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六百五十三章 蜀陝古道(一)

拍了幾天村落,兩人和登山協會的人以及嚮導和背夫見面,即將踏上探尋古道的征程,徐暢然行走太白古道有兩天的行程,也有一個戶外愛好者同行,叫黎哥。黎哥還要上班,只能抽周末時間出行,所以徐暢然還得等兩天。
不過徐暢然感覺黃記者的觀察很敏銳,他對自己的人物抓拍比較得意,往往能提前預見到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從而在「決定性瞬間」按下快門,留下人物最生動、最具本質的一刻。
第二天一早,兩人出城拍攝村落,吃飯和住宿都在農家,黃記者有一種天然的公關能力,見到生人愛打招呼,問路、聊天自來熟。他還多次跟人家討價還價,徐暢然在一旁都覺得尷尬,要是他自己的話,多給一點無所謂。
北宋之後,此道逐漸荒落,如今更是山高水遠,路途艱險,沿途能看到大熊貓、黑熊、花豹等珍稀野生動物,所以這條路是不可能讓作為新手的徐暢然走的。
「沒有。」徐暢然注意到黃記者用三腳架拍攝時,相機上有一根線,應該就是快門線。
傳言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逃往榮城,到達北郊時後方快馬來報,叛軍降服啦,唐玄宗下令立和*圖*書即返回京城,此地則被叫做「天回鎮」。意為天子回頭。
徐暢然點點頭,他拍的逆光風景照都存在光比過大的問題,而且他沒有使用ps軟體處理,暗部往往很暗。
公元784年,唐德宗李適為躲避朱泚兵變,經儻駱道逃難來到漢中。德宗長女唐安公主時年23歲,因經受不了一路的艱難困苦,到洋縣后不久暴病身亡,就地安葬在縣城西40里的馬暢鎮。德宗悲傷之極,雖在逃亡途中,仍以相應的規格埋葬公主,現公主墳被作為歷史文物得以保護。
秦嶺橫亘蜀陝兩地,漢唐以來,因長安為都城的緣故,連接兩地的古道不少,唐朝皇帝也曾多次離開長安沿古道往蜀地前進,最遠曾到達榮城北面的天回鎮。
「用手按快門,可能引起相機震動。這樣,你設置一個自|拍,5秒鐘就夠了。」黃記者說道。
黃記者年28歲,進入雜誌社兩年,身高1米80,體格健壯,能打硬仗,這次行走儻駱古道,雜誌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和當地登山協會進行合作,他將和兩名精明強幹的登山協會會員一同行走儻駱古道,帶一名嚮導和www•hetubook.com•com兩名背夫,預計8天走完全程。
「暢然,你沒有帶快門線?」晚上睡覺前,黃記者問道。
天回鎮也會作為古道探尋其中一環,不過目前主要精力放在西安附近的古道,那裡堪稱古道群以及古棧道群,一個記者忙不過來,所以出動徐暢然這個特約記者。
這條路作為官方驛道,唐朝後期最為興盛。官員赴任、述職,使臣出使,多由此路,有三十里一驛站,十里一郵亭之說。唐高祖武德七年,即公元624年,朝廷徵調民力整治疏通了儻駱道,在北口設置駱谷關。
徐暢然點點頭,他的確沒有這種意識,拍風光片時只是一種模糊的感覺,「這個畫面很美,可以拍一張」,目光往往是望著遠方,即便眼前有漂亮的物體,也不會重視而納入畫面。用前景和遠景這種方法來分析,的確進一步。
還有一種傳說,安史之亂后,楊玉環並沒有在馬嵬坡被弔死,後來走儻駱道逃到了日本。杜甫帶領家人入蜀也走的是儻駱道,有詩為證:「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這兩句說的是長安亂時,有21家人一起從秦隴入蜀逃難,穿越蒼莽秦嶺和_圖_書,最後只有一人走出儻駱道。
徐暢然把相機拿出來,讓黃記者講解了一下設置自|拍的方法,原來,為了讓相機拍攝時保持靜止,可以用快門線或者設置自|拍的方法,防止手按快門造成震動。徐暢然認可這種做法,畢竟是給雜誌拍照片,如果是自己欣賞,倒不必這樣費勁。
還有一點徐暢然沒有說出來,留在電腦上的照片,他都挑選過,凡是覺得沒有拍好的照片,都僅保存原始資料,沒有處理成jpeg,所以瀏覽者看到的都是比較出彩的照片。
3月5日,徐暢然坐火車到西安,中午在南大街一家酒店大堂見到了《中國地理》的黃記者,這次兩人將合作行走秦嶺一帶的古道。
「還有逆光和順光的問題,盡量用順光。逆光雖然畫面可能漂亮,但暗部只能提亮,我們雜誌一般不進行hdr處理,那樣做畫面有失真的感覺。」黃記者說道。
黃記者也注意到徐暢然的感受,找了個機會笑著對他說:「暢然,節約錢是一方面,還有不要把人家胃口喂大了,不然後來的人會罵我們的。」徐暢然點頭稱是。
徐暢然起初不知道儻駱古道,聽黃記者一講,不由垂涎至極。連www.hetubook.com.com接蜀陝兩地大致七條古道,多數已被公路覆蓋,只有儻駱道保留著許多原始風貌。儻駱道南口為儻,北口為駱,長約五百里。這條道路山高谷深,人煙稀少,行程相對較短,且北指關中腹地,南抵漢中門戶,便於藏兵、調兵和出奇兵,每到戰爭時期,古道上戰事頻繁,羽書飛馳。
徐暢然選擇這一帶有接近榮城的原因,雜誌曾有意讓他去徽杭古道,雖然那也是一個著名古道,行走難度不大,徐暢然表示對蜀陝兩地即漢唐歷史感興趣,回絕了徽杭古道。
傍晚,兩人在東大街一家小店吃了岐山臊子面,回到酒店繼續進行準備工作,黃記者給徐暢然講了行程和注意事項,明天兩人即出發拍攝村落,原則上拍風光都要用三腳架,拍人物也力求畫面清晰。
「雖然說是教條,但它還是很有用處的。你看拍大海和天空的風光片,前面往往有幾塊石頭,或者一隻小船,實在沒有,把自己的鞋脫下去也行,這就是前景,沒有的話畫面就有些單調。前景往往能吸引人的目光,然後順著前景望向遠景,這樣層次才豐富。」黃記者說道。
兩人同住一個房間,黃記者給徐暢然講述了具體計m.hetubook.com•com劃,兩人先在幾個村子採訪拍攝,然後黃記者走儻駱古道,徐暢然走太白古道。
徐暢然打開電腦,給黃記者看了自己拍的一些風光片,黃記者看了一眼,說風光片有個教條,叫前景中景遠景,也可以簡化為前景和遠景。徐暢然說他在攝影論壇上見過這種說法,但沒有在意。
下午,兩人到西大街一家戶外店採買設備,黃記者給徐暢然買了一根登山杖和一雙手套,徐暢然這次徒步太白古道,要花兩天時間。
當然,這也是水平的一種表現,數碼相機普及后,拍照片沒有膠片成本,很多人噼里啪啦拍一大堆,然後一張不漏地放在電腦里,甚至全部上傳到網路上,大量殘次照片佔據著網頁空間,本人卻不自知,這是缺乏審美能力和自知之明的表現。
黃記者還介紹了快門線拍攝的另一個好處,架好相機,對焦完畢,就拿著快門線在相機旁等著,待目標人物走進相框后按下快門。這個方法不引人注目,在村落和古鎮拍攝時有用處。
「這些都是小問題,拍幾次就明白了……你的照片,構圖不錯,抓拍人物能抓住特點。」黃記者說道。也許他覺得提了點建議,還得誇幾句,這樣才能讓對方心裏平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