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連聲稱謝,既然傅著如此說,楊駿也就安心了,他已經聽聞到這位傅將軍是劉胤的內弟,蜀軍左軍都督傅僉之子,有他在劉胤面前給自己美言幾句,前途一片光明。
根據當時宮殿周圍的人的招供,當時在大殿之內的,只有司馬炎一人,火起之後,也沒有看到司馬炎從烈火中逃出來,那就證明這具燒得焦黑的屍體就是司馬炎。
傅著則將此次輕易地拿下洛陽城歸功於楊駿,向劉胤舉薦了楊駿。
禁軍的忠誠度是遠遠要高於一般軍隊的,但戰鬥力卻不敢令人恭維,畢竟這些禁軍平日里是養尊處優慣了,疏於戰陣,缺少實戰經驗,和那些在沙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蜀軍隊伍相比,相差的就比較遠了。蜀軍凌厲的攻勢下,晉國禁軍是節節敗退,抵敵不住。
傅著一騎當先,沖在最前面,向著谷門的城門沖了過去。
從虎|騎軍入城之始,與晉軍的激戰就沒有停歇過,忠於司和-圖-書馬炎的御林兵馬,誓死抵抗,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不斷爆發著戰鬥。
方才那座宮殿燃燒之時,火焰衝天,照亮了整個的洛陽城,也讓許多人心生疑竇,在這種特殊的時候,這座宮殿緣何起火?大火之中,又燒死了多少人?
洛陽城的戰鬥一直未曾停歇,按照劉胤的命令,蜀軍開始向皇宮及周圍的街巷進行了攻擊,務必于明日凌晨之時,全部拿下洛陽城。
副將有些擔憂地在身後對傅著道:「傅將軍,小心有詐,不如由末將率一營先行入城,以探虛實。」
整個谷門此刻都在楊家部曲的控制之下,蜀軍入城的時候,這些楊家私兵早已接到了楊駿的命令,不得抵抗。
晉國的都城洛陽,就這樣兵不血刃地淪陷了,大晉王朝,走到了它的覆滅終點。
虎|騎軍進城之時,已經是日影西斜之際,等到虎|騎軍掌控谷門,冬日苦短,天色也漸漸地黑了下來。和圖書
雖然傅著對第一個進入洛陽城的名頭還是十分地看重的,但他卻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進入洛陽城中並沒有肆意地橫衝直撞,而是採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謹慎策略,先搶佔和鞏固一個城門,而後再向城內擴張。
傅著一馬當先,沖入了洛陽城。
帶著這些疑問,張樂第一個率軍衝進火場,本以為這麼大的一座宮殿,燒死的不知會有多少人,結果張樂卻在廢墟之中,只發現了一具燒焦的屍體。
但晉軍的抵抗力卻幾乎是在這座宮殿被焚毀的過程中完全地喪失了,蜀軍的進攻變得十分地順暢,晉軍禁兵非死即降,洛陽皇宮很快地失守了。
這一天,正是蜀漢炎興十一年晉泰始九年十二月初一日,晉亡。
傅著點點頭,道:「楊大人辛苦了,此事我定當奏報劉驃騎,劉驃騎那邊定然會論功行賞的。」
這個時候,蜀軍的各路人員也已經是源源不斷地向洛https://m.hetubook.com.com陽谷門趕來,並通過谷門,向洛陽城中開撥而去。
楊駿先前身為國丈,位居太師之位,在洛陽朝中權傾四野,位高權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楊駿獻城而降之後,卻對蜀軍的一員普通將領點頭哈腰,極是謙恭,到也是能屈能伸。
身後的蜀軍是魚貫而入,浩浩蕩蕩地殺入了城中。
張樂回稟給了劉胤,劉胤吩咐將司馬炎的屍體裝斂,準備將其以帝王禮大葬。
傅著哈哈大笑道:「無妨,本將軍所懼者,並非是入城之後,而是入城之前,只要殺入洛陽城中,何人是我虎|騎軍之敵?」
傅著入城之後,首先掌控著的就是谷門,將谷門裡裡外外地都派上了蜀軍的兵士,這樣的話,相當於蜀軍建立了一個進出洛陽的通道。
劉胤已經親臨洛陽城了,對傅著的舉動大為讚賞,認為他處置得當,安排合理,並沒有輕兵行險,貪功冒進,值得誇讚。
傅m.hetubook.com.com著雖然算不得上是一員智將,但這些年在劉胤的身邊飽受熏陶,潛移默化之間,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他一馬當先入了洛陽城,並沒有因此而昏了頭,而是井然有序,步調穩重地先將谷門掌控下來。
這個時候,洛陽皇宮之中突然地燃起了熊熊大火,烈焰很快地將整座的宮殿吞沒掉了,所幸這座宮殿是一個獨立的建築,沒有波及到其他的宮殿之中。
如果有城牆的阻擋,虎|騎軍是很難突破入城的,但一旦入城之後,以虎|騎軍的戰力,完全可以在洛陽城中橫著走,那怕晉軍在城中設有埋伏,虎|騎軍也是渾然不懼的。
看來這次降蜀,可是明智的選擇,晉國行將滅亡,如果自己不再爭取的話,那結果只能是和晉國這條破船一起沉沒,楊駿不想死,他們楊家不想倒,唯有在大潮之中把握機會,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傅著看著洛陽谷門城門大開,他也就不再擔心什麼了,只要殺入到城
https://m.hetubook.com.com中,管他楊駿是真降還是假降,虎|騎軍都可以縱橫洛陽街頭。
看到傅著安然入城,楊駿心想這回他便可以肯定自己的身份了,連忙上前討好。
就算楊駿是真降,但楊駿也不能代表洛陽城中的所有軍隊,畢竟忠於司馬氏的禁軍依然還是洛陽城中的主力部隊,如果虎|騎軍不計一代價地向洛陽城中發起攻擊的話,風險代價極大,與其如此,傅著倒不如先將谷門控制下來,等待更多的蜀軍前來,再對洛陽城發起最後的總攻。
洛陽城的戰鬥在凌晨的時候結束了,失去鬥志的晉軍禁兵最終宣告投降,和嶠死於了亂軍之中,鄭沖等人歸降,洛陽城宣告陷落。
劉胤對楊駿並不陌生,這位並沒有多少真材實幹只是依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的一代權臣,能力有限,花花腸腸倒是不少,看到晉國將亡,立刻是投機營,獻城而降,對於這類投機分子,劉胤並沒有重用的習慣,此刻也只是簡單地應了一下,便將注意力轉向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