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涼州城(二)

四個方陣里,無數的旌旗在迎風飄揚,彷彿漫山遍野的草地里,星星點點盛開的野花。
「宋軍列陣,如此整齊有氣勢,像是要攻城嗎?」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定要叫你們好看!
剛才的喧鬧一下子全消散了,城南變得寂靜無聲。
中間兩個方陣,首先入眼的是密密麻麻的長矛。
在前面兩個方陣後面的兩個方陣,他們是由無數個小方陣組成的。同無數的水滴組成了湖泊,無數的岩石組成了山嶽是一樣的。
在他們中間,是數隊的或持刀盾、或持長槍的士兵,他們的隊形相對比較散,卻是緊緊地貼著方陣。
李延慶眼睛不好,除了「宋」字,其餘的都看得模模糊糊,於是便問旁人。
「去看看。」
上面正中間是一個碩大的「宋」字,下面是一行楷書。在旗杆一側,還有一行小字。
眾將都是久經沙場的人,被李延慶這麼一提醒,猛然間都醒悟過來。
一定是這樣的!這才符合羸弱的宋軍一貫作風。
此時的李延慶不再惱怒,而是沉下心來思考宋軍的部署,和目標。
可人家也配置有弓弩手。
這個發現讓李延慶吸了一口涼氣。
四個大方陣出現在涼州城南,出現在李延慶等人的視線里。
只能用弓弩https://m•hetubook.com•com遠距離打擊。
他們有三四千人,排成一排排不直的線條,緩緩地走著。
過了宋國新時制的五點半,黑夜如同退潮的海水,迅速地離去,現出了原本被它們包裹的一切。
騎弓的射程原本就比步兵弓近,更不要跟宋軍的神臂弩比。還沒跑到射程,就被宋軍用神臂弩給覆蓋了幾輪。
只不過打了幾場勝仗,就敢如此狂妄!不僅敢深入我國境,居然還放棄自己的優勢,攻起我們的城池來!
很快就回來報信。
「軍人須服從,軍令守森嚴,戰場要勇敢,不怕死,永—向—前。一二三四!!!」
眾人的議論紛紛,讓李延慶直搖頭。
「奇怪了。」李延慶把宋軍圍攻涼州城的部署在腦海里擺開,理了一遍,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而且是很嚴重的問題。
「留後,諸位將軍,宋軍又有新動靜了!」
終究還是要步兵冒死攀爬,守軍有足夠多的手段去對付他們。
是啊,宋軍新搞出的方陣在城外對戰時確實很厲害,可用來攻城,那就是開玩笑了。
在方陣的四個角,是肩扛神臂弩、背帶箭筒、腰挎佩刀的弓弩手。他們組成四個小方陣,跟隨著大方陣在緩緩地前進。
「留後英明,一眼就看出宋軍部署。」副將們連忙奉和_圖_書承道。
如果是一年前,李延慶絕對相信,可是現在,他不敢相信。
這些床弩要比以前的小許多,但是弓臂依然有那麼多,甚至不少床弩,弓臂是成雙對開的。粗粗一數,有六七十輛車,也就意味著有六七十張床弩。
其餘幾人跟著笑了幾聲,被李延慶瞪了一眼,都憋回去了。
它們被打磨得通體發白,在陽光下閃著寒光。遠遠看去,彷彿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向涼州城流淌過來。
在四個方陣後面,是一輛輛車子,由驢馬拉動著。車子上坐著有人,但更引人矚目的是一張張床弩。
「報!留後,城西也來了一支宋軍。」
李延慶一下子明白宋軍的部署。
「留後,屬下覺得,宋軍擺開這個陣形,是押陣用的,對付我們進攻用的。」一位將領遲疑地說道。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而且宋軍的弓弩要比夏軍的強,尤其是神臂弩。射程遠,殺傷力大,對射根本占不到便宜,更談不上對長矛陣進行打擊。
用騎兵騎射?
馬鞍後面是兩壺箭矢。
「留後,怎麼了?」一位親信連忙問道。
他指著前面宋軍大陣里一面最醒目的大旗問道:「那一行字寫著什麼?」
想到那一丈多長,密密麻麻的長矛,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無論是手持盾牌和_圖_書,還是身披重甲,對上那如林的長矛,只有一個下場,被穿成肉串。
「留後,東門全是騎兵,打著朱雀旗井宿一師的旗號,有上萬騎。」
李延慶轉過頭去,看著不知不覺地圍過來的諸將,信心滿滿地大吼道:「諸位!宋軍如此聲勢,肯定是要攻城!今天,我們,大夏勇士!在這涼州城裡,一定要叫宋軍流干最後一滴血!」
這種氣氛迅速感染了所有的守城夏軍,涼州城氣勢高漲!
歌聲越來越清晰,除了前唐王昌齡的《從軍行》,李延慶還聽到其它的唐詩歌聲以及宋軍今年才開始唱的軍歌。
在四個方陣側翼,是一支騎兵。
副將甲的話讓眾人的腦海不由自主地想象了一番。
不過李延慶並不擔心,床弩再霸道,也只能遠距離殺傷人,對堅固的城牆毫無辦法。頂多把鐵杆長箭矢釘在城牆上,組成一道梯子,步兵攀著這道箭矢梯子爬上城樓。
長矛頂上是近尺長的鐵矛尖。
宋軍最前部離涼州城牆兩百步時,隨著一位軍官揮舞著旗幟,然後響起一陣號角聲,整個隊伍都停下了。
「留後,北門也全是騎兵,同樣打著朱雀旗井宿二師的旗號,也有上萬騎。隔著兩里左右的距離,排成應戰隊形。」
宋軍都打到涼州城下了,還叫羸弱?
時間來不及,等兜一圈下來,m.hetubook•com.com估計宋軍都開始進攻了。他派了兩位副官騎馬前去查看。
李延慶在心恨恨地說道。
「可是這方陣能攻城嗎?」副將甲接著問道。
李延慶和諸位將領連忙跑出城樓里的房間,趴在跺牆上,向外張望。
對付我們進攻用的?開什麼玩笑?攻城的是宋軍好不好!我們才是守城的。對付我們進攻的?難道宋軍擺開這個的陣形,是擔心我軍在擊退他們的攻城后,趁勝追擊?
你們傻,宋軍可不傻!
眾將發出一陣鬼哭狼嚎聲!他們揮動著手裡的刀劍,氣勢洶洶,恨不得把目前還看不到的宋軍砍得七零八落。
李延慶騎上馬,帶著幾個隨從,在城牆上的過道小步跑著。
前面一半手持著三角旗的長槍,上半身著鐵甲,配著鋼刀、斧子等武器。後面一半騎兵,身穿皮甲,背著一張騎弓,配著一把彎刀。
到了西門城樓,李延慶看到了差不多的宋軍軍陣。
負責觀察敵情的軍官大叫道。
在方陣旁邊,每一排都有位鼓手,手裡的鼓槌有節奏地敲打著胸前的小鼓。宋軍士兵的腳步與鼓聲同步,彷彿是河流的嘩嘩聲,越來越近。
「留後說的對。宋軍的大方陣,尤其是那四個長矛如林的方陣,非常適合野外對戰。進攻,先用弓弩手遠程壓制,長矛再如林推進。一旦挨近,誰擋得住?」
有眼尖和圖書的夏軍士兵看清楚了,回報道:「留後,『宋』字下面是『涼州師』三個字,旗杆一側寫著『大宋陸軍甲二步兵師』。」
「哦——!」
涼州城東拼西湊,才不過三十張床弩。或許這就是國力的差距吧。
夏軍在攻打宋國城池時,吃了不少苦頭,但是也學到了不少守城的手段。一切都準備妥當,李延慶有信心叫宋軍飲恨涼州城下。
他們身披鐵甲,肩扛著一丈多長,如小兒胳膊粗的長矛。長矛筆直,如同一顆顆挺拔的樹,彙集成一片森林。
李延慶沒有親自去這兩處查看。
而且現在是開玩笑的時候嗎?不把宋軍的意圖搞清楚,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前面是長矛如林的兩個大方陣,後面是支援步兵方陣,側翼有一支騎兵,最後是幾十張床弩。
「宋軍的主攻方向是南門和西門,北邊和東邊,只是策應而已。用騎兵監視,防止我軍從北門和東門出城,繞道襲擊宋軍攻城步軍的側翼。」
同樣,軍陣中間也有一面大旗,「宋」字下寫的是「祁連山師」,旗杆一側寫著的是「大宋陸軍甲三步兵師」。
「涼州師?好大的口氣!老子定要叫你們磕得血流牙飛!」
兩千多的宋軍士兵,組成一個方陣。
「說不定宋軍想用長矛把涼州城的城牆捅爛。」一位將領開玩笑地說道。
「東門、北門情況如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