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桃李春風一杯酒
第319章 行業面臨的嚴肅問題

4日,騰訊的掌門人馬化騰接受採訪,簡單回應了被公司放在來年開展的兩項重點業務。
這被視為騰訊進軍電商后的又一個大動作。
「哦,我好奇,所以給Pony打了個電話問的。」方卓答道。
大家在老闆說話的時候就在細聽,這會更是都放下手中資料和文件,好奇方總對騰訊拍拍網的看法。
「Pony說想和我同台競技,競技沒問題,但我們要主動的把這個台給區分出來。」
孫琦默默點頭,數秒后說道:「方總,有點像是新浪的事業群調整。」
「拍拍網有上市公司的資金,有龐大的社交流量,它能做出個模樣,但想要拿來對標淘寶、eBay恐怕就力有不逮了。」
其次,新浪博客將會在一周之內接入索尼音樂在中國區的簽約音樂人,進一步加強名人打法。
這是一家易科和醫科聯合注資的子公司。
從決定進軍B2C電商市場到現在,這個名字遲遲定不下來。
「可是,它的用戶和拍拍網有著內里邏輯的衝突。」
要不,兩家公司各取一字,「易」+「科」=易科,「科」+「醫」=醫科?
即便騰訊門戶網站來勢洶洶,很短時間內就成為國內第四大門戶網站,但它前面還有搜狐和網易,新浪更是如今依舊當之無愧的第一門戶。
關於拍拍網的成敗,除了本身流量的性質,阿里和騰訊這兩家公司的性質也很關鍵,後者在C2C這樣的戰場上拿不出可以匹敵的商務運營能力,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相對基礎的一點。
「明年沒有C2C的三分天下,只有淘寶的一家獨大。」
「我剛才說明年會是淘寶在C2C一枝獨秀,其實不單單是C2C,整個電子商務的市場都是它,亞馬遜和噹噹網不爭氣,咱們爭取啊,明年年底能稍微有個聲勢,然後再和淘寶在電商上掰掰腕子。」
其實,拋開來自後世的記憶,作為新浪的董事長,方卓對於騰訊門戶憑藉QQ用戶引流而迅速成長為hetubook.com.com國內的第四大門戶網站最為門清。
新浪博客進行高效率的應對,這讓掌門人說出的話彷彿變為禮貌式的稱讚,也讓行業內的一些人放下假想中的憂慮。
至於索尼音樂在中國的音樂人們,這倒是來自掌門人個人的資源,屬於意外之喜。
不過,還沒等率領團隊跑了半個中國的方卓怎麼休息,隔天便傳來競爭對手又一項目正式立項的消息。
「方總,怎麼說?」從易科調撥過來的供應鏈總監孫琦點燃了煙,注意力從自家這次來鄂轉移到方總所說的騰訊身上。
「它是社交。」
「至於博客,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內容呈現形式,聽說方總說過要讓大眾成為網路時代的主體,我很贊同這一點,也願意和方總同台競技。」
「騰訊的這個拍拍網嘛……」
「方總,咱們一定能做出個東方亞馬遜。」副總監杜玉湖在老闆觀景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
他們即日起將會更多的在新浪博客進行創作,包括社科、體育、財經等領域。
鄂省,江城,珞珈山國際酒店。
新浪的反應迅速而有力。
「如何應對擁有如此流量的騰訊,將會是今後互聯網企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嚴肅問題。」
相較於騰訊Qzone空間更偏向私域流量的性質,如今佔有最大市場份額的新浪博客展現出的更多是公眾關注,後者和名人本身的屬性更為契合。
房間里幾個人都是高管,越是有地位,反而沒敢輕易回答。
新浪的博客則在高層會議之後立即展開動作。
「你的好友是出於和你的社交關係,還是因為你的產品便宜?如果是前者,可一可二不可三。」
方卓是閑聊,也沒非要別人也發言,說道:「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把商務放在電子網路上,電子是手段,歸根結底,它的本質還是商務。」
即將上線的騰訊Qzone和已經是業內第一的新浪博客,名人的選擇傾向讓新浪有很大操https://www.hetubook.com.com作空間。
孫琦理直氣壯地說道:「當然了,方總,我買了新浪的股票呢!」
一夜過去,名字依舊懸而未決,但從江城這裏拿地皮建倉儲的事情倒是進展很順利。
「咱們的博客同樣如此,要讓騰訊的步伐止於它自己的用戶,而不是侵佔新浪博客的份額。」
受到這樣消息的鼓舞,騰訊的香港股價大幅上漲,大家都很看好騰訊的這番動作。
11月3日,騰訊宣布將會在來年元旦1月1日上線具有Blog功能的QQ Qzone。
騰訊去了香港上市,原本它憑藉聊天軟體積累的用戶量一下子變得格外耀眼,似乎到了股市給它真正市值的那一刻,業界和同行才猛然發現它孕育的能量。
方卓泡完腳,收起茶几上的材料,開始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眾高管起身離開老闆的房間,關於方總對流量性質的看法,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很新穎的角度,可以來觀察驗證一下拍拍網今後的發展。
杜玉湖:「?」
方卓只說到這裏。
「騰訊做這拍拍網挺有決心啊。」
博客中國年初拿到融資,但隨後的發展並不令人滿意,持續降低的市場份額讓下一步的融資成了一個老大難。
杜玉湖起身給老闆的茶杯里加上水,又給房間里的其他人也倒了倒茶。
「兵貴神速,騰訊的流量轉化也需要時間。」
新浪的這場會議開了許久,具體內容沒有為外界所知,但來自新浪掌門人方總的一句話還是流傳了出來。
江城的倉儲順利結束,方卓離開前專程還去了一趟黃鶴樓,感受感受「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意象。
只是,同是此地,他的心裏更多還是躊躇滿志。
C2C的淘寶和eBay沒什麼反應。
方卓聞言笑道:「孫總還關心新浪的調整呢?」
它將會在2004年最後兩個月的時間里變為更具體的資金驅動,由更多的普通用戶來進行主題徵文式的分享。
而沒有新的資金又接和圖書著限制它所能採取的動作,如此惡性循環,它的處境愈發艱難。
三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作為中國過去幾年最為知名的互聯網企業,也最為清晰的知道騰訊即時通訊積攢下的流量有多驚人。
這場自家博客面對挑戰者的應對,還有方卓在會議中沒被流傳出去的指示。
方卓抿了口茶,問道:「你們覺得電子商務是什麼?」
「新浪博客很贊啊,方總還是自謙啊,騰訊就是來做博客,恐怕也分不走多少份額。」
「說是註冊用戶,說是巨大流量,畢竟還看怎麼用,方總把騰訊抬升到整個行業要面對的問題,也太誇讚它了。」
倉儲和物流這一塊,亞馬遜確實走在前列,很值得學習。
這家電商公司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它讓成功上市的騰訊有信心多線作戰,乾電商,做遊戲,玩博客。
截止到2004年的11月,騰訊自己公布的數據,QQ註冊用戶突破3億,QQ遊戲同時在線人數突破70萬,QQ同時在線用戶數即將突破了1000萬。
方卓沉吟。
「……這倒是挑不出毛病。」方卓一怔,繼續翻著手上的資料,「騰訊分了無線、互聯網、互動娛樂、網路媒體4個業務單元,它這個拍拍網雖然是B2的互聯網業務下,但實際很受重視,是隸屬於總裁辦的企業發展系統。」
過了一會,另一名醫科內部被提拔上來的副總監杜玉湖按捺不住的問了一句:「方總,我看媒體都說明年的C2C是三分天下,這騰訊的拍拍網能做到什麼程度?」
但……
晚上九點鐘。
套房裡一片安靜的思索。
騰訊要搞博客,新浪強力應對,本就艱難支撐的博客中國率先撐不住了。
「別看eBay現在廣告鋪天蓋地,電視和網站上都是他們的宣傳,我估摸著它實際的市場份額已經被逆轉了。」
那麼,到底要怎麼面對騰訊的競爭呢?
「阿里本身的B2B已經挺不錯,由這個資源延伸出來的淘寶有這個氣象https://m•hetubook.com•com是1+1大於2。」
「但騰訊所擁有的流量是什麼?」
孫琦疑問盡消,方總解決好奇的方式沒毛病。
「就像它今年宣布要搞拍拍網,上線時間是定在明年的3月1號,真正要有正規的東西又得往後拖拖,那時候,C2C的電商市場恐怕都大局已定了。」
先調整組織架構,后多個領域出擊。
「以社交屬性的流量來推進它旗下拍拍網的進展,我不看好這種結合,反而覺得這是1+1小於2的方式。」
「哪來的三分天下,媒體都是胡扯。」方卓直接把大前提給斃了,「但這也不怪他們,電商發展太快,一線搞業務的有時候都弄不清楚,更何況他們雲里霧裡的隔著好幾層的分析。」
「騰訊的網店要以它的qq流量來推動發展,這個流量分配要怎麼做?比如,你杜總開了個網店,它要怎麼給扶持?推送你的全部QQ好友?」
杜玉湖不知道老闆口中的「其他人」都有誰,但聽說方總眼裡揉不下沙子,現在又是要做B2C,估計成功的那一天可能還會弄個《二贈李果慶》。
現在,新浪博客奮勇出擊,騰訊Qzone還沒面世,博客中國已經開始裁員。
方卓繼續說道:「和其他人過過手還挺有意思。」
先電商的拍拍,后博客的Qzone。
方卓在套房裡一邊泡著腳,一邊翻閱茶几上的資料,和這一趟跟著自己一起跑業務的團隊成員閑聊。
首先是新浪門戶網站里部分內容的再創造。
孫琦有些奇怪,茶几上的材料是自己也看過的,好像沒有後面的信息。
而阿里,它本身的團隊就經過B2B的歷練,現在又和eBay激戰正酣,它內部的運營是高出幾個台階的強大。
目標是打造東方亞馬遜,實在不行,叫「東科」算了。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機遇,我希望騰訊能拼出一個不錯的局面。」
也就在如此採訪在騰訊自家門戶網站上新鮮出爐的這一天,方卓通過網路列席了新浪北京總部的會https://www.hetubook•com.com議,討論如何應對坐擁巨大流量的騰訊競爭。
相較於永科地產在上海大手筆的拿地,方卓現在做的稱不上多費錢,他親自帶團隊跑既是為了加快推動,也是給自己人一個象徵意義。
11月份,隨著新浪博客的動作,「博客」「Blog」的詞彙愈發成為整個互聯網的流行詞彙,而它看起來也會成為2004年這一個年度的網路詞語。
最後,明明是博客中國方興東方總所說的「讓人民群眾成為網路時代的主體」,但現在漸漸傳成是新浪方卓方總的戰略思想。
新浪的網路媒體團隊可以說是整個互聯網最好的團隊,這是新浪面對騰訊的優勢,是內容輸出領域的高點陣地。
他湊過去看了看,確認自己沒搞錯,納悶道:「方總,你怎麼知道?好像沒公布隸屬系統的事?」
11月2日,醫科團隊回到上海,接下來就有美國挖來的倉儲物流專家約瑟夫來打造位於崑山的範本倉庫。
方卓笑著趕人:「都回去休息吧,累的直接睡,不累的多琢磨,集思廣益,查缺補漏。」
業內在聊這句話時的態度多是——連方總都為怎麼應對騰訊而頭疼,這騰訊是真牛筆啊。
這是讓人瞠目結舌的數量。
旗下的電商品牌叫什麼名字?
等到代入到中小企業的角度,立即發現這是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
儘管業界先前已經有傳聞,說騰訊將會開放博客業務,但當它真正來的時候,這還是讓人頗為驚訝的。
「上市了就是不一樣,直接把30來個業務部門合併成8個系統,一線的業務也做了4個業務單元,騰訊的公司架構清晰多了。」方卓因為是忙完一天之後的閑聊,看到哪,說到哪。
「亞不亞馬遜的也沒那麼重要。」方卓笑著回答。
他們自己代入到新浪的角度,發現這確實是個嚴峻的挑戰。
「電子商務是一門好生意,騰訊入局是個正常的選擇。」
易醫?科科?
馬化騰沒有迴避記者的問題,提到了已經在網路博客上佔到最大市場份額的新浪掌門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