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九十二章 遠思

又覺得這突如其來的任命,將自己的計劃給打破了。
就在這無數事情一一想出一個結果,或者理出一個頭緒的時候。忽然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湧上了何夕的心頭。太子為什麼要給孩子起名叫遠思。
晚上。何夕在書房睡了。
要怎麼才算是合於孔子之道?
在後世,何夕這種到一地能改革一地弊政,做得更好的官員,那是改革先鋒。但是在這裏,卻是一個愛折騰的,輕佻,傲氣。等等負面標籤都貼在身上了。總之一句話,不夠成熟穩重。
只是何夕看過孩子,粉團團的好生可愛,有些話就說不出口了。他先說道:「太子給孩子起了名字,就叫遠思。何遠思。你覺得怎麼樣?」
小孩子知道什麼?只是知道媽媽和他玩耍。高興得合不攏嘴,哈哈地笑,甚至在噴口水。
這也是何夕第一次在書房睡覺。
這種對立,何夕能感受到,朱元璋也能感受到。太子而今也感受到。只是兩人對何夕的態度不同。
我的大局才是天下大局。
這一夜,何夕書房的燈亮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天光大亮。金烏東升為止。而何夕整整一夜沒有合眼。精神看上卻還亢奮之極。
不過,何夕m.hetubook.com.com終究是做不到的。
卻不知道雙方的思想體系,與生產體系,價值觀念,就沒有一樣相同的。
何夕說道:「媛兒,你知道的。這是不行的。」
他越明白一件事情。
何夕想到自己對不起安慶公主,覺得自己在孩子才這麼小的時候,去南洋,甚至不知道去多久,說不定回來的時候,孩子就已經會說話了。感到慚愧。
何夕反覆揣摩這一篇文章。靠在椅子上,嘆息一聲,說道:「古人說話,真麻煩。」
安慶公主搖搖頭說道:「算了吧。父皇能起好名字嗎?我看,他比太子大兄還少書生氣,不要搞出什麼,殺盡江南兵百萬,這種嚇人的話。就叫遠思吧。」
朱元璋是鐵了心看看何夕所代表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所以讓何夕去折騰。而太子卻覺得他有必要提醒何夕,不能讓何夕走上歪路了。
何夕說道:「要不讓父皇起?」
至於台灣開發程度還太低了。雖然距離沿海比較近,但是主力還需要遼東大木,更不要說,這還有南糧北運的想法。
何夕見狀,心中暗道:「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有些事情是瞞不過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該說也就說吧。」他小聲說道:「朝廷的新任命下來了。我要離京了。」
但是工業社會,不,或者是近現代社會。是一套完整的動態的發展體系。
安慶公主立即將何遠思抱了起來。
這一句聲音不大。卻好像有一種魔力,安慶公主一下子愣住了。好像是定在了原地。
就在何夕絞盡腦汁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忽然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卻是小小的何遠思不滿意父母兩人都忽略了自己。
她已經很滿足了。
安慶整個人失落無比,說道:「我知道,父皇是不會答應的。因為父皇不會因為兒女情長而壞國家大計的。你也不會答應的。因為你是大英雄,大豪傑。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建功立業。更不會因為兒女情長而耽誤大事。」
太子如果按照歷史上早亡,也就罷了。如果太子真活得比朱元璋久,何夕也要有所準備了。
「南洋?」安慶公主大聲說道;「去南洋做什麼,南洋有什麼?怎麼派你去,不行,我要找父皇去了。」
這一句話,才是太子的真意。
或許這一句話,就是提點。m.hetubook.com.com
安慶公主自然一陣埋怨。埋怨何夕這個當爹的,這麼長時間才來見過幾次孩子。甚至沒有朱雄英跑得勤快。
他也在思考,遼東事情該怎麼收尾。畢竟,他可以不去遼東,但是遼東的事情,也要進行下去。不能耽擱,因為遼東與台灣的大木,是未來造船業的主要原材料來源。
合於孔子之道。
何夕心中暗道:「我離開之前,需要見陛下一面。商量這裏面的事情。」
似乎有人覺得,古人變個法,不是死那麼多人,就是鬧出黨爭。後來被清算云云。但是如果看現代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似乎每年都在變化,每一年都在變法。而且越來越好。
何夕說道:「南洋。」
何夕心中暗道:「我確實要遠思了。」
安慶公主隨即低頭逗孩子,說道:「遠思。何遠思。」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何夕冷笑。
何夕似乎想起什麼。立即披衣而起,點燈,從書架上找出韓愈的文集。然後一篇篇的翻看。找了半天。終於在《與少室李拾遺書》之中,找到了,太子提到的那一句話:「必望審察而遠思之,」也找到了這一句後面的一句話:「務使合於孔子之道。和-圖-書
是的。朱元璋在,他什麼也不怕。但是朱元璋只有十幾年壽命。洪武三十一年的時候,何夕也不過三十多歲而已。他還有後半輩子要過。他現在就要為此做準備了。
他揣摩著這四個字。不知道,這是太子的警告,還是勸諫。抑或者是太子的底線。不過何夕很清楚,他永遠不可能合於孔子之道。他之前也想過。但是在大明政壇上沉浸時間越長。
孔孟之說,是一套符合中國古代社會,靜態的穩定的統治體系。在古代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只能犧牲一些東西,來完成對天下的統治。
何夕只能賠罪。
何夕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拿什麼來安慰安慶公主。
不過,安慶公主也僅僅是口上埋怨而已,她也知道朝廷上出事了。何夕這一段時間很忙。比起何夕一直在外面。在京師隨時能夠看見,已經是再幸福不過了。
好一陣子,安慶公主才說道:「去哪裡?」
夫妻兩人的交流就沉默在孩子的哭聲之中。
何夕回到家中,先去見了安慶公主。
安慶公主一邊笑,一邊拿起一邊的手帕,給小孩子清理嘴邊的口水。
何夕說道:「媛兒。我——」
很多下意識覺得,變法改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無hetubook•com•com非是古人不行而已。
何夕此刻感受到他與太子之間,那道深不見的鴻溝,這道鴻溝,既是太子與何夕之間的。也是古代與現代之間的。
何夕與安慶公主夫妻這幾年,這是第一次拌嘴。當然了,並不是安慶公主將何夕趕出來。而是安慶讓何遠思這臭小子佔了何夕的位置。何遠思一直吵鬧,安慶公主這才勸何夕過來。
何夕不敢吐槽太子。但是她妹妹卻不在乎。安慶公主說道:「不怎麼樣?覺得平平。」
這名字不能說不好。但是何夕總覺得似乎有什麼東西被自己給忽略了。
太子大兄很好。為人處世,也沒有對不起何夕的地方。但是,大明該走向何方,卻不能由太子說了算。何夕此刻忽然理解了之前朱元璋對他提點。國家大略,天下大局都是什麼?
按理說,何夕來到了書房,雖然名義上是書房,但就是設施上,一點也不弱於卧室。這種情況之下,何夕能好好睡覺才是。只是何夕滿腦子都是混亂的思緒,根本不能入眠。
安慶公主語氣低沉,說道:「其實,你不該對我這麼好。你如果不對我這麼好,我其實也不會太在乎,你的出外。其他家的夫人們,其實也都是這樣過來的。只是你,你,你偏偏令我捨不得。」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