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407章 借刀

於是,大家都很興緻勃勃。
衛哲:「……」
兩人一見面,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劍拔弩張,反而有些其樂融融之感。
戚赫看了眼雷總有些古怪的神色,以為他還在琢磨競爭對手的事,笑道:「雷總,前面的對手都不用急,最起碼,鐺團網不用急,什麼時候讓方總乘坐慶子號到鐺團網總部盤旋幾圈,敵軍自潰。」
衛哲雖然是阿里的總裁,但上有十八羅漢資歷深厚,下有銷售精英戰績彪炳,中間還有特色的中供體系,這種環境之下大力推行轉型極其不易。
他再度不知道回應些什麼。
馬雲沒在杭州,這裏就是衛哲出面。
入口在哪裡?
但這種去留與否的思潮湧動是積極的,一方面是易科上面的位置又空出來了,留也可以,另一方面是外部的選擇很有潛力,那是方總欽點的項目,去也可以。
衛哲是阿里總裁,但不算傳統的阿里人。
他壓住驚訝,問道:「方總去杭州做什麼?」
「真的不考慮。」方卓極其實誠地說道,「易科主營還是手機和周邊生態,團購其實是個不錯的市場,但我認為投資就夠了,盲目的讓公司追逐熱點只會讓大家變得迷失,而且,我也不忍心。」
既考慮進軍團購市場,當前行業領先的團寶網、鐺團網自然有納入視線,但最讓阿里重視和分析的還是背靠易科的米團網。
衛哲心裏一沉,壞了,到和圖書手的刀要脫手了。
「聽劉秘說,是去杭州研究研究。」戚赫想了想,說道,「冰芯在杭州有廠子,應該是去研究那個了,你知道的,冰芯是方總的心頭好。」
4月8日,上午,天朗氣清,易科掌門人方卓在阿里總裁衛哲的陪同下興緻勃勃的參觀這一國內巨頭。
「咳。」衛哲咳了一聲,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再說下去就要奪權馬總了,「哪有這樣的說法,外界瞎傳的。」
但他不說話,其他人陪同的高管更不說話。
「怎麼?你們阿里想和我們易科在團購市場較量較量啊?」方卓忽然又笑著問了一句。
方卓前兩天還在琢磨這位總裁,今天見到笑盈盈的他,感覺還是……很好的。
方卓行走江湖,朋友眾多,杭州這裏又是故鄉,本身也是冰芯產業圈子之內,他和接待的領導朋友提到參觀阿里,電話里簡單一對接,對面也很歡迎方總的到訪。
阿里移動端有什麼?
衛哲驚奇道:「不忍心?」
這世界上還有方總不忍心乾的事?
雷君:「……」
衛哲一時間不好把「小矛盾」和「下周開庭」很好的捏合在一起,愣了愣才說道:「易科最近在通訊領域發展真好,我最近一直在用易信,確實挺好用的。」
雷君吃了一驚,方總上次說研究研究阿里鐵軍,這轉臉就去了杭州,他的研究研究不會是當面研究吧和_圖_書
而衛哲看著年輕的方總,心裏不停的轉悠著如何借用這把來自易科最鋒利的刀。
衛哲在加盟阿里之前,曾擔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他有深厚的財務背景,曾在證券公司任職7年,極其精英,也極其年輕。
他頓了頓,換了種直接的問法:「方總,今年團購市場這麼火,易科那麼早投資米團,但我看它的表現一般,易科考不考慮自己來做這一塊的?」
只是,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和傳統阿里價值觀是沒那麼統一的,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便是阿里曾經在2008年組織過一個內部批鬥會,讓衛哲自我批評,對入職以來的戰略上、戰術上犯的各種錯誤進行交代,隨即是高管們對衛哲的批評。
方卓看著年輕的衛哲,考慮著阿里價值觀的威力到底能到什麼程度。
「是啊,開闢業務容易,員工規模上升容易,但這個規模大了都得負責吧,這就不容易了。」方卓平淡地說道,「易科如今的體量和規模已經在不斷膨脹。」
所以……
但我還是想正面擊敗鐺團網,實在不行,那再讓方總乘坐慶子號去研究研究。
「一點小矛盾。」方卓渾不在意地說道,「哦對,下周開庭了。」
這是衛哲近期的一個決策方向,集團的B2B業務過去是現金奶牛,支撐著淘寶和支付寶的發展,但現在重要性下滑,業務增長性也存在問題,恰逢和*圖*書團購市場火熱,如果順著這波風潮直接打入新的業務增長點……阿里巴巴有希望繼續獲得高增長。
不論是成立子公司,還是吞併米團網,這都是易科接下來會做的事情!
衛哲沒想到日想方總夜想方總,竟然真把方總給想來了,既如此,也正好落實一下這位的想法。
方卓高興起來:「是嗎?那我等下就讓營銷的人改改廣告詞,連阿里總裁都在使用的通訊軟體。」
不過,雖然他這樣判斷,其他人還是存在意見上的分歧。
「方總,易科最近和騰訊有矛盾啊。」衛哲介紹了一番阿里的國際業務,趁著告一段落之際,閑聊式的進行話題引導。
衛哲緩緩吸了口氣,嗯,刀忽然又自己跳回手裡了。
所以,他很好奇衛哲之後到底是怎麼回事,要說被藉著價值觀的名義忽然被奪權拿下……看起來有些失真。
據說,剛開始沒人發言,直到中供系的一位幹部被點名開口,其他人的批評才如秋風一樣掃了過來,整場會議沒有一個人為衛哲說話。
「不考慮,完全不考慮。」方卓搖頭,斬釘截鐵地答道。
阿里的B2B需要轉型!
說來也巧,一到杭州,發現阿里也在這裏,那就順便來逛逛吧。
一個涉及彼此公司榮譽認知的小官司。
阿里接待方總的高層不只衛哲一人,旁邊還有十八羅漢中的高層,彭蕾的眼光登時就變得有www•hetubook.com•com些微妙。
內部艱難,盤根錯節,那能不能借用外部競爭對手的壓力?
因為,方卓嘗試的進行了一次自我代入,如果是從權力角度出發,馬雲想拿下衛哲太簡單了,就像易科如今的中國區發展很好,但自己想要調整中國總裁劉強東的位置,壓根不用那樣的手段。
戚總也許是正確的吧。
只是,轉型是需要大家都同意的。
衛哲用沉吟代表態度。
即便是虞紅,可能會有波動,但也都會在控制之內。
彭蕾臉色一凝,不好聽,是實話。
方卓見他們不表態,聳聳肩:「這種市場有什麼好較量的,你們阿里在更重要的地方已經落後了,看看移動端,你們阿里有什麼?不值一慮了啊。」
態度十分堅決。
如此年輕,又如此高的地位,再加上馬雲在一些場合確實表達過接班人的說法,外界和阿里內部的不少人都有類似的認知,衛哲是集團未來的接班人。
支付寶已經在被易支付大力追趕,對方還弄了個有聲有色的易信入口。
他成為百安居總裁時,年僅32歲,06年加入阿里執掌B2B業務也不過36歲,不是那種阿里價值觀范,而是更為典型的職業經理人范。
隨著耿德恆確認擔任米團的銷售副總裁,易科的交流多了些額外的意味,不少人都在思考要不要把天賦帶到米團去。
米團近期和易科交流很多。
這就是易科和方總的和_圖_書行事風格!
衛哲在內部會議上給出了十分自信的判斷。
衛哲注意到幾位本就反對阿里下場團購高管的神色,追問道:「真的不考慮嗎?還是說要借道米團?」
「哈哈,開玩笑的,這要是馬總,玩笑就開回來了。」方卓調侃,又問道,「你到底是不是馬總的接班人啊?」
「啊,默認了啊,你們內部有這樣明確的說法嗎?」方卓好奇。
雷君:「嗯……」
他看到數位同事的表情變化,肯定多少採信方總的話了!
一個公司干不出兩種行事風格的人!
「方總去杭州了,可能得過幾天回來。」戚赫答道。
衛哲:「……」
他繼續說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與員工,多個技術投入和研發中心,硬體與軟體的深層聯動,這些對我和易科來說已經是個重大命題,我認為把這個解決掉是比較重要的,也確實挺難的,所以,有米團網來做就挺好。」
而衛哲今天見到方總,說來同巧,因為業務的事情也在考慮這位國內最負盛名的掌門人,心裏感覺也不錯。
方卓認為自己拿到的資料是很牢靠的。
易科一定會親自下場做團購!
趁著又一次與戚赫戚總討論米團提升用戶和商戶體驗感措施之際,雷君向他詢問方總的時間,想著再鞏固鞏固彼此的關係。
這是成功且仍舊高速發展的公司創始人聲望所決定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