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白拿西突厥情報

泥孰家族世襲「莫賀設」這一官職。現在西突厥的莫賀設是泥孰的父親,將來泥孰也會繼任「莫賀設」一職。
至於寫「祖訓不可更改」,讓後世別亂來也不現實。局勢瞬息萬變,統治者需要依照現實情況隨時調整政策。
李玄霸笑道:「你們要對李二大將軍有信心,天下唾手可得。或許我對西域諸國的算計,在我們這一代沒有用處,但能為後人減輕一點負擔,為後世百姓減輕一點負擔,既然是舉手之勞,為何不做?」
長孫無忌本來見到李玄霸很高興,一聽李玄霸的話,表情就幽怨了:「你前腳剛走,我後腳就到了。我都懷疑你是不是故意的。李二又去天柱部落作客了,看他賊兮兮的模樣,肯定在謀划什麼,不過沒和我說。所以是我來迎接你,是不是很失望?」
周達見狀拔腿就跑,讓李玄霸分外無奈。
這一套,歷史中的唐太宗就幹得很好,俗稱「平衡術」。
等三郎君離開,他一定找李智雲好好切磋。
學生到位,李玄霸打開了話匣子。
泥孰點頭:「我也是。」
李玄霸之後和射匱可汗所提的西域之事,雖然網路圖片和博物館文物資料讓他的描述顯得繪聲繪色,但無論是建築、軍事、商品、錢幣,其實都可以從西域人那裡打聽。如果沒有「耶路撒冷之戰」的鋪墊,射匱可汗絕不會被騙。
李玄霸與射匱可汗歃血為盟, 結為異姓兄弟后,沒有立刻離開伊吾城。
但阿拉伯帝國處於攻勢,整體戰線是朝著東方不斷推進。
這場戰役的歷史地位究竟如何,李玄霸更傾向於自己國家的歷史學家。但吐蕃的興盛和西突厥的復叛,背後有阿拉伯帝國的支持是肯定的。
唐玄宗也在這方面犯了傻。他見南詔太亂,就幫其中一支部落把南詔統一了,南詔實力強大后就反叛。
史書中清楚記載,吐蕃侵吞西域和西突厥反覆興滅的背後,都與阿拉伯帝國有關。
在穆罕默德餘蔭下,他的繼任者只花了十年時間,就把強盛一時的波斯帝國滅了,順便把埃及吞了。
直到泥孰表現出自己對中原文化的嚮往,李玄霸才勉強將他與史書中一個人劃上等號。
李玄霸道:「看得住才有鬼,我都看不住。長孫四郎,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西突厥的小莫賀設泥孰。」
李玄霸嘆息道:「真聰明,就是這樣。」
馬三寶也是柴紹家僮,出身不比唐國公府的這群家生子好,也能在唐初名將中佔據一席之地。
大唐現在連江南、嶺南、雲貴等地都還沒有開發完畢。西突厥和吐蕃的領地是食之無味,棄之絕對不行。得讓他們在外部壓迫下,老老實實給大唐當附屬國才行。
未來的事李玄霸回去後會和二哥慢慢聊,李智雲和羅士信的小心臟還不能承受這麼大壓力。李玄霸只說起將來經略西域,會用上西方這幾個大帝國的事。
李玄霸違心地誇獎:「算,當然算!」
李玄霸:「……」幾百隻?!
李智雲疑惑:「三兄,你發什麼呆?」
羅士信把手平舉在眉毛前,遠眺了一眼:「有人來了,不過不確定是不是郎將。」
然後,他再用一些從網路和博物館上看到的「第二手資料」為這個謊言添磚加瓦,才騙得射匱可汗相信自己對西域諸國了如指www.hetubook.com.com掌。
李智雲得意:「那是因為我聰明!三兄,你應該說,連士信都能聽懂,三兄的教學水平不錯。」
軍事家常有,而戰略家不常有。
甚至在沒有外患的前提下,說不定大唐能實現改革和中興,讓下一個大一統王朝到來前,不要經歷「五代十國」這個比「魏晉南北朝」更黑暗的時代。
他是靠著「耶路撒冷之戰」這個具體事件,在射匱可汗心中奠定了自己了解的一定是第一手資料的潛意識。
李玄霸笑著繼續介紹道:「泥孰,這位名為長孫無忌,字輔機,排行第四,所以我稱呼他為長孫四郎。他是大隋將軍長孫晟的幼子,也是長孫將軍最疼愛和最看重的兒子。」
李玄霸放下書, 對李智雲招了招手,讓李智雲坐在他身邊。
羅士信使勁點了一下頭:「我也明白了!就像是西突厥和東突厥互相打仗一樣!絕對不能讓突厥統一!」
「嗯嗯嗯,下去,重。」李玄霸轉頭看著玩瘋了的李智雲, 不由嘆氣。
當然,更有可能是某個後代皇帝認為「朕很強,朕要做到先祖做不到的事」,然後仍舊瞎折騰。
長孫無忌回過神。他雖不知道李玄霸為何要誇自己,心裏仍舊難免被誇得有點得意:「哪裡哪裡……嘶!你們什麼表情!」
穆罕默德50歲的時候投身宗教事業,60歲被貴族迫害趕走。他腦袋一拍,認為傳教救不了分裂的阿拉伯人,於是努力了十年,70歲創建阿拉伯帝國。
泥孰見到李玄霸臉色,立刻明悟:「我懂我懂,草原精靈生性自由,肯定在雪原和高山上盤旋,不願意降落人的城池中!」
這一點後世清朝也做過,就是蒙古「盟旗制度」。
李智雲連連咂舌:「三兄!我的三兄啊!現在還是大隋呢!二兄還沒當皇帝呢!掃滅天下都不知道會花多長時間,打敗東西突厥也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你怎麼都算計起西域諸國了?」
大雪天還能和一群突厥人去雪地里逮兔子逮狐狸,小五真是純正的李家人。
現在李玄霸所做的事,是在已經欺騙射匱可汗的前提下,假裝「情報共享」,白拿射匱可汗對西域諸國的第一手資料。
李智雲也不會放過羅士信。
李玄霸:「……對。」是不在城池中,而是在被窩中。
泥孰茫然:「小氣?」
正好羅士信進來問李智雲要不要又去捉兔子, 也被李玄霸留了下來。
如果把「泥孰莫賀設」和「嚮往中原」聯繫起來,那這個中年「儒生」泥孰,很可能就是唐朝冊封的第一個西突厥可汗,咄陸可汗。
李玄霸收回發散的思想,笑道:「連小五都能聽懂,看來我的教學水平不錯。」
羅士信是李智雲第一個朋友,所以李智雲無論享福還是倒霉都要拉著羅士信一起,上課也一樣。
李玄霸扶額:「不是草原精靈,是我家的金雕。它有點小氣。」
在開元年間,阿拉伯帝國極其扶持的盟友,與歸服大唐的突厥進行了五次交戰。這五次類似於「代理人戰爭」的交鋒,大唐這一方皆勝,將阿拉伯帝國往東方擴張的計劃推后了近五十年。
射匱可汗派了一千人護送李玄霸離開。這一千人由同族心腹泥孰帶領,並攜帶包括三百匹駿馬在和-圖-書內的大量禮物,與大隋的河右行軍大將李世民正式結盟。
近百人齊刷刷突然轉頭看過來,這場面把長孫無忌嚇得差點驚馬。
他終於意識到了問題。
泥孰仔細打量了長孫無忌許久,才語氣古怪道:「他的父親……是那位長孫將軍?」
李玄霸在馬背上拱手道謝:「謝了。我管著張掖邊市,以後若想要什麼中原特產,儘管和我說。」
泥孰摸著自己梳成大辮子的鬍子,得意道:「我最愛我的鬍子,打理很仔細!我這樣,算不算你們中原的美髯公?」
……
其實他要講的內容很簡單。
但大唐當時的科技和經濟水平,不可能直接統治西域和草原,導致西突厥不斷復叛和阿史那家族重新統一漠北,拖累了大唐財政。
他一度懷疑寒鉤和烏鏑回去時會不會胖得飛不動。
泥孰恍然:「居然能聽懂我說的話?啊,我想起來了,我聽聞你養了草原精靈!原來是真的!我在伊吾的時候,怎麼沒有見到這兩隻草原精靈!」
唐高宗時期已經對西域有所了解,所以試圖拉著波斯打西突厥。
泥孰深吸一口氣:「草原精靈?!」
至少,這個時空哪怕大唐仍舊丟掉了西域,在「盟友」的幫助下,能把安西都護府的孤軍接回來也是好的。
二月初,伊吾的氣溫回暖。雖然河水還沒有化凍,李玄霸見已經晴了好幾日,便向射匱可汗辭別,準備回張掖。
李玄霸總覺得「泥孰」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羅士信也很珍惜李智雲這個朋友,就算跟上李智雲的功課進度很困難,他也咬牙堅持下來。
李智雲見三哥還在繼續和西突厥貴族相談甚歡,打了個哈欠,對羅士通道:「二兄怎麼還不來?都快到張掖了。」
在沒有飛機和衛星測繪的時候,所有封建王朝對外國的了解都在雙腳能行走的範圍內。
似乎,大概,可能,他遇見「父債子償」了?
泥孰羡慕地看著空中罵罵咧咧的金雕:「看見草原精靈,我那幾百隻獵鷹都黯然失色。」
落葉歸根,忠魂歸鄉。
長孫無忌道:「房玄齡在西海郡,應該能看住李二。」
穆罕默德,伊教先知,阿拉伯帝國的建立者。他6歲父母雙亡,8歲祖父去世被伯父收養,23歲給富商遺孀當商隊經辦人,約40歲的時候與遺孀結婚,生活才富裕起來。
李智雲捧著下巴道:「好吧,三兄有這麼遠大的志向,弟弟支持你!三兄,你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我們無法直接管理的地方,一定要讓他們有多個首領,不能讓他們統一了來打我們,對吧?」
著名史學家巴托爾德認為,此戰決定了中亞的命運,導致大唐將中亞讓給了阿拉伯人。
李玄霸剛介紹完,泥孰和幾乎所有聽到李玄霸介紹話語的西突厥人全部臉色一沉,如炬的目光射向長孫無忌。
比如李玄霸只了解現在波斯帝國的皇帝庫思老二世。
李玄霸道:「不客氣才好,我常年住在軍旅中,見不得扭捏的人。」
李玄霸看到了羅士信的小動作,笑著結束了今日的授課,讓羅士信和李智雲去外面「切磋」。
李智雲還像小時候一樣掛在李玄霸背上, 嬉皮笑臉道:「沒有二兄, 有我陪你!」
哪知道波斯不僅自己廢拉不堪,也實在是打不過對面開掛和圖書的,被阿拉伯帝國覆滅。唐朝甚至想幫波斯帝國復國,最終還是因為路途遙遠算了。
長孫無忌接受長孫晟的教導,腦海里條件反射似的閃過一條信息:「統葉護部世襲莫賀設的泥孰家族?歡迎歡迎。」這是西突厥的大貴族,大魚啊!
先嘴賤就要做好「挨揍」的準備,這也是哥哥給你上的課。
如果真是他,他父親會在武德年間和在長安閑居的小|秦王李世民結為異姓兄弟。那……他就是我未來的侄兒?
這個「開掛」的人,名為穆罕默德。
唐軍平叛失利,西方史學家認為,這和怛羅斯之戰一樣,是安史之亂的導|火索之一。拋開這點,這一戰確實給大唐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李玄霸以為可以把周達也培養成一代名臣,但人各有志, 周達聽著李玄霸的長篇大論就頭疼, 更別說自己親自去看書。
這不是說大漢對絲綢之路之外的世界一無所知,而是「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區別。
看看明朝「后」車之鑒,利益階層可太會利用「祖訓不可更改」來給自己謀利了。
長孫無忌:「啊?!」怎麼回事,為什麼突然要和我比箭?
這次讓二哥好好把他的戰略思想寫下來教導後人。就算後世子孫沒有戰略家,拿著先祖的心得依葫蘆畫瓢,可能也能學個一二。
泥孰笑道:「幾隻鷹,說什麼賣?我回去就親自挑好的給你送來。」
李玄霸想做的事,和歷史中的唐高宗差不多。
既然周達不樂意上進,李玄霸便不為難周達了。
李玄霸並不想讓亞歐大陸橋這一片區域被統一。像現在這樣,幾個帝國打成了一鍋粥,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射匱可汗開放的情報,又對李玄霸只有一個骨骼的西域情報填充了血肉,讓李玄霸更容易欺騙射匱可汗,並帶走更多情報。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不可避免,但有波斯帝國在大唐和阿拉伯帝國之間當緩衝地帶,大唐處理西域會遊刃有餘許多。
大唐就算再次衰退,華夏只有內憂少些外患,百姓受到的磨難或許會少一些。
國家越強盛,對世界的了解就越多。就像是東漢對世界的第一手資料了解到達了希臘半島一樣。
何況大唐也不可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插手如此遙遠的國家紛爭。大唐人自己現在都吃不上飯呢。
近年來華國史學家根據最新史料反駁,此戰大唐雖然失敗,但這隻是雙方試探性攻擊,雙方都中止了大的繼續擴張,劃定了彼此勢力範圍,大唐和阿拉伯帝國雙方都沒有傷筋動骨,也沒有影響雙方關係。
泥孰深吸一口氣:「聽聞長孫將軍曾經能一箭雙鵰。虎父無犬子,想必長孫四郎也能。請長孫四郎賜教!」
但也就像是大漢與羅馬建交被安息帝國阻攔,大唐與東羅馬帝國的商路也被後來崛起的阿拉伯帝國阻隔。
泥孰驚訝:「你認識我?」大隋人對西突厥這麼熟悉嗎?
但突厥人的名字大多喜歡重複用,有的人名和「官名」差不多,就像是華國有人當了「司馬」,就給後人改姓「司馬」一樣。只一個拗口的名字,李玄霸實在是難以將這個人與史書中那些名字聯繫起來。
泥孰見李玄霸的表情古怪,疑惑道:「李三郎,我臉上有什麼嘛?」
李玄霸微笑:「是那位長孫和_圖_書將軍。」
但李玄霸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會非常困難。
羅士信白了李智雲一眼,做口型讓李智雲等著。
何況古波斯自古以來就在那繁衍生息,大唐的舉動是正義的(正色)。波斯帝國後裔也一直在反抗阿拉伯帝國,會成功復國。
於是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大唐帝國軍隊和阿拉伯帝國軍隊在蔥嶺地區(今哈薩克)直接交手,大唐敗退。
「李三郎大氣!」泥孰開心道,「你都這麼說了,我一定不客氣。」
李智雲從李玄霸背下跳下來:「三兄, 你今日又去尋突厥人聊天了?你每日怎麼和那些蠻夷有那麼多話可聊?」
李智雲疑惑:「可是他們願意向三兄分享情報,不是因為三兄的情報更詳細嗎?」
李玄霸想提前介入波斯帝國的政治鬥爭,看能不能給盛極而衰的庫思老二世注入一發強心劑,避免波斯帝國內亂。
李玄霸平靜道:「你也擅長馴鷹?能否割愛幾隻賣給我,我想送與大隋皇帝。」
長孫無忌:「……」
這不僅僅為了繼續欺騙射匱可汗,也是為了大唐經略西域布局。
唐高宗前期延續唐太宗的政策。但在後期,天皇天後都認為他們需要建立比唐太宗更大的功績,所以放棄了「平衡術」,放任和幫助親近自己的勢力統一草原。
他與李玄霸交談,居然對突厥人大多不愛看的儒家經書頗為熟悉。若不看他穿著打扮,還以為他是個大隋儒生。
他能說這兩隻雕除了大中午時飛出去,平時都嫌棄伊吾天寒地凍,鑽在被子里睡大覺嗎?
正常人的話,這一生差不多就到頂了,但他的傳奇人生這才剛剛開始。
該不會只有自己的性格偏向母親,更熱愛看書吧?
李玄霸雖然依託的是後世資料,比如今許多第一手資料都詳細,但史書上寥寥幾行記載,與西域諸國真實情況肯定也有較大差異。
他以為人生最大成就就是幫郎將統一天下,如果能活長一點,再加個滅掉東西突厥。西域諸國也太遙遠了!
唐高宗和武女帝政治水平還是不錯的,都是有為之君。唐玄宗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也沒昏庸,還是明君。
泥孰開口后,他身後的西突厥貴族紛紛表情不善地開口,都要與長孫無忌比箭。
長孫無忌被父親高壓教育下灌輸的知識開始自行轉動,腦海里的想法就像是泡泡一樣,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李玄霸不肯承認, 他不愛打獵,只是因為他身體差。
射匱可汗在波斯帝國埋下了許多釘子,了解波斯帝國所有高官和貴族構成。李玄霸便用世界史上對庫思老二世的信息,套走射匱可汗手中真正有用的波斯帝國貴族階層情報。
但羅士信有這個天賦,如果逼一逼也能靜下心來學習,李玄霸就不會放過他了。
羅士信有點頭暈。
如果能保住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面臨阿拉伯帝國的壓力,會是大唐穩固的盟友。西突厥和吐蕃得不到阿拉伯帝國的支持。
反正周達就算將來排不上頂尖的功臣,也能至少成為一個中層官吏,對他而言也是階級躍遷了。不上進也沒事。
只是唐太宗身為華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戰略家」,眼光還是更勝一籌。
李玄霸之前和李智雲、羅士信提過,大漢對西方諸國的了解是依託絲綢之路。
東方古國這邊出現和_圖_書了一個叫「李世民」的天命之人,西方也出現了一個同樣的「天命之人」。
泥孰被誇得十分高興:「你誇我鬍子,我們就是朋友。聽聞你能馴鷹,等我回部族,給你送幾隻好鷹。」
李玄霸道:「沒什麼,只是發覺你的鬍子真別緻。」
李玄霸道:「你剛說送我獵鷹……」
西方史學家多秉承這個觀點,並認為怛羅斯之戰和同年的大唐南詔平叛失敗,都是安史之亂的導|火索之一。
不過四年後,即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由盛轉衰,吐蕃趁勢佔領河西走廊,這才導致大唐在西域的勢力失守。
李玄霸嘆氣:「不是失望,是擔心。天寒地凍的,二哥肯定不是去打獵。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壞事。」
另一隻金雕趕來,用翅膀拍打著這隻雕,似乎想把丟草的金雕驅趕走。
李玄霸露出神秘的微笑:「不,我的情報並沒有更詳細,我只是成功騙到了他們,讓他們誤以為我的情報更詳細。」
前者如長孫晟經略西域,在突厥生活了十幾年親自收集的情報;後者如裴世矩經略西域,靠著和張掖邊市的商人收集的情報。
「他們如突厥一樣,不能太強,也不能被滅,最好是永遠這樣僵持著,才會與我們友好相處。」李玄霸道,「突厥的地我們還能直接管轄,但西域太遠了,我們不能直接控制。所以必須讓他們主動與我們交好。」
周達在原本歷史中應該也是唐國公府的家生子。跟隨唐國公府起兵的人那麼多, 在史書中留下姓名者卻寥寥無幾, 唐國公府的家生子們幾乎沒有一個人在青史留名,除了身份地位之外,他們自己的本事也可能不過關。
於是今年他難得過了一個沒有雙生兄長陪伴的生日。
這個人的事迹對阿拉伯民族而言,相當於春秋時期的孔老夫子遊歷諸國之後腦袋一拍,「教書救不了分裂的中原」,於是帶著弟子們把一盤散沙的東周統一了,成為了始皇帝。
李玄霸面色古怪。
李玄霸耐心解釋道:「他們對西域諸國的了解才是第一手資料。難得有機會他們願意對我敞開情報, 我當然要多問些。」
李玄霸正想說好,天空中落下一團草砸在了泥孰頭上。
當然,沒有說他比得過孔子和始皇帝的意思。只是說這種開掛程度,連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都要為之側目。
如果這一片區域局勢安定下來,西突厥、吐蕃等勢力也會安定下來,他們就會把視線轉移到大唐了。
唐太宗滅掉東突厥政權后,沒有滅掉東突厥的「可汗」,而是在突厥上放幾個「阿史那」血脈的可汗,讓他們各自打去。誰弱就拉偏架,不讓他們統一。
李玄霸露出了關愛弟弟的慈祥微笑。
泥孰是個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漢話比射匱可汗還熟練。
「長孫四郎?」李玄霸驚訝,「你什麼時候來張掖了?」
安西都護府孤懸海外,大唐守軍孤軍奮戰四十余年,在公元808年全部戰死沙場。
泥孰震驚地抬頭看,一隻金雕正在他頭頂一邊「啾啾啾」一邊盤旋。
伊吾城下起了大雪,為了安全, 李玄霸準備等天氣稍微轉暖之後才離開。
不一會兒,李玄霸也發現了前來迎接的人。
天高路遠,就算李玄霸拉著同樣開掛的二哥李世民,也不可能阻攔這位先知的開掛之路。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