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無私事

不想過完生日,徐瑩就提出:「聖人已經十一,也該考評淑女,為立皇后了。」十一歲並不大,但是考慮到先媳婦兒是個細緻活兒,挑選個兩三年也不意外,皇帝婚禮的準備工作也要個一年半載的,現在提這話也不算太早。
杞國公的心裏,他母親是公主,妻子是郡主,女兒是皇太后,給兒子們娶的媳婦門第也不算次了。雖則世人婚姻重世家,杞國公家早在還是襄城侯的時候已是京中不錯的人家了,否則當年齊國大長公主也不會下嫁於此。世家又如何?眼見也已經露出衰敗跡象來了,沒道理皇后的位子就必須是世家的,不是嗎?如果自家孫女兒再被立為皇后,那也是對家族的一種肯定。
衛王道:「皇家又不是民間,還衝喜?把皇后、一國之母當成什麼啦?」
衛王妃世家出身,又執掌家務多年,在這件事情上反而比衛王看得更清楚,她勸衛王:「你就是爭下來了又如何?徐氏女不為後,換一個人來,做了皇后還是要向皇太后叫一聲母親的!皇太后因為立后之事不如意,難免會遷怒於皇后,一個婆婆,就是不刻意,想為難一下兒媳婦也太容易了!孝字大如天,便是聖人,心裏心疼皇后,也不能為了皇后與皇太后不和。你還能一直給皇后保駕?你護得了嗎?女人家的事,你不懂。」
蕭深道:「皇太后與親王爭吵,莫要讓朝野看笑話才好——徐氏本非名門,皇太後由藩王妃而為太子妃便已吃力,自為皇后以來,又屢與先帝爭執,可見是不行的。然而如果徐氏已是皇太后,聖人的婚事和*圖*書她能做得了主,阿爹不得不忍讓一二。能和和氣氣地解決最好——阿爹不妨尋杞國公說話。」
衛王手一擺:「跟你婦道人家說不通!」把衛王妃氣了個倒仰,這麼些年裡裡外外都是我操持的,還說跟我說不通?衛王妃難過得要命,便與蕭深訴苦。蕭深對嫡母感情挺深,勸慰著衛王妃:「阿爹身在其位,總不能眼看著聖人婚姻不諧。當年先帝與皇太后就夠鬧騰的,阿爹難道願意看著昔年的事情重演?阿爹這是遇上事心裏煩,並不是對阿娘不滿。」
杞國公正在與莒國夫人說:「既然韓國夫人無意於此,鄭靖業那裡就用擔心使絆子。李幼嘉最聽鄭靖業的話了,韋知勉自己還不清不楚呢,李神策一人無能為。」嗯,李神策已經是宰相了。
「謝了,你山長名聲已經夠凶的了。」
「人還沒定呢,聘什麼聘?」衛王很生氣。
蕭深看他爹頭上呆毛凌亂,忍笑忍到內傷,還得裝作沒看見:「剛才見了阿娘,聽說了……要為聖人聘皇后的事。」
蕭深找到衛王的時候,衛王正在愁苦得非常沒形象地揪自己的一頭毛白!衛王這個人,本身就是樂於風花雪月的,論起政治素養來,比他哥老皇帝差了十八條街不止。他這純是趕鴨子上架,遇上難題很難解決,連一慣保持的風度都不要了。毀形象的事情被兒子看了個正著,衛王非常尷尬,飛快地扒扒頭髮,自覺整理得整齊了,咳嗽一聲,嚴肅地道:「有事?」
事情壞就壞在徐瑩的心思大家都知道,衛王首先提出反對:「邊境和_圖_書才剛剛安寧,聖人不該只顧自己私事。」開個毛的玩笑?你說誰是皇后就是誰啦?簡直不把我們放到眼裡!他對這個侄媳婦並不是特別滿意,當年徐瑩跟蕭令先之間的愛恨情仇兩人都有錯,但是在許多人眼裡,單就夫妻關係而言,徐瑩要負很大的責任。衛王就是這許多人之一。
衛王難得豪氣了一把:「這事絕不事由著她胡來!杞國公家的家教,看皇太后就知道了!」完全忘了他曾經說過,徐九雖然潑辣,但是有自知之明,不幹政。
徐瑩與衛王死磕,兩人一個身份高,一個輩份高,誰也奈何不了誰,直到榮安郡太夫人錢氏生病。衛王有了借口,錢氏畢竟是蕭復禮生母,沒道理生母病了兒子卻要歡天喜地熱鬧相親的。錢氏病了,此事還是暫緩吧。
鄭琰忙著統計,結果,高級班的男生全都要報名,鄭琰索性宣布:「逢縣、郡、州考試,學校給假。」又琢磨著開考前輔導班,還摸著良心問自己:這樣會不會太兇殘了?
徐瑩道:「興許聽到喜事,病就好了呢?要我說,早些定下來是正經。」
莒國夫人與衛王是族兄妹,她把族兄罵了個半死:「他不務正業了半輩子,家事全交與王妃,他知道個張三李四?現在又多管閑事來!或者我竟去找皇太后,讓她就直接跟衛王提了阿歡,看衛王能說出什麼來!」
莒國夫人道:「若是鄭靖業父女贊同阿歡,非但朝中順利,便是聖人那裡也好說道——鄭七總是聖人老師,聖人也更喜歡她。」
可皇帝也得講究孝道不是?皇太后與皇帝母子https://www•hetubook.com.com之前相處融洽,蕭復禮這裏至少不會反對,再就是看朝中情況了。除了世家,土鱉們的條件都不如自家有利。
蕭深想了想:「兒與阿爹說去。」
蕭深說完就謹慎地告退,衛王坐在妝台前才發現自己一頭呆毛凌亂!我去!老子的形象!
「那是那是,學生們要學的還多著呢~」
蕭復禮的生日過得還挺不錯,由於狄人短時間內無法大舉進犯,邊境也很安寧,蕭復禮的心情挺好。
門上報說衛王殿下來訪的時候,杞國公與莒國夫人也在商議皇后的事兒。
「那——」
兩人僵持不下,凡是自覺有可能一爭的人,都放下心來看熱鬧——有衛王頂著,徐家的事兒一時半會兒成不了。又有機靈的,已經開始琢磨著走哪些關係比較好了。鄭琰的表現分明是退出爭奪戰,那麼……
當然也有沒辦法置身事外的,比如一些被拉住了評理又或者必須出來表明立場又或者需要掠陣的人。第一個逃不開的是衛王的親戚們,衛王的親戚,幾乎與蕭復禮的親戚重合。衛王因是皇帝現存的關係最近又輩份最高的男性長輩,皇帝要結婚,他出於義務也要說上一說。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如果徐瑩死咬著「父母之命」,衛王也不能全然在理。
「可是衛王——」
蕭深道:「此事兒也聽說了,阿爹這麼與皇太后僵持也不是件好事。無論最後結果如何,皇后都難做,也傷了和氣。」
皇太后和衛王大戰,第二個逃不開的是杞國公家,皇太后是徐家女兒,又想立另一個徐家女兒做皇后,說https://www.hetubook.com.com跟杞國公家沒關係,豬都不相信!
徐瑩卻說:「邊境已經安了,天下也風調雨順的,還要怎麼樣才不是只顧自己私事?先帝時天災人禍的還少不了納妃呢,阿元娶妻就不行嗎?」
衛王眉頭舒展開來,竟有幾分堅毅的樣子:「就是這樣!」又誇獎蕭深,「還是你看得明白。」拔腿就要去杞國公府。
「明日讓想考的人都報名,先說好了,哪怕你們州考過了,學校的功課先生們不滿意,都不能說是崇道堂畢業的!」
就在鄭琰忙活著她那越開越紅火的學校的時候,蕭復禮的生日又至。他的生日比較早,正在春天,與鄭靖業生日倒在一個月。今年是他十一歲生日,小男孩發育比小女孩略晚,還沒開始抽條,但是營養好,倒也健康,臉上別有一股沉穩的味道,鄭琰看著十分欣慰——孩子長大了啊。
「母親也管得兒子娶婦!」衛王妃也一肚子火,她不喜歡徐瑩的意見,幾次三番裝作沒看懂徐瑩的暗示,然而她的娘家卻也有意競爭皇后之位的。衛王妃不看好皇后的位子,又不能對娘家也繼續裝不懂,勸了娘家也不聽,正煩著呢。
從「選后風波」中脫身而出,鄭琰樂得隔岸觀火。徐瑩和衛王吵得再凶,退一萬步講,那是人家家事,不管雙方互噴得有多兇殘,人家也是一家人,換個人大概就不是這麼好說話了。
眼下勛貴土鱉的勢力有所上升,世家的勢力有所下降。徐瑩是皇太后,杞國公家在禁軍中也有一定的勢力,好好操作一下,徐家女為皇后也不是不可以。難就難在這個「好好操作」上了,操盤https://m.hetubook.com.com手、執行人水平不夠,再好的計劃也要受磨難。
蕭深不得不拉住衛王的袖子:「阿爹,登門訪客,還是換身衣服梳洗一下為好,您不是去吵架的。」
杞國公的計劃里,好好培養好了孫女兒,各項都達標了,往宮裡一放,在徐瑩跟前了,好歹能跟蕭復禮混個臉兒熟。當然,皇后這個位置競爭還是很激烈的——至少是世家都覺得自家孩子足夠好!
杞國公還真有這麼樣一個想法,在外人看來,徐瑩與蕭復禮處得是相當不錯的,也是母慈子孝。徐瑩對蕭復禮也是關愛有加,對蕭復禮的生母錢氏也沒有刻意排擠——當然錢氏也很識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親上加親,又有何不可呢?
政事堂則是無可不可,反正蕭復禮年紀還小嘛。
由此,蕭復禮皇後人選的爭奪戰,開始展現在世人面前。
衛王「不經世事老天真」,雖然認同衛王妃說得有一定道理,還是堅持已見:「那也不能由著她胡來!天子無私事!」
他吸取了女兒的教訓,在打定主意之後,就與妻子刻意培養孫女兒,希圖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皇後來。
衛王妃試淚道:「眼下如何是好?那是個光燦燦的後座,輕易怎麼肯讓?一碗飯擺到個餓肚子的人面前,你要怎麼說服他不吃?飲鳩解渴的人都有,何況皇太后自恃是長輩,並不覺得咽下去的是毒藥?」
沒錯,皇后的人選目前還處在「大家都知道皇太后的心思,但是就是沒一個人直說出來」的境界。衛王只當不知道,卻又故意阻撓。莒國夫人也是蕭氏女的習氣,直接耍起了無賴,她倒要看看族兄有沒有臉埋汰族妹的孫女。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