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的軍隊都集中在了涿郡準備征討高麗,地方軍隊幾乎沒有剿滅民亂的能力。若是此時大隋能派出將軍剿匪,農民起義軍一碰就碎。
李世民想了想,猶豫道:「不知道,但肯定不多吧。」
「好。」李玄霸遞算盤。
李玄霸神色平靜地問道:「不變成亂民,他們就能活嗎?」
說他們是「民賊」,並不是貶低。
如今「反王」們已經紛紛站在了歷史舞台上,征討高麗明年才開始,現在還在徵發徭役兵役。
一邊是與他們同階層的唐國公府,一邊是泥腿子,你是士人,你選誰當領導?
雖然這群人都叫「農民起義軍」,但不要指望農民起義軍的道德水準有多高。
李世民笑呵呵道:「你可以幫我扛旗子,為我吶喊助威。」
李世民沉默地看著面無表情的弟弟。
「談判、勒索,或者強攻,只要他們得到一次甜頭,發現那些高高在上的豪強世家也不過是一刀就能砍死的凡人,他們就會放棄對平民百姓的掠奪,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李玄霸道,「平民百姓家中那點粗糧,怎麼比得過豪強世家糧倉里的酒肉?」
李玄霸在火堆中澆的油會讓火焰更加旺盛,也會阻斷農民起義軍轉變成新生統治階層的路。
李玄霸一邊繼續撥弄算盤,一邊道:「你不是每次出征回來都挺高興?像個殺人狂似的。」
李世民嘆氣道:「沒辦法, 我都準備好和你一起搞個大的,結果你只是讓我帶兵剿賊, 心理落差太大。你如此同情他們,為何還讓我別留手?我還以為你們會讓我當護衛,深入敵營去勸服他們。」
他還以為二哥已經看出來, 不需要解釋呢。
李世民揉了一下臉,使勁拍了一下腿,語重心長道:「阿玄,這些話你在心聲里說,只和我說,別被其他人聽到。」
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看到一個原本被自己踩在腳底下的人突然爬到自己頭上,更別說他們還打出了「打豪強、分土地」這種嚴重損害自己利益的旗幟。
對於一群沒有道德的野獸,說服是不可能的。只有讓他們有了性命之憂,他們才會懼怕。
李世民不增加隊伍中的兵員總數,只保持三千人的隊伍。m.hetubook.com.com新人老人不斷進出,在楊廣給了李世民和李玄霸便宜之權,李世民能從大隋軍隊庫房裡給自己的兵扒拉裝備時,他已經能篩選出一千能跟隨他衝鋒的精銳。
李玄霸在購買義莊時就布置了眼線搜集情報。
農民起義軍大部分時候都是逼急了揭竿而起,沒有理想沒有綱領。他們當然只會挑軟柿子捏,去搶奪與他們一樣的平民百姓的活命口糧。
精銳步卒不是不騎馬,而是只有一兩匹馬作為代步。若是精銳具裝騎兵,一人至少五匹馬。五匹馬中一匹馬是戰馬,平時不載人不負重;兩三匹馬用於急行軍輪換代步;剩下的馬託運盔甲武器糧草。
李玄霸為李世民組織了三千人的隊伍,專門挑選行事暴虐的農民起義軍剿滅。
李世民沒有被安慰到。
李玄霸一邊撥弄算盤,一邊慢悠悠在心聲中給二哥科普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後世李玄霸常在營銷號上唏噓「楊廣如果不是三征高麗就不會巴拉巴拉」,其實大隋的民亂是在第一次征討高麗的準備階段就開始了。
這群人對待平民百姓,比兵過如篦的大隋兵痞還殘忍,常常做出攻破村莊、縣城后就屠城取樂的事。
「滾。」李玄霸道,「而且你真的認為他們會死更多人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李世民眼皮子猛地一跳,從坐榻上爬起來:「喂喂,你這麼說,會不會火燒到我們都滅不了的地步?」
李玄霸閉嘴了。
楊廣看不起百姓。農民起義軍遍地開花,但他只是命令地方官吏鎮壓,不僅沒有中止征討高麗,還變本加厲督促徭役兵役進度。這才給了農民起義軍壯大和整合的機會,讓竇建德做大做強。
隋朝雖然已經有了紙,但紙張仍舊很貴,書籍十分貴重。
李世民抱頭嘆氣:「我也不想被你迫害啊……行吧行吧,誰讓我是你哥。你賬算完了?」
=
再加上魏晉南北朝的亂世讓民生凋敝,百姓連活下去都難,怎麼有機會讀書識字?知識文化只在豪強世家中傳承,寒門庶族還未崛起。
現在生產力的積累還遠遠不夠,甚至連封建時代的黃金時期都還沒有到來。所m.hetubook.com.com以農民階層的願望註定會破滅。
李世民思索了一會兒,嘆息道:「士人不會支持他們。」
李世民:「……好吧,你說得對。」
李世民嘆氣:「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農民起義軍是沒有後勤儲備的,都是以戰養戰。如果他們不屠殺平民百姓,那就只剩下一個選擇——被逼著對豪強世家動刀子。
李玄霸放下算盤,回身盤坐著對二哥道:「二哥,根據後世統計,大業五年戶籍人口在五千萬左右,在唐初開國時只剩下一千五百余萬。這減少的三千五百多萬人中,就算有一半是唐初戶籍統計效率低下,戶口逃逸現象嚴重造成,還有一千五百萬人呢?」
李玄霸:【不會。二哥,你說他們隊伍中有多少會識字算數的人?】
人的求生欲,會督促他們改變,讓他們學會約束手下。
當民亂四起后,李玄霸又藉著唐國公府的名義與當地官府情報共通,每一支大大小小農民起義軍領袖的生平和起兵后的行為都被他記錄在小冊子上。
李玄霸回頭「呸」了一聲:「我強弓都拉不開,給你斷後?怎麼斷?」
李世民道:「不是嗎?豪強有塢堡,有私兵,很難打。而且這個口號喊起來后,一定有更多流民變成亂民。」
李世民差點被栗子肉嗆到:「我帶兵打仗,怎麼就變成殺人狂了?你會不會說話?不會就閉嘴。」
為了不讓二哥再說出貶低他智商的話, 李玄霸只好給二哥解釋了一遍自己的計劃。
不是所有弱者手中有了刀就會對弱者有同理心,他們反而會釋放獸|性,變本加厲地欺辱弱者。
李玄霸嫌棄地瞥了二哥一眼:「你剛回來不累嗎?趕緊去休息,別打擾我算賬。」
李世民苦笑:「沒瘋沒瘋,是阿玄你太厲害,別人跟不上你。」
「而且無論他們有多悲慘的過往,當他們走上對平民百姓奸|殺擄掠的路時,就不需要手軟。」
不過聽完李玄霸的科普后,李世民對後代的憂慮倒是減輕了不少。
李玄霸伸了個懶腰,繼續算賬,一心二用道:「沒有理想、沒有綱領的動手,只會給豪強世家造成一丁點小麻煩。他們主動點燃了小火和圖書花,我才好給這朵小火花里加點油。」
秦王的三千玄甲具裝騎兵是李淵給的。李玄霸早早賺錢,就是想給二哥私藏一千精銳騎兵。到時候無論歷史再怎麼蝴蝶翅膀扇,靠著這一千精銳騎兵,他們兄弟二人都有勝算。
李世民皺眉。
自民亂開始后,竟然只有李世民在打勝仗。這就給農民起義軍首領腦海中植入一個念頭——不能被唐國公府的李二郎、李三郎盯上。
喝完一壺水后, 李世民抹了一下嘴:「接下來干誰?」
「第一,能保護當地百姓,提高我們在民間的聲望;第二,讓所有農民起義軍都懼怕我們,我們才能進行二哥你所說的遊說;第三……」李玄霸眼中冷光一閃而過,「用刀子威逼他們改變,不改變就死。」
李世民聽得在榻上不斷抱頭打滾。
李世民搶了弟弟的茶灌了一口,喝得不過癮,直接拿起茶壺往嘴裏倒。
每當李世民打完仗,都會有一群當地鄉勇願意跟隨李世民。
李玄霸失笑:「他們會覺得我瘋了?」
李玄霸:【是的,不可能多。以行軍打仗的後勤安排為例,管理者不會識字算數,人一多就會混亂。】
二哥的帶兵能力在伏擊吐谷渾可汗時已經得到了驗證,李玄霸很放心。
「剿滅行事暴虐的民賊有三個好處。」
李玄霸認真道:「我們是他們打不過的豪強世家。」
這就是時代局限性。
「沒有。」李玄霸抱怨:「你別打擾我。」
李玄霸道:「好,以後我在心聲里說,只迫害你。」
李世民道:「不止後勤。行軍途中如果不會識字算數,戰術安排也不容易。我只有三千人,路上安排多少個廁所爐灶都是麻煩事。」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對世家豪強有天然的畏懼心,即使他們揭竿而起,也會盡量繞著高門大族的門扉走,不願意得罪「德高望重」的士人。
稍稍能打的兵卒都去了東北,地方官吏手中那點維護治安的兵就只能嚇唬一下逆來順受的老百姓,被農民起義軍揍得抱頭鼠竄。
李玄霸沒回答。
現在馬匹不夠,這一千人還只能算是精銳步卒。
李世民唏噓道:「當他們對豪強世家動手,你就可以遊說他們……那你還遊說他們和_圖_書做什麼?他們不是已經動手了嗎?」
反正皇帝將來都會消失,那麼區區一個唐朝消失了就消失了。至少唐朝還能給後世人留下一個美好印象,比起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人人喊打好。
如果生產力不發展,讀書識字的人就不會增加;只有餓不死才有閑心去思考人生,只有讀書識字了才能從前人的智慧中總結出自己的路。
說句後世政治不正確的話,若論經濟,清朝才是封建時代的巔峰。它的人口規模是前朝不敢想的。而且這不是什麼營銷號所說的土豆番薯玉米的外來作物的功勞,而是封建時代的積累,勞動人民的勤勞,兩個大一統王朝幾乎無縫切換所積累的財富。
他安慰道:「二哥放心,不會死更多百姓。」
大部分農民起義軍的首領都是當地豪強或者賊寇,他們起兵後幾乎不會約束手下,就是一群賊。
李世民用手遮住眼睛,長嘆一口氣:「弟弟,我們也是豪強世家。」
李玄霸切換心聲:【比如『打豪強分土地』,比如『義軍來了不納糧』。】
「但如果不屠戮百姓,他們要如何搜集糧草?」李玄霸嘴角上翹,「就只能去向富戶『求助』了。」
李世民被弟弟嚇得都不困了:「我來幫你。」
李世民興緻勃勃:「將來我們兩個人一起上戰場!你為我斷後!」
李玄霸:【所以你知道為何他們就算聲勢再浩大,火焰都會熄滅了嗎?】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已經打下的地盤,沒有讀書人是不行的。
李世民打完仗回來, 洗凈了一身血污去找李玄霸。李玄霸正品著茶打著算盤給他計算後勤損耗。
李玄霸淡然道:「大隋覆滅前餓死的、徭役死的、打高麗死的,大隋覆滅后的亂世中餓死的、被拉壯丁打仗死的、被亂兵殺死的……既然都會死,為什麼不拉著造成這種慘狀的人同歸於盡?」
豪強都有家丁和高門厚牆,再加上魏晉南北朝過去沒多久,有些豪強甚至還有塢堡。農民起義軍如果要搶掠豪強,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李世民從李玄霸手邊把炒栗子端到懷裡,捏碎栗子殼,把栗子肉往嘴裏丟:「終於能歇息幾天了?阿玄, 你真是太會使喚人了。」
李玄和*圖*書霸道:「先等等, 你不累, 你手下的兵還要養傷。」
以前的皇帝們都只是擔心自己的王朝覆滅,後代當不上皇帝而已。阿玄倒好,直接和自己說「皇帝」本身都會消失了。
李玄霸撥弄算盤珠子的手一頓, 用無語的眼神看著二哥:「我多蠢才會這麼做?」
李世民把靴子蹬掉, 從弟弟背後扯了個靠枕出來, 斜躺在長長的坐榻上:「阿玄,你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你不是同情他們嗎?怎麼一直讓我剿賊啊。」
李玄霸出聲道:「嗯。」
李世民都做好支持李玄霸任何離經叛道計劃的準備了,誰知道弟弟居然拉起莊園里的壯丁,組織了當地鄉勇,真的只是剿賊而已。
楊廣不肯停止他征討高麗的計劃,民亂的規模才會擴大到大隋無法控制的地步。
李玄霸問道:「怎麼想起問計劃了?不是說不問?」
安靜了一會兒, 李世民忍不住道:「你還真閉嘴啊?」
李世民問道:「你讓他們和豪強世家拚命,雖然能讓豪強世家得到震撼,將來會收斂一點,讓唐朝的百姓好過一點,但他們會死更多人啊。阿玄,我覺得你也挺有掌兵的天賦。要不要二哥教你打仗?」
李世民不辜負弟弟的信任,每次都能以最小的戰損完成李玄霸制定的戰略目標。
李世民滾完之後,捋著自己一頭亂毛道:「我有點同情那群亂民了。」
「用遊說的方式就是將主導權交到他們手中, 達成目的的可能性很低。」
按照常識,農民起義軍應該「殺富濟貧」。大部分時候卻正好相反。
他都還沒當上皇帝呢,怎麼就要聽皇帝都沒了的未來了?
而正因為明清的經濟繁榮,擴大了知識分子群體,才能造就一群先賢思考自身,思考未來,繼而推翻已經腐朽的王朝,找尋一條全新的路。
雖然封建王朝都歌頌漢唐,但經濟都是往前發展的。明清這兩個封建制度快落幕的時代,實際上經濟比漢唐時期繁榮許多。
歷史中的秦王李世民手中有三千精銳騎兵,就能掃平天下。在盛世王朝巔峰時期,也只養得起不到十萬精銳,所以雍正靠著占卜微操敗光了六七萬八旗精銳,乾隆打仗時就得去抓索倫人的壯丁充當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