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研究卻讓好多同行失去了項目、失去了經費,甚至都不知道該做什麼研究,有的甚至連工作有保不住了。
來參會的人數也非常多,材料相關的大型企業、材料研究機構,都派出代表來參加。
丁宗權滿臉笑容的湊過來,趕忙說了一句,「現在應該叫王院士了,恭喜啊!」
前面兩天都是進行的其他議題,王浩參加了一個上午的會議,發現都是合金、鋼鐵、生物材料相關的內容,就乾脆沒有繼續參加,而是到周邊轉一轉。
當時王浩覺得自己也可以開啟相關的研究,但後來他並沒有在繼續,因為已經能夠憑藉理論研究出超導材料。
……
會議正式開始。
杜建華做出了方向說明后,還明確表示會和基礎科學中心進行合作。
其中也包括一些超導領域的人物,比如,科學院材料所的杜建華,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的汪承林。
王浩聽著點了點頭。
他確實是引領超導技術變革的人物。
「一年?」
和張復貴的態度類似,好多的超導領域的學者,最多就是給王浩一個笑臉而已,反倒是他們集中在了一起,談著超導會議相關的話題。
「一下子就要兩個億……」
超導學者們的圈子主要圍繞兩個人,一個就是科學院材料所的杜建華,另一個就是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的汪承林。
一直等到第三天的時候,他才正式參加了會議。
雖然杜建華和汪承林申請的項目和他們無關,但最少杜建華和汪承林代表的是『傳統超導陣營』,能申請到大項目,就是『傳統超導陣營』的勝利。
面對一眾『不怎麼歡迎』自己的同行,王浩微笑的站在台上,隨後淡淡的說了一句,「我準備申請個理論項目。」
「怎麼?」王浩疑惑。
在科技部材料司、科學基金會材料部的領導,分別做出了會議報告以後,就輪到一些大型實驗組負責人以及學者上台。
計算組做研究的是半拓撲理論對應的雙元素問題,也會進一步論證雙元素組合的關聯,以及更進一步的三元素組合。
「周曉龍……」
所以只能說聲抱歉了。
「我們準備從電子波角度出發,來研究超導微觀形態和電子波之間的關係……」
汪承林明顯是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他說明的研究方向就是以傳統的超導凝態物理,去聯和_圖_書繫半拓撲理論。
不敢想象啊!
「不過也很正常,基礎科學中心原來的項目被卡了,那可是1.8億的項目,現在還要在申請一個……」
甚至,他還得到了會場內熱烈的掌聲,都是那些『同陣營』的超導相關學者。
好多人都主動過來打招呼、認識一下王浩。
如果能打通雙方的關聯,就可以讓超導機制更進一步,畢竟傳統的超導凝態物理研究了幾十年,有很多相關的成果,肯定可以推進完善超導機制。
王浩自然是非常受關注的,但台下的『同行們』,對他多少都有一些意見。
在會議正式開始前,好多學者就討論著,「基金會材料部對超導研究的支持預算,就超過二十個億吧?」
「根據王浩院士的研究成果,我們已經知道單介質金屬的半拓撲微觀形態……」
話題自然也少不了王浩。
這天的會議並沒有開始,他們就是進去打個卡、領個身份牌,了解一下會議流程。
這種情況下,他們對王浩有好臉色才是怪事。
所以他們以後也很難申請到經費,有些人甚至都覺得,馬上就要面臨失業了。
王浩禮貌的回了聲謝,糾正道,「還是叫名字就好,最近總是被叫王院士,總感覺怪怪的。」
自然。
這次的會議非常的重大,關係到後續幾年時間,上級部門對於材料相關科研的統籌支持。
王浩、鄧煥山、傅向東、何毅等人,一起乘坐飛機去了東港,抵達入住酒店以後,就去了會議現場。
這下王浩明白了。
「為什麼?」
一則是王浩的研究,讓超導凝態物理以及超導材料的研究都成為了過去式,他們手裡的項目,幾乎全部受到了影響。
王浩才進入會議現場就見到了個熟人。
他仔細想了一下,周曉龍確實是那種沒有腦子的人,估計就是因為『忠心』,才會受到陳建林的重視,甚至為此還幫周曉龍造假博士論文,拿到了博士學位,還留在實驗室擔任了研究員。
超導研究是最受關注的議題,主要就是因為半拓撲理論,以及超導材料實驗組的成果。
王浩感覺有些莫名其妙,倒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對他很熱情,但剛才的老院士只是禮貌性的微笑,不僅僅是不熱情,好像還對自己很有意見。
「當然了。」
「才幾十萬?」王浩聽到這個數字都m•hetubook.com•com驚住了。
但是,王浩並不認為,汪承林能申請下來項目。
「汪承林真是獅子大開口啊!」
現在他有了空閑,就去了東港的一些著名景點轉轉。
「而且他的方向很好,聯繫傳統的凝態物理與半拓撲理論,肯定會得到支持。」
不管對於任何的科研機構來說,經費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丁宗權是武鋼材料院的代表,會議和武鋼材料院的關係不大,他的心態也非常輕鬆,正和其他人一起說著、走著,隨後一抬起頭,就看到了王浩。
這個項目需要的不是一個實驗室,是很多實驗組一起進行研究,需要的經費也是海量的。
超導凝態物理的研究成為了過去式。
另外,上級部門把重點放在了半拓撲理論為基礎的超導研究方向,原來的超導材料研究,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
到時候,陳建林可能就會利誘他,讓他幫忙做一些事情。
同時,好多小的超導機構,不管是理論研究,還是超導材料研究,甚至連申請項目的方向都找不到,近來的日子自然很不好過。
王浩對於即將舉行的國內材料大型會議非常重視,因為會議關係到了科技部和材料基金會,對於超導研究各個方向的經費。
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那些『傳統』的超導材料專家,他們一輩子的努力都失去意義,手裡的項目不可能再獲得支持,想再申請項目都不太可能,幾乎等同於提前結束了科研生涯。
他說著還搖了搖頭,「收受賄賂、中飽私囊,判了四年。」
超導材料實驗組研究出了臨界溫度超過120k,可用於工業製造的高溫超導材料。
丁宗權追加了一句,「他做超導材料研究。」
但是他們的學術水平有限,又不是代數幾何專家,就很難做半拓撲理論相關的研究,更不用說申請超導材料研究的項目。
鄧煥山的超導材料實驗組倒是不愁經費,但其他相關的實驗組,還是需要經費的。
他正準備申請一個,溝通超導凝態物理與半拓撲理論的超大型項目,其核心就在於,研究CA005的半拓撲微觀形態。
旁邊有個姓張的老院士,頓時臉色一黑,他狠狠的看了丁宗權一眼,也知道姓丁的不太會說話,和王浩應和著打個招呼,就先一步走了進去。
丁宗權說的都直搖頭,他自認和*圖*書
為和陳建林關係不錯,事情爆出來才知道,陳建林有這麼多問題。
杜建華和汪承林私下裡達成了一致,他們拿出了很好的方向,又可以合作進行研究,同時,擁有豐富的科研實力,申請大項目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丁宗權發現王浩有些不解,拉著他到一旁,解釋道,「張復貴,凝態物理中心的老院士,他能和你好好說話就不錯了。你們的研究讓他的項目沒了。」
至於王浩……
雖然在東港生活了八年多時間,腦子裡的記憶也很不少,但因為絕大部分是在學生時代,手裡沒什麼錢,自然也沒有太多遊玩的體驗。
會議正式開始。
王浩也很難受到多少真誠的歡迎。
王浩和丁宗權說著也進入了會場。
然後轉到了東港大學合金材料實驗室上。
哪怕是來參加材料會議,他們也知道主要方向還是半拓撲理論為基礎的超導研究。
另外,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材料組,加入到研究中,自然就需要認真對待。
他也只有自己的研究,根本得不到超導行業內的支持。
不管是科技部還是科學基金會,都在半拓撲理論,以及相關的超導材料領域給予大力的支持。
這時候,上台的負責人和學者,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介紹自己的項目,或者是準備研究的方向,以便說服上級給予足夠的經費支持。
丁宗權說起周曉龍忽然笑了出來,「這個周曉龍,我還特別關注了一下,很有意思,他幫陳建林做事,也牽扯到數據造假之類,結果就只拿了幾十萬,後來好像還有個一百萬,但就和項目沒關係了。」
之後,王浩走上了台。
大型的實驗組肯定最先上台,汪承林就第一個上去了。
「需要五十億經費!」他說著伸出一個巴掌。
「合金實驗室呢?」王浩沒有關心過合金實驗室的問題,但聽到丁宗權提起來,還是感興趣的問了一句,畢竟和自己關係很大。
「剩下最嚴重的就是周曉龍和馬文鈞,馬文鈞還有個泄漏機密未遂,也判了八年,好像還牽扯到海外資金,他判的是最晚的。」
丁宗權笑了笑,說道,「我也這麼覺得,你這個年紀就是院士,不止是少見了。院士總感覺是七老八十的……」
因為……
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丁宗權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把持住,畢竟他不是個聖人,而www.hetubook.com.com以他在鋼鐵行業的地位,能輕鬆幫陳建林爭取千萬以上級別的項目。
很快。
但是,很明顯。
下一個是杜建華。
杜建華是科學院材料所的超導材料專家,他說明的研究方向和汪承林非常類似,但還是有新穎之處的。
「這個人感覺就是沒有腦子,對陳建林真是一心一意,最後也判了五年。」
科學基金會材料不針對的是所有材料的研究項目,單單是超導領域的研究,能夠支持三十個億,確實已經很不少了。
丁宗權說起了上次在武鋼材料院,評審項目發生的事情,話題就轉到了陳建林身上。
「二十個億?那肯定說少了,我聽說這個領域,最低也超過三十個億。」
這時候,議題就進入到超導研究中。
在臨界溫度120k的數據面前,其他做超導材料項目的團隊,手裡的項目自然失去了意義。
他感覺陳建林也太不是人了,牽扯到過億資金,怎麼也算的上龐大了。
王浩就是超導材料的領軍人物,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到了現場自然成為了焦點。
他們感覺好像是成為了超導領域的領軍人物。
丁宗權說了幾句,就和王浩聊了起來,他們的共同話題就在合金材料的研究上。
他覺得汪承林的方向很有意義,上一次見到汪承林,也是在大型學術會議上,對方就有意研究溝通凝態物理和半拓撲理論。
他們對於王浩都是同仇敵愾,就只能圍在汪承林和杜建華身邊,不斷訴說著研究上的鬱悶。
臨界溫度超過120k的工業超導材料,已經能夠應用在很多領域,說超導進入了新時代一點都不為過。
討論的議題包括航空材料、複合材料、精密材料、生物科技材料,也包括最重要的超導材料,等等。
「我原來還覺得陳建林是個人才,也幫他爭取項目……也幸好沒和他過多接觸……」
比如計算組,他們做理論研究,又不歸屬超導材料工業公司,拿的自然就是科技支持部門撥款的經費。
汪承林不只說了研究方向,還說了實驗準備以及整體的項目規劃,仔細聽一下,分析其研究過程就知道,他的項目最低經費需求也在兩億以上。
他滿是自信的說起了研究方向,「我的實驗組準備做超導機制研究項目,以凝態物理關聯半拓撲理論。」
顯然。
丁宗權嘆氣的說道,「和-圖-書我是真沒有想到,陳建林居然膽子那麼大,騙經費、實驗造假,查出了七個項目,牽扯了過億的資金啊!」
全場愣住了!
這倒是讓汪承林和杜建華感覺很不錯。
丁宗權想著都有些后怕,他繼續說道,「陳建林被沒收非法所得,還被追繳、罰款,最後判了八年,還不只是他一個人,他們實驗室一共有五個。」
在會議開始前一個星期,王浩就和鄧煥山、傅向東等人,一起討論了一下會議。
「王浩!」
「你知道消息了嗎?合金實驗室的事情都查清楚了。」丁宗權道,「牽扯的人太多了,二十多個,我們武鋼也有三個,其中問題最大的就是上次那個張小弟。」
這主要是因為,站在杜建華身後的是科學院超導重點實驗室,他們有足夠多的人才,足夠多的超導凝態物理以及材料研究經驗。
王浩也同樣認可。
丁宗權。
杜建華做完了報告,下台的時候滿臉都是笑容。
只不過想要申請經費項目很不容易,因為主要支持方向,是半拓撲理論以及相關的超導材料研究,凝態物理以及傳統的超導材料研究,就很難獲得支持了,即便獲得支持也很難申請多少經費。
雖然他們對於王浩也沒什麼辦法,但最後能夠爭取到同領域學者的支持。
等進入會場以後,王浩又碰到了好幾個熟人,也包括航空材料院的幾個人,見到以後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這些都是半拓撲超導機制中的基礎,因為大部分牽扯的都是基礎計算分析,對實驗的要求並不高,需求的經費也不是太高。
結果就分給周曉龍幾十萬?
當日常閑聊的時候,自然不會討論什麼技術問題。
這些學者對於王浩都很有意見。
丁宗權朝前看了一眼,不屑的撇了撇嘴,「這老傢伙!」
丁宗權也笑了出來,「我是聽合金實驗室那邊說的,他們有個研究員,我認識,周曉龍是陳建林的學生,家庭條件也很不錯,他的問題還有個博士論文造假。」
之後還和傅向東單獨談了談計算組的項目問題。
實際上,王浩和這些凝態物理專家、超導專家關係遠遠談不上好,但面子上還是要過去的,都是同一領域的學者,自然也要應上一聲。
一個星期過去了。
如果和陳建林關係再好,會發生什麼?
汪承林的水平確實不差,研究方向還是被認可的。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