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370章 小花招

當方卓走進會議室的時候,他就聽到了對騰訊市值的討論。
方卓提到了負責易信市場的副總劉承傑昨日在內部論壇的發言。
她一進來,氣氛就熱鬧許多。
只是,這個數字……
在座的不少人面面相覷,也沒說全吃嘴裏啊,大家感覺能五五分就不錯了,合著方總是奔著最大一份去的?
這天下午,易科、易購、易信三家公司的高管共聚一堂,討論聯動發展。
隨著走進辦公室,一些把對手往壞了想的小花招藏匿在心裏,還是那句話,未必有用,要是有用,那可真是太好啦。
「方總在發布會上提出的要腰斬騰訊市值,難道不是開玩笑?」
算是壞消息?也不全是,一個新市場的開拓如果能進來更多的人和資本,將會大大加快成熟速度。
方卓的思緒自由自在的放飛了一會,又自顧自地說道:「過了春節,Pony大概會往我頭上澆水了。」
這就不夠「即時」,但智能機的發展帶動了騰訊移動端的發展,讓它更貼合「即時通訊」這個概念。
「我們是挑選了手機號已經註冊過易購的易信用戶,這個轉化率當然高了……」方卓說道,「這次是一個從硬體到通訊到電商的小閉環,是我們積攢經驗的一個階段,需要看看哪些細節還能繼續提升用戶體驗。」
這個收購消息立即席捲了國外創投圈。
沉靜的張曉龍順帶著把積蓄的想法都掏出來談了談。
口碑這個因素,過去沒得選,高一點低一點無所謂。
總裁辦里東西很全,書架書多,沙發舒適,冰箱好用,窗邊的蘭花香味清幽,連它旁邊擺著的發財樹也很壯碩。
連續兩次出手,連續兩次都與互聯網相關,這在不少人眼裡還是具有象徵意義的。
劉宗宏知道這時候的老闆是願意閑聊的,笑道:「對他來說可能是一碼事吧,馬總事業心也挺強的。」
「早知道這樣,我年初就得拽住方總,讓易信跟手機一起內置出爐了。」
方卓知道其他人和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樣,即時通訊軟體和_圖_書的發展在現在來說還相對新鮮,而新鮮玩意的一大特點就是大家對產品的未來方向是會有分歧的。
劉承傑說道:「9號的時候就能初步看到YMS對騰訊的反饋。」
「我覺得是有很大可能的,不要看新Q被我們卡了一手,但騰訊在塞班平台的升級暢通無阻,諾基亞的用戶規模仍舊是最大的。」
這樣的聲明一出,雖然這次北京開會沒有對媒體披露,但大家也都差不離的知道情況,這是上面出手了。
從機場到恆隆23,方卓一邊在回復消息,一邊在心裏轉悠一些對付騰訊產品的小花招。
「如果騰訊新Q的上線不能重振聲勢,這種觀望很可能繼續導致騰訊股價產生連鎖反應,要是這麼幾個月下去,那個幾乎跳反的騰訊機構股東申新科創恐怕還會再插一刀。」
——別人發來了消息,知道對方可以看到「已讀」,是不是就要立即回?
即時通訊軟體的細節所帶來的交際界限是一種很微妙也很重要的使用心理。
如今的安卓系統與蘋果系統乃至微軟的WM系統都在相互學習,這種學習的過程就是豐富用戶使用的過程,具體到相關的使用便是,手機端的電子郵件使用起來方便不少。
繼騰訊10月與360聯合聲明之後,它在11月又和易科聯合聲明了一回。
至於現在的用戶反饋……
當方卓落地上海,他收到了不少關心。
「雖然他撕了合同,雖然他拉黑我,雖然他打小報告,但他應該還是個好Pony,商業競爭和私人恩怨,這是兩碼事吧?」方卓打開桌上電腦的瀏覽器,口吻也不是很確定。
蘇薇笑容滿面。
3號發消息,5號打開就5號看到,7號打開就7號看到。
當然,對面可能依舊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別忘了給Pony送個手機。」
只是,不光這場會議結束,一直到這一天過去,米團那邊也沒消息。
「新Q要用通訊錄,它如果再出競品,繼續聯動,這有很大部分的重複hetubook.com.com。」易信總裁張曉龍說道。
時間剛剛進入十一月,兩大巨頭之爭就以一種讓人遺憾的方式暫且平息,這未免讓吃瓜群眾和業內同行有些失望。
劉宗宏回身稱是,別看網上總是笑談微博王星的不忘初心,方總才是最不忘初心的那一個。
方卓保持耐心的聽完。
小花招未必生效,但哪怕生效一點點,也算是一種削弱,要是真掉進陷阱,那就更棒了。
他搖搖頭:「你告訴樓下,還有,通知戚赫、東子,嗯,連帶著米團的雷總,說我回來了,安排下近期的見面。」
劉宗宏感覺到了為難,老闆怎麼就喜歡幹這種事,之前還送手機給競爭對手喬布斯。
「即時通訊」實際上隨著智能機在國內的發展已經有了進步,在易信沒有上線之前,騰訊是這個過程中最為受益的一方。
方卓是伴隨著騰訊與易科的聯合聲明返回的上海。
方卓不太確定這個收購數字是多是少,自雷君去美國考察Groupon之後,他多少對這家公司多了些關注,注意到它實際也在積極運用智能機的郵件客戶端來鏈接商戶與客戶。
「換了是我,不管自家怎麼重複,那也得拉出來一個可以和對手相提並論的產品,接下來看哪個效果好就主推繼續競爭。」方卓笑道,「我相信憑藉騰訊的能力,這會很快了。」
「昨天我看劉總的思考很有道理,雖說新Q還沒上線,騰訊也沒披露更多產品,但是劉總提到的一個競爭思路,騰訊會不會把QQ和對標競品的消息傳遞連接在一起?」
比如,軟體發送消息的「已讀」。
但是,放在YMS這裏,仍舊可以通過曲線來有個粗糙的評估。
「還沒正式開始,只是在鋪一些熱度。」劉宗宏笑道,「不過嘛,咱們的人可以去樓下要些內部優惠券,價格差不多也就買了,這幾天的快遞還不堵。」
方卓覺得一些高管的正常思路就可以拿出來嘗試誤導騰訊hetubook.com•com
方卓的視線在辦公室里掃了一圈,想著也支持一把樓下,但沒看到需要添置什麼。
易信總裁張曉龍認真的談論想法:「年初肯定不合適,那時候的易科手機和YMS都沒成型,硬體基礎不足以應對騰訊的反擊,這次其實也是騰訊自己給它自己塑造了一個足以影響品牌的坑……」
現在雖然仍舊存在細分賽道不同的情況,易信的出現確實撕開了一道口子,用戶口碑的重要性獲得了提升。
騰訊很看重電腦端往移動端的轉型,但是受限於手機的基礎,移動端QQ在之前不算特別好用,一個最為突出的缺點就是,它沒法掛在後台,用戶只有在打開軟體的時候才能看到消息。
就要硬橋硬馬的硬來才能讓大家滿足啊!
方卓視線落在電腦瀏覽器的百度搜索引擎上,搖了搖頭:「我又沒往他頭上澆水。」
但是,競爭也必然會顯著的加強。
「提醒你們一聲,騰訊市值沒有漲回去,易科入場通訊的實際效果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讓二級市場悲觀。」
與之相比的是,背靠中國移動的飛信,它相關的軟體優化就很遲緩。
這一次,不知是不是騰訊與諾基亞有事先約定,後者沒有公布新Q的下載量,而且,QQ是老產品,版本更新與主動下載本身也比較模糊。
11月5日,新Q還沒在YMS上線,易信挑選部分用戶進行了版本更新,內置了易支付並贈送了雙十一優惠券。
「雙十一快來了,先得感謝方總和張總對我們網站的支持,這個內置的易支付雖然規模不大,但轉化率奇高。」
騰訊那邊為了軟體商店評分的事還有專門的致電,詢問是否能夠消除……
說實在的,二選一的威力很大,時至今日,積極主動評價QQ的仍舊存在對騰訊公司整體而不是通訊工具的評價。
不是針對,純純又撞上了內部規定。
平時太忙,有時候吃瓜聽八卦還是上網看的全。
「剛才在走廊看到不少快遞盒,樓下的促銷已經開始了嗎?」方卓坐到自和_圖_書己熟悉的位置,隨口問了句。
方卓坐下來,就著自己聽到的隻言片語,隨口說了句。
劉宗宏領命而去,就在剛要走出總裁辦的時候又聽到身後傳來方總的聲音。
只是,這種普遍遺憾的情緒之中也有人指出了如今更為嚴峻的一點。
劉宗宏悄然點頭。
Groupon成立和發展業務的時間都不算長,僅僅一年就能獲得巨頭高達20億美元的報價……足以讓很多人都紅眼了。
眾人紛紛點頭,口碑歸口碑,騰訊的技術實力是放在那的。
現在的Groupon依託這種基礎,肯定是比「以前同期」的它發展要更好。
谷歌報價Groupon,意圖以20億美元收購這家剛剛創立一年的公司。
方卓稍有意外,但也覺欣慰,雷總是有能力的,最好連千團大戰打起來也只讓己方投錢就好,對於目前的易科來說,能用錢解決問題反而簡單便捷。
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應該不會收吧,我們這次做易信,那是事關騰訊核心業務的重大衝擊。」
畢竟,YBAT之Y、T。
方卓覺得這是差個朋友圈,不然就可以發一張飛機落地照片,然後在下面「統一回復,謝謝關心,一切無礙,正常發展」了。
「YMS的審核可能連絆個跟頭都算不上,頂多是讓騰訊趔趄一下。」
雖然,Pony在傳聞中摔了杯子,方總在傳聞中拍桌而起,騰訊和易科在傳聞中北京開會對峙,兩邊在傳聞中當著領導面互相指責,但是……傳聞終究是傳聞,哪有騰訊公開信和方總發布會有意思?
方卓猜測騰訊內部一定是在研發獨立競品的,如果還是走微創新的路子,它在YMS平台始終會有個遲滯的節奏,如果再遇見易信營銷活動的壓力,或許就不會滿足於亦步亦趨,而是會嘗試己方鼓吹但沒來得及採納的思路,從微創新變成真創新。
「雷總要是有電話就直接給我。」方卓前兩天回來剛見了見雷君,但沒細聊,沒想到今天就收到這樣的消息。
易信沒有,曾經的微信沒有,和-圖-書現在的QQ沒有,但是,這是一個可以鼓吹的想法,看似是小細節,實際能帶給用戶完全不同的使用體驗。
恆隆23的會議開了一半,易購總裁蘇薇才姍姍來遲,她是臨時處理一個韓國品牌的電話,耽誤了出席。
但沒等他接話,這種場合素來不顯示存在感的劉宗宏悄悄把手機遞了過來,傳遞了一個剛剛發生的消息。
方卓若有所思了一會,出聲笑道:「小劉,你說我要是用易購買一台內置了易信的Mars3送給Pony,他會不會收呢?」
其他人看著這位張總,嗯……說什麼呢,蘇總在和方總開玩笑,這時候不用這麼認真,張總,啊喂,你怎麼還在分析……
以及,可以料想,這大概會對國內也產生連鎖反應。
包括YMS的軟體商店,雖然沒上QQ的新版本,但是老版本的評分一直在被壓低,這就是口碑的事了。
「你們是會幸災樂禍的,不過,國內市場這麼大,從PC往移動端轉型的用戶數量又那麼多,未來這個市場註定是要被瓜分的,我們易信能吃到最大的一份就成了,還真想全吃到嘴裏啊?不要太貪心啊。」
劉宗宏有時候不太能接上老闆跳躍的思維,不過,大意能知道意思,但這句不用接,嗯……方總搞易信,這恐怕比往馬總頭上澆水還讓他難受。
順便,大家也討論了下輿論對雙方競爭的觀察。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往常都是電話居多,這次大部分是易信發來的消息。
兩次聲明的主旨類似,都是要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不過,這次因為兩家的規模和品牌影響,還多了一個發揮帶頭作用。
作為如今通訊領域的兩款典型產品或者說對手,易科會議上經常會分析對比它們的異同與用戶的評價。
——自己發出的消息,對方「已讀」,但他怎麼不回?
易科這邊給出了很遺憾的回答。
張曉龍忽然侃侃而談。
要怎麼猜測對手的競爭?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代入了,除了微創新的競品,王牌產品的消息聯動是最直接,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流量灌輸。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