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貧道暫且鎮守血海;放開心神,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真意

九靈元聖是同三藏聖佛打過交道的,如今他的幾個孫兒,也是各有所成。
也是那個時候修行之法尚且不似如今這般完備,在一切朦朧未明之際,每個人都有各自對道的感悟,體現在修行之上,那更是姿態萬千,百花齊放。
能夠一路修行到大羅境界,便已經證明了他們的修行之道即便不是最佳,那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當然了,道祖在紫霄宮傳下的道,自然不是基礎的修行之法,畢竟來紫霄宮聽道的那些人,那可都是大羅境界的人物,畢竟只有大羅境界的修士,才能夠在混沌之中行走。
在場其實都算是熟人,眾人留在這裏也不會覺著生分,亦或是不自在。
青華大帝的青蓮與觀音菩薩的白蓮異香沁人;三藏聖佛的佛光與二郎真君的神光交相輝映;地藏王菩薩的功德金輪、楊天佑的書冊經綸與酆都大帝冥府氣象相輔相成——
只是成聖之難,遠超出了大能們的估量,最讓他們感到無力的,還是聖位竟然是提前欽定下的……而其中的關鍵,並非是成聖的法門,卻是那道基——鴻蒙紫氣。
在他們的另一側,地藏王菩薩、酆都大帝為代表的冥界一方,楊戩的父親楊天佑此刻也在地藏王菩薩的身邊兒,他們師兄弟也是許久未見,正巧趁著這個機會敘敘舊;
人間是如此,冥界也不例外。
能夠從聖人門下,得到「正統」的修行之法,又何必自己去走彎路呢?
如果不想麻煩,亦或是也同青華大帝一樣,乾脆就以化身執掌閻羅十殿也不是不可以。
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
在青華大帝在冥界的任期結束之後,他化身的十殿冥王,也就回歸本身……繼任者再提拔自己的得力幹將即可,就好比如今的酆都大帝,不也陸陸續續將十殿閻羅更換了一多半兒。
元始天尊還曾經誇讚過青華大帝,其言曰:最尊最貴,最聖最靈。太乙救苦天尊九陽之精所化,出和圖書於始青之炁,是先天之靈,因為慈悲心故,哀憫一切眾生,于無始劫前便遍周救苦救難。
「大善!」
此刻的血海,異象頻生,完全不似以往兇惡之所在。
法海從來不否認自己是一個殺生和尚。
正在觀音菩薩想要主動留在血海的時候,卻見一位頭戴冕旒,身著霞衣的帝君出現在了血海之上,其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於九色蓮花寶座上,身下一九頭青獅口吐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
眾人當然認得這位帝君,見他出現在血海之上,便紛紛向他行禮。
但殺生,不代表濫殺。
但他們兩個也俱是天資非凡之輩,聽不懂不要緊,可以放開心神,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真意。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況且李白天資聰穎,無當聖母也相信李白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今除了南極長生大帝之外,天庭六御之中,就連後土娘娘的化身,平心娘娘也以酆都大帝的身份執掌過冥界。
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大羅之上的成聖之法……而這也才是道祖所講述的最主要的內容。
除卻定點在妙嚴宮做青華大帝的代步坐騎輪值之外,他們基本上就是在玉華州與天竺國兩地,或是教導人族修行,亦或是推行人妖兩族的合作通商。
不只是如來佛祖,玉帝、太上老君、鎮元大仙以及無當聖母與金光仙也已經離開了血海。
而在青華大帝看清楚這一點之後,他雖然沒有放棄對道的追尋,但卻也放鬆了對成聖執念。
尤其是在六位聖人成聖之後,修士們為求大道,當然是拜在聖人門下聽聖人講道,是為聽道。
說來也是巧合,當年青華大帝放了九靈元聖自由,但九靈元聖是個戀家的,有事沒事就往妙嚴宮跑,在侍奉青華大帝這方面,他是更加用心……
密教的教主大日如來與孔雀大明王,此番就沒過來……如果他們兩和_圖_書個在,或許還能從如來佛祖的手中搶下一部分。
尋常的僧人,尚且需要戒律來修持己身,何況是他們這些妖魔……若只憑他們的自覺,恐怕也難以成事。
而隨著道祖證道成聖,在混沌之外開闢紫霄宮道場,經過三次講道之後……這三界之中論道的場面就越來越少了。
故而三界之中的修行之外,才漸漸統一,也才有了邪魔外道的說法。
青華大帝念一聲道號之後,又向在場的諸位一一打過了招呼,這才開口說道:「諸位如果沒有什麼要緊事要辦的話,不如就在這血海之中論道一番,如何?」
說來也是巧合,如今還留在這裏的這些人物,似乎都是更看重三界生靈,而並非是心心念念想要證道成聖的修行者。
如果沒有人壓制這些血海之中的上古魔族與鴻蒙凶獸……那恐怕是要出大問題的。
青華大帝是唯一一個經常在下界顯聖的六御大帝,故而他同觀音菩薩之間,也經常會有一些交流;酆都大帝是紫微大帝的化身,而且他本人也擔任過酆都大帝這個職位,雙方也有不少共同話題。
無當聖母將選出來的八百羅剎族,分成了兩部分,自己留下三百人,準備帶回金鰲島以充門面……而剩下的五百羅剎族人,無當聖母則是讓他們跟著青萍劍去北俱蘆洲與南贍部洲的交界處,尋她的弟子李白。
這行的功德之事,其實也算是在被渡化的過程中……畢竟普賢菩薩的佛法與真君神殿的刑罰,讓他們二選一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對於青華大帝能夠擁有這般坐騎,其實三界大能多多少少是有些羡慕的,但這等機緣可遇不可求……他們也實在是不忍心將門下弟子,變成自己的坐騎啊。
而李世民與薛仁貴……他們兩個一時面面相覷,他們畢竟不是「修士」,在面對這些玄之又玄的「道」時,難免有些不解其意。
身為人族的法海,雖然立和-圖-書志要超渡三界,但他的立場始終是在人族這邊兒……說句不好聽的話,那就是三界之中那些兇殘的妖魔,只要不對人族出手,又或者不是主動來向法海挑釁,法海基本上也不會主動去尋他們的晦氣。
東極青華大帝!
只是他們兩位的位置並不算靠前,因而在諸多大能之中,也就不是那麼顯眼。
也就是青獅、白象與金毛吼他們兄弟是三個失手被擒化為坐騎之後,才能在修為上同九靈元聖相提並論……但在服從性上,顯然又是天差地別。
而且這位清華大帝,也是曾經執掌過冥界,畢竟酆都大帝的任期乃是三千年,這一個三千年正好是輪到了紫微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一出場,就讓眾人覺著非常可靠,完全可以放心的將血海交給對方來鎮壓……
此刻青華大帝麾下的九頭獅子,已經幻化成了人形……正是那九靈元聖。
而在青華大帝決定站出來鎮守血海的時候,九靈元聖福至心靈,當即就顯化了自己的真身,卧于青華大帝的身邊,先要是為青華大帝漲威風。
而在青華大帝執掌冥界期間,他更是身化十方救苦天尊……並且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還化身為十殿冥王……這也是如今十殿閻羅的由來。
至於靈山一方,在佛祖帶著八萬羅剎族人離開血海之後,諸佛便跟著一同離去……也是當時佛祖出手太過豪橫,一缽盂就裝走了八萬人,這就讓他們不好再出手了,否則別的大能們也不會同意。
轟轟轟——!
這是好事兒,眾人當然不會拒絕。
青華大帝的道號雖然也是「太乙」,但他的修為要遠超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太乙真人,畢竟他也是在紫霄宮中聽道的人物,乃是三清聖人的同輩,否則也坐不到天庭六御的位置上。
至此,血海之事就基本算是平定了,諸位大能也紛紛先後離開,目前還留在血海的,還有三藏聖佛、李世民與薛仁貴代表的m•hetubook.com.com大唐一方,同時還有觀音菩薩、二郎真君聚攏在他們身邊兒;
血海之中,除卻羅剎族之外,還有些上古魔族以及鴻蒙凶獸隱匿於此,此前時候冥河老祖與羅剎族把持血海,這些上古魔族與鴻蒙凶獸當然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現在,冥河老祖陷身於魔界之中,羅剎族又被三界大能瓜分了個乾淨,阿修羅教已經名存實亡……
故而除了觀音菩薩之外,包括彌勒佛與藥師佛在內的諸佛,都沒有出手。
此番也就是北俱蘆洲那邊兒沒有什麼大能到場,否則血海之中的羅剎族,少不得被抓去當苦力。
這其實也是一個教化的過程。
青華大帝也一一還禮,而後開口說道:「血海之事不可等閑,貧道暫且鎮守血海,且看三百年後如何。」
太清聖人的青牛與通天教主的奎牛,亦或是女媧娘娘的金凰銀凰……比之都相差甚遠。
在遠古上古時期,修士之間坐而論道那都是最常見的事情,甚至兩個此前從來沒見過,只是第一次碰面的修士,雙方只要互相稱呼一聲道友,便可就地而坐,開啟一場酣暢淋漓的論道。
九靈元聖的修為其實非常深厚,他一直跟在青華大帝身邊兒,受到了青華大帝的悉心調|教,其本領不在闡教的十二金仙之下……堪稱是三界第一坐騎。
「哈哈哈哈——」青華大帝笑著向三藏聖佛回禮,連聲道:「聖佛何必多禮,貧道知聖佛已久,不期今日才能相見……無量天尊。」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青華大帝還當年是通過九靈元聖與三藏聖佛互贈經文的,雙方此番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已經算是深交已久了。
「善!」
在將李白放出去金鰲島的那一刻起,無當聖母便是已經放他出師……除非是三界之中有人以大欺小,否則無當聖母並沒有干涉李白自身修行的想法。
故而,他相對於整日里閉關修行的紫薇、勾陳二帝,他更喜歡在三界之中遊歷行走,解m•hetubook.com.com救貧苦,渡化眾生。
至於當年北俱蘆洲中一行,法海更多也是在震懾群妖,那些識時務的也並沒有遭受三藏聖佛的強行渡化,只是歸附在普賢菩薩麾下,清理北俱蘆洲中的毒障之氣。
以往的截教家大業大,故而才不似闡教那般護短……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如今的截教門人,加起來還不到兩手之數,當然不能輕易折損。
至於法海,雖然他們兩個沒有直接打過交道,但他們之間也還是有一些淵源的。
眼下的血海之上,便只留了他們幾位在。
修士們通過相互之間的論道,來查漏補缺,取長補短……以此來補全自己的修行之法,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道」上。
人王氣象與人族血脈之力,登時爆發!
「阿彌陀佛。」法海雙手合十,向著血海之中,坐在蓮花台之上的東極青華大帝行一個佛禮,念一聲佛號,「小僧三藏,見過東極大帝。」
即便是紫微大帝的化身酆都大帝,其實也不例外……否則也不需要在人間挑選合格的人選,來取締目前的十殿閻羅了……別的不說,如今陰司之中的三大判官,也是他提拔上來的。
如果行差踏錯,誤入歧途……那當然也自有教訓,無當聖母在這方面,也向來不會手軟,哪怕李白是她的親傳弟子。
亦或者稱之為太乙救苦天尊。
李白被女魃娘娘留下這件事情,無當聖母當然是知道的,她也沒有想要插手意思,該傳授給李白的修行之道,無當聖母絕對沒有藏私,至於李白能夠走到哪一步,那就全憑他自己的造化了。
這一次感受到了血海之異動,青華大帝第一時間就起身往過趕,九靈元聖也跟在青華大帝的身邊,趕到了血海。
眾人齊齊稱善,血海交給這位大能來鎮壓,那當然是最好不過。
即便是沒有拜在聖人門下,但在紫霄宮中聽道祖講道的「三千紅塵客」,他們雖然各自也有各自的道,在從紫霄宮中出來之後,基本上就是道祖的形狀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