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做完?」
女人堆里,鄭琰與林氏上手共坐,下面第一個就是祁高之妻王氏。自祁氏起,鄢郡四姓望族的女眷都投帖請見,又有若干土鱉家庭的地主婆也投帖求拜。鄭琰接了帖子,斟酌答應了幾家。
「先修渠,再修路,我在這裏至少得三年,能做多少做多少!」
「不敢當。」林氏很開心,做成了這一件事,收禮也收得不愧疚了。且鄭琰一點也不難相處,林氏心道,祁氏要一開始少出那些爛招,哪至於到現在這個樣子呢。
鄭琰也不強辯,一地有一地的風俗,他們夫婦好像風頭太盛了,這樣的比例錄取,難免會被說是耍人。「你拿主意。」
首先是溝渠、道路,池之以為,用石頭是個好主意,但是因為路上要過馬,不能用石板,還是與壘渠一樣,用條石塊兒。
生日是一定要過的,問題是,這個生日要怎麼過?
當眾秀恩愛什麼的,不要太拉仇恨!
事情到這裏,一切都很順利。
最後的結果一出來,果然是富戶佔了大多數,少有幾個普通百姓只是點綴。池之想採取差額錄用,鄭琰更狠,提議一比三的比例進面試。池之道:「弄了這麼些人,最後取得少了,恐不相宜。」
祁家備了禮物送到了刺史府,言明來意。李刺史十分為難,池之的言行舉止無可指摘,要怎麼說和呢?李刺史也不想為了祁氏出什麼頭,就因為祁氏不安,就要逼著池之放低姿態去哄?完全不現實。但是說到韓國夫人那裡,李刺史也有些猶豫,最終還是收下了祁氏的厚禮,答應
www•hetubook•com.com從中說和。
「這樣會不會太浪費了?到哪裡弄這許多石頭來?」
「瞧您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鄭德儉覺得自己已經長針眼了,哪怕鄭琰年紀很小,那也是自己的姑母,這樣看著姑父姑母光天化日之下摟摟抱抱,他姑母還說「我想你」,他姑父更可怕,居然說「我一直很乖等你回來」,你們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她站在祖母的背後,看著鄭琰一身正裝,笑語盈盈,臉都青了。恨恨地別過眼去,正看到祖母背後另一邊的庶妹,祁三娘眼觀鼻、鼻觀心,頗有幾分淡然。祁二娘狠狠地瞪了庶妹一眼,祁三娘還是那麼站著。氣死了氣死了,到她家連個凳子都混不上的人坐著,她卻要站著,等會兒說不定還要當著土鱉們的面丟臉。
既是說和,祁氏能跑到刺史府來,鄭琰絕對不會去的,只有李刺史夫婦跑一趟。一路跑的,讓李刺史對祁氏的憋屈感同身受——根本就是受的同一個女人的罪!
夫妻二人分別,有無數的話要說,說到天黑,吃完了飯,又不說了。小別嘛!重新體驗新婚去了。直到第二天,兩人才開始說些正事。祁耒求見等事,京中變化等等,信中已寫,不必再說,兩人便說起未來規劃藍圖來了。
兩人緊緊相擁。
「也好。你那考試,準備得怎麼樣了?」
池之看到妻子過來,心中很是激動!也奔了過去!
池之道:「不妥,寧可取中的時候仔細些,也不要鬧得太大。」
最終選取了十餘和*圖*書人,有做主簿的、有做參軍的,世家與土鱉對半開,間雜兩個貧寒士子,遺憾的是祁氏並無人參加考試。一齊做崗前培訓,來往文書怎麼寫,郡衙又有什麼規矩。鄭琰卻是不再見這些人了,從京裡帶的沾親帶故的,隨意一些也無妨。在本地招的這些人,鄭琰插手太多,容易給人以池之無能的印象,這樣很不好。
林氏本該不悅的,看王氏這樣一個老婦,又生不起氣來,只說:「到時候,帶一個小輩去,你舍不下臉來,讓小輩與她磕頭賠罪就是。」王氏無奈地答應了。林氏收了人家的禮,就要為人謀划,細細地解釋,要是想要面上的和平,現在已經皮笑肉不笑了,不用再請她來和解,現在要做的,不過是讓池氏夫婦別再記恨,那姿態就要放得再低一點。
當然沒問題,這裏他們倆說了算!兩人終於意識到,現在是白天,地點在室外,淡定地分開,然後手拉手地到客廳里坐下。你說,娘子辛苦了,我說,郎君為國為民,才是辛苦。好像剛才當眾粘乎的不是他們一樣,就是這麼無恥!鄭德儉好蛋疼!突然理解了祖母為什麼時不時地想收拾他這個姑母了!
林氏道:「夫人生日,她們必要來拜的。我一見夫人便覺神清氣爽,夫人如此可人,便是不好的人,見了你,也該好起來才是。」
卻說鄭琰生日當天,郡衙張燈結綵、歌舞昇平,連李刺史都說,這一宴,比京中也絲毫不差。葉文心中得意,可不是么,這些都是京中頂尖兒的原模原樣帶過來的。
李刺史用的是和*圖*書巡視郡縣的名義,跑到鄢郡,自是住在驛館里的。鄭琰很會做人,把驛館給布置得異常舒適,李刺史之妻林氏的鬱悶就散了幾分。當天,投了帖子,言道明日登門拜訪,晚上王氏等人就在親戚晚輩的陪同下來拜會了林氏。
池之笑道:「石頭是盡有的。興寧縣(阮令所在縣)就有山,一直是採石場,並不很遠。秋收完了征力役就是,分段征,興寧的力役管採石,承平的力役就管運輸他這一段的,出了境交給平固,以此類推。」其實帝都周圍多多少少都會有產石的地方,別的不說,修帝陵什麼的立個碑、雕個石人石馬,都得用得到石頭,這也是擇址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鄭琰在這裏,真真正正人生地不熟,也不走動。本來祁高的妻子王氏應該做這個引路人的,現在兩家成仇人了。其他人都不夠這個份量,登門拜見都不夠格的。以前是有意想晾一下這小兩口,後來想和解了,鄭琰回京了。李刺史夫人到了,連個陪客都不好請,倒像是鄭琰在求人一般了。
鄭琰暫時也沒有多餘的問題要問了,只嘆道:「這下要熱鬧了。」
林氏先把鄭琰給贊了一回,都不用很違心,就說鄭琰:「夫人能旺夫、會持家,跟了來,也是池府君的福份呢。這裏的人,有些小性子,處長了就知道,人也不很壞。」
鄭琰道:「我只怕取的人不好,沒處找補。」
結果卻壞在了一個小輩的手裡。
小別勝新婚,說不完的肉麻話。鄭德儉終於找回了被嚇跑的智商,請示下去休息,準備第二天的m.hetubook.com.com工作。
這個問題不用鄭琰煩惱,李刺史夫人來,也是收了禮物做中人來的。
池之道:「就等過兩天開考了。」
在小地方,依舊延襲著士、庶不同席的老規矩。在京中這種權利交替得厲害的地方,言不由衷的事情多了去了。在相對平靜的地方,舊俗的保持期被延長了。像鄭靖業這種做郡守的時候能為兒子娶到當地望族之女的人,不說是逆天吧,也是罕見!正常情況下,土鱉到了世家家裡,讓你進門就不錯了,椅子也沒得一把,嚴重一點的,屋都不讓進。
林氏聽到這一把好嗓子,心裏先熨貼了幾分,室內光線明亮,抬眼一看,鄭琰一身月白裙n,上綉墨梅,腰間羊脂佩,耳掛明珠墜,鮮唇皓齒,一派風光霽月。心中忍不住贊一聲「好風儀」!
祁耒見池之的時候,正逢池之狀態不好,祁氏感覺不太滿意。祁高反應了過來之後腦子也比較正常了,很快抓住了要點:跟池之關係好不好的一點也不打緊,要緊的是他娘子,池之也是借了老婆的勢。如果韓國夫人不開心了,真能抄你的家!
鄭琰態度也很好,攜了林氏的手同坐榻上,又問一路辛苦,還說:「我自來了這裏,又不好隨便出去。我也知道自己任性了,可,家裡就我跟他兩個,分開了也不像個事兒,只好跟了來。又怕弄大了動靜,未得拜見夫人,還望毋怪。」
池之就站在不遠處,非常鬱悶地看著阿慶搶先撲了上去,站在他旁邊的葉文也是淚盈于睫,他比誰跟著池之的時間都長,比誰都明白他家郎君的反人類傾向又https://www.hetubook.com.com冒頭了,迫切希望鄭琰回來給池之治治。
池之笑笑:「咱不怕熱鬧。」
王氏道哽咽道:「她要是個和善人,我何至於此。」
林氏第二天就去見鄭琰,入了后衙,見花木整齊,僕役進退有度,心裏也要贊一聲韓國夫人會持家。鄭琰不會親迎,只在林氏被眾婢迎進室內之前起身道:「夫人遠來辛苦。」
鄭琰微笑道:「我才到這裏,人也沒見著,夫人說不壞,想是好的?」
林氏戲道:「我倒是見過這郡中有些名號的娘子幾面,願夫人不嫌棄,我便做這個『冰人』如何?」
與土鱉同處一室,讓祁家上下充滿了屈辱感。被選擇隨行的人心裏也高興不起來,最憋屈的莫過於「代磕頭」的一號種子選手,祁耜的次女祁氏。
考試分三天,確實很熱鬧,考生多半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不但自己來還帶著僕役在門外等著,又有圍觀群眾,把郡衙前堵得水泄不通。
「便依夫人。」
而且,她又遇到了一個小難題:考完了試,簡單的培訓上崗結束,時間已經到了四月中旬,冰鎮飲料已經擺了上來,也就意味著鄭琰的生日快到了。京中陸續有帖子、禮物送到,而李刺史也要開始巡查州內各郡了,算算時間,差不多是鄭琰生日前後到達。
林氏對王氏挺客氣,看王氏頭髮花白還眼含屈辱的淚光,也是心頭一酸:「事已至此,我必儘力。想來韓國夫人也該知禮,不會過於為難諸位的。只是,你們到時須得留意,別惹她才好,這一位,可不是善茬兒。」
鄭琰說一聲:「把我帶回來的東西放好。」就奔池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