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盡皆執禮。
他搭建的木架以及木架所在之地被後人稱之為神農架。
玉帝也出言說道:「這天是我天庭的天,也是洪荒的天,眾生的天。天庭欲要主宰三界,就不能忽視三界。正好借這次機會,聽一聽三界對於我天庭的聲音到底如何。
神農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神農嘗百草,吃盡人間苦。
神農便能從容許多,他不用著急。
我天庭一家訂下的天條,只是天庭的天條,只有三界四教,天地諸神,八方萬族共同制定的天條,才是洪荒的天條!」
神農的付出也不為人盡知。
之後,神農又來了兩次。
但這麼短的對於神農來說卻很漫長。
「啟稟陛下,娘娘,長生大帝到了。」
「這是替他送給你的,希望你能好生使用。」
瑤池金母臉色一沉,這不是她想聽的答案。
如今天庭的權勢,還沒有達到三界聞召的地步。坐上那天帝寶座的,是昊天,還是玉皇,亦或者是別的什麼人,都跟天地眾生無甚關係。
巫女看了看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
這一日,瑤池召開了天庭大會。
這一日,他在一處千仞絕壁之上發現了一簇從未見過的植物。
神農以之辨草木驅虎豹蟲和-圖-書豸。
她要的是天權唯一,天條是天權的象徵,議定天條當由天庭來決定。
伏羲是要給人族開道,要給人族撐起一片天。
凌霄殿上,玉皇與瑤池並排而坐。
神農不是修士,但他見過修士。
長生大帝龍驤虎步,踏入凌霄。
他是一個農忙在田裡帶著大家一起辛苦勞作,農閑如野人一般走進無人涉足的未知之地尋找穀物辨別草木的賢者。
她還要等他回來。
長生大帝與玉帝相視一笑。
「娘娘聖明!」
他需要以凡人之軀,嘗遍人間諸苦。
說到這,玉帝便將話題交給王母娘娘。
巫女交給他一寶。
……
他的路,更加接地氣。
他大概也將會成為吃苦最多的一位人族共主。
他多吃一點苦,人族就能少受一點苦。
神農踩著木架終於夠到了那簇長在絕壁上的草。
有一天,他們就發現,久不關注的天庭變得不一樣了。
玉帝張口欲言,還是下意識看了眼瑤池,見她沒有動作,這才說道:「王母與我議定當在原基礎上不斷完善天條,預計修訂八千總綱,十二萬五四百細目,待其成后,天條當為天之秩序。今後推之於洪荒,也好彰顯天庭威嚴,謀天地m•hetubook.com•com福祉。」
瑤池笑道:「大帝素有謀略,每每發語一針見血,而今完善天條,乃是涉及洪荒天地的大事,不知大帝有何良策?」
見草木揮鞭,再以汁液辨草木寒熱屬性,性寒的裝入左邊,性熱的裝入右邊口袋,他手中的鞭子沾染草木靈液,逐漸有了靈性,普通草木一鞭可辨,生出紅光為熱,生出白光為寒。
若此事能成,便是我天庭的主張得到了三界響應,有了眾生的認可,我想天權非但不會被削減,反而將得到極大的鞏固。」
很偉大!
神農接過寶物,恭敬一禮。
巫女說完,就示意神農可以下山了。
長生大帝落座,靜待下文。
「見過大天尊,見過王母!」
這是神農氏的初心。
玉帝與王母還禮。
天帝換了,又好像沒換。
「大帝有禮!」
搭建木架。
瑤池金母聞言若有所思,隨後展顏說道:「便依大帝之言!我天庭就請來諸聖,邀三界,四教,天地諸神,開一個仙聖大會,共議天條!」
果真沒見到撫琴之人。
以凡人之軀,深耕于大地,行走于山川,為人族謀萬世之福澤,才是神農的使命。
「前輩賜寶,烈山之幸,敢問前輩名號?」m.hetubook.com.com
神農持赭鞭走遍天下。
所以他的起點註定要高。
強大的氣場彷彿可以支配整個天地,天庭群臣在其威壓下變得異常渺小,整個凌霄殿異常壓抑。
無奈,玉皇只能坐下。
但眾生難知天高,十方神聖卻不能不知,也不敢不知。
左邊的玉皇頭戴冠冕,面無表情,宛若木胎泥塑。
深山之中,飄然若仙的女子,想來也不凡。
福澤萬千,清光普照,永恆光明中,走來一位神祇,容顏俊逸,滿眼光明,似乎映照天地。
要能吃苦,也不怕吃苦。
而隨著一條又一條的天規確立,天也變得更加有序。
長生大帝沉思片刻,說道:「天條完善,事關重大,雖說是我天庭之責,但也未嘗不是有關眾生。天條制定出來,終究是要治理三界的,三界眾生若不認可天條,那強行推動,恐生變亂。」
這個時代,天于眾生而言還太高。
長生大帝自然知道王母在擔心什麼,於是再度開口:「讓三界議天條,不是說將主動權交出去,讓眾生妄議。而是由我天庭牽頭,請出天、地、人三道聖人,再聯合人間,冥界,四教,各族等一干勢力,共同推動此事。
那各方插手天條制定,幾乎等同於插手和圖書天權之事,這豈不是讓天權旁落於他人之手?
他認為,山中的人也許走了。
神農注意到了巫女說的「他」。
玉帝臉上帶笑,當即附和:「皇弟所言極是。」
山壁又高又滑,根本無法下腳。
玉皇大帝鬆了口氣,啟聲道:「有請!」
「大帝來的正好,且上座!」王母娘娘率先出言,雲袖一揮,凌霄殿升起一方御座。
都沒聽到那琴聲。
隨著他的到來,凌霄殿壓抑的氛圍瞬間一松。
長生大帝微微稽首。
變得更有威儀,更加鐵血!
想來那便是自己一直想見的人了。
再度一禮,轉身便離開了。
因為昊天之後有玉皇,同根同源的氣息瞞不過有心人。
人族中,凡人很多,生老病死饑寒苦厄,是他們的困境。
昊天輪迴,天庭的主宰換人了。
「見過前輩!」
但,這還不夠!
他是人族的天皇。
他是一個土生土長又在土裡為人族刨食的人。
而今這片天撐起來了。
一左,一右。
明玉離開常羊山送別昊天,上天入地,也只是用了很短的時間。
長生大帝這話便是在說,天條既然事關三界,那便讓三界參与到修訂天條的過程中來。
正當其失落地要離去時,一位巫女出現,叫住了他。
成和-圖-書什麼樣子?!
天將入殿稟報。
這個變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鮮少有人注意,或者說注意到的人也不關心。
巫女給神農的寶物名曰:赭鞭。
王母娘娘的神情一緩,輕輕頷首。
神農見此也敢多問。
他再度來到常羊山,沒有聽到熟悉的琴聲,這讓神農有些失望。他在常羊山腳下駐足七日而後離去。
可天庭是實打實的變了。
神農是人族的地皇。
「拜見大帝!」
神農並未入仙道,他的路與伏羲不同。
南方濕熱多草木,神農一路向南,遇到陌生的草木止步辨認採摘。
天帝寶座上坐的是玉皇大帝,行使天帝權柄的卻是瑤池金母。
每每提到名號,她就想到了那個女人,就很煩。
神農又不甘放棄,最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玉皇欲要起身相迎,王母蹙眉,輕咳一聲。
於是,在最後一次,神農懷著幾分好奇與憧憬,登上了常羊山。
右邊的瑤池身著華麗的長袍,面容端莊,神態威嚴,雙眼深邃如同星空一般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天條加了很多,一條比一條嚴苛,一條比一條嚇人。
她是太古時期的女仙之首,是掌管天地雷罰的王。
如木胎泥塑般的玉皇大帝終於動了動,他看向身邊的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