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慨道:「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把輿論真是太高了……」
不要過度,不要過度,易信並不強大。
就這個增長量和趨勢,易科今天內部會議的一個討論重點就是……運營商確實會急啊。
反正,據他拿到的反饋,這個代號細節流露最早是來自知乎的匿名人士,到底是不是熊的智慧,也沒具體求證。
10月7日的傍晚,易科會議室里歡聲笑語。
「好好好,簡潔就簡潔,咱們不爭這個,我就是說,騰訊不用跟著摻和了。」吳雲軍收了收語氣,「這樣不好。」
馬化騰腦海里的思緒在起伏碰撞,片刻之後給了個模稜兩可的回復:「吳總,這個事不是那麼輕鬆的。」
這不禁讓很多人感嘆,什麼叫巨頭啊?
周紅衣更改了決定,同意回國開會。
「不知道號碼,方總,這件事就是這麼定的,我們也很想聽聽互聯網企業對這種競爭的看法。」秘書談到易科這次被邀請的角色。
「李瀾,這又是你們搞的嗎?怎麼又出來一個河馬俠?是不是易信以後的廠標就要用河馬了?」
自河馬事件誕生以來,每天都有新消息。
方卓對聯通和電信的說辭與移動如出一轍。
他這次不等對面的反應就略微嚴厲地說道:「馬總,你說你要做移動端產品也行,但是,我就一個要求,不要搞手機通訊錄的匹配。」
——「要麼回去,要麼被綁回去。」
還是拿目前的競品飛信好理解,飛信公布出來的數據是,它接近1.5億的註冊量,活躍用戶是3724萬。
哪個事?是和飛信談?還是易科做易信?
飛信是前年年中誕生,歷經兩年時間,成為移動端第一即時通訊軟體,易信是7天前誕生,活躍用戶已經是飛信的13%。
馬化騰沉默兩秒,拒絕道:「不行,吳總,這個事我們得做。」
吳雲軍也反問:「這難道不是因為你們沒處理好輿論嗎?這隻是因為易科嗎?」
馬化騰在這個關頭接到聯通的電話,心裏第一反應就是事關易科的易信。
「馬總,我們看了看易科搞的那個軟體,有點像飛信。」吳雲軍上來就是聊易信,「我們也試用了一下,就那回事吧。」
「馬總,這話應該我問你,為什麼騰訊還要做這個?這個市場已經有飛信,和-圖-書好,你說易信能利用運營商簡訊的界限來競爭,那隻要飛信也搞免費了,易信不就做不起來了嗎?」吳雲軍是做過調研的,勸道,「我覺得不用過度反應,所謂的媒體炒作的易科對騰訊的威脅,到時候會自動消弭的。」
反過來,聯通的副總裁吳雲軍在和方總通話之後,幾經思索又把電話打到了騰訊掌門人的手上。
這話比較誅心,答案也很唯心。
要麼,大家都不做,你們運營商直接自己做,要麼,大家都可以做,沒有區分對待的道理。
嗯……工信牽頭的360與騰訊情況的溝通會,易科在旁邊陪著,搞的好像易科是360的幕後黑手似的。
這個很罕見,也可能是因為時間太短,還需要繼續觀察。
看看那個360,之前和騰訊競爭的時候,往往一星期都沒新的動靜,還是易信有巨頭范,每天都能整出來和騰訊的新鮮玩意。
方卓思考了一會,打給了遠在紐約的周紅衣,通知了這件事。
「不是,趙秘,360和騰訊的溝通會,這關易科什麼事?是要聊易信嗎?」方卓很納悶。
馬化騰毫不猶豫的堅持道:「我們必須要做移動端產品,必須正視易科的挑戰。」
易信吸引用戶和增長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他沉聲道:「吳總,你這個話我不明白,為什麼騰訊不能做?易科能做,我們為什麼不能做?」
易信雖然是獨立子公司,但是……從9月30日上線以來,它的推廣、營銷等活動都是易科在幫忙負責,李瀾就是專門搞公關和營銷的。
用戶使用流量的營收前景能不能彌補自家在簡訊業務的損失?
一天之後,周紅衣主動把電話打了回來。
易科與中國的三大運營商都有合作,聯通合作的關係最深,移動次之,電信墊底。
因為移動業務佔比和飛信的存在,這個各個擊破的策略首選就是與公司合作很好的聯通,只要聯通能跟著一起做大蛋糕,所有來自運營商不限於尋找領導部門的手段都會不攻自破。
這肯定是方總手下人做事沒禮貌,辦事不講究,他絕不信方總原話是這樣說,絕不信。
真要警惕,你們應該注意騰訊啊,它才是通訊和-圖-書業務的霸主,就是憑藉通訊流量才成為巨頭的!
「哈哈哈,大家都是河馬俠!」
誰是運營商誰急,肯定也會想辦法干擾。
那簡單啊,飛信現在是移動內部免費,回頭大家坐在一起談一談,這個事不就好解決了嗎?
「方總,這個真不是,這純粹是網友自發的創作。」被點名的李瀾很無辜。
會議室里轟然應諾,易信這一周的表現為公司生態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很大的信心。
這是易科的營銷在行動。
如果彌補不了自家的,是不是抓緊時間,從友商那邊把用戶搶過來繼續彌補?
也可以說,這個問題對用戶來說也是一樣的,是簡訊貴還是流量貴?
反而是騰訊,這是公認的流量龐大,要是一舉殺入簡訊業務,真是得好好掂量掂量。
方卓的回應有理有據,基於現實層面很好的駁斥了來自運營商的噓寒問暖。
這是來自YMS系統、塞班系統和主動下載量的綜合結果。
他眉頭微皺,就這麼幾天,運營商們直接去找主管部門了嗎?
三家運營商之間的簡訊免費。
他又問了句:「那這個PP代號是你們搞的?」
他還真沒法確定。
「它是做手機的。」吳雲軍緩和了語氣,「這樣吧,馬總,我在這裏可以和你說,我可以積極的去和移動談飛信的事情,這你總不用擔心了吧?」
方卓奇怪:「那喊我幹什麼?」
另一端的秘書很明確地說道:「和易信沒有關係,就是前一陣子的360與騰訊的競爭,我們一直在調研。」
聯通從去年3G試運營就與易科合作的很好,但它很早之前與騰訊也合作的相當之深,如果當初沒有聯通通過話費支付騰訊的增值業務,騰訊的發展可能就是另一個走向。
這項遊說工作是誰負責的來著?
我們易科是什麼公司?就是一個賣手機的,偶爾可能搞搞金融,真不用這樣敏感。
他慢慢說道:「吳總,公司是在注意相關情況,也在積極的進行解決,現在已經下架了對360的不兼容,在嘗試和那邊進行對話。」
馬化騰不同意:「是簡潔。」
「安全嗎?是不是騙我回去?方總,是誰給你打電話?」周紅衣很警惕。
方卓只好勉強答應下來。
騰訊之前的願景是成為互聯網和*圖*書
的水和煤,怎麼忽然就千夫所指了?
馬化騰聽著這樣勸解的話,心裏卻品出些不同的意思。
「嗨,我是河馬俠,今天也嘗試了易信,感覺還不錯。」
方卓在開會前注意到了輿論里的細節變化,等到聊的差不多了就吐槽起這個。
合著我堂堂五百強公司連做一款軟體都不行了?
周紅衣如驚弓之鳥,感嘆道:「方總,我在這之前也沒想到自己會這樣出來啊,不要急,方總,很多事都說不準的,我再等等,現在沒法回去。」
結果,事實和想象的有些出入。
方卓:「……」
目前來看,壓力肯定會有,但策略應該也會有效。
馬化騰反問道:「吳總,那你覺得我們騰訊假期前跌的170億市值全都是投資人短視嗎?」
如此串起來的輿論,毫無疑問是有易科公司的手筆。
今日份輿論新消息,易科推出的易信軟體在測試期間代號PP,之所以這樣命名就是因為它在字母表裡排在Q前面,OPQ……PP,QQ。
馬化騰放下手機,眉頭已經緊緊皺起。
吳雲軍覺得這個事情的邏輯沒有問題。
從姓方的河馬笑話,到河馬事件炒熱輿論,再到易信推出河馬錶情包,現在又是出現一個新詞「河馬俠」——意思是使用易信,抗擊騰訊……
聯通這個運營商身份顧忌騰訊的流量也能理解,但這個不公平啊。
「工信的領導注意到了你們和360的這個。」吳雲軍提了一句,又把話題轉過來,「馬總,今天我就把意思表達到位,這個涉及簡訊的市場呢,就讓飛信和易信那些軟體去拼吧,咱們騰訊就不用去做了。」
「你先讓周總回來,也順便參与一下。」秘書這樣說道。
方卓喝了口水,想著這次輿論里有王星的助力、網民的自發、公司的推動、疑似自家員工的泄密……
吳雲軍態度強硬地說道:「馬總,我不是在商量,這是紅線。」
高出來的結果就是截止到10月7日下午5點鐘,基本就是易信上線一周,用戶量已經突破500萬。
他仔細思考最新的信息,隨手點開電腦上自家的騰訊微博。
然後,馬化騰看到了從新浪微博蔓延到騰訊微博的風潮。
「放心吧,是我認識的領導秘書。」方卓答道,「沒問題的,你回來m•hetubook•com•com吧。」
拋開易信上線不久、輿論熱炒等理由,回歸到本質,運營商是三家而不是一家,這三家彼此的競爭也是很大的。
易信內部匯總的數據就是用戶註冊量……不過,也幾乎就是活躍用戶量。
騰訊對運營商的遊說不是經馬化騰的手,他聽到這樣一上來就如此直白的反饋,略不自在後說道:「吳總,這個市場的前景是很大的,易信突破運營商限制的免費簡訊會是重要的吸引力,結合安卓系統的發展,未來不容小覷。」
他隨即又說道:「我們是注意到這個受歡迎之後才推了推,然後,大家就更喜歡了。」
這個關頭的「做好自己」和「專註自身的市場」……是想說什麼?
從被抗擊的角度來看,那就很鬧心了。
馬化騰面無表情的關掉網頁。
方卓很確定這個會議沒問題,但他也能理解對面的狀態,只好結束通話,不想多啰嗦。
他勸解道:「咱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我看到騰訊最近確實碰見了問題,咱們先把問題搞一搞,專註自身的市場,那不比什麼都強?」
吳雲軍笑著糾正道:「它那個叫簡陋。」
不料,電話一通,內容是關於過氣競爭的,工信喊易科去開溝通會,但這個事關360和騰訊。
或者說,已經是一場狂歡。
「吳總,簡訊是一方面,產品本身也是一方面,移動的那款飛信,它……」馬化騰沒說出對飛信的評價,「易科的這個易信定位很清晰,產品很簡潔,上手很好用,飛信解決三家壁壘的時間,易信可能就成長起來了。」
在騰訊成為YBAT四大巨頭之一之後,在騰訊市值不斷攀升有望300億美元之後,馬化騰忽然有些茫然和疑惑,怎麼就忽然這樣了?
吳雲軍也沒有細究,他今天的紅線已經劃出來,也不指望立即得到極其明確的回復,騰訊也是巨頭企業。
港股國慶和中秋雖有休市,股價依舊沒有回暖。
怎麼來理解這個數據?
馬化騰心裏泛起多種情緒,最終就是一句話:「憑什麼易科能做?」
或者說,最容易被說動。
或許是因為輿論聲勢太大,易信上線不到一周,來自移動的電話就不期而至,而不只是移動,方卓在兩天之內又接到了聯通、電信不同層次的電話。
「是啊,未https://m.hetubook.com.com來不容小覷。」吳雲軍沉吟道,「所以,馬總,你看這個事吧,易信的對手是移動的飛信,得看它怎麼過飛信這一關。」
不搞通訊錄的匹配和導入,那還有什麼意義?
方卓回到辦公室還沒坐下就感受到手機的震動,看了眼,是來自工信的號碼。
樂子人最喜歡這樣的消息,而這也毫無疑問的驗證了易科系的企業文化,連軟體測試代號都這樣針鋒相對。
「這個真不是。」李瀾又說了一遍這個話,搖頭道,「方總,我們也不清楚,可能是易信都上線了,一些測試用戶就不保密了,畢竟不單是我們員工在用,像熊總他們也知道的。」
「我讓他回來……又不是……」方卓一想,好像還真是自己把他送走的,頓了頓,「你們直接問他啊。」
移動是簡訊業務佔比最大的一家,那對另外兩家來說就有個問題很值得思考。
「方總,我今晚的飛機回去,我們上海見。」
因為,大家註冊了就都挺活躍的。
因為方卓這邊已經明確接到關心的電話,所以,大家都在積極的思考應對方法。
易科本來就是巨頭,再給騰訊綁上一隻手,這還怎麼打?
這才哪跟哪啊?
方卓微微搖頭,這已經快成狂歡了。
馬化騰坐在電腦前消化「聯通紅線」這個事,打算把它拿上總辦會議討論,紅線不可取,但吳雲軍所說的力推飛信,這是不是也有遏制易信發展的機會呢?
馬化騰:「……」
是只領騰訊一份薪水嗎?
但是……
這個選擇不難,不過是又一種熟悉的二選一而已。
總結會議結束。
他最後丟下一句話,說道:「馬總,還是先解決眼下的問題。」
但是,移動的簡訊業務市場最大,又有飛信這個最大的移動通訊即時軟體,所以,它的反應最快。
單純從營銷角度來看,這一套動作還真挺漂亮,因為效果似乎很好。
吳雲軍問了句:「到底是衝著易科還是衝著運營商?」
周紅衣依舊警惕:「人是對的,要是他騙你呢?方總,你怎麼確定他騙不騙你?」
方卓又和高管們討論了會輿論,最後說道:「我已經考慮好怎麼和聯通方面談這件事,這也是我想和大家說的,移動互聯網不單單是互聯網的延伸,更多的還是一種顛覆,怎麼選,很重要,都繼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