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傳奇人生多夢幻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做文化

徐暢然感到心裏湧起一種滿足感,這不是賺錢帶來的興奮,而是在文化上有所為的滿足感。
「是我叫他弄的,他先談了想法,我覺得還可以,叫他寫個本子出來,他就寫了。」楊嫣說道。
「差不多,沒有大場面,就是在可可西里、小鎮上跑來跑去。」楊嫣笑著說道,「暢然,你覺得可以?」
「你猜對了,是一個藏族作家寫的短篇小說,以前有影視公司找作家談過,沒有談攏,丹增和他是老朋友,所以……」楊嫣遞給他一本小說集,裏面有那篇小說,長度估計不到一萬字。
「我覺得有味道,那種原生態的藏地生活,還沒有內地的導演拍過,而且他們可能抓不住本質。」徐暢然說道。
「暢然,你看看這個本子。」星期一上午,楊嫣進入辦公室,和陳總打過招呼,遞給徐暢然一個本子。
回到辦公室,打開小說集閱讀原著,越讀越覺得有意思,小說傳遞了藏地的原始氣息,那種說話和思維方式,都有異質文化的特徵,但又有現代氣息。
「暢然,和_圖_書最近在燕京嗎?」劉雅菁問道。
徐暢然來到楊嫣辦公室,「這麼快就看完了?」楊嫣有些詫異。
「有,不一定從事文化工作,這個活很累,要戴著鐐銬跳舞,心累。但是要做個明白人,就是遠離那種被深度洗腦,被忽悠和愚弄的低質量、低尊嚴生活,而是過獨立思考,有品位和尊嚴的生活,這點我對他有信心。」
徐暢然快速看完本子,帶有公路電影的特點,但完全是藏元素,這種風格以前從沒見過,徐暢然產生了興趣。
「有區別嗎?」
「是的。」
「好的。」徐暢然回完信息,抬起頭,臉色凝重,要不要和劉曉茜說一聲,統一一下口徑呢?
有一次晚上9點過還沒回屋,徐暢然不得不到處找,發現他倆手挽手在小廣場遛彎,當時天氣冷,小廣場已經空無一人,看見徐暢然找來,兩人只好回屋,但是沒有走滿8千步,還在院子轉了幾圈。
9點過,兩位老人終於回來了,爺爺很高興,說他們晚上走了3千多步,總算達和圖書標了。
「客氣了。」徐暢然回頭一笑,關上門離去。
「不用,他們走滿了就回來,省得在院子里轉圈。」朱越說道。
徐暢然說,8千步太多,他們這個年紀,5千步就夠了。
「網上的不能買,好多是外地人來冒充的。暢然你不要客氣,到時再聯繫,好嗎?」
自從兩位老人拿到徐暢然給他們買的歐姆龍計步器,每天都要走滿8千步,原先他們想走一萬步,在徐暢然苦口婆心勸說下,改為8千步,最怕他倆白天沒出去,晚上非得找回來,余阿姨說要陪他們走,他們也不同意,說這事不能影響別人。
「是的,那是他們倆的問題。」楊嫣笑著說道,「我問丹增估計要花多少錢,他說三百萬。」
其實,徐暢然自從在腰間別上計步器,也有強迫症,每天盡量走一萬步,有時可以開車,他就改乘地鐵,這樣可以多走一些路,有時還差一些步數到一萬,他也要轉小圈子,湊滿一萬步。
奶奶喘著氣對爺爺說,那我們聽暢然的,改為5千步?爺爺喘著https://m.hetubook.com.com氣說,能不能堅持到年底?翻年後再說。奶奶只好答應了。
回到屋裡,看了一會書,QQ頭像閃動,是劉雅菁發來的,看到是她,徐暢然心往下一沉,莫非劉曉茜來京的事穿幫了?
本子比較薄,但拍出來是正常長度,在一個半小時左右,按照益西丹增的說明,鏡頭的運用要突出藏地特色,出場的人物全部是藏族人,說的話也是藏語,原汁原味的藏文化。
「是的,丹增這種想法我覺得不錯,現在的西藏電影不多,即便有,也是他者眼光,這個是他們自己的眼光,我覺得有意義。」徐暢然說道。
如果能拍出來,應該是每年幾百上千部電影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多年後,仍然會有人欣賞它,和那些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電影比,有意思得多。
「這個……不一定,不過,他肯定是個明白人。」徐暢然說道。
「不用吧,我在網上也能買到的。」
「益西丹增?他終於弄出本子了。」徐暢然看了一眼介紹后說道,楊嫣主動把本子送到徐暢然hetubook.com•com這裏,說明她比較重視,徐暢然也會認真對待。
「暢然,這個電影如果拍出來,我會走海外發行,但要有心理準備,可能不賺錢。」楊嫣帶著一絲笑意說道。
「好吧,其實走海外發行,基本不會虧本,只是不一定能賺。」楊嫣說道。
開春后還是多爬爬山,比在城裡走路更有效果,這也算是明年的一個計劃吧。
「三百萬?雖然我們強調小成本,但三百萬是不是太少了。」
兩人聊著,徐暢然看了看時間,已經晚上8點40分,爺爺奶奶還沒有回來,「他們還在外面走路?」徐暢然問道。
「版權問題就好說了?」徐暢然問道,聽說有原著,他已經認可這個本子。
故事雖然簡單,但能體現藏族特色,比如他們的說話方式,帶有禪意,或者說有宗教意味,和內地人們熟悉的世俗話語有所不同。
拉開門時,楊嫣突然在背後說道:「暢然,謝謝你。」
「要不我出去找找?」徐暢然問道。
兩人繼續聊小說和電影,朱越朝床上熟睡的小傢伙看了一眼,笑著說道和圖書:「家教不錯,將來他也是個文化人兒。」
「了解一下大概,我覺得有意思,拍出來應該很有味道。」徐暢然說道,「有沒有小說原著?不像是編劇編出來的故事。」
「過兩天我要來一趟燕京,給你帶點神農架的土特產。」
「沒關係,投資本來就不大,賠也賠不了多少。我投贊成票,你來安排,小說我再讀一下。另外,三百萬如果不夠,還可以添點,高原拍戲很辛苦的。」
「嗯。」朱越望著他點點頭,眼裡閃爍著信任和欣喜的光芒。
晚上回到家,把小說原著給朱越看,讓她談談感受,朱越說明天白天抽時間看,徐暢然講了他和楊嫣的想法,只要不虧得太多,他們願意拍一些這種電影,具有留存的價值和意義。
「拍這個不是賺錢的問題,是做文化。」徐暢然笑著說道。
「是的,白天沒怎麼出門,晚上非要補回來。」朱越無可奈何地說道。
他以電視劇為例,上半年出來的《我的團》,現在就可以說,在抗戰劇方面已經是難以逾越的高峰,10年後仍有很多人會念念不忘。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