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蓋房子。也不可能用這麼多木材。
至於寧波造船廠的事情,還是何夕渡海的時候,與船老大攀談的時候才知道的。
何夕也知道,朱元璋對造船業,對航海業,傷害很大的。
姚廣孝說道:「少爺,我們去什麼地方?」
何夕在南京的時候,就看過。
今後的戰船,運輸船,等官方用船,何夕其實並不是太擔心的。有龍江造船的技術支持,再加上何夕自己的指點,足以造出合用的船隻。但是何夕想知道是民間造船廠的技術。
何夕說道:「老人家,我這來了,還沒有看見你們的造船的地方?能不能先我等開開眼吧。」
何夕說道:「去賣艘船。我也問過了,也就是幾百兩銀子的事情。」
何夕問道:「老人家,你們許家生意不怎麼好啊?」
但是各方面,這方面的記載,卻是空白。
不過,何夕已經通過朱元璋,下令讓龍江造船廠還是籌備海船了。
等鄭和下西洋這一件事情罷了。南京寶船廠就沒有了。但是龍江造船廠還在,其實就是南京寶船廠的人回到了龍江造船廠中而已。
何夕不知道,是大明朝廷懶得做這方面的統計。畢竟,這都是要人一筆筆寫出www.hetubook•com.com
來的檔案。或者,就是大明根本不怎麼管這裏的事情。
龍江造船廠因何而興?就是因為與陳友諒的作戰。
何夕說做就做,與姚廣孝等一行人打聽過後,就沿著碼頭走了十幾里。來到一個小村落裏面。這小村落看上去很是尋常。但是何夕細細觀察之下,卻看出來很多貓膩。
造船。
姚廣孝說道:「那還是老一套。」
何夕想了想,搖搖頭說道:「不行,此刻去與休息,行蹤定然被人掌握了。想再看出什麼真東西,可就難了。」
當然了。造那種幾十丈的寶船或許是的。但是民間一般不搞那麼大的排場。
何夕倒不是有隱瞞。但是他經過杭州與郭桓的博弈之後,他其實對地方官員,充滿了不信任。這一點,或許是朱元璋的言傳身教。
何夕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去船廠。海上的任何事情,都免不了船。船是一些海洋政策的根基所在。這一點是絕對要摸清楚的。特別是民間的造船廠,我必須看看。」
何夕帶著人東張西望。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立即有一個老頭過來,說道:「這位少爺,來我們村不知道有何貴幹?」https://m.hetubook•com.com
姚廣孝無法,只能攙扶何夕到一家茶鋪休息。
這種模式落後不落後,也不好說。畢竟,即便到了後世,很多溫州商人的組織模式,也與這種模式相差不大。
這位許老丈說道;「那是自然,少爺跟我來。」
許老丈嘆息一聲,說道:「日子也就這樣。跑商的人少了。要船的也就少了。說實話,大人來的也是時候,等我們這些老不死的人都不在了。村裡的年輕人,估計也只會造漁船了。」
湯和此刻就在寧波城中。可以說是整個寧波,不,整個浙江身份最高的一個人。可以說,整個寧波人的目光都在湯和身上,何夕只需見了湯和。何夕自己的身份就又隱瞞不住。
比如房子後面堆的大量木材。都是大木。而且看樣子,保存得很好,都陰乾了。
甚至可以說輕而易舉。
是一個度假的好去處。
雖然,在何夕看來,這種家庭作坊一般的造船廠,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在手工藝範圍之內,以家族村落為核心組織方式,才是這個時代的常態。很多產業都是這樣的。
別的不說,為鄭和下西洋造船的南京寶船廠,其實就是龍江造船廠。準確地來說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龍江造船廠之中專門分出來的一個車間。所需人員,全部從龍江造船廠調用。
隨即老人家帶著何夕一行人沿著海岸線走了幾圈,忽然見青山凹陷進去好大一片,兩側山勢環保。中間有一個靜謐的海灣。海灣上鋪滿了細沙。看上去美麗異常。
而尋常人家,即便是用材火,也不用有整齊的大木。
何夕休息了一會兒,才算是適應了晃晃悠悠的陸地。
何夕打聽的可不是這樣的。
何夕心中暗道:「不行。而今的民間造船業,也不能繼續衰落下去的。我需要想一個辦法挽回一二。」
大多數都是漁船。
因為,龍江造船廠,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大量民間船隻,才是大航海的需要。
只是,許家造的船,都不大。不,可以說很小了。
故而,大明官府造船業是一回事。但是大明民間造船業在洪武年間,對比元代,甚至有不進反退的趨勢。這也是很正常的。
據何夕打聽,整個寧波靠造船為生的村落,大概有十幾個之多。不過而今的日子都不怎麼好。因為禁海的原因,民間船隻需要量減少了不少。至於和*圖*書官府的船隻。
很多人房前都堆著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灰白色的。看上去是泥土,其實不是泥土。何夕也是做過功課才知道,這是什麼?這是一種灰,是有草木灰,貝殼灰,等很多東西黏合在一起的。用處就是彌縫。在船隻下面的縫隙上,塗滿。用來防水防漏的。
有些失望。龍江造船廠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不行,不是工匠技藝不高明。而是定位錯了。
官府在南京有龍江造船廠,可以說是整個大明第一,不,甚至天下第一造船廠。在地方上,各衛所也都有造船記錄的。畢竟,真要說起來,這造船也不是什麼高科技。
所以龍江造船廠生產最多的船隻,就是江船,甚至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所需要的大部分戰船,都是龍江造船廠造的。何夕來之前,就已經調查過。龍江造船廠改造海船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寧波,溫州,福州,泉州,這幾個的地方,都是大明東南造船重鎮。何夕自然想摸摸造船業的底氣。
那麼,這些木料是用來做什麼的。就很明顯了。
一個村落都在一個行業,在內分工,打通一條產業鏈。或者說分散在各地,都做同樣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只是海灘之上,m•hetubook•com•com
十幾艘大大小小船隻,或倒扣,或支在架子上,很多人正在趕工。而在一旁,空著好幾道水槽。何夕想來,不是別的,就是船塢。
何夕聽了,微微皺眉。
因為尋常雜木柴火是不值錢的,給錢都是打柴的人工。最多幾個大子,也只有在南京這樣大城市之中,一擔柴火才能賣上價格。尋常人家,根本不可能奢侈到用完整的木料燒火。
這個村落,應該就是以造船為生的。
如果說朱元璋有意傷害,卻也不對。但是朱元璋從骨子裡是一個農民。作為一個農民。他天生討厭風險。所以他喜歡天下人都在陸上種地,再加上,朱元璋的敵人,張士誠,方國珍,都是有強大的海上力量。
在何夕看來,這是一個問題。
所以,何夕想自己先搞清楚情況。再表明自己身份不遲。
何夕也開門見山,說道;「買船。」
這個老頭說道:「少爺,你可來對地方了。我許家時代造船。什麼樣的船都造過了。十里八鄉之中,提起我許家的船,那個不是豎大拇指。來我家這覺得讓你滿意而歸。」
姚廣孝一把攙扶住何夕,說道:「少爺,我們先回去休息一下吧。」
而今大明最大的船廠,就是南京龍江造船廠。
他更是要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