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孤身欲掃萬山雪
第五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他自然不願意服輸。
鄭道傳身體微微前傾,意氣風發地說道:「王氏享國五百年,而今也到了要終了的地步。王禑無道,上惹怒天朝興兵,下得罪世家大族,內外交困,已經是獨夫民賊。而今是王氏的大危機,未必不是將軍大際遇,大明皇帝陛下,並無東征之意,否則也不會將我朝列為不征之國。只是,形勢使然,邊臣貪功而已,而今將軍攬大軍在手,阻明軍不得寸進,內有大臣連通。只要能與明人僵持一段時間,將軍輕兵回開京,興廢立之事,將王位傳於疏宗,三五年之後,未必不能禪讓。」
一方面是李家在高麗日短,很多習慣上沒有高麗大族那麼保守。二來李成桂非尋常人。他在用人之上,也很有魄力的。只要用才華,不管什麼出身,他都願意用。
鄭道傳很明白,高麗的傳統。只有祖輩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定的勛位。才會被視為士族一員。只有士族出身,才能登上高位。那問題來了。尋常百姓如何才能,登上朝堂之上?這是一個無限死循環。
李成桂聽鄭道傳的話,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這些都是誰告訴你的。」
崔家是高麗鼎鼎有名的大族,崔家乃是清河崔氏的和_圖_書分支,在五胡亂華之時,遷到遼東,后因為戰亂避入三韓。而崔相,更是高麗的權臣,是當今國王王禑的老師。
畢竟,高麗的冬天是很冷的。
信使急得滿頭大汗,連忙否認道:「不是的,大王,不是的,大王。」只是他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解釋。
鄭道傳在李成桂麾下,也不是那麼痛快。就是因為,他覺得以他的才華,不應該僅僅在一個將軍麾下當幕僚。無時無刻不想登上朝堂之上。而今天,他找到了這個機會。
而在李成桂時期崛起的朝鮮功臣派,也成為朝鮮前期黨爭的重要一員。而鄭道傳就是其中領袖。只是鄭道傳也死在激烈的鬥爭之中。
所以在他看來,最重要的不是後面的事情,而是抓兵權,將這些暫時在自己麾下的軍隊,真正變成自己的軍隊。
在打仗這一件事情上,李成桂還沒有怕過高麗任何人。
李成桂也心動了。但是僅僅心動了片刻。僅僅片刻而已。原因很簡單,李成桂更現實,能成為將軍的人。沒有一個不現實的,因為任何偽裝,在真刀真槍面前是毫無用處的。
高麗,開京,景福宮中。
王禑固然不是一個愛學的國王,但是對於自己曾hetubook•com•com經的老師還是有一些香火情的。故而很是信重。
高麗王王禑拿著手中書信,這封書信,何夕定然很熟悉,因為不是別的。就是何夕招降李成桂的書信。至於這封書信,怎麼到了王禑的手中,正如何夕所料,息城的高麗大族,依舊在感情上更親近高麗朝廷。
本來是看破不說破的勾當。被王禑赤|裸裸抬上桌面,頓時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怎麼說了。
鄭道傳說道:「崔相。」
鄭道傳出身底層,父祖並不顯赫。他小時候讀書對他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好容易讀出一些名頭,卻發現出人頭地的路徑,都已經被名門豪強給佔據了。
李成桂想得太簡單了。他手握高麗近半大軍,已經成為高麗朝廷的焦點。繞不過的焦點。
其實高麗王王禑猜的一點也不錯。當地的世家大族,怎麼可能為高麗王效死。為了家族傳承,自然要給大明做出一些姿態來。但是大部分暗中也是支持高麗的。
故而,這個信使離開息城之後,繞過了平城防線,來到了開城,找了門路,將這封書信送到了高麗王的手中。
而現在最重要的是,讓明軍退兵,不管用什麼辦法。打敗明軍,m.hetubook•com.com議和投降。只要將明軍這個意外參与者逐出高麗,剩下的事情,就是順理成章的。高麗上下,沒有人能抵擋他的攻勢。
直到後來所謂的士林派崛起。才讓功臣派退出歷史舞台。
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李成桂說道;「眼前明軍撤退,是因為息城淪陷,於我沒有寸功。明軍今年或許不會來了。但是明年再來,會有什麼局面。我也不知道。明軍不解決掉,什麼事情都是虛的。」
而今高麗一半的軍隊在自己手上,不管後面發生了什麼。他們都不會漏過自己的。
好一點,一舉而下,差一點,不過是打幾年仗。
李成桂不想知道,這藍圖有多好,他只能知道這一件事情能做成幾分。
李成桂悚然一動,說道;「是他。」
「那就是因為,你已經背叛了寡人,背叛了高麗。是不是?」
鄭道傳說道:「這裏面有一個機會。一個令將軍世代居有海東的機會。」
高麗王王禑淡淡地問道;「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李成桂說道;「我說了,那就等。」
李成桂一愣,隨即回過神來。說道:「鄭先生的意思是?」
他怎麼也想不hetubook.com.com到是他。
信使不知道高麗王問這一句話,是什麼用意。但還是立即說道;「息城。」
李成桂有沒有意,還在兩可之間,但是鄭道傳是非常有意的。鄭道傳這個人,與中國歷史上一個人可以類比,那就是趙普。
他即便滿腹才華,只能淪為下僚。
李成桂有很多想法,但是他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不參与這一件事情,倒不是李成桂這個時候成為高麗忠臣了,實在是作為一個武將,任何時候,都覺得武力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信使大吃一驚,說道:「大王,我對大王忠心耿耿,我如此冒險來送信,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王禑根本任命官員,從來不看才能,而看能不能信得過。是以崔瑩才能成為高麗的國相,掌握大權。
這誘惑太大了。
高麗王看完之後,沒有立即表示,而是指著面前的信使,說道:「殺了。」
「將軍可有意乎?」
鄭道傳說道:「將軍,一旦讓崔相獨佔其功,那將來?」
只能在非常時刻,才能做到這一點。
「這是天大的危機,也是天大的機會。」
鄭道傳說道;「不是崔相忘恩負義,只是崔相眼中,高麗社稷才是最重要的。」
李成和*圖*書桂說道:「高麗社稷,那就等吧。」
他只要能追隨李成桂推翻高麗朝廷,他不僅僅能列為朝堂之上,甚至能成為群臣之首。這對李成桂來說,自然是李家王朝萬代之利,而對鄭道傳來說,也是一洗自己祖上白身之事,他成為高麗鄭氏開宗之祖。讓鄭家成為高麗名門之一。
鄭道傳只能來高麗西北,投奔李家。
鄭道傳繼續說道:「而今開京的事情,就在入冬之後。今年冬天就可以另立新王,並派人去南京,負荊請罪,不過是割地,貢馬,而已。高麗還能存續。」
「不然。」鄭道傳說道;「高麗之禍,在內而不在外。今年已經深秋,大明再厲害,也不可能在冬季進攻。如果大明真違背天時而來,我相信將軍,定然讓他們知道高麗軍威。」鄭道傳說到這裏。看看了李成桂,卻見李成桂並沒有反駁,可見李成桂是有自信的。自信在冬天這種特殊環境之下,抵抗住明軍的進攻。
高麗王王禑說道;「息城已經陷落了,作為孤的忠誠,你應該在陷落的時候,與明賊死戰到底,你現在為什麼還活著?明賊既然派你來送信,定然是知道你的身份的。他為什麼派你來?」
只是李成桂沒有想到,作為帝師的崔瑩,居然也背叛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