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時空繪卷
第0492章 偉大計劃

這種珍貴的魔法材料過去只有英國皇家艦隊的主力戰艦才有資格使用,號稱「永不沉沒」的傳奇。同樣在船艙內還配備有目前最先進的蒸汽輪機提供動力,以及美國巫師國會專門為此設計出來的浮空裝置「墨丘利之靴」,以此取代過去飛艇氣囊中的低密度氣體。
但作為一名具有社會公德心的優秀企業家,威廉·愛德華先生絕不會因為對手的倒閉破產就放鬆懈怠下來,他的偉大計劃和奇迹造物,將領導美國成為人類文明的光輝燈塔!
整整一個月來,兩國的媒體人為此噴出的口水足以讓太平洋海面都升高一厘米。
只能說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
所以愛德華必須找到另外一條新的賽道,才能重新奪回自己想要的輿論熱點。
雖然聖盧華德航空公司的歐亞空中走廊計劃已經完蛋了,他們的飛艇正裝載著代理政府的炸彈,在德國人的圍觀下轟炸自己的祖國首都。
這年月隔三岔五就有人跳出來宣稱自己發明了永動機,要不https://m•hetubook•com•com就是什麼時間穿越機,人生重來器等等亂七八糟的玩意兒。在科學與魔法與神力並存的世界里,搞出什麼幺蛾子都不奇怪。
就算是以後想要改編成舞台劇,也沒有足夠的素材。
事實真相,也許有可能是法國人投降得太快,各國吃瓜群眾都還意猶未盡,這個時候又實在找不到更勁爆的話題……當然這隻是不負責任的推測,不能當真。
於是在他的安排下,美國媒體不僅沒有忽視那位福克先生完成的偉業,反而趁機大肆鼓吹為他造勢。
「企業」號設計的最高載客量達到了224人,載重量最高可達50噸,理論最高航速達到40節,相當於每小時七十公里,這個數據已經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飛艇和海面艦船,在戰爭中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威廉·愛德華先生決定親自為這場傳奇旅程彌補遺憾。他公布了自己野心勃勃的計劃,邀請各界社會名流與媒體記者登上和_圖_書自家公司的「企業」號航空戰艦,沿著福克先生環遊地球的路線再重新環遊一遍地球。這一次不止要將時間保持在八十天以內,同時還要參觀遊覽沿途的風景名勝,一路吃喝玩樂,真實地記錄下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不留遺憾,盡興而歸。
首先福克先生用八十天環遊地球這件事確實堪稱傳奇,站在人類整體的角度來說,這確實是體現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我們過去根本無法想象的地步。
「企業」號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軍事用途,美國政府將其編列為單獨的泰坦級戰艦序列,它是目前世界上可用倉儲空間最大,內部裝修最奢華,同時也是航速最快的空中飛行載具。整個船身龍骨採用了魔法加固的黃金杉木,擁有堪比鋼鐵的防護能力,即使受到撞擊或者損傷也可以自動修復。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造物。
直到二月份,著名的社會成功人士,企業家與慈善家,威廉愛德華先生才和圖書站出來發表意見,說大家不要吵了,讓我來說兩句公道話。
對於這種陰陽怪氣的言論,英國媒體人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幾天之後就有一位自稱福克先生友人的貴族老爺在泰晤士報投稿,聲稱福克先生在印度遇到了他的真愛,整個後半程都是與愛人一起共度,回到倫敦之後立刻就登記結婚。這才是獨屬於英倫紳士的優雅和效率,粗俗的美國牛仔又能理解幾分?
他並不是為了環球旅行而環球旅行。
不僅如此,因為使用魔法浮空裝置取代了過去的填充氣囊,大大降低了無用體積和行動風險,同時在頂層的平面甲板上,可以降落飛行器,也可以布置小型火炮。
理論數據太過於超前,以至於就連政府都不敢相信這玩意兒是真的。別說政府,連威廉·愛德華自己都不信。
而且必須要是在公眾輿論監督之下,堂堂正正,轟轟烈烈地進行試航,讓所有人用親眼見證,太平洋公司不是詐騙犯,不是精神病,不是王八蛋!
威廉·愛德華的環球www.hetubook.com.com旅行計劃直到四月末才得以實現,這倒不是說他在故意拖延時間,而是整個計劃本身從制訂到推行,就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美國媒體如此鼓吹一個英國佬,富有正義感的美國公民當然是看不下去的,很快就有幾位社會知名人士發表評論文章,話里話外譏諷英國人刻板無聊,為了追求時間上的極限,一路狂奔根本不顧及沿途的風景,完全是為了速度而速度,根本就沒有體驗到世界各地的奇妙浪漫。
所以才需要一次試航,通過實際操作來驗證這艘戰艦的真實數據。
這艘「企業」號航空戰艦,其實從十幾年前開始建造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報紙上的常客。太平洋航空公司為了與法國的聖盧華德航空公司建立的歐亞空中走廊進行抗衡,不惜投入巨資和海量的人工成本,邀請英美兩國諸多科學家,設計造出來這樣一艘無論從造型還是功能上都遠超時代的空中巨獸。
其次呢,根據福克先生的自述,他在這八十天的時間里絕大部分時間和圖書都是在趕路,不是坐船就是坐火車,中途還發生了許多意外,僅以個人的冒險經歷來說,當然是非常充實且具有意義。但對於這樣一件足以被記錄在歷史里的傳奇旅途來說,還是略顯乾燥。
只要不吹牛逼的話……
但事實證明,就算是魔法也要講基本規則,很多奇思妙想最終都被證明只是精神病患者為了拉投資想出來的騷話。
普通民眾可分不清楚這裏面的區別,他們甚至都不會認真看報紙,到時候肯定會說,英國人用八十天環遊世界,美國人也用八十天環遊世界,這有什麼可吹的呢?
原本計劃中的環球旅行是為了推廣太平洋航空公司最新研發出來的航空戰艦,但計劃還未開始,就被狡猾的英國佬佔據了先機。
美國媒體當場反擊,一位以談吐儒雅著稱的編輯在自家報紙上發表了看法——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哪個英國大兵在印度服役不是嫖到失聯?你們也有臉說自己在印度找到真愛?花了二十英鎊還是五十英鎊?有沒有把英國人帶過去的梅毒帶回倫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