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做,對周王也是有好處的。
何夕說道:「知道。」
馮勝說道:「何駙馬說哪裡的話,我身為長輩,怎麼會如此待你,你想讓看什麼東西,拿來便是。」
這是馮勝煩惱所在。
馮勝說道:「朝廷大政已經定下來的。他在開封待不了多長時間了。我想在南洋給他選一個好位置。你的南洋戰略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先南洋選一個據點。並修建城池。你覺得令周王就藩於此如何?」
馮勝淡淡地說道:「你知道周王是我女婿嗎?」
何夕覺得未必。
只是何夕沒有想到,將來成為大明政治舞台上重要支柱,南海諸藩,或者說南洋勛貴集團,就在這一戰後慢慢成型。
馮勝微微一笑,說道:「不錯,這個計劃,上奏朝廷,通過的可能性就不小,我想陛下一定會支持的。」
對於馮勝來說,選擇這個地方,固然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更多是馮勝感到不安。
馮勝在乎的是朱元璋的想法。
而是這婚事,還是朱元璋點頭的。
何夕聞弦音而知雅意,立即說道:「只要馮叔叔開口。什麼條件都行。」
好一陣子,馮勝才將輕飄飄的幾張紙放在桌面上,在馮勝看來,這幾張紙重逾千金。
https://m.hetubook.com.com馮勝不去管,到底是因為什麼才有今天的局面。馮勝是帥才。他不會去想某一個小問題是為什麼發生的。他只找負責人。而今這一件事情就是。
只是他看了這個計劃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看似簡單的東西,背後有這麼大的手筆。這才對何夕刮目相看,整個計劃,讓馮勝想起了自己的兄長,與自己兄長的謀略,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破開迷霧,直擊核心。但是自己兄長的謀略更堂皇一些,而這個計劃更陰詭一些。這是謀士個人風格所致的。
馮勝其實也是有預感,只是他沒有想到太子會死而已。
而新加坡真的是這一代最適合的中心城市選址的嗎?
馮勝本來對何夕今日過來有一些失望的。
其實,何夕並不知道。
何夕說道;「我只答應這一件事情上點頭,也幫忙勸說陛下。但是事情如何?還要看天意?」
原本何夕準備籌集一兩萬精兵。人多了負擔不起。
最少在何夕看來,新加坡缺少戰略縱深。
第二個失望,就是今日何夕說法。讓他支持一場,幾乎不可能勝利的戰事。這既對馮勝在軍中的威望有損失,而且得不償和-圖-書失。
何夕心中暗道:「我可以說不行嗎?」何夕說道;「國公說了,哪有不行的?」
要起到的作用,就類似後世的新加坡。
最大的好處是周王將來擁有一批適合南洋作戰的軍隊,能讓周王迅速在南洋站穩腳跟,甚至有擴張的本錢。再加上南洋駐軍與周王軍之間的胞澤之情,周王將來挖牆腳也容易多了。
這是大明在南洋經營的第一座城池,是未來的南洋第一城,發展前景不用多說了。周王封到這裏,固然會苦一點,但是將來卻事情前途遠大。
何夕心中反覆思量,他沒有想到要封一個藩王過去。何夕說道:「國公也看過計劃,其中艱難重重。周王千金之軀,如果有一個萬一?」
當然了,新加坡所在之地,也列入備選之中。只是看有沒有更合適的地方。如果沒有新加坡也不是不可以的。
於是乎馮勝就成為朱元璋臨走之前,必須消除的隱患。
畢竟,周王在海外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缺口。尤其是軍事人才。而最適合周王軍的人才,自然是南洋駐軍了。豈不是一舉多得。
「何大人,覺得行不行?」
所謂之天意,上天之意,天子之意也。
宋國公馮勝微微一笑,說道m.hetubook.com.com:「好說,好說,今後日子還長著的。」周王就藩,也能讓馮家很多人手,送到南洋,一是留後路,二是為了解除朱元璋的猜忌。
但是周王三護衛,一萬五千人。按理是藩王發餉的。也就是何夕的計劃之中,平白多了一萬五千軍隊,而且不用承擔成本,都由周王承擔。
何夕將姚廣孝的計劃,具文以報。
何夕心中暗罵:「老狐狸,這算盤打得。真精明。」
何夕說道:「天威莫測。我們也不能將什麼想法都寄托在陛下身上,這不,我來請馮叔叔幫忙。」
雖然說,這個據點,或者說城池還沒有選擇。但是何夕內心之中,其實已經有選擇範圍了。那就是馬六甲海峽東端,能扼守馬六甲海峽與南海的交通要道附近。
馮勝淡淡地說道:「本朝慣例,藩王就藩之前,朝廷會營造好宮殿城池的。周王到底是陛下親子,不會如靖江王那麼不體面,等城池修建好了。周王再過去,在此之前。派一個長史過去就行了。」
身為朱家的女婿,各家的親戚是要記明白的。
馮勝封宋國公,封地在商丘。而周王在開封。兩家距離很近。畢竟是親生女兒,來往就頻繁一些。其實馮勝隱隱約約有些擔和圖書心的。擔心與藩王過從過密,將來會不會有事情。
馮勝不在乎海上賺錢還是賠錢。畢竟,馮家本來就是有家底的,又打了這麼多時間的戰,與陸仲亨這樣的草根一躍成為勛貴的人家不一樣,馮家有自己一套體系。如果馮家在亂世之中,能一舉定天下,這套體系就是新的朝廷。雖然不能,但是家中各項事務都有人操持。就賺錢這一件事情,有專門人負責。又有馮家的地位在,做正當生意,也是很賺錢的。
何夕一愣,頓時明白了馮勝的想法,心中更是暗罵:「馮勝老謀深算。簡直將便宜都給佔盡了。」不過,不得不承認,果然對經營南洋是有幫助的。
何夕說道:「那就請國公轉告周王,將來我家的海上生意,還需要周王好好照顧的。」
之所以不定下新加坡,是因為城市的發展,是有很多原因形成的。如果細細研讀新加坡的歷史,就會發現,新加坡的發展,也是有很多偶然因素,或者人為因素的原因。
如果朱元璋覺得海上不賺錢的勛貴,會有怨言。這可就麻煩大了。
何夕說道;「這好從何來?」
正是這種預感,讓馮勝感受到這是一個好機會,給周王安排好了。既然早晚不在中原,早去搶一個好hetubook.com.com地方也是好的。而且馮勝眼睛毒得很,他覺得既然大明從這裏進入南洋,那麼周王將來,很可能成為南洋諸侯之伯長。
歷史上,馮勝之死,就是因為他與周王關係親密。而且在徐達,李文忠等人不在了,馮勝的地位幾乎是軍中第一人了。再加上馮家軍原本的根底,幾個方面加在一起。
也算是一舉兩得。
這也算是另類父母之愛女,為之計長遠了。
馮勝打開一看,先是漫不經心。隨即聚精會神,甚至幾張計劃,反覆地看。沉思片刻,又好像想起什麼將計劃翻到某一頁,細細地揣摩。
但是太子寬厚。能夠服眾,他也就沒有多想。畢竟總不能將女兒趕出門吧。
馮勝說道;「不錯。看天意。有何大人這一句話就夠了。其實,何大人想開一點,這一件事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管這個計劃是何夕自己想到,還是有人給何夕獻計,單單看何夕有這樣的人輔佐,就不容小窺。
馮勝說道:「周王也是有三護衛的。」
第一個失望,就是眼前的風暴。
馮勝沉思片刻,說道:「你既然說到這份上了,你的計劃也相當不錯,我幫你說話,也不是不行。」說到這裏微微一頓。
馮勝說道:「這麼說,何大人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