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說道:「孺子可教也,你的一些問題,我都沒有想到。那你說說,該怎麼解決吧。」
朱元璋有些奇怪地說道;「哦,這倒是奇怪了。何大學生沒詞了?」
朱元璋說道:「北疆。好大的題目。你覺得那些監生們能給出什麼好答案。真能解開這個難題?」
「好了。」馬皇后說道:「生死,天命也。人豈能強求,我知道你們的心意,隨遇而安吧。」
安慶公主說道:「那麼母後會不會有什麼隱疾,一時間看不出來那種。」
何夕細細看過去,最上面油印的,也就是對外公開,分發中樞各部分的。是一份軍情通報,也就是而今北疆的戰況。開春一系列戰事已經結束了,斬首五萬,俘獲人丁幾十萬,牲口百萬之眾。已經誰斬獲多少,誰有多少戰功等等。
朱元璋問道:「那些事情,戴原禮接了沒有。」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你說得對,朕的江山未來就指望你的這些學生了。朕也想看看,我大明江山未來的棟樑之才,而今有什麼風範。你回去就好好準備吧。定個時間給朕,記住要快一些。北疆決策等不得。」
何夕說道:「臣明白,臣回去之後,會立即https://www•hetubook.com.com推進這一件事情的。」
任何人在朱元璋面前過一眼,朱元璋能就看出來七七八八,這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如果能在朱元璋面前揮灑自如,不用說,一般府縣之職都是能勝任的。
「而且臣也看出這裏面有很多可造之才,雖然稚嫩,但不一定沒有可取之處。」
何夕回來的時候,朱元璋與馬皇后的狗糧已經吃完了。
何夕沉吟片刻,想了想,說道:「陛下,臣以為一人計短,三人計長,陛下不當聽我一面之詞。」
「幾十萬之眾,牲口百萬。這些人如何安置,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安置好了,從蒙古降軍之中,選拔騎兵,可得精騎十萬之眾,甚至能讓大明與殘元力量騎兵力量倒轉,下次出塞,就是滅此朝食之時,但是如果做不好,就是一個巨大的包袱,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待將來我朝與蒙古再戰的時候,這些人如何忽然發難,或許會壞朝廷大事。」
只是如此一來,對明鑒堂學子們,固然是一個機會。同時恐怕是一道不大好跳過的坎。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不錯,但是不夠好,膽子不夠大。」
https://www.hetubook.com.com
何夕一看,有些時間穿越的感覺。無他,他手中的文件是有一些是油印出來的。有一些手寫的。
戴原禮正在給馬皇后請脈。
在朱元璋與何夕走後。馬皇后對安慶公主說道;「你去一趟東宮,將雄英帶到這裏來,這孩子在東宮,誰都不舒服。讓他來我這裏吧。」
「第二個問題,就是戰利品的問題。」
安慶公主還能說什麼?只能點頭稱是。跑一趟東宮了。
戴原禮說道;「公主殿下,雖然說醫者治病于未發為上。但是實際情況,很難有上醫之能,查病于未發之際,公主殿下問我,皇後娘娘有沒有隱疾,我只能說,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皇後娘娘並沒有什麼隱疾。只是因為之前病根,長此以往,非養生之道。」
「這就引申出一系列問題,漠南要守,還是要棄。要守,該怎麼守,要棄,該怎麼棄?」
安慶公主說道:「娘,父皇說過——」
朱元璋說道:「你準備怎麼辦?」
「第三個問題,才是封賞問題。臣只能看出來軍中派系,但是如何安排,卻不是我能知道的。」
hetubook.com.com「不錯。」朱元璋點點頭。朱元璋對國子監生本來就有特別的感情。對國子監生都很看重,而今明鑒堂更是朱元璋所看重,這關注著,何夕從六百年後帶來的知識,能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何夕說道;「已經接了。」
「能選出一些出類拔萃之才,固然是好的。如果不能,也給學子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有機會上達天聽。」
坤寧宮之中。
好一陣子,戴原禮才將手放下,起身對朱元璋,馬皇后,安慶公主,何夕說道:「皇後娘娘早年根基有損,之後又生育連連,傷了元氣。是故脾虛體弱。但是算不了什麼大毛病。」
這也是何夕帶來的公文處理上的變化,因為油印的技術,讓更多的文件,能夠通傳各部。畢竟抄寫幾十分上百分,與油印幾十分上百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朱元璋說道:「選一個時間,朕到明鑒堂去。到時候讓你的學生一個個上台講。單單一封作業,能看出來什麼?能在朕面前膽氣十足,不怯場,不失態,這才有幾分可用之姿。」
朱元璋說道:「什麼是課題?」
何夕一愣,不知道朱元璋這是何意,說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來到乾hetubook.com.com清宮之中,二話不說,將一疊文書扔給了何夕。
何夕看完之後,對北疆的情況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等何夕看完之後,朱元璋直接問道:「你看出來什麼?」
何夕從裏面看到了燕王的功勞。
何夕說道:「陛下,天下大事,一人是做不完。正因為如此,才要培養後進,陛下安排我在國子監不就是為了這一件事情。總要給這些人一個施展的空間吧。」
馬皇后說道:「怎麼聽你父皇的話,不聽我的話了。我這不是沒事嗎?就是你父皇在這裏,也是要聽我的話的。」
朱元璋說道:「好。跟我去前殿,有些事情要問問你。」
朱元璋說道;「說什麼傻話,朕乃天子,朕的命,就是天命。」
「我開幾副葯,且用著,吃上三副,到時候再看看。這些老病根,只能慢慢養著。」
朱元璋對選拔人才上,是有自己的一套。
接下來是錦衣衛的奏報,徐達的私信,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報。
「這都是問題。」
何夕跟隨朱元璋離開了。
何夕見狀,低聲說道:「戴先生,這邊走。」
何夕沉吟片刻,說道:「現在臣看出三個問題,第一問題,那就是漠南留守與否的問題,從現在情況,瀚海之南m.hetubook.com•com,都在我軍手中。但是這種控制是不長久,也不可能長久的。不說嚴酷冬天,胡天八月即飛雪。這樣的情況,十幾萬大軍,決計不可能滯留在漠南,即便沒有天氣的原因。十幾萬大軍在漠南,糧草消耗,也是朝廷不可承受之重,長此以往,河北,山西百姓是無法承受的。」
戴原禮立即行禮,讓何夕送了出去。
何夕說道:「陛下說得對,一來,這些問題一下子拋過來,我只能先看出問題,但是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卻是不能。我需要一些時間。另外,陛下可知道,我在明鑒堂給監生布置的課題?」
「這又引出一系列問題。這些蒙古人如何安置,如果留在草原上,殘元一南下,估計都會倒戈相向,而如果安置在北方,讓他們從牧民變成農民,土地問題怎麼解決。百姓有沒有怨言,而這些蒙古人有什麼怨言?」
除此之外,何夕並沒有看出來什麼。
何夕說道:「臣想耽擱陛下一點時間,我會選出幾分比較好的學生作業,請陛下過目。」
何夕將課題解釋給朱元璋聽,隨即說道:「我布置的課題是北疆。」
何夕說道;「陛下對學子們的厚愛,臣一定代為轉達。只是不知道這些學子知道了,是喜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