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桃李春風一杯酒
第450章 安內

張大中沒有立即出聲,沉默一會,明確地說道:「方總,大中電器是易購的一份子,不管是長期發展還是面對國美等品牌的競爭,大中電器都是易購最堅實的線下後盾。」
也就是這一句讓氛圍忽然緩和了不少。
張學繽提了個建議:「但國美確實影響著供應商,能不能利用大中電器的成熟體系來打一打競爭呢。」
但裏面有沒有蘊含深意呢?
他看向物流業務負責人之一的董學友,說道:「董總,聊聊你的工作建設。」
但是,當易購這樣的初生牛犢遭到森林猛虎的針對,外面的壓力傳導到內部,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的距離就變得更大了。
易購的高管會議隨著董事長的表態,氣氛變得頗為拘束。
易購不能學果慶。
在蘇薇看來,張大中連一絲一毫的股權都沒有,沒有利用大中電器保持對抗姿態的動力。
方卓由衷的發出一聲問句。
周德泉「呃」了一聲,然後?還要什麼然後?
重點討論線下渠道的取捨,明確不再擴大門店規模,要以大中電器的80家門店作為易購的體驗店和售後店。
高管們覺得這個次序就看出來地位的不同,張總掌握著線下渠道,這是連方總都要認真對待的情況。
易購員工周德泉明白地點點頭:「是,方總。」
「從今天起,你們要從易購的角度考慮問題,就這麼簡單。」
當這個數字在心中浮現,會議室里頗有些安靜。
張學繽沉思了一會,這是方總所說的「他猛他的,我發展我的」,但對方確實要堵門口式的競爭過來。
張學繽不再往下討論,他覺得這次可能還會親身參与到很多後續,只希望自家企業能拿到一個好的結局。
但有人聽到規模控制和門店定位,還是忍不住提出意見。
「但現在,我的要求是,一塊錢就當一塊錢花。」
方卓喝了兩口茶,開始點人。
「我認為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方卓依舊平淡,「易購為主,大中電器為輔。」
「兩年之內,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們要再造一個今天的國美。」
方卓仍舊沒有多點評,再點名已經換到了圖書事業群的副總裁石濤。
周德泉是北京區域的經理,屬於大中電器起家的大本營區域負責人,權力一向很高,他委婉地說道:「方總,大中電器是易購自己的部門,大中電器也可以為易購的兩年目標提供助力。」
華申物流是上海的一家立足華東區域的快遞,易購收購它是為了自家物流的基本框架。
如此彙報,基本是一個業務內容的同兩到三個聲音。
從這個角度出發,方卓認為,即便大中電器出現一些狀況,那也是可以允許的。
臨近中午十二點,因為下午還有會議,多數人都直接在食堂就餐。
蘇薇不能忽視這樣的考量,張大中也是,此時此刻包括周德泉坐在會議室里的高管們也是。
目標是180億,大中電器就能消化30%的指標。
一是,外面的競爭力度出現變化。
「大中電器發展時間比國美久,卻又落在後面,也是有原因的。」
隨著方總這句批評,不少高管臉上沒什麼變化,心裏都有一定的波瀾,類似的建議在彙報里沒少說。
「拿大中電器去和國美競爭,這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嗎?」
這是不是一種因小失大?
易購到目前算是亮點的部分就是從亞馬遜跳槽來的石濤所負責的圖書事業群,儘管經過上級部門的調停,易購和噹噹的大規模競爭罷手,但易購的圖書業務卻藉此有聲有色的搞了起來,也仍舊保持著一定力度的優惠。
「你們是易購而不是大中電器的員工。」
不得不說,因為體量,大中電器儘管是被易科全資收購又注入易購,但它依然擁有相當高的獨立性。
董學友沒想到方總講完話第一個就點自己,心中閃過如此排序蘊含意義的念頭,嘴上不急不躁的開始彙報物流工作。
「畢竟,大中電器今年還能做到60億的營收。」m•hetubook.com.com
只要企業跑得快,問題就落在後面自行消弭!
他只說了兩個字:「很好。」
事情發展到這個份上,易購、冰芯都和長虹、美菱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而對於張學繽來說,他也需要支持才能立足更穩,長虹內部很難太支持他這個外來戶,外界方總的支持就是合則兩利的事情。
所以,關於繼續推動業內對張總的評價造勢,他趁著午餐的時候也多聊了聊。
方卓這兩天和蘇總溝通了這方面,也認同她的判斷,但不認為要緩,反而覺得要更為激進。
方卓只「嗯」了一聲。
方卓在北京談收購的時候允諾張大中,由他繼續運營大中電器,這一承諾持續至今也沒被打破,易購方面僅派遣了必要的財務人員。
方卓笑道:「他猛他的,我發展我的,我也不是要求他非要怎麼樣,只要彼此不針鋒相對就行。」
也就是說,方總提出了一個兩年180億營收的目標。
她在方總回來之前保持著順暢的溝通,也與張大中探討過線下渠道對線上的補足,後者的態度頗為積極,這是她願意溫和處理的一個原因。
「易購要做的始終都是B2C電商,這才是能發揮我們自己優勢的地方。」
方總不是沒聽出來意思,方總是表達了他的意思,大中電器的營收可以被犧牲!
不管這一次張學繽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美菱都是選擇和易購站在一起,這是讓方卓滿意的。
方卓喝了口茶,緩緩強調道:「這樣的建議和想法中規中矩,並不適用易購的情況。」
「我知道你們一些人的想法,知道你們從自身的處境、經歷、位置出發,理所當然的想要把一塊錢當成兩塊錢花。」
二是,按照易科成功的經驗和邏輯,增量市場的積極增長速度可以掩蓋絕大部分問題。
「易購收購了大中電器,收購了京東,收購了華申物流。」
這樣的體量對比,大中電器的高管會有想法,憑什麼我們營收這麼高,要給你線上和_圖_書打下手?
換言之,擁有60億營收的大中電器怎麼能隨意被犧牲呢?
蘇薇早知道這次會議的內容,就著剛才聽到的一些新內容娓娓道來,視角是高屋建瓴,由內而外。
張學繽又說道:「國美的發展勢頭還是非常猛的,不容小覷。」
方卓和張學繽說的比較直白。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消化不良的磨合問題。
既如此,便如此,就執行方總的戰略,再談結果如何。
「也可以聊聊電視行業被卡脖子的環節,畢竟,現在京東方已經開啟合作,脖子位置鬆動很多,現在談起來是有功勞的。」
這樣簡單的話又難免引得一些人浮想聯翩。
上午會議結束的總結由蘇薇簡單的說了幾句,這也是她的工作風格,不願意官僚式的浪費時間。
至於最後到底能不能成,張學繽覺得儘力就好。
「易購現在只有一個目標,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要思考著怎麼為它提供幫助。」
劉強東負責的也是物流建設,但許可權要比董學友低一些,他也沒想到方總聽完董總彙報還會點自己的名,稍微整理幾秒思緒,也務實的談起這一陣所負責的內容。
方卓等到這位說完沒有多點評,繼續點了下一位:「劉總,你也聊聊。」
「甚至,當成八毛錢、五毛錢花。」
「方總,聽說國美有心收購五星或者三聯商社呢。」
「不少人都覺得我們要穩打穩紮,要把內部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再提速前進。」
不管國美和易購的競爭烈度會不會繼續提升,供應商都是競爭力的重中之重。
今年大中電器全年營收預計仍然能維持在60億上下的規模,但易購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突破2億已經算是成功。
只要我跑得快,問題就追不上我!
他躊躇著沒有把心中意思繼續說出來。
工作彙報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方卓點了易購總裁的名:「蘇總,你來談談咱們易購的整體情況。」
會議室里的諸位高管頗有些心思涌動。
方卓卻沒有留出時間讓他們消化,繼續https://m.hetubook.com•com定下態度:「企業要發展,易購要做國內第一的B2C,我最近也看了大家很多的建議,我認為有個表現出來的心態值得放在這裏明確一番。」
張大中頗為安靜的聆聽,沒表示什麼意見。
他聊完自己個人的發展,也忍不住聊了易購的競爭,分享未經驗證的小道消息。
最後,方卓還是點了大中電器張大中的名。
他又說道:「聽說,黃廣裕在北京邀請了供應商,可能也會涉及易購的渠道。」
今天別看180億是個大數字,但兩年之後的2007年年中,這個數字絕對不會是互聯網電商的第一梯隊。
按照蘇薇的想法,張大中固然是實質上的山頭,但更多是由於兩邊規模發展的客觀問題,可以宜緩不宜急。
誰能輕易的犧牲如此營收的大中電器?
物流負責人之一的董學友,他有點尷尬的想調整坐姿,但發現大家都屏氣凝神的沒動靜,只好強忍著衝動——好在,方總的視線並沒有在自己這裏停留。
方卓沉吟:「這倒是想到一塊去,我也請了咱們的『電視八雄』來上海聊聊合作。」
「除了行業論壇和媒體層面的發聲,正好藉著這次和國美的競爭,你多發表觀點。」
方卓昨天還和蘇薇討論過這個問題:「國美為什麼能做到行業第一?它是有優點的。」
「那就是,電商的營收增長速度。」
而易購方面也會理所當然的有想法,你大中電器都被我們收購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再加上,倪潤峰推行決策時的態度……他的位置確實坐不久了。
「央視有個創業節目,你知道吧?我曾經還去當過選手,我和那邊還挺熟,下半年你去噹噹嘉賓,可以比較激進的長虹和美菱。」
因為國美的針對,在座的人都對這家國內第一的家電連鎖企業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國美今年的營收據說能做到180億左右。
方卓看了一圈,確保沒人走神,繼續談這個具有一定市場的思潮:「易購是一個新項目,但我們並不是一家創業公司,https://m•hetubook•com.com我們是一家有上市公司背景,有著諸多風投朋友支持,旨在打造東方亞馬遜的B2C電商企業!」
「你們難道想學果慶么?」
方卓在任命蘇薇作為總裁的時候也和張大中打過招呼,可實際運營時並不是兩個人對接就一言而決,下面的人會有分歧。
下午時分,方卓和蘇薇召開了僅由大中電器一系高管參加的會議。
方卓明確的提出了發展願景,國美也會發展,而且是高速發展,所以,就以今天的國美為兩年目標,能達到這個程度再談其它。
京東方與國內電視企業、國外同行達成了一條6代線的合作,但是,這件事讓倪潤峰在長虹得到的評價是毀譽參半——可能,毀的成分還要更重一些。
方卓看著周德泉,簡單問道:「明白嗎?」
如果讓易購平穩發展,磨合終究會度過。
一方面是有言在先,另一方面,易購本身自己還缺人,還需要反過來從大中電器抽調人才,實在暫時沒有餘力全面接掌這一重要線下渠道。
不知為什麼,話從方總口中嚴肅地說出來偏偏就多了些戲謔。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他略微客氣地說道:「張總,你也聊聊?」
因為,同是參与此事的企業,別人除了資金的付出就沒別的代價,長虹卻傾其所有的免費了等離子的專利,最終僅僅換得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一小部分股份。
「易購不是大中,不是京東,不是華申。」
這是一種很明確的表態。
然而,方卓聽見這樣的描述,只是平淡地問道:「然後呢?」
但方卓沒有就這種安靜氣氛所隱含的不自信而再有所解釋,兩年時間是個什麼光景?
不等會議室里的高管們多思考,方卓就言簡意賅的給了回應。
「長虹以犧牲專利的代價被綁在了液晶上面,不管是企業內部還是地方行政,都希望長虹的液晶轉向獲得更大回報。」
「不要唯唯諾諾。」
這種情況讓李果慶頗為惱火,沒少在媒體那裡時不時的陰陽幾句。
方卓和張學繽另有其他的事要說,找了個單獨的空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