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上黨太守,確實給了劉淵一個表現自己的舞台,一郡之地雖然不大,但它做為試金石,已經是足夠了,劉淵在上黨太守的任上,表現地也是極為地優異,以他未及弱冠的年齡,能有如此建樹,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在洛陽這個繁華富庶之地呆久了,潛易默化之中,劉淵的野心也一步步地在擴大,如果打小他就立下志向,希望成為匈奴人的單于,統一五部,做真正的草原之王,那麼現在劉淵肯定對自己的這個想法不屑一顧,草原之王,那也賊沒出息了,劉淵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問鼎天下逐鹿中原,成為天下之主。
到了東漢年間,匈奴分裂為兩部,一部為北匈奴,繼續地留在大漠之中,另一部為南匈奴,向南遷居,進入到了并州西河一帶,與漢人雜居。中平年間,劉淵的祖父于扶羅稱單于,趁著董卓叛亂,中原一片混亂之際,起兵攻略太原、河東、河內,和圖書
劫掠無數,勢力漸大。
雖然劉淵極其地勇武,但在寡不敵眾的情形下,依然是落荒而走,不過能在亂軍之中保得下一條命來,劉淵已經是極為地幸運了。
洛陽事變之後,司馬炎果然也沒有爽言,封劉淵為上黨太守,剋日赴任。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劉淵當時遭到了多名悍將的瘋狂追殺,連劉淵不禁也深感莫名,不就是替司馬炎出戰了一下,怎麼自己就成了眾矢之的,對方似乎不惜一切代價的想要取他的性命,放在晉王宮之內的司馬炎不去打,偏偏要給自己的麻煩。劉淵連叫晦氣,幸虧他武藝高超,拚死殺出一條血路,總算才沒有把小命交待在洛陽城中。
不過劉淵卻對此不以為然,天生異象就那麼重要嗎,劉淵可不象司馬炎那麼迷信,他相信,功名富貴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自己不去努力的話,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想要有所建樹,就必須
www.hetubook.com.com自己去奮鬥。
劉淵儀錶不俗,天生異象,當時天下最有名的相術大師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師彧都曾給劉淵看過相,認為劉淵以後必成大器。究竟到什麼程度才算成大器,這兩名相士沒有解釋,或許他們不敢解釋,畢竟有些話是不能亂說的。
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漢高祖劉邦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與冒頓單于相約為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
兩千石的官職例來就是一個分水嶺,用來區別高級和低級官吏,能跨入到兩千石的行列之中,就相當於仕途的一次質變。此前匈奴人雖然也有在魏國擔任官員的先例,但最高的職務也不過是千石左右的都尉長史,都屬於輔佐型的官吏,此次劉淵擔任的上黨太守,完完全全是一郡之地的一把手,如何不讓劉淵激動不已。
和_圖_書在洛陽之時,劉淵的身份其實是很尷尬的,他到洛陽來,既非是做官,也不是經商,而是以人質的身份被扣押著洛陽的。
後來曹操一統北方之後,深感匈奴人的勢大,唯恐其作亂,趁呼廚泉入朝覲見的機會,將他扣押在鄴城,不再放還,同時將呼廚泉所部分為五部,分而治之,以此來分化匈奴人的勢力。劉豹被封為左部帥,統御匈奴左部。匈奴左部在西河郡境內,汾水的西岸,佔據著一塊水草豐饒之地,匈奴左部也成為了五部之中僅次於中部的部落之一。
儘管這個夢想多少有些遙不可及,但對於現在只有十八歲的劉淵而言,正是年少輕狂之時,沒有什麼夢不敢做,沒有什麼宏圖大志不敢想,而出任上黨太守一職,無疑讓劉淵看到了自已的希望所在,稱霸之路也許很漫長,但劉淵此刻躊躇滿志,信心滿滿。
正是因為他的武藝超群,洛陽事變最緊急的關頭,王濟向司馬炎推
和*圖*書薦了劉淵。當時情況萬分緊急,司馬炎看到劉淵挺身而出,立刻應允劉淵為上黨太守,出晉王宮應戰叛軍。
為了控制匈奴各部,魏國朝廷一直都有要求匈奴各部派世子前來洛陽做人質的傳統,劉淵做為劉豹之子,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人質,一直長期地居於洛陽。
于扶羅死後,其單於之位被其子呼廚泉繼承,于扶羅的另一個兒子劉豹被封為了左賢王,而劉豹就是劉淵的父親。
劉淵之所以能當上上黨太守,其實還是非常的偶然,如果不是劉胤當時在洛陽策動兵變,劉淵恐怕沒有機會能夠染指這個兩千石的職位。
這個任命著實讓劉淵興奮了一陣子,首先他可以擺脫了人質的身份,不用在洛陽過仰人鼻息的生活了,其二,上黨太守可是二千石的官職,如此的高等級的官位,無論是曹魏時期還是晉國初期的時代,都沒有授予胡人的先例,這無疑是匈奴人第一次擔任漢人的高官。
長期在和圖書
魏國的都城之中留駐,劉淵飽受漢文化的熏陶,讓這個看起來悍猛無比的匈奴漢子學識才華都突飛猛進,成為文武兼修的奇才。劉淵身高八尺三寸,極是魁梧健碩,儀容非凡,他膂力驚人,善使三石強弓,練得一手騎射絕技,能左右開弓。
然而就在此時,從京城洛陽傳來的一紙詔書卻讓劉淵的綺夢頓時破碎。
劉淵的志向當然不止只是這一郡之地,他的目光卓遠,中原大地上所發生的一切,早已盡在他的眼眸之中,天下亂象橫生,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劉淵登臨中條之巔,在這裏,可以看到黃河蜿蜒而行,中原大地一片蒼茫,隨行的人員眾多,可誰都沒有看到劉淵的目光之中,閃爍的是怎樣異樣的光華,此刻劉淵內心澎湃如潮,捫心自問,這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為了自己的這個理想,劉淵就任上黨太守之後,克勤克儉,將上黨郡治理的井井有條,這無疑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劉淵治國理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