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還於舊都
第九百六十章 策反胡烈

胡淵年輕氣盛,早就受不了鍾會的窩囊氣了,一聽到朝廷的赦免之令,馬上就出來表態大力支持。
這時,早在後堂偷聽的胡淵一個箭步來到近前,對胡烈道:「父親,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您受鍾會脅迫,多年以來,一直是報國無門,這回陛下下詔赦免,正是父親回歸朝廷的大好時機呀!」
胡烈瞪了他一眼,胡淵只好是悻悻而退。
范適知道胡烈的為人,重情義,守孝節,所以才故意地提到胡廣的家書,果然胡烈態度大為改變,范適趁熱打鐵地道:「胡兄如此顧念兄弟親情,何不親自回洛陽與兄長相見一面,一敘離別之情。」
「可我殺了扶風王,天子又豈能輕恕,這赦免令中,恐怕不會有我吧?」胡烈將信將疑地道。
范適叮囑胡烈,要小心鍾會的耳目,畢竟事關重大,在胡烈沒有回歸晉國之前,一切尚還有變數,小心使得萬年船,一切需慎之又慎。
和*圖*書烈急忙拆之,羊祜的信很長,細數了胡烈及胡氏一門對朝廷的貢獻,對胡氏一族的功勛給了極大的肯定,同時羊祜也熱烈地殷切盼望著胡烈的回歸反正,對胡烈的際遇表示極大的同情,並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但保胡烈火回歸晉國之後,榮華富貴,錦銹前程,一樣也少不了。
胡烈掃了范適一眼,心道,你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我能回去嗎,恐怕還沒有進洛陽的城門,就已經被五馬分屍了。不過胡烈倒也沒有反駁於他,只是長嘆了一聲道:「今生今世,我恐怕再也無緣回洛陽城了。」
胡烈的父親胡遵曾官至曹魏車騎將軍,是魏國赫赫有名的三征將軍之一:征南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毌丘儉。胡烈兄弟六人,皆出仕,只是六弟胡世最早陣亡于長安,次兄胡奮歿于并州,兩位弟弟胡歧和胡傳早亡,如今只剩下兄長胡廣,卻也是天人和_圖_書相隔,再難相見。
范適大笑道:「胡兄多慮了,陛下在聖旨之中早已言明,除鍾會一人之外,余者盡皆赦免,胡兄自然在赦免之列。更何況當初胡兄是為鍾會所脅迫,不得已而為之,此事天下盡人皆知,陛下又豈會怪罪於你?」
可以預見的是,朝廷的赦免令一出,無數受鍾會脅迫的叛軍將士,都會紛紛生出回歸之心,鍾會的大勢去矣。
胡烈略有恍惚地道:「范兄,這是真的么?」
范適示意他將那捲黃絹打開,胡烈以前也見過聖旨,那鮮紅的玉璽印,他並不陌生,羊祜為了取信於胡烈,直接把司馬炎頒下來的詔書原件讓范適帶來給胡烈看。
說著,范適自袖中取出一卷黃絹來,遞給胡烈,道:「胡兄請看,這是大晉皇帝陛下剛剛頒發的詔書,凡是參与到鍾會叛亂之中的一應人等,除鍾會之外,一律赦免。」
胡烈沉默不語,突然發生如此大的和圖書變故,他確實需要靜靜。
范適道:「虎父無犬子,令郎年少英雄,真有胡兄當年的風采,何況令郎之言,亦無不當之處,胡兄難道還懷疑在下敢假造聖旨不成?」
胡烈抱拳道:「犬子孟浪,讓范兄見笑了。」
范適初來之時,胡烈就認定他是給羊祜做說客的,胡烈當年殺了司馬亮之後,早就斷了回歸晉國的念頭,在他看來,范適前來當說客,不過是想誘降於他,他若是要落到司馬炎的手中,肯定是生不如死,所以胡烈一見范適,便是冷眼相對,此時范適提出有胡廣的書信之時,胡烈之才為之動容。
「可是,父親……」胡淵還是竭力地想表達自己的意見,生怕胡烈不接受朝廷的赦免令。
不過胡烈年過不惑,卻是沉穩地很,單單憑著一份詔書,還不足以讓胡烈信服,他神色雖然劇變,但卻依然沒有胡淵那般激動,他衝著胡淵擺了擺手,道:「淵兒,你先和圖書退下,范大人在此,又豈有你說的話的地方。」
胡烈倒不以為意,這些部下,他可是了解的很深,他們的父母親人,大多在中原之地,其回歸之心,比任何人都強烈,只是苦無機會而已,如今朝廷的赦免令一下,這些人再無後顧之憂,只要自己振臂一呼,必然是一呼百應,就算鍾會派出些許耳目在軍中,也示必可以起太大的作用,如今,任何人都已經無法阻礙擋胡烈的回歸之勢了。
范適大笑道:「以某之地位,當然尚不足以為胡兄做保,胡兄請看,這是當朝太傅、征南大都督羊公的書信,胡兄一讀便知。」說著,范適又將羊祜的書信遞給了胡烈。
胡烈聞言猛地一震,整個人都呆住了,他張大了嘴巴了,用不可思議地眼神看著范適。
羊祜在朝中的地位,胡烈早已有所耳聞,有他出面來擔保,胡烈自然是比較放心,他終於點了點頭,道:「既然羊太傅如此說了,烈敢和*圖*書不從命,范兄回去之後請稟明羊太傅,烈必忠於大晉,至死不渝。」
范適大喜過望,想不到此行竟然如此地順利,成功地策反了胡烈,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只要胡烈獻新野城而降,那就是天大的功勞呀,鐵板一塊的鍾會叛軍也因此而大受打擊。
詔書上只有廖廖的幾行字,但在胡烈心中,帶來的震動卻不亞於一幅鴻篇巨製,他恐怕做夢也沒想到,他真得可以看到天子的赦免詔書,胡烈只為了今生今世,與晉國決裂,再也沒有回頭的希望了。
胡烈道:「豈敢豈敢,天子之詔,言出法隨,在下豈敢質疑,只是此間利害頗深,還須某再思量一番。」
范適一拍額頭,道:「看我糊塗了,這等大事還未曾與胡兄說過,也難怪胡兄有如此的想法。」
范適淡然一笑道:「胡兄也是在朝為官的人,這陛下的大印,不會不識得吧?俗說話君無戲言,身為天子,又豈能拿聖旨開玩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