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場邊的電子顯示屏上很快打出了她的成績:11秒27。
對,還有這種穩定得像是石頭一樣的狀態,才不管你預賽還是決賽,成績只要升上去就不會掉下來的安心感,好像別人所謂的狀態出來太早了、太晚了的顧慮都是放屁一樣的我行我素。
「非常時尚。」陳煥之真誠比大拇指,「跑起來一定超級拉風。」
即使是親自在國青隊、國家隊看著陳煥之一步步成長的,徐指導也常常覺得她這種進步速度讓人恍如夢中,也難怪出發前上面專門要求她單獨血檢。
這是陳煥之訓練后的第一次正式比賽,雖然從觀眾到媒體都不在意,但她可不打算敷衍自己。
第一輪預賽根據賽程表是6分鐘一組,因此並沒有多少時間讓她們閑話,這句話說完,裁判就示意她們站上各自的跑道準備了。
「謝謝,不過我想亞運會決賽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刷新了,明年我就18歲超齡了。」
兩個人走在運動員通道上,央視的記者攔住了她,弗羅拉一看有採訪,也不再拉著陳煥之絮絮叨叨,對著攝像機比了幾個搞怪的姿勢就走了。
她只好表示要盡一切努力打破自己的極限,至於冠軍只能隨緣了。
隨著發令槍響起,開啟了中級快速反應的陳煥之第一個沖了出去,她在敏捷和靈活的加持下,加速的同時飛快地調整著自己的重心,在開頭20米內就達到了自身最大速度的90%並進入了正常姿態的途中跑。
陳煥之連忙同她握手,「謝謝,也恭喜你,黃金聯賽跑和*圖*書出好成績。」又往頭上比劃了一下,好奇地問,「你的頭髮是自己弄的嗎?」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她不光是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各項屬性,還把中級衝刺從74提升到了80級,技能持續時間從6.4秒提升到了7秒整,增加爆發也提到了28。
記者又問,「你這麼有信心決賽再次刷新最好成績,是不是對這次亞運會奪冠充滿了自信?」
隨著現場解說的聲音,陳煥之向四周揮了揮手,只得到了僅僅基於禮貌的掌聲,這也不錯了,畢竟當地華人都去看羽毛球了。
至於電視轉播,同一時間的阿斯拜爾體育中心正在舉行羽毛球男單半決賽,恐怕只有在比賽休息間隙才會插播兩句女子100米預賽的結果。
想到這番話,徐指導心情就很複雜。
看台上,徐指導不光自己來了,還帶著元繪雲、韓英等人來了,蘇方方和蘇圓圓這時候也已經在下面備戰區準備著,她們兩個一個第二組、一個第四組。但女子200米要到10號才開始預賽,4X100因為參賽人數過少,直接在12號——也就是田徑隊比賽的最後一天下午進行決賽,所以現在的韓英、元繪雲做過了場地適應訓練后,就都處於無賽一身輕的狀態。
「你好陳煥之,恭喜你晉級半決賽而且刷新了自己的個人最好成績和全國青少年紀錄。」
徐指導撐著下巴,眼神特別慈祥地看著正和隔壁賽道弗羅拉擁抱的陳煥之,刺頭兒就刺頭兒吧,新世紀的運動https://m.hetubook.com.com員,還能沒點個性嗎?
一個幾乎可以直接拿到冠軍的成績。
這可真是……
徐指導毫不意外地看著場上的陳煥之後半程爆發了非同一般的速度,一路上連續超越了哈爾吉爾和弗羅拉,雖然二人在後來都被她的速度所帶動,不再以晉級就好為目標,也全力以赴了,但這無濟於事,仍然讓陳煥之以超過一米的巨大優勢第一個衝過了終點。
比如這次,起跑的時候陳煥之起跑反應時間0.147秒,這個時間已經躋身頂級行列,沖在所有選手的前面,但到了三十米處她已經被第四道的弗羅拉和第五道的哈爾吉爾超過了。
而快速反應也用了一個技能點從初級升到了高級,能提高敏捷和靈活各15點,持續時間依舊是2秒鐘,但她覺得這一項對於自己的成績提升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而且在留下100萬作為療傷備用的基礎上也沒經驗值了,就讓等級一直保持在50沒有動。
畢竟上屆亞運會冠軍蘇方方今年因為傷病缺席了不少比賽,狀態一直起起伏伏,本賽季的最好成績也才11秒38,但虎倒雄風在,她四年前以11秒25奪冠的英姿仍然印在人們心中,因此也被列作奪冠熱門之一。
但陳煥之不是,她一直在試圖盡量快地提高重心,讓整個身體回到途中跑的正常姿態上,這毫無疑問會損傷她的加速度。
這是一顆田徑場上冉冉升起的明星,但也是可以預見的,一個難纏的刺頭兒。
看台上的徐和*圖*書指導盯著陳煥之,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她會晉級,這點毫無疑問,沒什麼好擔心的。但是她這個節奏……怎麼說呢,和中外所有的短跑高手都不太一樣,而且她自己也時常變化。
而此時,與陳煥之打招呼的弗羅拉與一般人印象中肯亞人身材瘦長、擅長長跑的印象不同,她是個高大健壯的姑娘,皮膚是黝黑髮亮,肩頸處的肌肉線條微微隆起、柔和而順服,但最顯眼的還是她滿頭和熒光綠髮繩編在一起的小辮子,非常有個性。
附帶一提,作為中國隊本賽季正式比賽單人最好成績11秒36的創造者,陳煥之也被媒體們列入奪冠可能人選,但因年紀小,參加的唯一國際性大賽還是在家門口辦的,因此也有人對她的成績真實性存疑。即使相信她實力的人也認為她需要首先證明自己不會對國外比賽適應不良,在沙漠中的明珠多哈發揮出應有的實力才行。
「我從電視上看到你比賽了,摔倒那下太可惜了,我覺得你很厲害,當時應該能競爭獎牌的。」弗羅拉主動伸手示好道。
「你好,陳,我是弗羅拉。」
陳煥之能說什麼呢,她最大的對手就是蘇方方,可她又不能說蘇方方傷勢纏綿,始終無法恢復到巔峰狀態,雖然她目前的最好成績還和蘇方方上屆奪冠成績有一點點差距,但是隊內訓練從來沒輸過。
但徐指導也不擔心,他在隊內訓練時無數次看過陳煥之跑步,他知道陳煥之到了后程就會高速爆發,然後一路超越,取得不可思議的好成績。
陳煥之和_圖_書聽到旁邊傳來的聲音,回身一看,正是肯亞裔的巴林選手弗羅拉,她作為這次亞運會奪冠的熱門之一,陳煥之當然也早就從教練們那裡得到了關於她的資料。
第一輪預賽的小組間隔時間太短了,運動員們根本就沒有像決賽后一樣場上閑聊的時間和空間,弗羅拉被技術官員驅趕著都要拽著陳煥之一起,一路上不停地問,「陳快告訴我,你這個成績是偶然嗎?這是你的最好成績嗎?你能一直跑出這個嗎?」
這是劉鑫源教的嗎?這一點他也問過,但劉鑫源說這是陳煥之自己摸索出來的,而這種與傳統短跑教法截然相反的節奏也真的帶來了她的成績提升。
「與其把每個人都固定在同一種模式內,不如讓運動員自己的身體選擇最適合他們的跑步方法和節奏,等她什麼時候步入瓶頸尋求幫助了我們再插手不好嗎?這個世上沒有比百米跑更吃身體天賦的項目了,所有理論上的跑法都是建立在過去那些天賦卓越的運動員的跑法基礎上,但是每個人天賦都不一樣,我覺得沒有人會比這些天賦異稟者自己更了解他們的身體了,讓她按照自己的節奏跑吧,如果她有困惑遇到瓶頸了,她自己會尋求幫助的。」
徐指導記得在中學生運動會上第一次見到陳煥之的時候,她的跑步節奏還不是這樣的——當然了,她那時候技術也非常稚嫩,也可以說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節奏。但是後來,在她瘋狂參加國內大賽的半年間,她就逐漸形成了這種與眾不同的加速節奏。
技術上的事姑hetubook.com.com且不論,傳統的體育界師徒關係中,因為小運動員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環境單純、從小就在教練的嚴厲管教下成長,他們對自己的教練或者說「師父」有一種特別的依賴和信任。
陳煥之說,「我覺得我還能再快點。」
優勢太明顯了。
弗羅拉本賽季的最好成績是11秒32,正是在8月份的國際田聯黃金聯賽布魯塞爾站創下的,雖然這個成績當時沒能給她帶來任何榮譽,但在亞洲範圍內,已經有了亞運會的冠軍競爭力。
紀錄?哦對,因為破每個紀錄只能領一次系統獎勵,而且她的成績一直在刷新,她都把這個記錄給忘了。
本來女子比賽就天然地比男子同項目比賽缺少注意力,第一小組在業內人士的分析中,因為同時有弗羅拉陳煥之兩個冠軍爭奪者而被列為最強一組,但在觀眾看來,沒有卡達選手、也沒什麼知名選手的這一組實在是乏善可陳。
弗羅拉甩甩頭,高興的說,「我自己設計的,怎麼樣?」
「啊——」弗羅拉哀嘆了一聲,「看來這次亞運會冠軍獎金我也拿不到了,只能努力刷自己的最好成績了。」
但這一對師徒,很明顯陳煥之才是在師徒關係中佔主導地位的人,而劉鑫源幾乎是她的信徒了。
一般國內推崇的跑法是超快步頻搭配上相對較小的步幅,這一點陳煥之也沒什麼不一樣。但是同時大家都認為加速跑階段越長越好,加速跑重心前傾的前期,只要能保持住步伐和身體穩定,那麼這個重心前傾無疑是更有利於加速的,這個階段也是越長越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