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棒次順序改變的時候,后三棒所有人的標誌點都得重測。
因為沒帶翻譯,徐指導去幫蘇圓圓和韓英測標誌點,而加里教練來負責元繪雲和陳煥之的標誌點。
不過中級衝刺升到100級以後又提示需要技能點升級了。上次雖然升了中級,數值來了個□□,但持續時間卻重置了一部分,重新在1級時的3秒+1秒的基礎上開始升級,因此她也只能暫時到此為止了,還得為剩下的經驗值找個去處。
第二天早上的熱身過後,徐指導讓她們先按照昨天練的來一趟。他和加里一個計時一個發令。
蘇圓圓第一個沖了出來,徐指導眯著眼看著:不錯,蘇圓圓的起跑和加速是真不錯,最少在前半程有她姐姐八分功力了;韓英是隊內百米實力僅次於陳煥之的選手,第二棒需要跑126-128米,又是直道,正好適合她,她和元繪雲只不過交接互換一下,默契沒有問題,跟蘇圓圓就差點意思,但也過得去,比較穩當;第三道彎度最大,由彎道技術最好的元繪雲跑,她跟陳煥之交接的時候很明顯減速了,但是好歹安安全全地遞到陳煥之手裡了;陳煥之剛一和圖書接了棒就像她百米後半程一樣開始加速了,想法不錯,但是她的速度能支持多久呢?
眼看著上午過去了一半,徐指導終於定下了棒次,「蘇圓圓第一、韓英跑第二棒、元繪雲第三棒、陳煥之第四。」
雖然還是低了一點,跟原本的44秒4也沒得比,但還有一天半啊,靠著練習把她們的熟練度再提高一點,只要能保持住不犯規、不掉棒,金牌也不是不可能啊。
元繪雲挺吃驚,「肌腱沒關係了嗎?」
4X100的接力是在每一百米的前後十米也就是20米的區域內進行,稱之為接力區,接棒人的起跑是在接力區前十米,因為高水平運動員一般在25-30米區間能接近自己的百米最大速度。
徐指導手裡握著秒錶,雙眼不錯神地盯著陳煥之,眼看著她跑到最後十米的時候才撐不住有些慢下來,但靠著強大的慣性,還是順利衝線了。
中國女子4X100接力在亞洲賽場上最大的對手是日本隊,但即使對日本隊,原本以蘇方方為首的配置,優勢也是很明顯的,現在蘇方方不上換成她,另外三個位置對位優勢無疑,她要做
m.hetubook.com.com的就是盡量不在交接棒上拖後腿,以及發揮自己的速度優勢。
陳煥之搖頭,「不,只是回頭看著再起跑不適應。」
44秒62,加上0.24等於電計的44秒86。
之前和她們一起訓練接力時,陳煥之就對四人的配合默契程度感到驚嘆。20米的接力區加上前後各10米,總共40米的區域,在交接棒練習中,四人中任何兩人配合都能在4.4秒以內通過,如果是蘇圓圓交給元繪雲這種固定順序組合練習,則時間甚至能提高到4.25秒以內。
這就是完美配合交接的威力。
這個成績甚至跟日本隊的申報成績44秒83相差彷彿。
這一天折騰到晚飯前,她們不過是根據四人的狀態、速度和減速要求重新測了標誌點而已。
元繪雲看她一眼,不太想問,掙扎了幾秒還是忍不住關心,「方方姐怎麼樣?」
而哪怕以陳煥之剛剛創造的最好成績11秒22,平均速度8.91M/S,通過40米區域也需要將近4.5秒,而除了蘇方方外的另外三人,實力都不過是在11秒4左右。
加里評價,「你太缺乏hetubook•com•com接力練習了。」不過現在練也來不及了。他給元繪雲和陳煥之做好了標誌,讓她們短距離練習了幾次,不由得搖頭,「元、不要減速,最後不要減速。」
而標誌點就是當接棒人回頭,看到交棒人跑過自己標記的標誌點的時候,他就要立刻起跑的一個標誌。這個距離是根據交棒人的衝刺速度和接棒人的起跑加速速度計算出來的,確保他們能在接力區的16-18米之間順利達到速度接近相對靜止、距離在1米左右,能夠順利地交接棒。
既然棒次都變更了,那第一個要做的就是重測標誌點。
練到臨睡前蘇圓圓才回來,眼圈紅紅的。
陳煥之在系統里翻了一下,覺得還是快速反應這個技能可能對完成交接棒有所幫助,當然了,就算她敏捷靈活各加100點,沒有配合沒有練習也是白搭,只能說在練習不足的前提下,能多少有點幫助。
下意識地按住秒錶,徐指導一看,不由得一愣,不是成績不好,而是超出他預計的好。
接力與100米不同,除了第一棒外,另外三個人都省略了起跑和加速跑的過程,全程都能以最高速的途中跑來完成,因此一個和_圖_書配合完美的接力隊,一個能夠在最高速時交接棒不用減速的接力隊,她們的成績應該是遠遠小於四人百米成績相加的。
陳煥之扒拉扒拉自己的經驗技能,先花了520W經驗把中級衝刺從80升到100級,這樣技能效果就是提高爆發30點,持續9秒。這個技能持續時間在百米中也許是溢出的,因為她還要起跑、加速、調整重心,但在接力中這一連串動作都是在接棒之前完成的,因此接棒后只需要直接跑就行了,能跑多快跑多快,甚至還不夠她覆蓋全程。
比如蘇方方韓英四人,因為蘇圓圓剛加入這個隊伍也已經快一年了,她們的配合日趨嫻熟,在訓練中的成績能達到44秒4以內,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才11.1秒,這是她們在百米跑中誰都做不到的。
晚飯後徐指導大慈大悲未讓她們繼續訓練,但陳煥之和元繪雲飯後就在房間內一起練習原地交接。
元繪雲就不減速試了幾次,要練這個每次交棒人連加速帶交接棒得跑60米,幾次后她的速度就保持不住了,都出了交接區還沒追上陳煥之,看得加里大搖其頭,「休息吧休息吧。」
怎麼會沒關係,可是蘇方方的和圖書11秒24和陳煥之的11秒22是截至目前為止,僅有的兩個拿到了明年大阪世錦賽門票的成績,雖然兩人的實力差距漸漸拉開,但田協領導們無疑更信任蘇方方,當然希望她能參加。
老先生端著下巴在旁邊看了半天了,這時候就說,「陳的起跑加速比平時慢,是因為害怕掉棒嗎?」
既然必須得上,那就得想點辦法了。
蘇圓圓搖搖頭,「我姐說明天她先提前回去,在北京檢查,如果能做手術就做手術,領導想讓她參加明年的世錦賽。」
休息一會兒再跑,陳煥之又掉棒了,她從地上撿起來接力棒,簡直沮喪。世青賽的時候她的速度沒這麼快,她身後的隊友們速度也遠遠比不上元繪雲,加入國家隊后一共就合練了不到一個月,時間還主要花在了學習交棒和彎道上,即使每次都開快速反應,可是把手伸到後面握住接力棒然後縮回來繼續跑這麼簡單的動作,不知道為啥接力棒總是要掉。
蘇圓圓坐在床邊發了會兒呆,拍拍自己的臉頰,強作振奮說,「也許明年八月之前就好了呢,反正手術總是要做的。」
加里也後悔了,「好吧,元,減速,最後稍微減速一下,我們重新測標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