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白龍菩薩,跳入魚框中的魚

說來也怪,這些妖類在西洲落腳,大多皆是變作道士形象……若讓不知內情的人見了,還說是道門多出妖邪,只佛門降妖除魔。
「原來如此。」
悟凈也附和了一句:「再加上那時候天規森嚴,天仙不能私下凡間……她們偷跑下來洗浴本就不好張揚,自然不願意節外生枝……況且只是一處溫泉而已,另外還有八處呢,倒也不必跟這些妖魔相爭。」
最近還有一位佛門菩薩北洲境內行宏願,也是步履艱難,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成效……六耳獼猴只是遠遠看了一眼,並沒有敢去打擾,對於除了觀音大士之外的菩薩,六耳獼猴一向敬而遠之。
這樣的小妖在並不少見,每到一處洞府,總能遇見類似遭遇的小妖。
一提起來便是——
兩人鬥了一場,六耳略佔上風,但並沒有分出勝負。
有悟空跟在身後,還用不著他們這些小妖帶路。
倒不用這妖精引誘,他法海此番也當一回魚兒,甚至不用你下鉤,便直接躍入你魚框之中……只看你胃口大不大,能不能吃得下。
什麼?你不信?!
法海念了一聲法號,他以法眼觀瞧這些小妖身上的罪孽,卻也只見幾分淺薄……畢竟都是些的蜂蟲小妖,當真叫它們作惡,自然也很有限。
而且還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此事二郎真君已經去查了……如今二郎真君麾下可謂是人才濟濟,最出眾且最得力的,自然還是六耳獼猴。
正如師父所言,生靈出世時,哪有什麼善惡之分。
小白龍當然不會認為自己已經成了菩薩,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是我。」小白龍點點頭,「你們知道我?」
小白龍擺正了心態,他似乎找到了方向,重新振作了起來。
這件事情又事關三藏法師,自然轉交給了神通不凡的六耳獼猴去處理。
以前被這七隻母蜘蛛網住的時候,能認其做母,求饒留下性命。
往後再遇見山間妖魔,定將其往上十八代都和-圖-書查個通透。
小妖們自有一股靈性,他們聽見三藏法師與小白龍之間的對話,便知道保住了一條小命……其中為首的那個蜜蜂更是向三藏法師叩首道:「不敢隱瞞法師……七怪去尋她們兄長去了,我們能為法師帶路。」
阿彌陀佛。
不也被三藏法師收服?
只是引小妖重新入正途,這種事情早也不用法海親自出手了,小白龍在團隊之中除了負責探路之外,這等善後之事也一向都是他來做。
但本洲的凡俗如何能知曉外面的事情?
「同道都喚我黃花觀主。」他也是個有急智的,心眼一動便想好了說辭,直接把道觀的名字拿出來用,他也反問了三藏法師一句:「還未請教高僧法號。」
法海聽了不敢大意,囑咐大聖道:「三界多有奇毒,萬不大意,你且小心行事……等我上山之後,一同入內。」
而且三藏法師有隻手擎山的法力,是有印證的,那銀角大王至今還在平頂山下壓著,他親口承認是三藏法師將他壓在山下的。
不論是被動、還是主動所學,總會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起來,只是正向與否的差別。
你道那孫大聖是怎麼從五行山下脫困的?
「原來是三藏法師,請裏面坐。」
柳間棲白鷺,渾如煙里玉無瑕;桃內囀黃鶯,卻似火中金有色。
或許是也熊教頭自己不爭氣,那些「吃香」的位置輪不到他,因而只能當個訓練小妖的新兵教頭。
這地方……除了真武大帝這種狠角色之外,便是天庭的許多神仙輕易不願意入內。
黃芽白雪神仙府,瑤草琪花羽士家。
小妖們見八戒兇惡,都掙扎著拜倒在三藏法師面前,這位法師看起來雖然並不和善,但……也只能祈求他發發慈悲了。
雖然師父並沒有因此怪罪,但小白龍自己已經在心裏給自己記上了一過,連帶著上次在七絕嶺時的失誤……讓小白龍深以為戒,心中暗暗發誓:下次絕不再犯。
和圖書只是小白龍的神情並不算太好,因為他終究還是有了些疏漏,誰能想到這七隻母蜘蛛,竟然還有一位兄長?
「他們說……若是遇見了三藏法師降妖除魔,就往白龍菩薩那邊兒跑……准能活命。」
「發現了……有一日她們七個正在泉水中嬉戲,正遇見七仙姑下界……但七仙姑見她們七怪在水中,雲頭尚且沒有落地,便直接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來過。」
但這也是他的運氣,正因他整日忙著調|教這些小妖精,讓他並沒有機會跟著妖王一同下山劫掠百姓,自然吃人也沒有他的份兒……因此,反而逃過一劫。
而這時候,大聖也現身相見,向師父小聲說道:「師父,這觀中的觀主法力渾厚,弟子怕火眼金睛驚擾了,因此未曾探其本相。」
正巧七個師妹提前來報信,讓自己已經有了準備……
「悟空。」法海以氣機為引,尋到了悟空所在,傳音問道:「妖魔可在其中。」
兩個弟子當即不說話了。
若就這般觀之,還說這是一處仙山福地,誰能想到其中妖魔盤踞?
那五行山是佛祖神通所化,將大聖壓住死死不能動彈,而這位三藏法師三拳將五行山轟碎,孫大聖這才從中脫困……
因此,觀主面上的笑意十分真誠。
相對比于探山,還不如教導這些小妖有用。
最後對方遁入了北洲,而六耳獼猴知道此地藏著許多上古大妖,因此便沒有擅入。
這也是為什麼小白龍有些自責的原因之一,他一開始還為自己尋到了七隻小妖的蹤跡沾沾自喜……一時的得意忘形,卻忘了再往深處走一走。
有沒有自己探山,其實都一樣……自己做的都是無用功。
最穩妥的辦法,自然就是用計下毒。
「阿彌陀佛。」
甚至同在盤絲嶺中。
運轉法眼觀瞧,果見其中妖氣森森,雖有些道妙之氣,但也難掩業障。
「不必了。」
只不過其中有一些心甘情願跟著洞府妖王一同為惡……而絕大和圖書部分都是如同眼前的這些小妖一般,渾渾噩噩。
這些個小妖倒也算是機靈。
正是環境影響「人生」,放在妖精身上也適用。
「在,在。」大聖連聲道:「七個母蜘蛛已經向那師兄訴完了苦,此刻正要定計害人……細聽了幾句,說此地乃西行必經之路,要引師父入內,行下毒之事。」
而改變「人生」的,是自身所學。
畢竟以往的妖山之中,也都是一座妖府,誰曾想這盤絲嶺竟有所不同。
觀主稍愣了下,心說,這倒是巧了,貧道號為百眼魔君,也有別的妖怪叫我多目道人……但這等法號如何能告知於你,豈非自報底細?
不多時,便見一中年道士快步而出,他略微掃了一眼,他這裡有唐三藏的畫像,自然就認得了眼前眾人的身份來歷。
如今的三界傳言之中,通常將五行山作為三藏法師的出道之戰。
另有一隻馬蜂開口說道:「法師……這盤絲嶺南山處有一口溫泉,喚作濯垢泉……原本是上界七仙女的浴場,七仙姑不在的時候,她們便偷佔了洗浴……」
七隻蜘蛛精的兄長,或者說師兄的地盤,離盤絲洞並不遠。
法海看了一眼小白龍。
「貧僧唐三藏。」
遠的不說,便說那浪浪山中的小妖……雖出了小豬妖這樣一個另類,但大部分妖精都是如熊教頭一般,上頭吩咐什麼,他們便做什麼。
他畢竟不是存正的釣魚佬,魚兒自己入瓮來,只會讓他笑得更開心,但是他還得裝模作樣一番,「不知是哪裡的高僧?到我道觀何事?」
不過這也是生靈趨利避害,求生之本能,八戒只笑了兩聲,便沉聲:「爾等為虎作倀,在此山間作惡,豈能輕饒?」
對方不跑,這對於法海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可三界除了那北洲是妖魔巢穴之外,就數這西洲是妖魔盤踞之地。
師徒一行五人,可真正名傳三界的也就只是唐三藏與孫悟空……因為每當提起三藏法師的時候,總也逃不過孫大聖和*圖*書
你若不知三藏法師的威名,我便講給你聽……話說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那是何等威風?
那小蜻蜓向著三太子問道。
如今見了師父,也能拜倒在地,感謝師父將他們救出妖穴。
八戒笑道:「天上的仙子見自己私人浴場中趴著七隻大蜘蛛……怕是噁心壞了。」
小白龍當即點頭應下,「弟子會教導他們的。」
如今那烏鴉怪得了大聖的教導,成為了浪浪山的新大王……而熊教頭依舊是幫著管小妖,只是規矩自然跟往日大不相同。
一來是他已經有了經驗,二來是他一身的龍威,對於這些尋常小妖天生就有一股威壓,自然能叫他們老老實實聽話。
三藏法師停了停腳步,問道:「七仙姑沒有發現么?」
畢竟遇上了觀音大士是機緣,而遇見了別的菩薩是災劫。
白龍菩薩……好直白的名號。
傳言終究是傳言……
「行了。」
若說毒藥難防,那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此刻既然已經知道他的毒計,自然就有了防備。
「既是蜘蛛精的師兄,又善用毒……想來也難逃五毒之屬,無非蛇蝎之流。」法海小聲回應了之後,上前叫響了山門。
他們並沒有說假話,拜在這七隻母蜘蛛為母,日常也只是尋花蜜供奉,以此換得性命。
原來是座道觀。
雙雙野鹿,忘情閑踏綠莎茵;對對山禽,飛語高鳴紅樹杪。
反而是七隻小妖,聽到三藏法師口中「悟空」兩個字登時呆愣了片刻……
他知道三藏法師與孫悟空的厲害,因此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與他們師徒鬥法,即便自己法力不俗且暗修了一門厲害神通,可也不見得就能斗得過唐三藏與孫悟空聯手。
不過吃一塹長一智,好在此事對於整件事情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正因如此,小白龍心中才更有些不舒服,因為這就顯得自己可有可無……
法海開口止住兩個徒弟發散思維,說了一句:「悟空已經尋到了地方,先去降https://m.hetubook.com.com妖。」
法海見這觀主竟然親自出來迎接,也面露笑意,同樣真誠且禮數更加周全:「阿彌陀佛,我乃是東土大唐而來,差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僧人,見天色將晚,路過寶方,特來借宿一晚……敢問道長法號?」
「哈哈——」小白龍啞然一笑,自己什麼時候竟然還得了白龍菩薩的稱號,但還是對這些小妖說清楚了,「只要不是為惡的妖怪,不論是遇見我師父,還是我的師兄們,都能活命……當然了,之所以讓我教導你們佛法,是因為我最不成器,學來的佛法也最是粗淺,讓我來講你們才能聽得懂……」
八戒又說了一句:「打得過還好,可萬一打不過……那天庭的威嚴怕是要丟兩次。」
山環樓閣,溪繞亭台。
自山間走大路,一路往西而行,大概也就是十多里的路程,法海便見前方樓閣重重,宮殿巍巍。
你去五行山「遺址」看看就知道了,少見多怪。
山門后的二門處,貼著這樣一副對聯,法海心中琢磨:此妖果善丹藥毒法。
那妖魔不走,存心要害三藏法師,三藏法師也不懼,就這般堂堂正正上山來,卻見這山門外嵌著一塊石板,上有黃花觀三字。
「您就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么?」
只是幕後黑手藏得比較深,便是六耳獼猴也只是抓住了幾隻無關痛癢的小妖……最後還尋到了七大聖之一的去神大神禺狨王。
「小白龍。」
「知道,知道。」牛蜢精連連點頭:「我們聽別的小妖提起過,說三藏法師門下有一位白龍菩薩,最是與我等小妖為善……還會傳授我們這些小妖們佛法嘞……是真的么?」
這一來二去的,怕是道廟的香火也早就敗壞了去……這能堅持下的,反而是這些妖魔藏身的道觀,因為他們不求香火,只是掩身修行。
「是。」
心說:當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道爺正發愁將爾等誆入觀中,卻不料自己來尋死。
或者說不止六耳獼猴是這樣,天下絕大多數的妖魔,也都是一樣的想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