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漁翁之利

趙王謀反了?!
「海公公儘管放心,俺叫北鎮撫司的楊勇負責此事,派人晝夜看守著。」譚清鄭重地點頭道。
接著司禮監太監海濤、司禮監掌司楊慶帶著幾個宦官跟班也到了錦衣衛衙署。海濤走過來,徑直問道:「人在何處?」
譚清和海濤一言不發,急匆匆地出了錦衣衛衙門,徑直往承天門那邊走。他們走得很快,後面個子矮的小宦官須得小跑著、才能跟得上。
海濤作為皇帝心腹太監、司禮監太監,是被准許在皇宮進出的。而錦衣衛將士通常只能在午門外,得到准許能到裏面的奉天門;錦衣衛指揮使一人,則可在後宮乾清門以外的地方走動。
王瑜道:「黃儼為趙王部署好了諸事,計以楊慶安排在御廚的同黨下毒,鳩殺聖上弒君謀逆!他們只待聖上駕崩,楊慶便帶著王射偽造的先帝遺詔,偷聖上的印璽用印。偽詔詐稱,先帝駕崩前,曾詔立趙王為皇太子。
九月中旬,蕭瑟的洪武門外,忽然傳來了一個如同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誰嚷嚷的?」譚清冷冷地問道。
海濤先問道:「就是你在洪武門外嚷嚷,告趙王謀反了?」
海濤聽罷,轉頭看向王瑜:「你為何敢說趙王謀反了?仔細道來!」
譚清道:「俺先問過了,此人自稱是趙王府護衛總旗,叫王瑜。俺查過他的任命狀等物,沒發現有問題;此人還帶著三個家眷,其中有婦孺,必定經不起錦衣衛的盤問。和-圖-書俺認為王瑜的身份不太可能有假,但須繼續查實。」
二人一起走出廂房。外面院子里幾個宦官正等在那裡,宦官楊慶立刻上來拜見;海濤用複雜的眼神看了楊慶一眼。這些微妙的動作,譚清都看在眼裡了。
海濤沉聲道:「立刻進宮稟奏皇爺!譚指揮,您可得叫你的人,把這王總旗看好了!」
王瑜沉吟片刻,說道:「回公公的話,事兒是這樣的。趙王長史府伴讀高以正,乃末將的親家;高家的女兒,嫁給了犬子。趙王府的謀逆之事、原先末將是一無所知;待親家高以正告知末將時,他們早已密謀好了!
一個武將指了一下那中年大漢。大漢抱拳熟練地作了個軍禮:「末將趙王府護衛總旗官王瑜,拜見譚將軍。」
「這事兒沒那麼簡單。」朱高熾開口道,「高燧應該不會在此時謀反。」
一行人徑直進了皇宮午門。
譚清趕到洪武門,見當值的將士已把三個陌生人圍住了。其中一個是皮膚粗糙的中年大漢,頭髮用一塊臟布隨意扎著,身上穿著全是塵土的布衣;另一個是大概十六七歲的後生,旁邊還有個幾歲的男孩兒。他們三人都是一身風塵僕僕、走了遠路的樣子。
朱高熾道:「不過高燧若被處心積慮的人蒙蔽,也不一定不會幹出點傻事……海濤,你派人去大理寺,把薛岩召來。」
這時便聽得聖上的聲音沉吟道:「此事還得查清楚,不能hetubook.com.com冤枉了高燧。俺做長兄的,還算清楚三弟高燧的為人;高燧比高煦的心思差不到哪去,按情理說,他還沒蠢到那個地步……
但眼前坐著的王總旗,似乎並不知道宮中的關係,說出這些事的時候、他說得是十分麻利。王總旗畢竟只是個管五六十名軍士的武將,又遠在北平趙王府,不清楚宮裡的關係也很正常。
東暖里其他人已經離開了,現在只剩下皇帝朱高熾,以及司禮監太監、錦衣衛指揮使二人。
等了許久,北鎮撫司百戶楊勇回來了,上前在譚清跟前小聲道:「事兒辦妥了。」
二人走進屋子,正坐在椅子上的總旗王瑜急忙起身,抱拳行禮。
海濤身邊的太監楊慶神情緊張,向屋子裡張望著,欲言又止、終未吭聲。譚清看了楊慶一眼,便與海濤一塊兒進屋了,依舊叫錦衣衛將士把住門。
大伙兒急忙紛紛道:「末將等明白了!」
王瑜道:「他們是末將的兩個兒子,還有孩兒他娘在客棧里。此事太大了,末將怕家眷遭殃,便帶了三口人連夜從北平逃出來!」
譚清終於沒忍住,抱拳道:「聖上明鑒,薛岩與郭銘、漢王都有舊……」
朱高熾發出一個聲音回應。譚清等了一會兒,便小心走到旁邊,侍立在側。他用餘光觀察聖上,見聖上的眼圈有點黑、氣色是相當不好;但是發生了如此嚴重之事,聖上卻並未勃然大怒,這倒出乎譚清的意料之外和圖書
深秋時節,位於大江南岸的京師還遠不到燒炭的時候,廂房裡冷嗖嗖的。太監海濤卻不動聲色地伸手,用袖子擦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
錦衣衛指揮使譚清,首先知會了午門的守門宦官,叫他們立刻進宮去告訴司禮監的太監海濤;然後譚清便帶著北鎮撫司武將楊勇等一行人,急匆匆地趕去洪武門。
……錦衣衛指揮使譚清,曾參与了朱高熾登基前的大風大浪,屬於比較信得過的人。那時朱高熾必須要自己人去掌管錦衣衛,所以選擇了譚清。
錦衣衛將士找了一間空廂房,把王瑜安頓在裡邊,然後派人守著。譚清收了王瑜隨身帶的包袱,回顧左右道:「別他娘的不懂規矩!沒有俺和宮裡的意思,誰也不準審他!」
過了一陣子,乾清門內走出來一個宦官,傳譚清入內。譚清在宦官的帶引下,進乾清門、過斜廊,來到了他經常去的東暖閣。
「父皇母后尚在之時,三弟是有點心思的;他做的那些小動作,俺暗裡也知道,不想說穿罷了。可到了眼下,光有心思有啥用?」
他一說話,太監海濤暫且緩下了腳步。朱高熾看向海濤道:「召進來再說罷。」
「坐,坐。」譚清說道。
他頓時意識到,郭銘涉銀環蛇的密案、沐斌被刺的疑案,他都沒查出有真憑實據的結果;但那些事是機密,又沒法交給外廷的官員,便拖到了現在……而今趙王的事,聖上忽然要找大理寺的官,是因為聖和_圖_書上已經不相信他譚清的能耐了?
「臣叩見聖上!」譚清上前拜道。
譚清點了點頭道:「那隻得俺們倆進去問話了。」
海濤道:「是。」
譚清謹慎地附和道:「聖上英明,道理確是如此。」
朱高熾看了一眼譚清道:「高燧雖是俺自家人,可眼下他是藩王,俺們不能悄悄就定案了,還得要大臣參与。」
告密者王瑜說到這裏,譚清發現海濤的臉色已是相當難看!因為楊慶這個太監是海濤提拔的人,現在就站在廂房門外!
「然後護衛指揮使孟賢等人發動兵變,先控制趙王府三護衛,再佔據北平布政使司,擁立趙王為帝!趁著朝廷官軍西進、與漢王叛軍大戰兩敗俱傷之機,趙王便率軍南下,坐收漁翁之利!」
朱高熾的眼睛瞧著二人,目光停留在譚清臉上。譚清急忙把腰彎得更低,臉也面向著地板。
錦衣衛指揮使譚清聽罷,瞪圓了雙目,良久才震驚地開口道:「這些歹毒小人,真敢想!」
譚清指著廂房門口,說道:「事關重大,俺們是不是先稟報聖上?」
譚清又看向另外兩個,「他們哩?」
譚清和海濤都不敢輕易吭聲,事涉親王、以及謀逆大罪,這可不是能開玩笑的事!
王瑜用力地點頭,神情激動地說道:「這事兒是真的,末將沒有半點虛言!」
譚清見狀,也不再吭聲了。
譚清便在乾清門外等著,海濤先進去了。
守門將士皆恭敬地抱拳道:「拜見譚將軍!」www.hetubook.com.com
「那趙王的心腹宦官黃儼擔當主謀,老早便在出謀劃策,布置各種事兒;黃儼又想方設法將其宦官黨羽楊慶,安排到了宮中要害之處。後來黃儼陸續拉攏了趙王護衛指揮使孟賢、長史府伴讀高以正等人,以及朝廷欽天監的官員王射……」
那楊慶是海濤的人!譚清沒有多嘴,誰養的瘋狗、讓他自己去處置,譚清也算是給海濤一個面子。何況這時朝廷還沒著手處置大事,京師的趙王同黨也不止楊慶一人;要是輕舉妄動了,反而容易打草驚蛇!
譚清立刻又問了哪家客棧,然後招部將楊勇俯首過來,小聲吩咐了兩句。譚清轉過身來,又道:「王瑜,你跟俺去錦衣衛衙門。不用擔心你的家眷,錦衣衛的弟兄會幫你照看著。」
譚清心頭頓時一沉,這等皇室的密事,為啥要召見大理寺的官?
此人確實是忠於尚可,殘暴有餘,但沒有半點查案的本事!
一行人進洪武門,往千步廊附近的錦衣衛衙門。
海濤拜道:「奴婢遵旨,即刻去辦。」
王瑜道:「多謝譚將軍。」
反正聖上先為趙王說話,譚清順著這麼一說,也不會遇到被人彈劾離間皇家骨肉之類的倒霉事。
譚清一臉恍然,忙抱拳道:「聖上英明!」
海濤想了一會兒:「稟報聖上,聖上若問起來是怎麼回事,咱們如何作答,敢情要一問三不知?而這人的身份尚未查實,總不能冒失地帶進去面聖罷?」
這個深秋,似乎註定是一個多事之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