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曾任上黨太守,在并州起事之後,第一個控制的區域就是上黨,通過掌控上黨,匈奴人可以肆無忌憚地向冀州向河內出兵,可以說,上黨郡是匈奴人的一個重要基地,而劉胤選擇進軍上黨,就是要在匈奴人控制的地方攪他個天翻地覆。
「劉胤想幹什麼?」劉淵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雖然他認為劉胤的行動與自殺無異,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十幾萬人流竄到匈奴人所控制的東部區域之中,帶來的後果也是無可估量的。
這股禍水,是劉淵必須要儘快清除的,就算劉胤兵分三路,劉淵也會派兵緊緊地追擊,絕不會縱容他們為禍并州。
蜀軍的撤軍行動雖然隱秘,但也不是無跡可循,畢竟十幾萬大軍採取行動,一點也留不下痕迹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匈奴人的斥侯四處出動,多方打探,終於摸清楚了蜀軍的最終去向。
劉淵派劉猛率軍前去新興郡一和*圖*書帶消滅北上的蜀軍,自己則親率大軍南下上黨,去消滅進入上黨的劉胤,至於東進冀州的蜀軍,劉淵已經令冀州的匈奴來對付了。
且句利如蒙大赦,手按心口鞠躬謝過劉淵,立刻下去派出偵騎,四下里探查蜀軍的去向了。
上黨多山,東面是綿延千里的太行山,西面是太岳山脈,南面是中條山脈,上黨就處於群山的環抱之中,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者可望中原的之說。
但劉胤很清楚,這隻是暫時的,劉淵在得到蜀軍東進的消息之後,必定會為之發狂,肯定會率軍尾隨而至,搶在匈奴人追兵到來之前,在上黨謀取一塊立足之地,才是擺在蜀軍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
「大王恕罪,是末將失察,未能識破蜀人的詭計,請大王責罰。」且句利趕
www.hetubook.com.com緊地俯身請罪,神色很是惶恐,他也很擔心劉淵一怒之下砍了他的腦袋來泄忿。
但劉胤奸滑如泥鰍,還沒等劉淵的大軍趕來,就搶先一步走為上,不但沒有按劉淵想的西撤,而且東進威脅到了匈奴的統治。
既然劉胤自己作死,劉淵當然會毫不客氣地準備收拾掉他。儘管劉胤的這一瘋狂的舉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但劉淵從來不認為劉胤的東進之舉會有什麼成功的可能,在自己的地盤上,他休想折騰出什麼花樣來!
最讓劉淵擔心的是,蜀人東進之後,並沒有合兵一處,而是選擇了分兵而進,無論是雁北、冀州還是上黨,都是匈奴人已經控制或者正在謀求控制的區域,尤其是冀州和上黨,非常接近匈奴和晉國交戰的前線,劉胤的軍隊流竄到這些地方,必然會影響到匈奴對這些區域的控制。
匈奴大軍南北兩路夾https://m.hetubook•com•com擊,劉淵也不認為劉胤就有膽量來應戰,所以劉淵早就做好了應付蜀人逃遁的辦法,在進軍大陵之前,劉淵已經派出一支軍隊搶先趕往了羊頭山,在蜀軍西撤左國城的道路上派兵進行阻擊,劉淵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要逼著蜀軍與他進行決戰,不管戰場是在晉中還是婁煩,反正蜀人是逃不過這一戰的。
「蜀人逃了?」劉淵聽到且句利的稟報之後,神色一冷,目光頓時變得凌厲起來。
「什麼?蜀人竟然向東而去了?」一直雲淡風輕彷彿一切盡在掌握的劉淵這回也終於是坐不住了,聽到蜀軍東去的消息,一臉的錯愕之色。
劉淵輕輕地冷哼一聲,擺擺手,道:「起來吧,此事非你之罪。都說劉胤詭計多端,看來一點都不假。且句利,你速派人查探清楚蜀人的去向,不得有誤。」且句利畢竟是劉淵手下的一員大將,劉淵也不可能因為這麼一點小事就把https://m•hetubook.com•com他給斬了,當下寬慰了他幾句,免予追責。
雖然遏戾山看起來比較險峻,但對於長年生活在蜀山蜀水之間的蜀軍而言,輕鬆的簡直不要不要的,善長於山地作戰的蜀軍,攀登遏戾山,簡直就是如覆平地,整個軍隊的行進,沒有受到了一絲一毫的遲滯。
劉淵仔細地聆聽著斥侯兵的詳細稟報,目前蜀軍東進之後,分做了三路,一路向北,進入新興郡,一路向東,進入冀州,一路向南,進入了上黨郡,而且匈奴斥侯基本上打探清楚了,進入新興郡的是蜀軍左軍都督傅僉率領的四、五萬人,進入冀州的是右軍都督羅憲率領的四、五萬人,進入上黨郡的是大都督劉胤率領的三萬人。
劉淵火速地北進,就是想要儘快地解決掉蜀人的事,對於劉淵來講,蜀人只是癬疥之患,而和晉國交戰,那才是真正的頭等大事,這將關係到整個中原的得失,劉淵可不想捨本逐末,如果不是蜀人步和-圖-書步進逼,都威脅到并州中心晉陽了,劉淵斷然不會回師救援的。
由於劉淵率十萬大軍北上,上黨境內的守軍力量相對而言比較空虛,所以蜀軍進入上黨,受到阻力也比較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遭遇到任何的一支匈奴人軍隊的阻擊。
劉淵的十萬大軍現加上上黨的軍隊,對流竄到上黨的劉胤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兵力,劉淵對劉胤懷有刻骨的仇恨,這一次千載難逢的報仇機會,劉淵絕不會輕易地放過。
且句利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戰,熟悉劉淵的人都知道,當劉淵用這種目光看人的時候,那就代表劉淵有了殺意。
東進就意味著蜀軍放棄了後勤補給線,孤軍深入,無援無糧,鬼才知道他們接下來怎麼生存。
但蜀軍沒有選擇西撤而是向東而去,劉淵聽到這個消息時候,第一個反應是以為聽錯了,當斥侯兵確鑿無疑地稟報之後,劉淵只能認為劉胤是瘋了。
翻越了遏戾山,劉胤率軍進入了上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