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胤要求,獵殺野馬必須做為草原留守軍隊的常備任務,絕不容許在草原之上有成群的野馬進行活動,同時留守軍隊要對鮮卑諸部每年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任何鮮卑人私藏馬匹,都是死罪,一經發現,斬立決,同時部落頭人也負連帶責任。總之,在馬匹的問題上,絕不縱容,絕不姑息,發現一起,嚴懲一起,讓鮮卑人再也沒有機會觸碰到馬匹。
現在劉胤征服了草原,迫使鮮卑人臣服,只要繼續地掌控這個草原,別的民族就沒有滋生和強盛的空間了。
現在佔據著草原統治地位的是鮮卑族,柔然其實也是鮮卑族的一支,也就是說從東漢末年鮮卑興起到南北朝時期,鮮卑人統治草原長達四個多世紀。
不過劉胤倒沒有找茬的打算,沙漠汗能安份守己的遵從法令,不管他是流於表面還是發自內心,這一切其實都無關緊要。過慣了擇水草而居的生活,這樣的m.hetubook•com•com圈地生活勢必給鮮卑人帶來不便,但萬事開頭難,也許過上幾代人之後,後世的鮮卑人便會覺得他們就是這樣的生活,到時候,他們自然忘掉祖宗先輩的生活方式,心安理得地享受他們現在的圈地生活方式。
在數個月的時間內,漢軍收穫頗豐,獵殺的野馬超過了十余萬匹,整個蒙古草原上原本隨處可見的野馬群幾乎都絕跡了,漢軍獲得了大量的馬皮和馬肉製做的肉乾,充做軍需,大大地減輕了後方的物資供應。
劉胤返回幽州的時候,已經是興國二年的臘月了,不過用一年的時間,平定了整個大漠草原,如此神速,已經是讓人為之側目了。
也許有人會說了,鮮卑族不過是強盛一時,後來他們也就衰落了,取代鮮卑人的是突厥,再往後,還有契丹、女真,還有一統天下稱雄歐亞大陸的蒙古人,現在光遏制鮮卑族,https://www.hetubook•com•com有什麼卵用?
在深入大漠的時候,劉胤幾乎讀不到來自中原的消息,回到幽州之後,劉胤每天的任務就是把自己關在書房內,去讀那厚厚的書信和公文,那些塵封了近一年的公文奏報,堆集如山。
拓跋力微死後,做為拓跋部的繼承人,沙漠汗顯然沒有拓跋力微那般的壯志雄心,他屈辱地答應了劉胤的條件,交出了拓跋部所有的馬匹和兵器(所有的鮮卑人只能擁有七寸以下的小刀,任何長於七寸的刀劍和任何弓箭都是不容許使用的),以此來換回了全族人的性命和上千里的封地。
不過那是數百年乃至千年以後的事了,劉胤看不到,自然也無法施加影響力,他只希望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可以為後代子孫帶來一份和平,盡人事,聽天命吧。
在蒙古草原上,生活著很多的野馬群,胡人所騎的馬,大部分都是從野馬之中捕獲而馴化和圖書的,現在劉胤可以用武力來強迫鮮卑部落交出所有的馬匹,可是誰也無法保證以後鮮卑人可以繼續地捕獲和馴化野馬。
因為一旦形成了一種習慣,那是很難再更改過來的,劉胤就是要用這種方式,打磨掉曾經強悍無比的拓跋鮮卑的稜角,幾世之後,鮮卑人便再無危險了。
劉胤相信,如此幾代人之後,就算是把馬牽到了鮮卑人的面前,他們也不會騎馬了,不會騎馬的胡人,那才是真正的人畜無害。
劉胤最關心的還是南線的狀況,雖然他一直忙於北征,但伐吳大計卻是一刻也不容耽擱的。
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馬的問題,這次劉胤專門地組織騎兵,深入到大漠草原之中,對野馬群進行大規模的獵殺。
由於劉胤北征拓跋鮮卑,無瑕顧及遼東,逃到了遼東的慕容鮮卑、宇文鮮卑、段部鮮卑投靠了高句麗美川王之後,與之相相勾結,進犯遼東諸郡,遼東郡、樂浪郡、帶方郡先hetubook.com.com後失陷,只有玄菟郡尚在苦苦支撐。
沙漠汗的封地,是鮮卑諸部之中最大的一塊封地,方圓上千里,水草豐美,牛羊成群。劉胤從北海返回之後,特意地去沙漠汗的封地看了看。
不是說劉胤不想,而是沒辦法,畢竟這些民族還沒有誕生,整個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興衰,都是一代接一代的,匈奴之後是鮮卑,鮮卑之後是柔然,柔然之後是突厥,突厥之後是回紇,再往後才輪到契丹、女真和蒙古,就如同中原王朝朝代更迭一般,只是稍有不同的是中原王朝只是在同一個民族內部的王朝更迭,而草原上的更迭卻是種族的更迭。
劉胤目光投向了東方,看來是該向東進軍,解決遼東邊患的時候了。
還好南線有傅僉坐鎮,主持大局,各項伐吳事宜都準備的井井有條。正因為有傅僉坐鎮,吳國方面也不敢輕舉妄動,去年陸抗北伐失敗之後,吳軍兵力大損,只能是固守長江防線,以求和*圖*書划江而治。
漢軍伐吳準備諸事之中,重中之重的是益州刺史王濬的造船事務,想要破吳,就必須要打造一支可以匹敵吳軍水軍的漢軍水軍。王濬到任益州之後,表現的極為積極,親臨巴郡,監造戰船,訓練水軍,劉胤給他三軍的時間來籌建水軍,王濬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更重要的,這次獵殺行動,野馬群幾乎絕跡了,胡人再想捕獲野馬來馴化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劉胤下令給留守草原的軍隊任務是,要他們每年春秋兩次,都要組織人馬對草原野馬進行獵殺,以防止草原野馬死灰復燃。
曾經一統草原風光無限的拓跋鮮卑部,最終的結果是淪為了圈養的牛羊,可沙漠汗見到劉胤的時候,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不滿,他卑微而恭敬地跟隨在劉胤的後面,小心翼翼地回答著劉胤的問話,生怕一個閃失讓劉胤發怒,給全族帶來滅族之禍。
南線的形勢一片大好,但遼東的形勢卻是變得嚴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