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六十六章 江心洲著書

這也是時代的原因,在科學發展的前期,有很多百科全書一般的大學者,也是這樣的原因。
既然敵人不重視,自然科學。他也不用高舉高打了。默默傳播。培養人才。
其實這鐵礦並不難找。
何夕說道:「什麼事情?」
何夕在這上面一點都不懂。但是現實逼著他成為一個地質學家,礦物學家。工程學家,材料學家。當然了,這些學家都是有水分的。如果放在六百年後,他連入門都不到。
原因很簡單。
但這些問題,對於何夕不是問題。
第二,變法之事,恐怕要很長時間不能大張旗鼓,這是朱元璋的意見。也是何夕所面臨的現實。
兩個人共同做一件事情。既是同伴,朋友,合作夥伴,還是戀人。這種多重複雜的角色,是安慶公主從來沒有體現過的。
改變歷史不改變歷史,對於安慶公主來說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人他先拯救了我。
從此,何夕不會像之前,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但是這也代表何夕深陷朝廷爭鬥之中,越來越深。
何夕心中一動,https://www.hetubook.com.com知道自己該回京了。兩個月之內,發生了很多事情。宋訥之死,固然轟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慢慢地淡了下來。
何夕接過來打開,看見一些黑色的顆粒,裝模作樣地嗅嗅。他還記得黑火藥標準配方,但是這標準配方造出來的火藥,是什麼樣子。何夕可真不知道。更不知道黑火藥顆粒化之後,威力如何。是什麼樣子。
安慶公主在書畫上是有些功底的。於是,何夕所有書稿之中的插圖,都是安慶公主所畫的,特別各種施工圖,各種礦石樣本圖。等等。
中國這片土地太古老了。古老到了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人類活動的痕迹。而銅礦,鐵礦這些東西,不管什麼時候的人類都是非常重要的。幾乎裸|露到表面的礦脈,都有挖掘過的痕迹。
李本說道:「今日陛下辦大壽,召見諸王,秦晉諸王已經陸續往京師而來。」
而且以李本的功勞,雖然在郭桓案上有功,再加上李本父祖在杭州做暗樁的功勞,也不足以讓他一躍成為錦衣衛千戶。須知錦衣衛千戶,已經算是錦衣衛中高層了。
幾乎一個人將工理學院的課程給撐起m•hetubook•com.com來了。
畢竟錦衣衛之中,也不是太平世界。他作為李本的靠山。李本真出了什麼事情,他豈能不出手。
也就是你是一個小鐵匠鋪,自己去山上拉一些鐵礦石,敲打成為鋼鐵,賣給百姓,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你聚集數千人,呼嘯山中,大規模開採。你看朝廷怎麼辦你。
讓何夕感到難受至極的。他要為工理學院準備的教材。那就是採礦與冶金這兩方面的教材了。
這一段時間,也是兩人感情的一個升華。
很多時候安慶公主都高興之極。她暗暗感謝上蒼將這男人送到自己的身邊。
李本大喜過望,說道:「能為何駙馬效力,是卑職的福分。請駙馬放下,今後有什麼事情,我一定想辦法給駙馬爺通氣。」
畢竟,這礦說遠,距離南京這麼近。說近距離長江也很遠,特別是十余里的陸路,消耗太大了,在南京周邊,也不敢大量聚集人手。大明朝廷的礦業政策是,任百姓自由採礦自用。記住是自用。
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自然是沒有事情的。但是在南京左近。做這樣的事情,簡直是不要腦袋了。
何夕說道:「那就謝過千戶了。」
李本說道:https://m.hetubook.com.com「已經上報陛下,陛下很滿意。」
對於何夕來說,安慶公主好像一個一切做作業的女同學。但是對於安慶公主來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歷。安慶公主有時候痴痴地看著何夕,心中暗道:「趙士誠與易安居士大抵就是這樣吧。」
幾乎在何夕確定這裡是馬鞍山鐵礦之後,他就用朱元璋給的手令,調集當地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直接來這裏開礦。在開礦之前,何夕倒是來過的。但是一座大礦開啟,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而馬鞍山鐵礦作為一座大礦。根本不需要去探勘,而是直接去找已經開過的礦。或者已經廢棄的鐵礦。當然了,何夕手中也有地圖,有一個大概位置,這一找就找到了。
別的不說,從鐵礦到水運之前,十幾里山路都要先修整起來。否則將來有鐵礦也不好運出去。
李本說道:「有一件事情,下官覺得應該告訴大人。」
雙方也算是一拍即合。
安慶公主也沒有閑著。
何夕說道:「陛下滿意就好。」何夕一看,李本還在那裡,並沒有走。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不過,總是要裝著懂一些的。
何夕在江心洲這兩個月,是他過得最像學校的日子,雖然沒和圖書有老師催交論文。但是他卻知道自己的時間並不多。在這兩個月之內,他寫出了很多書籍。《採礦論》,《冶金原理》《採礦工程論》《礦物大全》《爆破手冊》《科學方法與實驗準則》等等的。
安慶公主也知道,這個世界上,也唯有何夕能讓體驗這種角色,其他的男人是決計做不到的。也不可能做到的。
只是自然科學這上面的事情,可以放一放。
是解決大明鐵礦供給問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場,何嘗不是?」何夕心中暗道:「在太平府待不了多長時間了。不過這一個項目不搞好。我心中總是不安。」
何夕不會忘記自己來這裏的目的是什麼?
既然如此,他要蟄伏一段時間。
但是在這個時代,何夕作為第一個系統整理中國古代礦物,採礦,冶金技術的人。註定成為這方面的祖師爺。
「何大人。」錦衣衛千戶李本說道:「這就是按照大人配方所製造的火藥。」李本一邊說,一邊將手中一個紙包,拿了出來。雙手給了何夕。
經過之前種種,何夕知道兩件事情,第一,改變思想是很難的。不是一時之間可以做的。
何夕說道:「不錯,已經上報陛下了?」
只是這礦在山脈丘陵之中,和-圖-書距離最近的水道,有十里有餘,距離長江也三十多里遠。開發什麼的,都是比較困難的。這種困難是對於小門小戶來說的。
很多事情對何夕來說,是很尋常的事情,但是對安慶公主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安慶公主早就知道他歷史上的命運,還有那個不成器的歐陽倫。根本比不上何夕的一根毫毛。甚至在何夕不知道的情況下,安慶公主已經求過了朱元璋,反正今後歐陽倫這個人,不會出現在他們兩人的面前了。
李本思來想去,心中有所揣測,那就是他之所以突然升上來,乃是與而今紅人何駙馬有關係。自然想要投入門下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找到馬鞍山鐵礦。將這個大礦開發出來。想來足夠供應南京了。
這一個多月過去了。何夕臨行之前,自然要看看馬鞍山鐵礦而今是一個什麼樣子。如此他才能放心地離開。
何夕說道:「我知道了。李千戶有心了。你我是杭州故人,今後也要多多親近才是。」
找到僅僅一箇舊礦。裏面到底有多少儲量。就不知道。
李本原本是暗樁出身,在而今的錦衣衛之中沒有靠山。或許說他僅有的靠山就是毛驤,但是毛驤作為的錦衣衛指揮使,手中可不缺人手。不會太關注李本。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