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蜀地風雲
第二百五十八章 宣崇門之變(上)

那些黑衣死士動作矯健,身手敏捷,不過才幾息的工夫,就已經衝到了車駕的近前,與護在車駕前的羽林軍廝殺了起來。黑衣死士顯然都是身懷絕技的高手,出手既狠又辣,眨眼工夫,就砍倒了十幾名的羽林衛,攻勢之迅猛,令人咋舌。
譙同噢了一聲,向北望去,但見空曠的街道之上響起鳴鑼之聲,一大隊的車駕在甲士的簇擁之下,浩浩蕩蕩而來,旌旗招展,車乘相銜,斧鉞林立,華蓋如雲。
寬大的宣崇門就在眼前,天子鹵薄儀仗沒有絲毫的停頓,緩緩地駛出了宣崇門。
就在此時,宣崇門外突然地湧出無數的黑衣人,皆是勁裝悍服,黑巾蒙面,手持利刃,彷彿如天降神兵一般,向著天子的車駕殺了過來。
接近午時,天氣愈發地陰沉了起來,陰雲低垂,偶爾地還飄起了一絲雨滴,雖然時值初夏,卻讓人依然感受到了刺骨的涼意,如同深秋般帶著一股肅殺之氣。
這個計劃正是https://m.hetubook.com.com依賴於李信所統領的羽林軍,混在護衛之中的李信根本就不會引起旁人的懷疑,這邊士家死士們一出手,必定會將馬秉和李球的注意力吸引過去,此時譙賢譙同再出手,便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必,一舉拿下劉禪。
李信朝著譙賢使了一個眼神,此時的譙賢已經是佩刀在手,距離天子的輿車僅有一步之遙,當下跳上輿車,揮刀將車夫砍翻在地,又復一刀,將車簾給削去了半截。
不過今天顯然例外,一隊隊鎧甲鮮明的羽林衛將宣崇門裡外都戒嚴了起來,禁止任何人通行,老百姓雖然怨聲載道,但卻無人敢衝撞,整個宣崇門及宣崇門內大街上洒掃乾淨,空寂無人。
馬秉和李球倒是很輕鬆,天子出宮,侍衛扈從至少也是上萬人,何況在京城之內,馬秉和李球絲毫也沒有懷疑有人敢意圖行刺天子,倒是一路南遷到南中,迢迢兩千里的路途,這和-圖-書才是讓人真正有些擔憂的。
馬秉乃馬良之子,沒有繼承乃父儒雅之風,倒是悍勇無雙,深得劉禪的喜歡,前任騎都尉,后遷羽林左部督,一直是劉禪的近待之臣。剛出宣崇門就遇到刺駕的,這讓馬秉怒火中燒,親自上陣,與黑衣死士戰在了一處。
羽林左部督馬秉大怒,高聲喝道:「謀逆狂徒,竟然敢如此猖狂,給我殺!」馬秉縱馬綽槍,向前衝去,大喝一聲,一槍刺入一名黑衣人的前胸,高高地挑了起來,將屍體拋出一丈開外。
有傳言說魏吳兩國的軍隊那可是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據說永安城破之後,守城的軍民盡遭屠戮,無一生還,這消息散布開來,整個成都都是人心惶惶,驚恐不安。雖然有人質疑的消息的真偽,但大難臨頭,許多人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收拾起簡單的行囊,加入到逃難的洪流之中。
「廢話!」譙賢壓低了聲音訓斥道,「看你那熊樣!站直了https://m.hetubook.com.com,等會兒聽我的命令便是。」
羽林郎譙賢和譙同非常「巧合」地就在宣崇門外巡執,而他們所帶的羽林衛,也都是出身於益州士家的子弟,頂盔貫甲,全副武裝。
劉禪此行名曰遷都,實為逃亡,不過就算是逃亡,那也不能有失皇家的體統,該擺的儀仗一樣也不能少,正所謂泥牛掉河裡——架子不倒,只不過規模略比尋常小了一些,不過警衛卻森嚴了不少。
所有的羽林軍立刻撥刀出鞘,護在車駕的前面,那些持斧鉞的,打旌旗的,此刻都棄了斧鉞旌旗,畢竟那些玩意看著挺嚇人,但實戰沒有一點用途,還不如使用刀槍趁手。
這種「巧合」自然是有人刻意安排的,此人正是羽林中郎將李信。羽林軍分為左右軍,分別由羽林左部督和右部督來統領,左右部督以下,各設有兩名羽林中郎將,李信就是在羽林左部督手下任職。李信是梓潼涪縣人,前中散中大夫李撰之子,自然和*圖*書也是益州本土系的中堅人物,雖然他有司職在身,沒有參与譙府的密議,但李信素于周巨交厚,得信之後欣然同意,並利用手中的權力,將譙賢譙同等一干羽林衛暗中抽調到宣崇門。
馬秉和李球臉色陡然大變,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人真的敢在京城的門口就來刺駕,雙雙大喝道:「護駕!護駕!」
雖然逃往南中路途遙遠,但好在朝廷還是發放賑濟糧食的,並且沿途都有官兵護送,百姓們在惶恐之餘,也能獲得一些安慰。人流如涌,宣崇門晝夜都不關門,以方便民眾出城。
此時宣崇門內又殺出一撥黑衣死士,右部督李球立刻上前迎戰,而此刻天子的車駕周圍,也就僅剩下李信及其部眾了。
「放鬆點,不要太緊張了。」譙賢可比弟弟沉穩老練的多,他入職羽林軍已經有幾個年頭了,相比于去年剛剛當上羽林郎的譙同成熟的很多。
譙同不過才剛及弱冠,臉上稚氣未脫,現場的氣氛過於壓抑,站了沒多久,他已www.hetubook.com•com經是冷汗涔涔,左手死死地攥著刀柄,就連呼吸都有些不順暢了。
羽林左部督馬秉和羽林右部督李球分別護在天子鸞駕的兩側,徐緩而行。
李信朝著譙賢暗暗地點了一下頭,譙賢心領神會,握緊了刀柄。按照原定的計劃,天子的車駕經過宣崇門之時,由暗伏在宣崇門外的士家死士發起偷襲,吸引護駕的禁衛視線,譙賢譙同則率領羽林衛趁亂接近天子的車駕,挾持天子。
能不緊張嗎?今天要擔當的可是要綁架天子的任務,譙同自從站到了宣崇門外,雙腿就不住地打顫。「二兄,陛下會走這條路嗎?」
宣崇門是成都的南門之一,也是成都最繁忙的城門,每天從這裏進出成都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尤其是遷都令發布之後,出城的洪流是絡繹不絕。對於平民百姓而言,捨棄自己微薄的房產田產雖然肉痛,但敵兵來襲,戰禍橫行,呆在成都城裡連一點生命保障都沒有,連皇帝都要逃命去了,他們如何還有膽量獃著不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