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寧微微嘆氣,更加明確地說道:「雖然內里有很多因素,但我這個事確實沒做好,是引起了震蕩,本來是能通過溝通來降低影響,來進行一定程度的解決的。」
冰芯32nm的突破振奮了行業,而對於更廣泛的輿論範圍就顯得有些神奇了。
他還是說了句:「胡教授,我不是想去爭人事爭權利,是那王寧國連續砍掉預算,我這,我這……唉!」
《關於提名王寧國先生為執行董事的議案》
五個人的視線,尤其是前四個人的視線帶著不同意味,楊世寧說不上來具體是什麼意味,但可以確定唯獨沒有之前在公司里同事們看自己的仰視感。
梁孟淞挑了挑眉,還算是有點技術判斷。
這一次,只看媒體報道,似乎就是……易科背後一家很牛筆的企業了。
徵集人對所有表決事項的表決意見:同意
表決理由:公司調整董事會董事職務,可以使經營者和股東形成利益共同體,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經營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與責任心,並最終提高公司業績。〗
〖徵集投票權的起止時間:2011年7月9日至2011年7月12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
高啟全博士。
《關於提名楊世寧先生為執行董事的議案》
冰芯雖然也沒量產,只是風險試產,但這麼紙面上一算,正正好好只差一代的距離!
不知為何,楊世寧有些沉重的坐到了沙發上,默默喝了一口茶,再抬頭就碰見方總頗為深邃的眼神。
楊世寧知道短時間內主導了反撲攻勢的方總在通過議案向自己釋放善意,或者說,想從中調和矛盾,但是,他仍舊不想繼續留在中芯。
楊世寧陷入沉思。
董事不董事,其實沒那麼重要,能不能讓公司按照自己的想法踐行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楊世寧認為自己能比王寧國更好的帶領中芯往前,如此確定了與大股東的接洽。
「我們,我們計和*圖*書劃明年做40/45nm的量產。」楊世寧答道。
外界對於中芯激烈的震蕩情況頗感不安,覺得不管是股東大會還是董事會會議又或者即將到來的臨時股東大會,這都證明著中芯內部的利益糾葛,以及,如果大唐被罷免了席位,它是不是就會善罷甘休?
要怎麼來形容這四個人……
自從加入冰芯,梁孟淞確實有力的推動了相關製程的研發,雖然他來內地時間不算太久,但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與影響,這個榮譽基本就是定下來了。
「那也太慢了,你這個首席技術官的工作沒做到位。」梁孟淞批評道,「這種情況下,你怎麼還搞起了權力鬥爭啊?」
他曾經在不同的論壇和場合都見過胡教授,深知這位在半導體領域的分量。
他心裏千言萬語,還是化為了一句自我批評:「我是有些急躁了。」
易科手機大概是國內最有名聲的消費電子產品之一,而這兩年被頻頻提及的是它自主設計的「祝融」晶元。
他抵達23層,被秘書引到總裁辦。
他張了下嘴,忽然有點不知現在要從何說起。
楊世寧點頭。
沒有宣傳,自然也就沒有聲浪。
一代的距離,這是最近最近的差距,是多少人夙興夜寐、黯然神傷、輾轉反側、嘔心瀝血所希望到達的位置!
自6月29日到7月6日,楊世寧首次接到方總見面溝通的電話,也打算就此表示離開的決定。
楊世寧神色沉重,知道這是對自己的批評。
《關於罷免高永罡先生董事會董事職務的議案》
上午九點鐘,楊世寧抵達易科總部,打算在十分鐘之內結束這次見面。
胡正明略一沉吟,又說道:「方總這兩天在和我聊冰芯與中芯的技術合作,這一塊,我相信能是對中芯起到很大帶動作用,也是能讓中芯少走彎路的,我們做半導體,難免會碰見彎路,會付出代價,但如果是放在技術研發和工藝驗證上,都是能接受的,可要是放在人事爭端上,難免浪費https://m.hetubook.com.com了精力。」
7月6日,中芯臨時股東大會過後的四天,COO楊世寧接到了邀請,乘車前往易科見面,心裏已經傾向於離開中芯。
現在隨著中芯發布公告,方總公開徵集委託投票權……這是他毫無疑問的站到了台前,要乾的事也直接在公告內容里彰顯無遺。
方卓出聲批評了不在現場的王寧國:「中芯去年雖然扭虧為盈,但我不完全認可王寧國的做法,研發預算這方面怎麼都要保證,眼前的股價市值都要放在後面,公司需要的是長期價值的發展。」
儘管這些天,方總的身影已經若隱若現,尤其中芯內部在高管頻頻會面方總的情況下,大家都清楚這一位下定決心要插手公司的本次變動,但外界並不清楚這件事。
胡正明緩緩說道:「中芯出現這樣的局面,我在旁邊看著是覺得很可惜,這次方總找你來,一方面是他和王寧國談過研發問題,一方面是他認為中芯仍然可以彌合裂痕,仍然可以大有可為,我不知道他這個判斷對不對,我就是覺得你是能在中芯有更大成就的。」
《關於罷免陳珊志先生董事會董事職務的議案》
如此連續兩代的處理器表現,已然證明易科公司在這一領域的突破性和可靠性。
楊世寧有自己的立場,也有些技術投入不夠到位的委屈,張嘴想說話。
方總要驅除它在董事會的席位了!
當門被刷開,當邁進辦公室,楊世寧的面色一僵,瞧見了這裏五個人聽到開門聲不約而同的回頭打量。
方卓也沒說話,只是把剛才正在談的資料遞給胡教授,後者接過之後就細細地看了起來,而高啟全則是走了幾步走到落地窗邊,欣賞這個角度的絕佳城市風景。
既然方總只誅首惡,那就……以功補過吧。
不少媒體紛紛回顧新浪當年的好意收購之戰,但不管如何,中芯的變化顯然到了關鍵時刻。
「咱們搞研發搞技術的,是得耐得住性子,不然容易吃虧。」胡正明這時溫和地說m.hetubook.com•com了一句。
方卓沒有通過電話把這個消息告知梁博士,而是把他請來上海后再談到了這件事。
自從冰芯130nm試產成功,它在新聞上就是被消音的,即便是行業媒體心癢難耐的時候也只是輕描淡寫的提上那麼一兩句。
許久之後,楊世寧結束思考,低聲的給出看法:「我認為台記在後閘極上的看法是對的,28nm應該使用這一方案。」
只是,事實證明,大唐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手腕,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楊世寧不自覺看了方總一眼,梁博士,你不服你來我這個位置試試,看看你搞鬥爭能贏不?
半導體?晶圓製造?
行業里一直都會有蠅營狗苟之事,也向來不缺殫精竭慮之人。
胡正明手上微重的放下茶杯,嗯?
旁邊的梁孟淞聽到這句,火氣忽然冒了出來,指責道:「你也知道你是和稀泥?」
而就在冰芯宣布成功試產消息的時候,方卓這邊也接到了不同部門和不同領導的電話,談到的都是冰芯的發展和進步。
胡正明教授。
在2011年相對比較冷門的半導體領域,冰芯的成長和方總對它的喜愛,向來是在圈子裡流傳,不太顯露于大眾視線。
大股東,席位,臨時股東大會……
「這是江博士送我的字,如果這次我們能儘力的來消除矛盾,來改革內部管理,來重新為研發注入力量。」方卓指了指桌上被壓在玻璃下的字,認真地說道,「那一切都還來得及,楊總,你覺得呢?」
方總聯合冰芯四大天王來勸說自己,也屬用心良苦了。
以及方卓。
中芯曾經追到了一代半,冰芯現在追到了一代。
不過,不少人把中芯變局當作大事,行業里的許多人覺得冰芯的技術突破相較於那些蠅營狗苟才是真正的大事。
大股東不一定佔據董事會席位,但通常都會擁有席位,現在,大股東大唐在股東大會上反對CEO王寧國的連任董事之後,無疑是遭到了最激烈的反撲。
胡正明微微頷首,算是打了招呼。
梁孟淞和_圖_書卻又補了句:「而且,還斗輸了。」
即便新任董事長張聞毅當眾宣布了新的議案,在沒有提前溝通的情況下要把自己放進董事會,但到了這一步,怎麼都覺得索然無味,不如離去了。
而邱慈雲和高啟全,一個先後助力中芯、冰芯,曾經是同事,一個號稱台灣存儲領域的教父……論地位論成績……
就在剛剛過去的六月份,易科Mars5火熱上市,搭載的處理器已然迭代到「祝融02」,性能表現在國內外機構的測評下與蘋果A5、三星搭載的高通S3互有勝負。
方卓「咳」了一聲,說道:「這是在和楊總聊這個,我的意思是,難道真就到了完全不可彌合的地步?難道真就不能帶著中芯繼續往前試試?」
如今晶圓代工領域,全球商用量產的最先進位程就是32nm,據說台記年底要把28nm導入量產,但這不是還沒量產呢嗎?
方卓的名字浮現水面。
楊世寧不自覺咽了口口水,臉上也不自覺帶了絲笑容,認真的先對胡正明打招呼:「胡教授,好久不見。」
繼中芯這個上市公司沒有執行董事,它要再次出現大股東沒有董事席位的情況了!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我也不認同你這種擴大裂痕的做法,楊總,你覺得哪裡有完美的環境?哪裡不會存在不同意見?就拿我們冰芯來說,我們在28nm的工藝上還有前閘極和后閘極的爭論,最後迫於無奈,我只能和稀泥,兩個方向一起驗證。」
但這次冰芯製程進步的消息一反常態,也就引起許多人的好奇。
中芯工作不好做,先前的虧損、敗訴、巨額折舊、客戶震蕩種種因素最終都會反應到內部,這些說起來千頭萬緒,現在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這倒不是因為32nm的試產,而是梁孟淞率領團隊主導完成的「45納米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大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他是江博士邀請來的,也有不少人認為王寧國會是一個過渡,最終是他來執掌公司,但局面到了這一步,無疑是出現了極大的和圖書偏差。
方卓觀察著這位的神色,拿起杯子,喝了口茶,他還是想盡量促進中芯整體力量的保存的,盡量把這次風波所造成的影響最小化。
與此同時,他也得知了一個內部基本敲定的消息,冰芯的聯席CEO梁孟淞的名字確認會出現在下個月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之上。
楊世寧是個很有傲氣的人,但再有傲氣,他也不敢說自己的建樹和能力就勝過邱、高這兩位。
辦公室別人不說話,梁孟淞是個懶得磨嘰的性格,直接不客氣的開口問道:「楊世寧,你們中芯幹得怎麼樣?45nm搞好了嗎?」
楊世寧又和另外三位打招呼,梁孟淞先前是台記大將,但他離開台記后所綻放的風采遠比在台記耀眼,這兩年讓不少業內人士都感嘆,即便是業內龍頭的台記,也真的不該把他放走。
有這些年一直關注方總動向的人在微博上感嘆:方總只是年齡變大了,不是脾氣變好了。
到底是什麼情況以及有什麼意義,除了新聞不同角度的報道,對此被引起興趣的人只能再自行探究。
咦,忽然有種既視感,當年新浪是不是也是大股東的席位被罷免了?
四個人或坐或站的在辦公室,楊世寧一時間有點不知該坐哪裡為好。
方卓眼看有開啟爭端的架勢,立即說道:「這個問題可以放在後面討論,我們會親自來驗證到底哪種方案更適合,而這就是我所說的少走彎路,中芯既然資金不夠充沛,這種工藝上的經驗就更加可貴了,我和江博士說過,兩家同氣連枝,這也算是一份承諾。」
只是,不管矽谷還是上海發布會,易科提及處理器只是提它的參數,幾乎不會提到「冰芯」這家晶圓代工企業的名字。
梁孟淞博士。
「楊總,喝茶。」方卓抬手指了指沙發。
臨時股東大會的結果一面倒,意味著大股東大唐完全無法掌控公司的控制權,先前所溝通的支持自然也就成了笑話。
楊世寧看了看方總,默默點下了頭。
邱慈雲博士。
7月2號,中芯之變出現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