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薄也將李玄霸的勸告告知了翟讓。
豪強世家高人一等,這種地方富戶也是高普通貧寒百姓一等。王薄希望他們平等地看待普通百姓,他們當然不情願。
現在百姓活不下去打著殺狗皇帝的名義起義是一回事,等義軍首領有了爭奪天下的本事,他們對楊廣就會變一副嘴臉。特別是楊廣被殺后,他們大概率會轉成隋朝忠臣,對楊廣被殺「義憤填膺」,說不準還會給楊廣哭喪。
反正楊廣必死,沒必要為了殺楊廣賠上自己的命。
李玄霸只是知道按照自己的謀划,楊廣的死期會提前,估計今年剛到江都不久就會死,到時候一定會有很多機會。他守著楊廣隨機應變,看能不能在江淮安插釘子。
薛收挑眉:「有機會當然可以。不過我覺得我還是更適合文書工作。陳將軍很不錯,現在又回到筑紫島,遠離中原紛爭,到時我去招降他。」
魏徵笑道:「好。」
路過泗水的時候,奉信郎王愛仁上表請求楊廣返回西京,楊廣殺死了王愛仁;到達梁郡的時候,梁郡百姓阻攔楊廣繼續南行,被楊廣誅殺。
魏徵目送王薄回帳篷,嘆了口氣。
李玄霸身體好了之後,李世民就不再對李玄霸小心翼翼。兄弟二人恢復了以前你踹我一腳,我揍你一拳的相處模式。
日子好過了,對皇權的畏懼就又生出來了。翟讓是個聰明人,應當很明白他將來若是失敗想投奔他人,只要是隋朝舊臣,大概都不會接納殺害隋朝皇帝的人。
他還真猜對了。王薄身邊全是文盲,魏徵的儒雅和耐心在為王薄做事的時候逐漸消磨乾淨,短短几年時間就湊足了他原本流離顛沛十幾年才湊夠的「你們都是傻逼嗎」戾氣,成功進化成了魏懟懟。
魏徵無語:「你嫌麻煩,就不回去了?」
楊廣是必定死在江都了,自己和二哥遠在隴右道,可不能讓人搶了太多中原和江南的地,免得以後不好打。
楊廣一路走一路殺,一路命令驍果軍沿路剿匪開道,龍舟浩浩蕩蕩南下,造成的動靜之大,天下無人不知。
楊廣卻不在意這些。連蘇威都被貶為庶民,已經不會有人再會在他耳邊提匪患的事。
竇建德給楊廣追謚為「閔」,憐憫楊廣被殺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想起自己那因楊廣橫徵暴斂而家破人亡的鄉親們。
李世民也跟著爬上樹,坐在了另一根粗大樹枝上遠眺:「哇!領頭的龍舟起火了!嘖,被撲滅了。哈哈哈,又起火了!阿玄,你把望遠鏡也給我看看!你就做了一個望遠鏡自己留著,小氣。」
罷了,反正魏徵將來挨揍又不是自己挨揍。
翟讓苦笑:「你這樣說,不怕我退縮嗎?」
……
翟讓疑惑:「高士達怎麼沒來?」
但李世民居然讓宇文珠給李玄霸灌了一碗安神葯,把李玄霸連著被子一起裹起來捆著丟上馬車,連夜離開張掖。
李玄霸醒來后,只花了十秒鐘就接受了現實。
他遲疑了一會兒,嘆了口氣,繼續道:「這天下果https://www.hetubook.com.com然如三郎君所料,先是我們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當天下亂起來后,各地豪強接連出現。現在各地義軍,還有多少是百姓的義軍?我聽聞北方生亂,不是手握兵權的鷹揚郎將,就是當地巨富豪強。」
他還想看弟弟氣急敗壞捶胸頓足哭天搶地呢!
以前他們不是這樣……啊,薛收的回憶浮現,然後鬱悶地發現這對雙生子從小就這樣,最愛一起坑人。
李玄霸坐在樹杈上,遠眺大運河的美景。
沒錯,李玄霸讓薛收瞞著魏徵的任務,就是他和李世民跑來了。
說完,他又麻利地上樹。
「就算做不了什麼也無所謂,圍觀楊廣被殺也挺有趣。」李玄霸道,然後切換心音,【楊廣被殺這樣的標誌性歷史事件,我豈能錯過!】
杜伏威等人欣然同意。王薄又得到一個「知世郎高義」的吹捧。
王薄指著自己:「就算是出身貧寒的人,大多也是看著天下亂起來后聚眾為盜,像我這樣真的活不下去的人少之又少。當初與我一樣的人有很多,如今是漸漸都看不到了。」
王薄搖頭:「我自己回去。」
漢高祖劉邦都能當皇帝,自己為何不能?
薛收看著魏徵氣沖沖的背影,疑惑極了。他記得李玄霸給他寫信,說初次見到魏徵的時候,魏徵是一個很謹慎知禮的人。怎麼他看到的魏徵就像是他從筑紫島海岸石頭上撬下來的海膽,渾身都是刺?是王薄這裏的風水不好嗎?
李玄霸麻利地從樹上爬下來:「我從小就能爬樹,這麼點高度怎麼可能難得住我?」
翟讓、竇建德都當過隋朝小吏,家境並不貧寒。
王薄如果殺了楊廣,除非王薄能自己當上皇帝,否則天下無處可去。
李玄霸道:「應該不會吧?頂多只是破口大罵。」
王薄:「……」
其實李玄霸和李世民沒有具體的計劃。
魏徵白了薛收一眼:「味道這麼大,他居然沒發現你。」
李玄霸拿著望遠鏡津津有味地看龍舟遇襲:「我就是小氣。」
李玄霸當時打好了說服二哥的腹稿,李世民聽了他的計劃后,淡淡回應他一句「讓我想想,明日再說」。
他扶額:「先生,你能不能改改你的脾氣?你回到冠軍侯身邊后,小心被排擠。」
夜深人靜,王薄睡不著,獨自離開帳篷,坐在了石頭上看著天空,連篝火都沒點。
魏二先生就是自稱魏徵族弟的「魏收」, 薛收。
所以李玄霸建議王薄只是嚇唬嚇唬楊廣,殺楊廣的事還是留給楊廣身邊的野心家。
王薄道:「高士達取得大勝後過于驕矜,被涿郡通守郭絢所敗。竇建德接替高士達的位置,收攏殘兵為高士達報仇, 恐怕沒有餘力加入我們了。」
邊疆無事,積攢力量不需要他留在隴右,現在冠軍侯府人才濟濟,他們足以應對。李玄霸身體好了之後,就想來江都搞事。
王薄道:「狗皇帝已經被我們嚇出了精神問題, 據說晚和-圖-書上連覺都睡不好。只要再嚇他一次,就算他這次再次好命逃走,估計也活不長了。」
魏徵聽王薄抱怨他不該多讀書後,對王薄道:「這有什麼難的?雖然我不想讓主公和三郎君多一個難纏的敵人,但只要你迅速把你的位置從一個小鐵匠換成那些世家豪強不就行了?你就當你現在已經當官了,然後去封更多的官,你那些有能力的下屬便不會再抱怨你的『不公』,你便能籠絡更多的人,擁有逐鹿天下的資本。」
李玄霸本想獨自離開,李世民當晚就把李玄霸綁著偷溜了,沒和李玄霸說半句廢話。
薛收站在樹下無奈道:「李三,別爬這麼高。你身體才剛好一些,小心摔著。」
魏徵不在乎道:「如果他們排擠我,就說明他們自己心胸狹隘,主公應該遠離這樣的姦邪小人,我會上書彈劾他們。」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高義,他只是想起鄉親父老,丟不下對楊廣的恨罷了。
薛收嘆氣:「難道不是房玄齡他們對你們破口大罵嗎?」
李世民丟下剛打來的鹿,搖頭晃腦道:「只是讓他代替我們坐鎮,活還是玄齡等人干,他罵什麼?」
魏徵道:「你難道海島上當野人當久了,性子都野了?」
王薄平靜道:「翟公若想退出,薄不會阻止。僅薄一人,也會完成襲擊狗皇帝的計劃。」
他沒和魏徵計較,如果計較,早就氣死了:「李三猜到了我可能不會去,有任務給我,我現在不能告訴你。」
翟讓嘆息:「魏二先生的情報和三郎君的情報有區別嗎?一切仍舊在三郎君的掌握中。」
翟讓一愣,然後臉上露出羞愧的神色。
魏徵起身:「還要我送你回去?」
以他們現在的兵力,確實只能嚇唬嚇唬楊廣,很難真的傷到坐在高大龍舟上的狗皇帝,更別說殺了他。
秦瓊預感,等自己回隴右後,會被一眾同僚給揍死。
現在隴右太安穩了,西突厥和東|突厥就和死了似的,自己掠奪他們都不吭聲,李世民實在是無聊,又不想埋頭案牘,還是跟著阿玄搞事有意思。
在楊廣南下的時候,各地已經平息的民亂再次燃起戰火。這次幾乎所有郡縣都有鷹揚府將領或者豪強叛亂,隋軍高層將領出現了傷亡。
王薄嘆氣:「罷了,三郎君應當會護住你。」
李玄霸道:「罵我倆不帶他玩唄。」
王薄嘆氣,眼中閃過一絲落寞。
薛收把葯囊遞給了魏徵一個,道:「他大概是真的很苦惱吧。真沒想到他會如此苦惱。」
魏徵道:「煩惱解決了?解決了就回去睡覺。江淮蚊蟲真多,我可不想在這裏陪你喂蚊子。」
共犯宇文珠和長孫康寧揮舞著小手絹為兩位小郎君送別,共犯孫思邈坐在熟睡的李玄霸身旁長吁短嘆。
現在楊廣沒有徵討高麗,不需要再從南方運糧, 義軍又遍地開花, 隋軍對通濟渠的防守不再嚴密。誰也不知道,翟讓、王薄這兩個中原義軍首領,居然來到了通濟渠。
他看得出來,翟讓現和_圖_書
在對殺楊廣的心並不是很堅定。
李世民道:「有你作保,我一定厚待他。」
王薄笑了笑,沒有回答。
「所以翟公不必擔心。」王薄道。
王薄讀了書後,也想過能不能自己當皇帝。
但現在他心中充滿著理想、夢想之類的空談,讓他不甘心,很不甘心。
與翟讓結束商議后,王薄又與杜伏威、輔公祏等江淮義軍首領見面,與他們商議共同伏擊楊廣之事。
薛收悄悄從樹榦後面出來,渾身一股熏蚊子的藥味。
秦瓊壓力很大。
他知道說服二哥讓自己獨自回到中原是一場苦戰,但他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認為自己讓二哥放行的成功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剩下百分之十他可以用「我就要去,你攔我我就不喝葯」來死纏爛打。
李世民給了弟弟一個白眼,但頻頻點頭,阿玄說得對!
原本歷史就是這樣。
王薄麾下也有許多這樣的人。
李玄霸給翟讓和王薄所制定的計謀的最後一環, 就是趁著楊廣南下時,沿著大運河圍堵楊廣。
王薄苦笑:「李三郎君曾對我說,如果我不想當義軍了,隨時歡迎我去隴右道。我想翟公如果想要投奔李三郎君,李三郎君也會熱情地將翟公介紹給李二郎君。翟公,殺狗皇帝是我自己的願望,李二郎君只是幫我實現這個願望。你呢?李三郎君逼迫你了嗎?」
不過要當皇帝的人,必須如此心黑臉厚。一家人被餓死,自己淪落成乞丐的朱元璋稱帝時,還得捏著鼻子說元朝好話,閉著眼睛吹「我祖孫三代都依託元朝皇帝恩澤活著」,以拉攏元朝舊臣。
李玄霸提前布局,義軍沿河布置眼線,在已經疏於管理的大運河周圍建造堡壘和投石機。
他們被罵的時間還少嗎?
薛收:「……你這嘴真的需要改。」
薛收笑道:「做假賬哪有刺殺楊廣有趣?」
王薄披上大氅:「謝魏先生。」
王薄一愣,道:「先生居然說好?」
王薄愣了一會兒,道:「先生說得對。」
如果他沒有多讀書,就不會在自己已經是最強大的義軍首領之一時,還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窮途末路,沒有絲毫喜悅。
看見李玄霸氣急敗壞的模樣,李世民能多吃三碗飯。就像是李玄霸在心裏叨叨劇透讓李世民破防,李玄霸會開心得多吃一大碗飯一樣。
簡易的投石機只需要知道一個槓桿原理。王薄身為鐵匠, 再拉幾個木匠,自己都能組裝出來。
因為連大隋官吏自己都難以想象楊廣會在這個時候下江南,所以義軍的布置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王薄如此對魏徵客氣了許多次,魏徵總是笑著客套過去,仍舊疏離地稱呼王薄為知世郎。王薄現在說這句話,只是習慣而已。
李世民見弟弟這麼淡定,神情十分低落。
他們對直接襲擊楊廣果然也抱有疑慮。王薄安撫他們,只讓他們牽制住江淮的隋軍,趁著自己掀起的混亂攻佔江淮郡縣糧倉。
唉,真沒意思。
算了,隴右道也不是必須二哥坐鎮,原本歷史www•hetubook•com.com
中隴右道的擁有者,自稱西秦霸王的薛舉都還在草原上兢兢業業搶劫呢,冠軍侯府這麼多能人,哪可能鎮不住一個隴右道?
然後「匪患」自己來提醒楊廣別自欺欺人。
李世民笑道:「這麼多年了,你的變化倒是太大了。要不要隨我出征啊?」
右候衛大將軍趙才下獄,建節尉任宗當庭杖斃,奉信郎崔民象被處死,楊廣終於出了洛陽城門。
義軍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楊廣也做好了準備。
魏徵道:「書讀多了,書讀傻了。你怎麼還不回隴右道?」
江淮一地也有自己留下的義莊,湊一湊也能湊出一千人左右的鄉勇,完全可以趁亂生事,無論是自己打下一小塊地,還是給其他勢力摻沙子,將來都會有大用。
「或許我不該讀那麼多書。」王薄道,「如果沒有讀那麼多書,我心裏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我率領鄉親起兵是因為活不下去和義憤。如果打不過了我就投降,說不定還能混上個官當。」
李玄霸呵呵。他知道二哥在想什麼,絕對不會如他的願。
王薄試圖提拔與他一樣出身的人,卻發現真正家境貧寒的人無論智慧還是武力都比不過這些人,自己依靠的還是原本家境就不錯的人,或者是原本小偷小摸或者打家劫舍能吃飽的賊寇。
王薄拱手:「翟公高義。」
李玄霸大聲道:「別說話,我聽到聲音了!義軍肯定動手了!」
王薄道:「我無字,先生稱呼我姓名即可,我不計較這些。」
看見這對雙生子的無賴樣,薛收感到頭疼。
魏徵不讓王薄轉移話題:「你可是在緊張?」
「雖已經入春,夜晚也很涼。為何不多批件衣服?」魏徵舉著火把過來,將手中大氅遞給王薄。
王薄問道:「翟公是否在想,李三郎君拿你我當刀?」
就算是義軍首領中口碑最好的竇建德,為了獲得天下世家豪強和隋朝舊臣支持,為了得到更多的爭奪天下的資本,他不僅向東|突厥始畢可汗稱臣,接受了「小可汗」的稱號,還自封隋朝忠臣,說自己受恩于隋朝兩代皇帝,現在宇文化及殺楊廣,就是他的仇敵,所以去征討宇文化及。
魏徵毫無形象的坐在王薄對面的地上,道:「我們共事這麼多年,有什麼好謝?知世郎可是在緊張?」
翟讓不語。
李二雖然心胸寬廣,但他脾氣也很暴躁,是真的一言不合就會上拳頭的,只是打完架后便不進心裏去而已。
但那是回隴右後的事了。現在一眾人扮作行商在林子里落腳,一路幫忙隋軍剿滅盜賊,偶爾去山林里打獵,明明天下大亂,但幾人武力值高強,又帶了許多錢財,居然像遊歷似的。
他想獨自回中原,主要是知道同僚們不會讓身為主公的二哥離開而已。現在二哥都偷跑了,那沒事了,回去也是二哥被罵,自己是無辜的。
他直到現在也不知道主公和三郎君要幹什麼。
薛收撓撓頭,又撓撓胳膊上的小紅點,搖搖頭離開。
那時沒有人會猜到,楊廣在天下大亂祖hetubook.com.com業將頹時還會重修龍舟下江南。即使到了現在, 楊廣已經開始重建龍舟了, 朝中也有大臣天真地認為, 楊廣會在天下稍稍安定一點后才離開洛陽。
薛收道:「李二李三寫信給我,說房玄齡杜克明正在做假賬做得焦頭爛額,讓我趕緊回去幫忙。」
兄弟二人這次偷溜,只帶了秦瓊一員猛將。
這件事李玄霸也告訴王薄了。
王薄沉默了許久,道:「不是緊張,只是悵然。」
他對主公的偷跑計劃一無所知,只是迷迷瞪瞪地聽指揮而已。
秦瓊一邊生火準備烤鹿,一邊唉聲嘆氣。
王薄道:「三郎君現在身在邊塞抵禦突厥, 哪有消息傳給我?是魏二先生的情報。」
一想到自己以後要當皇帝,別說京城,連皇宮都很難出去。據弟弟說,以後自己想打獵的時候只能在宮宛里追兔子。他不趁著還沒當皇帝多跑跑,以後就沒機會了。
他又開始殺人了。
翟讓沉默了一會兒,拱手道:「你都說我們殺不了他,只能嚇唬他,那我還有什麼害怕?我已經在這裏了,就不會回頭。」
聽聞李二郎志在天下,這樣的人能奪得天下?!
魏徵心裏立刻不喜了:「怎麼?三郎君把我也算計進去了?」
扛著捆好的弟弟溜了溜了!
李世民背著一頭鹿走來:「那也別爬太高。你說小五自己一個人留守隴右道有沒有哭鼻子?」
就算是李二李三郎君,也不會接納他們。
魏徵道:「三郎君勸了你許多次,你仍舊堅持要親手砍下楊廣的腦袋。既然你已經是將死之人,我稱呼將死之人的姓名算不上無禮。」
薛收道:「你就當是吧。」
就算有人注意到了, 也只會認為義軍想沿河劫掠朝廷的運糧船。
這都什麼事啊!
翟讓搖頭:「高義的是知世郎。」
現在才十七歲,正值最好動年齡的李世民,就算是房謀杜斷一起,也別想把他按在桌案旁乖乖處理文書。
薛收一邊熟練地庖丁解鹿,一邊沒好氣道:「這麼多年了,你們怎麼一點變化都沒有?」
但他讀了更多的書後,才發現劉邦是如翟讓、竇建德那般的人。劉邦一家人都能讀書識字習武,劉邦的友人也都是縣中小吏,這明明是縣中豪強,而且還是祖輩是士大夫的豪強,與自己這等鐵匠出身完全不同。
薛道衡曾在朝中為高官, 洛陽自然有宅邸。薛收被薛道衡過繼給本家的薛孺, 薛孺仕隋,在洛陽也有住處。薛收在洛陽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想要知道洛陽的消息很容易。
如翟讓、竇建德、杜伏威等人都不算真的活不下去才起義,他們都是逃犯,不是如王薄一樣帶著鄉親父老入山逃徭役。
翟讓笑道:「三郎君給你的消息?」
魏徵氣沖沖拂袖而去,對自己這個老下屬居然比不過薛收非常不滿。有什麼事是薛收能知道,自己卻不能知道的?等見到三郎君,一定要好好罵他一頓。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同時聳肩表示不在乎。
翟讓嘆氣:「就我們兩支義軍,能擊敗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