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吾心安處是吾鄉
第十六章 朱元璋的將軍團

見一行人都見過面了。太子笑道:「好了。父皇在宮裡等著的。我們快走吧。」
很多商品是南北運輸。根本不入南京城中。都在這裏停留儲存,尋找買家。
此刻沐英才三十多歲,正是一個男人最黃金的年齡,更有雄姿英發的感覺。沐英說道:「你就稱呼我為西平侯?」
何夕立即上前行禮,說道:「後學晚輩何夕,拜見魏國公。」
徐達見了太子,立即上前幾步,隔了三五步的距離,就要行禮。太子立即翻身下馬,幾步攙扶住徐達說道:「徐叔叔何須如此。你這樣做,折殺小侄。」
說實話。在何夕看來,傅友德的形象,才更像是古人武將的形象。傅友德黑髮黑須,鬍子有幾分張牙舞爪的感覺。膀大腰圓,目光如炬。行走之間,有一股將軍的霸氣。不過在形如老農一般的徐達面前,不敢有一點放肆。
這些船隻都不小。船頭都繪製虎頭,看上去威武之極。
徐達看何夕,一時間閃過,從淮西起兵以來。很多人的臉龐。
幾乎是說曹操曹操到。
就這樣徐達非要行禮,太子不敢受禮,來回幾個拉扯。最後徐達行半禮。太子受之結束。
徐達不由想到這個。不過隨即徐達將這個念頭按下來,因為,徐達太了解朱元璋了。不管是不是,這都不是他不能想的事情。
一行人就在長干里碼頭上停下來了。
何夕正想問,除卻徐達之外,這一次從北平回來的www.hetubook.com.com人還有誰?卻見眼前一寬。一道雄偉的城門就在面前了。這不是別的城門。就是直到六百年後,日寇侵華的時候,依然能抵擋日本重炮轟擊的南京城正門,聚寶門。後世稱為中華門。
「好兄弟。」沐英豪爽地拍著何夕的肩膀,說道:「大哥在北平射了一頭虎,最可貴的是從嘴中射進去,一箭斃命。虎皮一個眼都沒有。就送給兄弟了。作為見面禮。」
何夕騎在馬上,落後太子一個馬位。看著波光粼粼的河道,上面大小船隻都有一些擁擠了。並沒有看出來徐達一行人。說道:「殿下,魏國公什麼時候到?」
倒不是這些人敢擋太子的路,實在人可以聽命令,但是那麼多馬車牲口,卻聽不懂人話。
最後是沐英。
然後何夕又見到了馮勝。
太子與這些敘禮之後,太子這才將何夕介紹給徐達一行人,說道:「這位是何夕,在父皇身邊當秘書郎。乃是父皇故人之後。朝夕不離。」
只可惜天不假年,沒有等到朱元璋登基,就已經不在了。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歲。如果馮國用不死,他的成就未必在李善長之下。
當然了,沐英這樣做,也是有另外一點點想法的。那就是將何夕定位在朱元璋收養的義子,或者遺孤的定位上。
何夕看著徐達,有一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覺,在他想來,用兵如神的徐達https://m.hetubook.com•com。就算不是一個羽扇綸巾的形象,最少也要威武霸氣吧。卻不想形如老農。
太子剛說完話,信手一指,說道:「你看,這不來了嗎?」
長干里是秦淮河以南,但是在明代城牆修建,將長干里一部分攏入城內。而長干里就成了貨物散集地,特別是城外,這裡有朱元璋建立數百間塌房。所謂的塌房,就是倉庫。
太子一笑說道:「徐叔叔其實無所謂的。都是一家人。不過,這一次回來的不僅僅是徐叔叔,有些事情就不好不做了。」
太子見何夕看著他,就說道:「孤是無所謂的。但是魏國公為國征戰,朝廷不能不禮遇之。否則會寒了前線將士之心。雖然讓百姓不便。但也不得不為之了。」
官府建立塌房,固然是為了方便往來客商,但是更重要的是為了徵稅。只是這種辦法,在明後期幾乎上流於形式。而今卻圍繞著這些塌房,有一片城外的繁華區域。
沐英說道:「陛下吩咐太子,待你要像自家兄弟一般,那你見了我,就該叫大哥。」
誰知道,他是名震天下的魏國公徐達。
隨即太子將他接受給傅友德。
似乎歷史一瞬間在聚寶門上流淌過。眼前的聚寶門,與後世的中華門發生了重疊。這道滄桑的城門不言不語地看著世界變遷。何夕忽然覺得,自己似乎要做些什麼。只有做些什麼,才覺得不枉在洪武年間走一著。和圖書
何夕行禮如故。傅友德卻有些敬而遠之的感覺。寒暄幾句而已。
何夕一愣,不知道自己哪裡出錯的。而今的沐英也僅僅有西平侯的爵位。這個稱呼沒有錯才對。
馮勝倒是老實人。恂恂有長者風。給人很是親切的感覺。
何夕說道:「殿下仁心,魏國公定然會感動的。」
太子見狀,微微皺眉。叫來一個官員,說道:「魏國公等一會兒就到了。這樣是不行的。傳令下去。讓各坊各廂將這一條路給清出來,封上兩個時辰吧。」
出了聚寶門,就是長干里。就是無數文人墨客筆下的長干里。
一時間,何夕有一種時空穿越的錯覺。
莫非是陛下的私生子?
對於自己的面子什麼的。卻沒有太多看重。
面前就是外秦淮河,一般所說的秦淮河就是這一條河的支流。更是南京城的護城河。
等一行轉到了通向聚寶門的大街上,更是繁華無比。聚寶門乃是南京正門之一。徐達也會從聚寶門入城。聚寶門外的碼頭,更是南北貨商聚集之處,可以說是天下繁華之地。
沐英才是朱元璋收養的第一個義子。小時候更是將太子朱標等幾個小孩子帶大。對朱元璋,以及朱標忠心耿耿。根本當成一家人來看。所以,既然朱元璋讓太子將何夕當自家兄弟來看,那麼,沐英就是何夕大哥。
何夕立即向北邊看去,卻見視線的盡頭,似乎多了幾道白帆。而河道上大小船隻都被人乘小船通知,避在一和圖書側,十幾艘大船排空而來。
等什麼時候,國子監生監規鬆懈之後,才有很多國子監生留戀煙花之地,將秦淮河染成了煙花之地。
無他,在他看來,朱元璋的故人,幾乎上就是自己的故人。這應該是那個老兄弟遺孤吧。只是看來看去,沒有從何夕臉上看出那個老兄弟的身影。特別是姓何的。
太子說道:「你不知道徐叔叔,徐叔叔為人,再謹慎謙遜不過了。他此刻定然是已經到了。就是幾里之外。我不到這裏,他是不會過來的。」
徐達說道:「好孩子,不錯。」
馮勝原名,馮國勝。為了避朱元璋的諱。朱元璋字國瑞。才改名馮勝了。其實馮勝是跟著哥哥馮國用跟隨朱元璋的。而馮國用就是對朱元璋提出以金陵為根本的那個人。
徐達更想不起來是誰?
剛剛修建好十幾年聚寶門,並不知道他後世會承受日本重炮的轟擊。此刻正向世人展現他的威武雄壯的姿態。
而且即便是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這輩子有太子,有沐英當兄弟照顧。也不算虧待了。
徐達看向太子的眼神有幾分慈祥,但是口中卻說道:「太子此言差矣。朝廷之中沒有叔侄,只有君臣。君臣之禮不可廢。」
「是。」這個官員說道。
很顯然,朱元璋給何夕定下來的身份。不相信的人有很多。但是質疑的人卻沒有。沐英不去管何夕是不是朱元璋的私生子。反正這樣的定位,讓何夕身份,不能有讓人不安的聯想。www•hetubook.com•com
如果不是太子的身份,派了官吏在前面開路。他們一行人估計要堵在這裏了。
何夕其實看得出來,徐達與朱元璋一家關係是真好。徐達非要給太子行禮,並不是諂媚,而是擔心身後的驕兵悍將,不給太子面子。所以他要先打個底,給太子立威。讓後面這群人不敢小看了太子。
一行人,從南京舊院,秦淮河畔過去。只是,秦淮河成為南京煙花之地,也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最主要的助推器,其實是南京國子監生。就好像是大學旁邊有很多小旅館一樣,年輕人荷爾蒙是難以抑制的。
沐英一點也不與何夕見外。何夕向沐英行禮。說道:「何夕見過西平侯。」
只是,而今朱元璋當政。對南京國子監要求非常高。監規非常森嚴。這些南京國子監生,不要說出來泡妞了。功課不好的話,是要按在地上打板子的。
只是這個待遇也只有徐達有,徐達身後的傅友德,馮勝,沐英等一幹將領都只能乖乖行大禮了。
長長的棧板搭在碼頭之上,為首一個身著蟒袍,為公侯服色。臉上溝壑縱橫,顴骨突出。有幾分乾瘦。如果不看此人是服色。這人的相貌讓何夕聯想到任何一個村頭下棋的老大爺。
一會兒工夫,船已經靠岸了。
這種情況下,何夕怎麼能說一個「不」字,也就太不給面子了,而且,何夕也感到了沐英與其餘將領不同。沐英的根底是在宮裡,否則這些事情,沐英怎麼會知道。說道:「大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