人被狠狠收拾了一番。在這個收拾的過程中,也牽連到其他部委和央企,但並沒有太過嚴厲的深究,牽扯到的人有限。
圍繞著這些已經冒出頭和*圖*書
的幹部60后、65后幹部,已經出現了連橫合縱,而這些激烈競爭,再加上各路神仙爭先恐後的投資,讓局面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也讓孫祖傑意識到,必須要狠狠得收拾一頓了,要不然未來只會越來越亂。
造假造成經濟學「大師」的例子,遍地都是。這種情況下,孫祖傑竟然通過查重,查出了一大堆人,這讓孫祖傑能說什麼好,狗日的一幫人連造假都不會,這樣的專家教授,老子花費重金養著幹什麼?
要說起來,一點都不奇怪,畢竟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得住,可以將送上門的財富拒之門外,而且華投資管還會貼心得把這些財富洗得合規合法,讓他們毫無後顧之憂。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一些頂尖大學的教授,有意無意在打造自己的小圈子,不僅想當學閥,還想當財閥,甚至想背後操縱國家政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某一位專家,雖然這幾年被嚴厲打擊,但清理得還不夠,既不幹凈,也不徹底。
財經金融系統,在換屆之前,就被孫祖傑收拾了一頓,搞掉了一批人,過去幾年財經系統各路神仙,相對比較低調,江瑞民這樣的人物,屬於特例,並不算多,自然也沒怎麼被惦記;
孫祖傑這才開始說話,他顯得余怒未消:「凌雲同志,你是我的老部下,我對你也是充分信任,充分放權,結果你看看,你看看,這才幾年,財經系統又有了這麼多問題,你對得起你對你的信任嗎?
很明顯,這樣一篇文章能夠出爐,絕不簡單,這甚至不是簡單地試探,這就是非常明顯的進攻信號,再聯繫到樂法興被迫病退,退出了中央局,大家還不明白髮生什麼嗎?這些老資格的經濟學家和徒子徒孫,被要求主動退出歷史舞台,嘿嘿,真夠直接的!
文章認為西方傳統經濟學的種種理論存在著嚴重問題,並不能有效的指導中國的經濟運轉,所以我們對這些位所謂的大師們,絕不能偏聽偏信。
要知道,這幫子所謂的大師和門生故吏,掌握了很多政策的解釋權,自然也佔有了相當多的利益,打掉這些盤根錯節的勢力,自然有相當大的好處,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這些中央局委員,之所以怨氣這麼大,也跟這些年利益分配有關。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的金融系統極度膨脹,佔據的利益越來越多,引起了其他部委、各地方、多個非金融央企的極度不滿。
文章認為,這些大師們也許本意是好的,他們受夠了中國的落後,想要改變,但這些沒用,不是什麼問題都可以用市場來看,不是什麼問題都只看經濟不看政治。
那些數據真的能「證明」最低工資法能促進就業嗎?當然不能!你讓我去調查,我同樣能找到一堆數據:「證明」最低工資法抑制了就業。神奇的是,我們雙方都沒有造假。
同樣通過江瑞民的交代材料,孫祖傑也對華投系出來的諸多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之間複雜的競爭關係有了一定的了解。
即便是孫祖傑這些年刻意扶持,但真正讓他滿意的經濟專家還是不多,這種情況下,小圈子現象又怎麼可能杜絕?根本杜絕不了的。
這篇文章的煽動性相當強,不僅僅在報紙上登載,同時也在網上登載出來,立刻被傳播出去,成為了整個社會討論的熱點。
翻開歷史,上面只有六個字「落後就要挨打」,希望中國的經濟學家們好好把屁股擺正,研究經濟學之前先好好看看中國歷史,好好學習學習黨史,學習學習世界史,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好好想想怎麼分析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而不是一句市場經濟完事。
說白了,孫祖傑現在做的也只是拉一派,打一派,對此他確實相當無奈。國內真正有影響力的,水平比較高的經濟學專家真得是少之又少,甚至是鳳毛麟角。
例如,美帝曾經有經濟學者「實地調查」,用很翔實的數據「證明」∶在某地,提高最低工資,可以使得就業增加。
孫祖傑一直說,金融要為實業服務,可是實際執行過程中,金融系統卻沒有很好的做到這一和_圖_書點,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不夠是老大難問題,大家早就習慣了;
過去五年,孫祖傑的整頓,主要發生在地方,毫不留情的打擊了地方實力派。對於中樞部委,雖然也有打擊,但並不嚴厲,畢竟中樞對部委的控制力比較強,沒必要搞得太狠。
孫祖傑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實在是沒有辦法,這一次反學術造假運動,完全暴露出中國社會學領域的極端落後。
國慶節當天,某一位集高級領導幹部、企業家、學者於一身的著名愛黨愛國公知人士被捕,孫祖傑用這個指向性異常明顯的動作,掀起了新一輪大整頓的序幕。
這完全不同於自然科學領域,你實驗數據造假,別人重複實驗,得不出同樣的結果,就可以質疑你造假。
這些位大師的往事自然也被陸續抖了出來,一個個奇葩言論,也不斷引起了網友們的辛辣抨擊。當然了,網民們的討論也許還帶有不少感情|色彩,但是眾多的企業家地方官員,同樣也拿著報紙,對著電腦研究了半天,誰都清楚,這樣一篇文章意味著什麼!
他只是和高元平打了一聲招呼,諮詢了一下意見,畢竟涉及到他的人馬安排。高元平對於老部下被調到財政部負責整頓,倒也沒有太大的意見;也給老鄉季衛海面子,讓他成為副國級幹部,他自然沒有理由反對。
這難道就是我們對未來的追求嗎?這難道就是中國的民族崛起嗎?再說了,如果用這個理論,又怎麼解釋中國這些年在高科技領域的飛躍發展?又如何解釋,歐派液晶這樣的國際產業龍頭出現在中國?
孫祖傑聽完,一聲不吭,高元平想了想,出來說完,打了打圓場,幫著齊凌雲說了幾句好話,老齊過去五年很配合,大局也是好的,他能深刻檢討,也是好的!
中國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例如秋平在江東搞得的市場化醫改,燕都大學某一個團隊去調查,可以用一堆數據證明該市市場化醫改是失敗的,而社科所某一位研究員的調查,又可以用一堆數據證明該市市場化醫改是成功的。
然後他們的弟子門生家人有的負責政策執行,有的負責行政執法,有的負責鑽空子撈錢,甚至有的還負責將各種財富轉移到海外。
有的是鐵老愛將,有的是學閥的得意門生,有的是廖方的左膀右臂,有的則直接就是孫祖傑的鐵杆嫡系。
我們必須看清楚,美帝和歐洲這些發達國家是怎麼做的?08年拯救華爾街和通用,美帝花了多少錢?歐洲聯合搞空客,政府是怎麼聯合的?幫助波音打擊空客,美帝政府扮演了什麼角色?
國慶節的第三天,財經金融系統同時有兩位高級幹部被雙規,一位是央行的副行長,一位是夏開行的副行長。
事實上,馮高運也已經得到了自己要擔任財長的消息,他自然知道,中樞讓他去財政部是為了什麼,說白了就是去整頓一些人的,他必須做,而且要做好。
直到中央局會議通過後,孫祖傑才約談馮高運,告訴他中樞對他改變了任命,要求他立刻前往財政部上任,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賬。
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天翼聯絡為什麼不被允許進入美帝市場?歐洲和美帝的農業補貼算不算違反自由競爭和效率最大化?當美帝汽車工業,受到日本嚴厲衝擊時,不是就祭出了種種非市場大旗?瓦森納協議是不是嚴重違反利伯維爾場原則?廣場協議難道是替日本人著想?
走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下,人本來應該心情很好,但孫祖傑恰恰相反,心情鬱悶的他,並沒有在意沿途的風景,他隨便找了一個亭子坐了下來,默默得望著太液池發獃。
作為燕都八景之一,秋天的太液池十分美麗,陽光照耀下,太液池金光閃閃,沿途各種亭台樓閣更顯得氣度非凡,岸邊的樹枝在拂面的微風下輕輕搖擺,天高氣爽,溫度適宜。
另外還有一些專家教授,野心雖然不大,但是以這些人為紐帶,他們的門子弟子以及他們的家人朋友,搞出了一個個小圈子,這些人有的在高校,有的在部委,有的在銀行,有的在證券保險等企業和圖書中,這些人經常聯手,在市場上,搞風搞雨,問題相當嚴重。
過去金融系統還可以用執行中樞政策來解釋,現在江瑞民事件一出,這些地方諸侯也都看明白了,狗日的金融系統內部蠹蟲同樣多得很,不斷吞噬寶貴的金融資產,這就有些不能忍了,憑什麼我們難過,你們好過?
要是大家都吃苦,他們也就認了,結果江瑞民事件爆發之後,這些位中央局委員立刻就炸開了鍋,地方幹部再腐敗,也沒有江瑞民這麼誇張吧!財經系統到底藏了多少個江瑞民?必須查清楚,要不然我們這些年吃得苦算什麼?
但是你恰恰忘記了一點,那些錢是我孫祖傑的錢嗎?那是國家的錢,是老百姓的血汗錢,你這麼搞,晚上睡覺心裏不內疚嗎?
而孫祖傑要盡量杜絕小圈子的警告,何嘗不是對他的警告。看來必須老老實實,用人的時候要盡量五湖四海,要儘可能的減少和杜絕財經系統的各種腐敗。
只不過這幫子蠢貨,根本不知道,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關鍵時刻,這些人都要還債的!不,他們怎麼不知道,只不過聰明點的還知道吃了糖衣,炮彈要丟到;不聰明的,比如宋清輝,就被這麼拉下了水。
當然了,麾下出現了這樣的奇葩人物,孫祖傑該有多麼窩火自然可以想見。這一口惡氣他實在忍不住,自然對齊凌雲的縱容無比惱火,要不然也不至於如此赤|裸裸的羞辱齊凌雲,公開拿他的大秘撒氣!
過了兩天,孫祖傑的人事調整方案就在中央局會議上也同樣很輕鬆得獲得了支持,這同樣也不奇怪,真正需要關心的人畢竟已經退下去了嘛!
孫祖傑說完,直接走出了會議室,把舞台交給了高元平,高元平並沒有勸說,他知道此時的孫祖傑為什麼這麼不舒服。
各地諸侯最不滿意的是,這幾年很多明星實業企業發展的不好,頻繁爆雷。金融系統總是在關鍵時刻抽貸,搞雨天收傘這一套金融把戲,事後處理也拖拖拉拉,不給予足夠的支持,有些金融機構甚至人為激化了矛盾,加大了地方的處理難度,地方諸侯能滿意才怪。
所以像這種沒有辦法證實、也沒有辦法證偽的題材,根本就不適合作為學術研究的對象。作者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裁剪事實,別人也沒有辦法說作者是造假。
過去你多一點,我少一點,影響不是那麼太大,畢竟蛋糕都在做大呢。但是現在不行了,過去五年經濟發展速度減慢,做大蛋糕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金融系統佔據的資產財富比例越來越高,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你可以裁剪事實:「證明」這位CEO的自戀導致了這家電器的一系列失敗,我也可以裁剪事實:「證明」這位CEO的自戀塑造了優秀的企業文化。
所以孫祖傑要求,財政部用人,用自己了解熟悉的人,他不反對,但要想方設法避免這樣的局面出現,不要搞這樣那樣排他性的小圈子。
不過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既然普遍水平不高,甚至很臭,那麼把這些「大師」和他的門生故吏趕走,重新洗牌,看著挺嚴重,但事實上呢?根本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
說到這裏,孫祖傑連連搖頭,齊凌雲聽到這裏,臉色發白,甚至於手都有些發抖,孫祖傑看在眼裡,又看到他頭上稀疏的頭髮,嘆了一口氣:「後面應該怎麼做,你心裡有數,相信你能也做得好,我就不多說了!」
孫祖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隱蔽的腐敗,後果很嚴重,必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也必須想方設法把這些醜惡的老鼠揪出來!
他們崛起於中國重新睜眼看世界之時,彼時的中國雖然稱不上百廢待興,但距離世界先進水平已經很遠很遠了。
孫祖傑要求,馮高運從全國各地抽調財會人員,立刻徹查對財政部下面三十多個國字型大小金融企業,尤其是華投系金融企業的表外業務,必須搞清楚,看看裏面到底有多少窟窿。
只有他本來安排的秘書長,突然變成了常務副,倒也沒什麼大不了,過兩年再想辦法調整-個實權崗位就是,以孫祖傑的為人,做過犧牲的www•hetubook.com.com
同志,往往都會有補償,他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
按照這個理論,中國就應該世世代代處於產業鏈的低端。文章也承認,在八九十年代、世紀之初,中國經濟的發展,某種意義上可以用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
文章甚至認為,有一大批經濟學者無意或者有意成為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代言人,因為他描繪的全球化共同繁榮看著很光鮮,醒醒吧,這是對現有利益集體的光鮮。
但即便如此,孫祖傑也知道這隻是治標之法,要想治本,實在太難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這些個那些個大師消停了再說!
馮高運離開后,孫祖傑又坐在椅子上考慮了一會,事實上他那些警告到底有多少用處,只有天知道。
我們必須認識到,西方經濟學基本假設是利伯維爾場和效率最大化,然而世界不是這樣的,國界和國家間的競爭使得全球從來不是利伯維爾場。經濟學的本質是政治經濟學,定量之上有定性,全球經濟之前有國家,有國家政治。
這些老先生們在過去二十多年市把持經濟學主流,把市場換技術玩的醜陋不堪,那時候很多人受這套的影響呼籲不要保護落後行業,以至於中國眾多現代工業企業潰不成軍,最典型的就是三大三小現在遇到的困難。
江瑞民的記憶力很好,給哪些人哪些好處,他都記在心裏。頂尖權貴如廖家的子孫輩,頂尖大佬如齊凌雲的秘書都被牽扯其中,而孫祖傑一系的幹部同樣被牽扯到不少,鄭老闆的兒子,黎央的女婿,吳學明的侄子都被牽扯進來。
這篇文章居高臨下,把吳老先生、倪老先生、汪老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活躍在八九十年代和世紀之初的經濟學家,比作為民國時期的大師。
他這一次搞得這麼兇悍,跟江瑞民的交代有很大的關係。江瑞民一被捕,就想方設法的攀誣牽連,牽扯到的幹部數不勝數,似乎想用這樣的方式給自己減罪,或者是迫使各方救他一命。
文章舉了一個很顯著的例子,西方經濟學最著名的比較優勢理論,這些年國內有太多的經濟學學者鼓吹,奉為真理,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
但是如果一直按照這個理論來指導經濟,進行全球分工的話中國這輩子,甚至是子子孫孫都應該干加工貿易,因為我們有「人口紅利」。
舉個例子,這幾年比較火的一篇學術論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某電器為例》,人們調侃說:「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66歲老阿姨」,但很多人忽略了,這樣的論文很容易造假。
然後是第四天,一隻正部級的大老虎出現了,孫祖傑的老部下,閩東代理省長宋清輝沒幹幾天,竟然被雙規了,他出事的地方是廣南常務副省長期間,接受賄賂,對廣南金融亂象把關不嚴……然後是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國慶七天,一連公開了十多位影響力巨大的金融圈人物,這些幹部各路神仙都有。
當然了,一些人能不能做官,大傢伙並不在意,但是大家在意的是,未來的宏觀政策會不會有所改變?未來大的發展又是什麼樣子?這也讓不少人憂心忡忡,而他們的憂心忡忡很快變成了現實。
又因為齊凌雲這位首相的關係,所以過去五年,雖然打掉了一些人,但這些人主要是被牽連的,整個系統的利益大格局並沒有明顯變化。
這也符合規律,人類的進步總是循環上升的,想到這裏,孫祖傑又抖擻了一些精神,有一點進步也總比沒有進步好。
而中國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相當的程度,甚至於高新產業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也引來了西方國家相當程度的不安,美帝對於華興集團的打壓,就是明顯的證明。
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你要往上爬人家就要打你,要想人家不打你,你就得繳槍,政治決定這是不可接受的,經濟學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因為這符合「經濟學規律」,但這憑什麼?我們中國人難道就不想—年拿他三個諾貝爾獎,擁有高新技術天天收專利費嗎,我們中國人就不能享受世界最高的福利嗎,我們中國人就不能造飛機晶元機器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