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寫他們不願輕舉妄動,商量從原路返回,重新穿越那個山洞,回到熟悉的世界,但有個問題,他們的食物不足以支撐原路返回,決定弄到足夠的食物再回去,具體方案是夜裡潛入村莊尋找食物,順便了解一下這塊地方的情況。
現在看來他的眼光很準確,這本小說沒有被埋沒,即將起飛。
魏顯東的QQ頭像終於開始抖動,他說剛剛回家,徐暢然很想向他推薦這本《崖山之前》,最後放棄了,他覺得這本書比魏顯東的小說強很多,推薦給他可能會帶來壓力,反而不好。魏顯東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下去也不錯,那就別干擾他了。
這種長途拉練並不是走成熟的戶外路線,而是定了一個大致線路,很多地方並沒有路,要隊員自己找出一條路來,達到目的地,這樣做是為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當然,背包里的食物和水準備充分,以防萬一。
隊伍走出山洞,正好在半山腰上,視野開闊,山巒疊嶂,有一種指點江山的豪邁,大家稍事休息,繼續前行,背包里雖然有支撐好幾天的乾糧,但他們得找到水https://www•hetubook.com•com源才能露營。
繼續看下去,仍然保持著敘事的張力,21人在陌生而危險的環境中,保持著超強的組織紀律性和行動能力,他們在一個隱蔽處落腳,一邊派人打探情況,尋找食物,一邊派人尋找回去的路,但尋路並不順利,他們的設備完全失靈,而且環境似乎發生了變化,始終沒有找到迴路。
研究長城並不是從考古或是建築著眼,而是以長城為媒介,研究華夏民族的特點以及華夏文明的變遷,是從現實出發向歷史回溯,希望苦難深重的華夏民族能夠振作和奮起,可以說,他們懷著一個共同的理想走在一起。
但從時下流行的網文標準看,這一章並不合格,因為它沒有交代事情的大致方向,比如某網站流行的退婚流,第一章主角被退婚,讀者可以期待落魄的主角在外折騰一番,王者歸來,但這一章不能給讀者這樣的期待,甚至連主角是誰都不知道。
信息一點一點集中,真相令人震驚,他們所在的地方不是影視基地,更像是歷史上某個朝代,根據和圖書剛剛改的年號和其他信息,他們所在的地方屬金國,在他們的南方剛剛發生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蒙古軍隊獲勝,即將佔領這塊土地,人們紛紛逃亡,如果沒有記錯,這是1232年春天。
第一章到這裏結束,徐暢然對這一章是滿意的,故事徐徐展開,細節很豐富,結尾留下懸念,讓人想讀下一章,海事衛星怎麼就沒有信號了?這裏肯定有文章,作者的寫作經驗可見一斑。
山洞雖然漆黑一片,但並不難走,一直有一條隱隱約約的路引領著他們,不知過了多久,前方傳來亮光,大家都很興奮,說就應該選擇這條路,不然就走回頭路了。
當時是工作需要,閱讀的任務比較重,來不及細看也正常,現在聽到陳總推薦,而且這本小說有走紅的可能,他要認真讀一讀。
「不是。百象文學正在推一本架空歷史《崖山之前》,你有空可以看看,值得借鑒。」徐暢然寫道。
「好,我把這章寫完了看。」魏顯東說道。
不知為什麼,徐暢然突然改變了主意,「你知道三峰山之戰嗎?」他問道。
故事從2026年春天開始,和_圖_書京郊的遠山裡,一群年輕人背著大包在荒山裡行走,清一色的男人,一共21人,平均年齡25歲,以研究生學歷為主體,也有本科生和博士生,他們是長城研究協會的會員。
雖然是架空作品,小說卻還原了當時的環境和氛圍,故事節奏雖慢,卻保持著刻不容緩的緊張感,讀了十多萬字后,徐暢然確信,這是一本架空歷史的好作品。
前三章雖然端出一個巨大的懸念,但以網文的標準看,節奏太慢,而且主角仍然沒有凸顯出來,讓讀者缺乏帶入感,編輯推薦時說,這書是慢熱,等看到幾十章以後,就放不下去了。
隊伍行進到第二天中午,前方遇到一個山洞,山洞開口不大不小,但能看出有一條路通向裏面,說明這個山洞可能是一條通道,如果不進山洞,無別路可走,只能返回去重新找路,會花很多時間,大家商議后決定,進山洞試試,如果有危險或走不通再返回。
隊伍通過前兩月大戰之地,通過各種打探,證明這就是著名的三峰山之戰,他們進行了戰地考察,有人還提出一個方案,是否派人留在北方,將來作和*圖*書為策應,後來通過商量,否決了這一動議,血與火的時代,他們必須抱成一團。
形勢緊迫,在原地已經呆不下去,他們決定一路向南,如果能渡過長江,或許能進入南宋的國土,再圖良策,同時在原地做記號,以便時機成熟,回來尋找那個山洞。風蕭蕭兮易水寒,21人換了行裝,向南方進發。
徐暢然欣賞作者這種寫法,他認為這是作者選擇讀者的一種手段,雖然並非主觀所為,但有這個效果,作者是副教授,可能不指望這篇小說解決經濟問題,而是要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所以他很快選中了這本小說。
下午5點,隊伍終於走到一個小溪邊,開始搭帳篷露營,在這裏,手機沒有信號,大家不以為意,因為這是長途拉練中常碰到的事,但這次,隊伍中唯一的海事衛星電話也沒有信號。
魏顯東說出了他離家的原因:採風。他說這塊土地上到處都是唐朝故事,他去找同學朋友玩,帶著筆記本電腦,白天採風晚上寫作,比窩在家裡一直寫更好。
原來是一本架空歷史小說,一般情況下,徐暢然不會讀這種小說,那種格林機關槍掃射m.hetubook.com.com
騎兵部隊的爽感他難以體會,但這本小說有所不同,娓娓道來,細節相對嚴謹,情節曲折,史料豐富,始終抓著讀者的心。
晚上回到家裡,徐暢然處理了一會照片,再進入百象文學網,打開那本副教授寫的《崖山之前》,從第一章開始讀起來。
徐暢然問他採風是否花錢,魏顯東猶豫了一下,說這個暑假出去兩趟,花了四、五千元,徐暢然一驚,問怎麼花這麼多,他說住宿基本不花錢,但要請人吃飯喝酒,花費就多了。
這本小說,當初聽編輯推薦時,他被副教授這個頭銜吸引,感覺可以做文章,很感興趣,當時看了前三章,覺得節奏有點慢,又在中間挑了些章節,主要看的是行文風格和文筆,對於故事發展,並沒有讀進去。
「不知道,是抗戰時期的?」魏顯東回答。
第二章寫隊伍在行進途中終於遇到一個人,但這人穿著奇怪的服裝,他們感到事有蹊蹺,後來又看到更多穿奇怪服裝的人,開始變得警惕,他們觀察了一個人煙稀少、建築簡陋的村莊,還見到一隊匆匆趕往南方的小股騎兵,這是一個影視基地,還是他們穿越到了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