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五胡亂中華(下)
第八百七十二章 半渡而擊

劉淵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呼延翼的建議,他也冷靜地分析過了,現在匈奴人處境維艱,一旦晉蜀兩軍合圍到了城下,那麼匈奴人就徹底地喪失了迴旋的餘地,如果沒有援兵來救的話,只能是困守孤城,坐吃等死。
呼延翼之所以不進攻蜀軍,最主要的原因是蜀軍現在結營比較穩固,而且蜀軍是南北兩路對晉陽城進行夾擊,擊南則北應,擊北則南應,這無疑將是匈奴最為頭痛的事,所以呼延翼並沒有因為仇恨泯滅了心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蜀軍殺滅,他首先將第一目標鎖定了渡河的晉軍身上。
周旨雖然認為羊祜的命令有些誇大其辭,但他也不敢輕易地違抗軍令,聽得陳元如此說,兩人也就立刻行動起來,建立一座寬約三里,縱深五里的灘頭陣地,灘頭陣地的大小,最起碼地保證七萬大軍可以盡數地活動在西岸。
而晉軍渡河地點的選擇,就在距離晉陽城不遠m.hetubook.com.com的東南方向一個名叫柳林村的地方。
所以匈奴人的人馬,除了守城的守備兵外,騎兵大多數是部署在晉陽的周圍,此時呼延翼所調集的人馬,自然就是城外的匈奴騎兵了。
如今桃花汛剛過,河水回落,在柳林村附近的河段,大量的河床露出了水面,這無疑給晉軍的渡河提供了方便。
陳元道:「周將軍不可大意,羊都督既然如此吩咐了,定然有他的道理,匈奴人此時未至,未必就不會遲來一些,我們還是依令行事吧,否則被匈奴人殺到,定然是措手不及,也將耽誤羊都督的渡河大計。」
汾河是一條季節性水流比較明顯的河流,冬春枯水期季節河水水位低,大部分的河床都有會露出水面,而夏秋之季到了汛期,河水滿漕,甚至有決堤之險。羊祜現在渡河,選擇的就是春季的枯水期。
劉淵簡直就是無話可說,hetubook.com.com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他還能說什麼,大舅哥呼延翼的大氣量讓他相當地欽佩,誰沒有兄弟親人,連喪兩位親兄弟之後,呼延翼還能如此冷靜地為他出謀劃策,為大局著想,確實是難能可貴,比想他身邊的女人來,那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匈奴人的兵馬也未必一味的集中在晉陽城中,因為劉淵很清楚蜀軍的攻堅能力,將全部的兵力投入到城中,一旦被蜀軍攻破城牆,那結果可不是劉淵想看到的。
當然,羊祜也不敢掉以輕心,兵法上最忌諱的就是半渡而擊,現在晉軍渡河時,最怕的就是匈奴人的干擾,羊祜特意地派陳元和周旨做為先鋒,先期渡河,在汾河西岸構築起一個灘頭陣地來,以接應大軍渡河和抵禦匈奴人的突襲。
在陳元,周旨的帶領下,晉軍士兵立刻投入到了興建工事的高潮之中去,首先在灘頭陣地的周圍,深挖出一條數丈寬的和_圖_書壕溝來,壕溝的寬度,儘可能的不讓匈奴騎兵逾越過去。
而做為難度幾乎相等的晉軍卻因為此時的渡河行動而變得薄弱一些,這無疑讓呼延翼看到了機會,這是一個稍縱即失的機會,任何一地軍隊在半渡的時候,防禦能力是最為薄弱的,匈奴人只需要捉住機會,很可能將晉軍殲滅于汾水西岸,最不濟也可以把他們逐過汾水,讓他們再無能力渡河作戰。
但就在晉軍的灘頭陣地周圍的防禦工事尚未完成之時,由打晉陽城方向,殺來了無數的匈奴精騎,如黑雲委地,向著晉軍的陣地就撲了過來。
和劉淵商議妥當之後,呼延翼立刻是調兵遣將,全力去對付晉軍。
挖壕挖出來的土也有大的用途,一般都是朝內疊放,在壕溝內側形成高疊的土坡,可供弓箭手來隱蔽,以方便弓箭手對外圍之敵的射擊。
二將率軍登岸,此時汾河西岸空無一人,周旨大笑道:「羊都督也太過小https://www.hetubook.com.com心了,這汾水西岸並無匈奴人一兵一卒來把守,又有何懼哉?」
對付騎兵,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壕高壘,這樣的工事,一般而言騎兵是很難攻破的,不過深壕高壘可不是一鞠而就的事,它需要晉軍大批的人馬和比較長的時間才能興建完成。
而現在匈奴人的唯一機會,就是趁晉蜀兩軍的包圍圈還沒有形成之時,主動地發起攻擊,打破晉蜀兩軍的圍困,而時機的選擇,就是此刻正在強渡汾水的晉軍。
儘管蜀軍南路的人馬只有四萬餘人,是三路大軍之中兵力最為薄弱的一支,但呼延翼清楚,因為軍中有劉胤的存在,這一支人數最少的隊伍,卻是最難啃的,根據斥侯稟報,蜀軍屯紮在梗陽城和及城北的北營之中,高壘深壕,嚴陣以待,這樣的對手,最好不要輕易地去碰,即使要碰,那也必須留到最後。
經過了晉軍熱火朝天的興建,整個灘頭陣地已經是初具規模,壕深塹高,m.hetubook.com.com頗有氣象,而且整個陣地在不斷地向前沿伸著,每向前沿伸一里,便可以容納上萬的晉軍人馬,如果按計劃完工的話,晉軍全部人馬渡過河來都不成問題。
晉軍連續地數日都在強渡汾河,無數的晉軍也是源源不斷地渡過河來,加強了河西的守備,同時也投入到了興建外圍壕塹之中。
如此一來,匈奴人便可以打破晉軍對晉陽的圍攻,劉淵也就可能騰出手來,專心致志地去對付劉胤。
陳元和周旨奉命之後,首先乘舟渡河,此時汾河水位回落,河道最窄處也僅僅才有百十來丈的寬度,須臾即渡。
但渡河行動畢竟不同於平常的行軍打仗,平時行軍打仗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兵力全部投送進去,但渡河之時,受渡船和浮橋這些東西的影響,晉軍很難在短的時間內到位,這就必須要倚靠已經渡河的軍隊組織一個的效的防禦陣地,以此來構築一道堅實的防線,以方便河東岸的晉軍可以源源不斷地趕到西岸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