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胤卻是慧眼獨具,選擇這裏做為伏擊的戰場,一則安國中間的狹長地帶足夠寬闊,足可以容納下幾十萬的人馬,二來劉胤也無須那樣的險山惡水,只需要給晉軍前進的道路可以設置點障礙的天險就足矣了,難道還能真的指望司馬駿一頭會扎進一個四面險要如絕壁的環境中嗎?
司馬駿一直糾結在蜀軍到底地派來了多少人打伏擊戰,總感覺到無論他向那邊進攻,蜀軍都沒有吃力的表現,應對得很是從容,似乎蜀軍每一面的都配備了足夠的兵力,輕輕鬆鬆地就抵擋下了晉軍最為瘋狂的進攻。
在司馬駿看來,劉胤就是傾盡所有持兵力,也未必能支撐起一個對晉軍八萬人的大包圍,更別說另外其他各路人馬蜀軍也必須地拿出相應的兵力來應付,否則被晉軍一路強行挺進,整個冀州的防線都會崩潰。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蜀軍擁有四面八方的包圍能力,而且在www•hetubook•com.com
不移動后力的前提條件下,每一個方位上的防守都是那麼的完美無缺,任憑晉軍如何地攻擊,就是無法找到蜀軍的薄弱處,從而一鼓作氣地衝破蜀軍的防線。
沒有破綻,那就意味著晉軍是很難打破這一層壁壘的,想要突圍成功,再玩這些小把戲絲毫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於是司馬駿放棄了多路進攻的方式,一門心思地向著東屏山發起了猛攻。
但正因為有兩山兩河這樣的險要,才有機會讓蜀軍十一萬大軍圍困八萬晉軍成為現實。
在瓜水南岸,蜀軍派出的白帝軍和關中軍,合計三萬人,在恆水北岸,派出的是虎|騎軍和隴西軍,也同樣是三萬兵馬,而東屏山和西疊山,駐守的合計是五萬人馬。
蜀軍雖然兵力上佔據了那麼一點小小的優勢,但與人家孫子兵法所說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相差的太遠,尤其是被圍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晉軍殺紅了眼,困獸猶鬥,拚死突圍的話,兵力分散到四面的蜀軍又如何來抵擋得住晉軍的瘋狂反撲?
整個東屏山的山前,橫屍遍野,血流成溪,直到天色將黑之際,晉軍也始終未能再進一步,司馬駿的心,徹底地變得哇涼哇涼的。
蜀軍四面的防線都已經打過了,但它的薄弱點究竟在何處呢?
司馬駿也不得不承認此路不通,蜀軍的頑強終於讓他見識到了什麼叫銅牆鐵壁,任憑晉軍的一次次地進攻衝擊,對蜀軍的防線而言,根本就產生不了任何的影響。
連續地作戰,讓晉軍的傷亡累累,死傷人數已經是超過了一萬多人,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卻還是無法突破那怕是一道蜀軍防線,讓司馬駿絕望的情緒上又添陰霾,現在他也只能是強行突破,如同再無戰果的話,司馬駿感覺自己差不多快瘋了。
無論那一面的兵力,都m.hetubook.com.com是和晉軍八萬大軍相去甚遠的,如果在平原地帶,這樣的防線是極其地薄弱,很輕易地就會被晉軍給突破了。但正是因為安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才讓這個包圍圈如銅牆鐵壁一般,堅不可摧。
正是這些談不上險要的險要,才會讓司馬駿放鬆警惕,不知不覺走入到伏擊圈中,等他真正地反應過來,就已經是遲了。
其他三處的進攻人馬也都停了下來,向東面集結而去,司馬駿先前還玩點小手段,試圖用同時進攻來迷惑一下對手,讓蜀軍無法搞清楚自己真實的主攻目標。不過結果卻讓司馬駿很失望,根本就看不到蜀軍調動的痕迹,但卻也始終沒有能夠找出蜀軍的破綻所在。
山不高那也是山,河不寬那也是河,如果沒有蜀軍在山上河前布防,晉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就可以穿過這些險阻地段,但蜀軍的存在,卻讓這些險阻發揮出不可想像的威力來。
「難道本王真的要和*圖*書死在這兒嗎?」司馬駿掠過一抹絕望的念頭,「不,絕不!」司馬駿雙目皆赤,差點就能噴出火來,他心中在吶喊著。
晉軍如蝗似蟻地撲向了西疊山,漫山遍野,聲勢浩大,畢竟七萬多大軍,可不是一支小型的力量。
司馬駿苦苦地思索著,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這可是古之名將兵法大家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雖然說這個十未必就是十倍的意思,但想要圍攻敵人,不佔據絕對優勢的兵力,是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
午時過後,晉軍的攻擊目標全部轉向了東屏山,司馬駿孤注一擲,準備強行地突破蜀軍的防線,殺出一條血路來。
事實上,劉胤在設計這個伏擊方案之時,就不準備傾盡全力派出所有的軍隊來參与,依靠地利優勢,只需要少部分的兵力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瓜河恆河,在戰鬥打響之前,誰也沒有認為它們會起到什麼作用,但蜀軍卻是巧妙地利用河流,和-圖-書在對岸進行布防,偏廂車加上弓弩兵的配合,硬是生生地晉軍擋在河水的這邊,始終也無法踏上對岸半步。
其實劉胤這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用兵之道,就是完全利用地利之便,安國一帶的地形十分的特殊,夾在兩山兩河之中的一塊狹長地帶,只是山並不是那種險峻陡峭的高山,河也不是那種波濤洶湧的大河,在一般的人的眼中,談不上有什麼特別的戰略價值。
把守東屏山的,是青龍軍的鄧朴和玄武軍的荀愷,右軍團沒有同左軍團和中軍團那樣擴展編製,每一個軍的人數還是一萬人,不過騎兵的戰鬥力可不是步兵人數多就可以彌補的,鄧朴和荀愷站在東屏山的山頭,指揮著蜀軍進行著最頑強地防禦,阻止著晉軍最後的瘋狂。
司馬駿接連遭受到挫折,神色明顯變得灰敗起來,他的信心也在極速地衰減著,四路出擊,均是無果,司馬駿這個時候,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司馬駿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