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取景器看出去,一片模糊,徐暢然半按快門對焦,沒有聽到熟悉的「滴滴」聲,取景器里仍然模糊,怎麼回事?對焦有問題?徐暢然趕緊按了幾下快門,仍然沒有聲音,取景器仍然模糊,糟了,這個鏡頭有問題?
「你先去洗澡,洗了我再拍。」徐暢然急中生智,走過去把蓉扶起來,要她去衛生間洗澡。
蓉講述道,他們到日本的第三天,從家裡帶去的卡片相機出故障了,到秋葉原去修理,或者買個新相機,那一帶有不少賣攝影器材的店鋪,蓉路過一家小店時,聽見裏面的人說中文,就進去看了看,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頭正在和店員結賬,蓉看見「中古鏡頭」四字,就問中古指的是什麼時候。
這個鏡頭只能使用手動對焦,徐暢然趕緊打開相機,對著床鋪旋轉對焦環,滑順而準確,眼前的事物慢慢清晰,他按下快門,聽到清脆的咔嚓的聲音。
蓉洗澡出來了,吹了一會頭髮后,過來問道:「怎麼樣?我看看照片。」
盒子里平躺著一枚鏡頭。
「叫銘玉,這個名字很講究,銘字用得很到位,全金屬材質,名貴的打造和-圖-書,這是它的外在。內在的品質,就是令人激動的畫面,讓人銘記,銘心,銘刻。剛才我給你拍了照片后,過一陣人就不見了,我開始也有些吃驚,後來才明白,照片上那個人,到這裏來了。」徐暢然指著胸口說道:
在蓉的眼睛發出溫婉的永恆的光芒那一刻,他按下了快門。
「如果是全光學玻璃,使用壽命很長,你看它和全新的沒有區別,是好東西。」徐暢然心裏也很高興,這個禮物真是寶貴,不管國內能不能買到,他連聽都沒聽說過,這回是開眼了。
「也是偶然碰到了,覺得是一個機會,就買了。」蓉說道。
蓉拿著一個長方形盒子走進卧室,把盒子放在桌上,打開后示意徐暢然過來,徐暢然過去探頭一看——
聽說國內很難買到這種鏡頭,有不少攝影愛好者來日本買老鏡頭,蓉想到暢然暫時來不了日本,既然她來了,就別錯過這次機會,說不定能淘到好鏡頭,她不失時機地讓退休工程師給她推薦鏡頭。
打開谷歌,輸入鏡頭焦段和恆定光圈搜索,果然找到一段文字,是一個網友對此鏡頭的評論和圖書
:「80年代初的『銘玉』,沒有二線性散景問題,層次豐富,色彩濃厚及油潤,是難得買到的好鏡。」
「我看看照片怎麼樣。」蓉說道,徐暢然不管她的要求,推著她往前走。
這段文字是繁體,估計是一位台灣網友,而且「散景」這種說法也是台灣才有的,大陸這邊叫「虛化」。的確有這個鏡頭,徐暢然暫時放心了,不過國內攝友使用的很少啊。無法對焦是怎麼回事呢?網上找不到任何相關內容。
相關信息不多,快速瀏覽,又找到一句話:「全幅機最佳搭檔,中心、邊緣成像幾乎無差別,25端畸變控制好,難得的好頭,如果保持原貌出個自動頭就好了。」
蓉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徐暢然走過去,把她的一雙玉足慢慢抬起來,放到床上,蓉伸出一隻手撐在床上,兩條腿放在另一邊,一個經典的美人魚姿勢,含情脈脈的眼睛,優雅風情的身姿、赤|裸白皙的雙腳,全方位刺|激著徐暢然的神經,他知道這個畫面一定要留下,退後幾步,拿著相機說道:
「怎麼想到買鏡頭?」徐暢然抬頭笑眯眯問道。
hetubook.com•com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中,這段時間,徐暢然的興趣集中在攝影上,鏡頭是他感興趣的事物,蓉對這點把握很好。不過,他已經花「重金」買了「內牛」鏡頭,要再來一枚打動他的鏡頭,不那麼容易啊。
「相當好,非常好的鏡頭,你看。」他把背屏展示給蓉,畫面上只有床鋪,沒有人影,蓉問道:「嗯,很清晰。人呢,剛才你不是拍我了嗎?」
旋開鏡頭蓋,果然是nikkor鏡頭,蓉這點沒有買錯,鏡片很乾凈,水汪汪的沒有一粒塵埃,還帶著一個uv鏡,鏡身很沉,做工用料非常紮實,第一感是個好鏡頭。
蓉看著徐暢然,似乎在回味著這番話,帶著夢一般的笑容,徐暢然右手端起相機,左手轉動著對焦環,取景器里的美人兒逐漸清晰起來,徐暢然感到腦子裡一陣恍惚,那是幸福和愉悅的衝擊。
老頭和店員給她解釋了一番,說所謂中古鏡頭主要是上個世紀7、8年代生產的鏡頭,也叫老鏡頭,做工非常好,而且都是光學玻璃做成,不像後來的鏡頭加了樹脂玻璃,成像紮實,鏡頭壽命也有變化,所以中古鏡www.hetubook.com.com頭受到一些攝影愛好者的追捧,買回去使用和收藏。老頭是老鏡頭愛好者,是天津一個退休工程師,每次來日本都淘老鏡頭,這次又挑了兩隻。
「你知道這個鏡頭在日本還有個昵稱嗎?」
退休工程師介紹,這是尼康公司70年代末為記者打造的專用鏡頭,不惜做工和材質,全金屬,全光學玻璃,畫質非常好,剛上市是天價,現在便宜多了,當然,只能買二手,不過很多鏡頭成色好,和新的區別不大,非常值得收藏,店裡的這隻鏡頭成色也非常好,他本人愛不釋手,只是家裡已經有一隻,不然他一定會買下的。
「不知道。」蓉搖搖頭。
徐暢然拿來相機,把鏡頭裝上,讓蓉坐在床邊,給她拍兩張,試試鏡頭。
「本來是有人的,後來消失了。」徐暢然笑著說道。
蓉聽完退休工程師的介紹,也動心了,鏡頭拿在手上,那手感,外觀,感覺真是好東西,在退休工程師的贊同下,她決定買下,當然,心裏還是有些忐忑。
看到最後一句話,徐暢然突然明白,這個鏡頭不是自動頭,難怪沒有對焦的「滴滴」聲,他趕緊拿起相機,和圖書在鏡頭上找到兩個轉環,一個是焦段,一個是對焦。
退休工程師得知蓉買鏡頭送給某雜誌的攝影特約記者,而且她本人對鏡頭一無所知,就只推薦了一個鏡頭,即徐暢然手裡拿的這枚鏡頭,焦段為25-50,都是實用的焦段,鏡頭邊緣有1:4字樣,說明它的恆定最大光圈是f4,這個光圈不算大,進入90年代后,最大恆定光圈是2.8。
蓉拿著睡衣進了衛生間,徐暢然鬆了一口氣,趕緊打開電腦,開機有些慢,徐暢然等得心急,要是鏡頭不能用,怎麼對蓉說?那個退休老頭和店員會不會是騙子?
「已經銘心了。」
「是嗎,無影無蹤了?」蓉走過去坐在床邊,笑著說道。
會是什麼樣的禮物呢,既然國內不容易買到,那麼,是東瀛風格的工藝品?徐暢然感覺不到方向。
而且,雖然在色影無極論壇上是常客,也算有些見識,但從沒有見過這種樣式的鏡頭。徐暢然把鏡頭捧在手上,仔細觀察著,鏡頭蓋不是尼康常見的卡口式,而是從沒見過的旋入式,鏡頭蓋外圍有一圈白邊,顯得精緻高貴。
「不是,到這裏來了。」徐暢然指著胸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