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世看,很多人覺得不可能,雲南怎麼可能不是中國的雲南。但是問題是,在沐春這個時間節點上,他的擔心並不是假的。
燕王意思到,眼前他想要毫無顧忌的西進,必須解決後方問題,不僅僅是後勤的問題,而是與朝廷達成新的共識。
如果有一天,要用練子寧的性命來換燕王的性命,練子寧一定會願意付出性命的。但是練子寧忠於燕王。並不代表,練子寧不心向朝廷的。
這種預感不是平白而來的。而是朝廷對雲南的一系列動作感知到的。
不過,他也不在乎。
最少雲南的貨物,可以有一個新的出貨方向。
沐春就不客氣了。
不管是因為沐家兩代人在雲南,應該避嫌。還是沐春在南北戰爭之中旁觀的心態,以至於朝廷對沐春有些不放心。
沐春當初就跟隨父親打麓川,歷史上他們打得就很厲害。而今大明武器更新換代,更是砍菜切瓜一般。
不過,沐春也知道,單單憑藉雲南一省之力,是根本做不到這一點。既然定國是會讓人說話,他就敢大聲說出來。
其他的都是蒙古人,回回,各有心思,反正燕王不能信任。
但是問題也在,這裏,如果這些地方,為大和圖書明所有,大明對外雲南,就擁有了形勢之地,可以居高臨下,直接將這些南蠻推進大海之中。
燕王其實也準備將來給自己不能繼承王位的兒子一塊封地。畢竟而今的燕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封地了。
練子寧覺得燕王與朝廷兩相得安,才是最好的結果。
是。
但是這必須是建立在燕國中樞強勢的前提上。
畢竟,他要維繫雲南對於朝廷的向心力,所以,即便雲南到印度道路更容易,沐春也會將這些道路給挖掘開來,決計不許有。
以至於後世稱雲貴,就是因為去雲南一定要先去貴州,
但是燕王卻不想。
畢竟,沐家與東宮關係最親密,沐春與朱雄英也算是熟人,這些年關係疏遠了。但不用幾年,就能恢復過來。
雖然說,被揍了兩次。沐春依然知道,麓川某些人在搞小動作。大概覺得,深處於熱帶,很多中原的將士,不能適應這樣的氣候,才敢如此放肆。
他想是的就是雲南的治理。
雲南有很多河流,這些河流都是流到印度洋的,只要打通,雲南聯繫印度洋,甚至要比聯繫中原容易。
燕王內有雄心壯志。
而馮誠作為未來封爵之一,他應該在朝
https://m.hetubook.com.com廷才對。而今卻被派到了雲南。
因為他掌控的不是一個燕國,而是三個小國了。
貴州地無三尺平。可不是說笑的。
在沐春看來,就形勢而言。內雲南與外雲南中間的邊界地帶,乃是,內雲南的門庭所在。
燕王決定東行的時候。
無他,雲南想要與內地聯繫太困難了。從雲南到貴州,再到湖南,一路上都是山路,簡直不是人走的路。
對於這一點沐春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據說,隆武功臣封爵這一件事情,內部已經商議的差不多了。只等找一個時機宣布了。何夕將這個時間定在國是大會之上。
如果按照朝廷的想法,燕國未來將士一系列小國構成。這樣燕國就不可能威脅到朝廷了。
北京打下南京,正式成為朝廷之後,對雲南下了很多命令,首先是馮誠回到了雲南。
而不是相反。
否則就會面臨南蠻蹬鼻子上臉的問題。
不是別的。那就是南下,直接打到大海去。
只是別人看燕王威風霸氣,但是燕王自己知道自己的底氣,燕國號稱人口千萬,但實際上,並不https://m.hetubook.com.com到這個數目,漢人不過一兩百萬。這還是他使勁從中原薅羊毛的結果了。
有了這些地方,內雲南才能安穩。
畢竟,而今還沒有形成沐家世鎮雲南的局面。沐春在做選擇之前,就已經預見到了這個下場。
而且隨著馮誠入滇,跟隨他入滇的軍隊,並不是馮誠本部人馬,而是很多北方新軍。朝廷對雲南的情況,已經很明白了。
這對雲南是一個大好事。
但是燕王的功業,估計等不到二世了。一世也就沒有了。
在此之前,沐春決計不會有這個想法的。
既然如此,沐春也是有一些傷感的。
最少沐春就知道,從雲南是能夠打通出海航道的。而出海之後,沒有多遠,就能到南洋總督府。
雲南聯繫中原的道理也很困難。
只是既然何夕已經說出來了。
燕王只要承諾了,即便他還沒有分家當,下面的孩子們也會下意思為自己多爭取家當而奮鬥。
本來,馮誠應該是在未來的國是大會上出現才是。
總之,沐春要離開雲南了。
所以。練子寧其實是支持燕王以分三王的代價,換卻朝廷的支持。
燕王並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
當然了,沐春也知道。其實從雲南出海,還有和-圖-書一條路,那就是從越南走。不過,而今的安南大抵是是老實的。他也不敢不老實的。而麓川卻是不老實的。
而沐春內心之中,就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但是而今不一樣了。
畢竟,雲南剛剛到大明手中,之前數百年都是淪為蠻夷之手的。
所以,這一次南京之會,燕王不想去也不行。必須過去。
雲南分外三部分,內雲南,外雲南,還有兩者之間的邊界。內雲南,其實就是昆明大理,幾乎上是漢地了。而外雲南,其實就是指雲南南部,也就是而今的緬甸等地。兩者之間,就是雙方拉鋸的地方。
畢竟隨著南洋開發,西洋地區也有大量船隻出沒,大明對於印度洋地區,也不是什麼也知道了。
不過,這一次定國是會上面有很多東西,何夕還讓下面暢所欲言,說當地情弊。沐春不知道是真的是假的。
畢竟,他想要建立起是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現在答應了這一件事情,將來他再打仗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好安排了。
比如雲南沐春。
人心就是這樣的。
麓川等土司,就是因為在各方面的支持之下,才蠢蠢欲動。
其餘方面也有很多人接到這個邀請。
沐春對這一次邀請是有預感的。
https://m.hetubook.com.com他甚至有一種預感,他估計是不會回到雲南了。
而燕王所依仗的漢人之中,卻有很多人心向朝廷。比如眼前練子寧。燕王就很煩惱。練子寧是不是忠臣?
燕王說道:「我知道了。那就準備準備吧。開春之後,我就回南京,這順便看一看,鐵路修到什麼地方了。」
在沐春看來,這兩條路都太過不靠譜。一但有事,雲南很有可能與中原脫離了。
沐家父子大半輩子都在雲南了。沐春也知道,他今後離開了,也很難再回來了。他更想給雲南一個出路。
而今大明天下靠海吃飯的模式,已經很明顯了。但是雲南卻沒有一條通向大海的通道。這也罷了。
沐春不過沉寂幾年而已。
沐春怎麼能不考慮,會不會舊事重現啊。
這一場國是大會要開上好幾天的。
他當年放棄奪位,本身是想要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不是一些小國。
說起來,也不過是兩條路,一條是秦代修的五尺路,只有五尺寬,從雲南到四川,另外一條就是從雲南到貴州。
大明的艦隊出現在西洋並不是一件難事。或者說大明漢人的商船已經到了。雲南到大海的路線,非但不會讓雲南對朝廷出現離心的問題,還能將雲南納入大明更多的經濟影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