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下的人里,大多是領錢回家,也有兩三個見此宮婢求情得留,亦請留下。徐瑩也痛快地答應了,一道打發去守陵。
「放歸宮人也要開始了?」
徐瑩神秘地道:「那這樣,你再幫我辦一件事,一準有你的好處,如何?」
儀式結束,內外命婦賀皇后,帝后還要一起乘車奔到宮門前的門樓子上「與民同樂」。鄭琰個苦逼的得穿著大禮服,頂著一腦袋的首飾全程陪同!到儀式結束,眾人還家,鄭琰覺自己的脖子已經僵了。
此時卻生出一個小插曲來,一個宮婢撲倒于地,淚流滿面地道:「奴婢家中已無親人,孤女無依,請娘子開恩,留奴婢在宮裡吧。奴婢什麼活計都能做得。」早有內侍過來喝止。
阿慶喜滋滋地道:「多少人求都求不來呢。」
「看看熟人里有什麼子侄,年輕人,出仕不用太高的官兒,倒也合適。只要不是眼大心空的主兒就行。」
接下來,賢妃等一一搬離,徐瑩又把剩下的宮都給放了出去。徐少君等人也從東宮遷到了掖庭居住,她們的位份不夠高,只好集中住在掖庭,尚無資格在後宮住宅區里有自己的一處宮殿。
「人主當賞罰分明!你立有大功,如何不能賞呢?」蕭令先以鄭琰首倡「義舉」為名,把她給提成了韓國夫人。國夫人,正一品,天下間達到這個品級的女人屈指可數。
三日一過,她又把鄭琰給叫到宮裡來,正式以皇后的身份在昭仁殿里主持了第一批宮女放歸儀式。按照鄭琰的建議,每年宮女放歸在秋冬,由www.hetubook.com.com入京述職的刺史負責把退役宮女接回原籍,再依次發還家中。
「那是,誰怕誰啊?怕就有用了么?」婢女們交換了個眼色,偷笑不已。
這個條陳鄭琰早就準備好了。宮中採選宮女,本來就有一些條條框框,以前的條例是魏靜淵親自製定的,已經是比較完美的了。比如,如果是家中沒有成年男丁的人家,就不從這家挑女孩子入宮服役,多少給民間留些頂用的勞動力。鄭琰要做的,只是細節上的修改,比如,各州郡的人員比例等。
「是啊,後日去給她暖屋子。」
鄭琰理所當然地鄙視了她一把:「封后大典,與者皆有賞。」想忽悠姐,沒門兒!
「是。」
徐瑩眼珠子一轉:「既如此……你就去給先帝守陵吧。」
徐瑩與蕭令先都挺懷疑宮婢里可能有太妃們的姦細,當然是不肯留的,又恐誤傷好人,便說:「你不能立女戶嗎?」娘娘,你跟鄭七犯了同一個錯誤,你以為平民人家的女兒跟你們一樣自己有大把大把的鈔票僕役啊?你們沒了男人,是單身貴族,她們沒有男人,那是單身勞工啊!
這慶典還有鄭琰的事呢,她得全副披掛了,陪著徐瑩參加,皇后的寶冊由蕭令先派遣的使者頒下遞出,再由鄭琰接著收好,交給徐瑩過目,然後放到專門的地方存放。這才是整個儀式最核心的地方。
徐瑩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盤算著賢妃等過兩天離宮,還要再辦這樣一次,已經有些期待了。
特意選這個時間點hetubook.com.com
,也是鄭琰經過深思熟慮的:為了放歸宮女再單獨興讓從驛路返回什麼不划算。而且宮女返鄉,又不官員衣錦榮歸,路上難免會吃些苦頭,讓刺史們帶回去,多少有些照應。再者,到了秋冬,她們還能混一身冬裝,比夏裝實在。
鄭琰道:「以蔣相夫人、永安郡主的資歷,怎麼會輪得到我呢?」
修改好了條例,拿去給鄭靖業看。鄭靖業忽然嘆了氣:「魏靜淵是個奇才呀!」
「聖人與我,都意屬於你。辦得好了,我可有賞。」言罷,帶著笑,故意昂起了頭。
池之心裏閃過一些人,然後點頭:「就是這樣。」
兩個女人心照不宣地笑了。徐瑩自有盤算,讓她窩在後宮裡盯著蕭令先的小老婆,她也不是很服氣的,蕭令先那個人,是真心不靠譜,她得從多方面對蕭令先施加影響,讓前朝也正視她這個皇后的存在。鄭琰呢,也想藉此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她不但是鄭靖業的女兒,還是池之的妻子,池家正在草創階段,她也得努力。
「總要有幾個自己人才好。」
徐瑩對鄭琰道:「到時候你可要精神些喲。」
池之聽完,想一想,正是此理:「這樣很好。留葉遠看家,葉文隨咱們去罷。」
徐瑩恨鐵不成鋼地道:「人都想往上走,就你萬事不上心。」
鄭琰又向他交代了一些家事的準備情況:「外祖母與舅母是不尚俗務的,咱們家裡的田產,我一半拜託師母,一拜交給阿娘照看了。不過是取租而已,並不費多少事。玻璃作坊,我打算和*圖*書明年春天就給關了,帶著匠人一道去鄢郡,看看情形再說。」
新官上任三把火,徐瑩已經在燒火了,這回正式舉行了典禮,幹勁更足了。
鄭靖業沒有糾正女兒的用詞問題,只是殷殷叮囑:「你們這一去,少則三年、多則五年,要記得多與中宮通通信,讓之也多與聖人通信。光有我記著你們可不行。」
「家裡是得留個老人兒照看著。咱們走之前,還要與熟人靠個別。」
哪怕是鄭琰,也不得不說,這樣的處理還真是不錯呢。只是,這宮婢生得不壞,去給先帝守陵,還真有點兒可惜啊!要是生在個能過得去的家庭,也能嫁個體貼的丈夫,安穩一生吧。
回來就嚷著:「先把這一身披掛給我卸了!」
女人升職根本不像男人那樣講究,前朝也沒什麼人會唱鄭靖業他閨女的反調——除非全家都活得不耐煩了。大家都很淡定,老婆比老公品級高神馬的,很正常,很正常。
宮婢忘了哭,眨眨眼,看著徐瑩,徐瑩和氣地道:「你是侍奉過先帝的人,本已辛勞過了。聖人言而有信,不多加一日之役於爾等,我給你一安身立命之處,也不必再服役。」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第二天,鄭琰就接了徐瑩的通知去東宮。
鄭琰道:「你還當是好事呢!多少人那眼睛都快把我給吃了!」可不是,太讓人羡慕嫉妒恨了有木有?
蕭令先本就想提拔年輕人,池之這樣的都要直提到九卿,何況鄭琰這隻是升那麼一級?徐瑩真是摸著他的脈了,拿蔣進賢的妻子一比,蕭令先哪怕和_圖_書
本不同意的也會有三分意動。
阿肖也上來幫忙,口中道:「娘子也就是這樣說說,可沒見你怎麼怕呢。」
這份條例遞得很快,也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蕭令先當場就笑納了:「不愧是宰相女,亦有宰相材呀!」
宮婢哭得更慘,鄭琰不好意思地解釋道:「孤女生存不易呢。若家中有些恆產還好,她這樣,指不定要忍飢受寒。」
鄭琰的誥命是柳敏給寫的,接到委任狀一看,鄭琰就認出這不是池之的筆跡來了,細看行文,並無不妥,也得嘆服柳敏這狀態進入得快。伴隨著這道任命而來的,是一系列的花錢行為。衣服、髮釵、車馬……統統要重新整修一下,添這個添那個,還有人來道賀,鄭琰更忙了。
百忙之中,最重要的是行頭。她得把自己收拾得端莊整齊了,然後在徐瑩的冊封大典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呢!
昭仁殿前忽忽拉拉站了兩三百號人,念到名字的上前領一份不多的路費,叩頭謝恩。在鄭琰的條陳中,宮女們隨身衣物、首飾皆可帶走,能說明來源的貴重物品也可帶走。
此時除了帝后,人皆有品,沒有「超品」一說。也就是說,從此鄭琰在品級上能橫掃天下了,也就見了蕭令先和徐瑩用意思意思行一禮,見了其他人,膝蓋都不帶打彎兒的。
「嗯,十七和徐九都在興頭上,尤其是十七,大概是覺得在男人身上折了面子,要拿女人來作臉。他比徐九還上心呢!」鄭琰開啟了吐槽模式。
「這個才不用擔心呢!當地難道沒有人才?況且,不是我說,和*圖*書如今世家強盛,多少有錢有土的財主家等著一個不鄙視他們的郡守來辟任保薦呢。」
可是鄭琰真想哭,叫個什麼不好,叫「韓國夫人」!她閉上眼睛一想就想起武皇的傻X外甥女,再想就想起整容國來了!姐這輩子是純天然的美女!
鄭琰心說,這不廢話么?不是奇才他能把自己給填坑裡去?
「魏王太妃搬到晉王那裡去了?」
東宮裡,徐瑩的正殿,空氣中飄浮著躁動的味道,有些擺設已經收了起來,像是在打包。唔,苗妃已經搬出去了,徐瑩這個新科皇后沒有道理還在東宮住著,她得趕緊到昭仁殿去舉行典禮。已經領到上崗證的她,尚不及舉行慶典——沒有封后大典在東宮舉行的道理。
徐瑩笑道:「如此大才,聖人可忍心叫她屈居二品之位?就是朝上諸公,有人一輩子也未必能有這樣的見識,做出這樣的事來呢!再者,你與我都想要阿琰為使,可蔣進賢之妻卻是國夫人,也是女侍中,就這樣繞了開來,又要有人饒舌了。」明晃晃地給鄭琰討官討爵。
入冬,蕭令先以鄭靖業為正使、韋知勉為副使,持節冊徐瑩為後,徐瑩這裏以鄭琰為正使,永安郡主為副使相迎。
鄭琰自然要推辭的:「混著唄,想楚夫人在我這麼大的時候,品級也沒我高的。如今要我升了,未來二十年都是這個樣子了,人生就沒個奔頭了。」
嘰嘰喳喳商量了好一會兒才歇下。
鄭琰耳朵動了一動:「什麼事?」
「寫個條陳吧,最遲開春就要再挑宮女了,事情是你開的頭,下面還是你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