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留給弟子的棋譜

高熲一直平靜地睡著,沒有被聒噪的下屬們吵醒。
「邊疆之民本就多彪悍,其一,他們相信陛下一定能得勝歸來,碾碎這群宵小,這是底氣;其二,重賞,這是利誘;其三,我在這裏。」
「我丟不起這個臉,我想你們也心有不甘。」
李玄霸讓他親自給宇文珠和陳鐵牛送信,讓薛收派人送宇文珠回來。
他迅速在局勢發展成部將鬥毆之前點完了所有的將。徐世勣即使沒有被單雄信推出來,他也會點徐世勣的名;其餘勢力年少有為的小將他都一一點名,沒有一方遺漏。
宇文弼大笑。
堯君素想起蘇夔在雁門之戰的英勇,點頭:「蘇伯尼自己就可以教導兩位小郎君武藝和兵書。」
守軍倨傲道:「有高公在,哪需要守城?我軍已經出城迎敵,很快就會凱旋。」
竇建德趕緊打圓場。雖然劉黑闥老說張亮和他同為瓦崗軍,他損張亮,張亮不會在意。但竇建德見張亮不像個心胸開闊的人,為劉黑闥愁得頭髮都稀疏了。
李玄霸道:「誰讓周叔你太愛偷懶?」
都沒關係。
「真沒用。」
周達恭敬道:「上封信說已經在洛陽了,這兩日就該到了。」
李玄霸疑惑:「你居然和我開玩笑?怎麼突然性格大變?」
李世民又在群將中掃了一眼,每個將領都把頭仰得極高。
「高公!幸不辱命。」
羅士信皺眉:「高公為何一定要守城呢?陛下已經下令,這城本就沒必要守。我們運糧是通過長公主藩國那條路,伊吾城只是個幌子啊!」
高表仁咬了一下嘴唇,攥緊的雙手艱難鬆開。
當李世民說「少年英雄」的時候,他才抬起頭。
「你心裡有數就好。」李世民替契苾何力理好一頭亂毛,「等此戰結束,朕帶你回京去見阿玄。阿玄會安頓好你的族人。你的族人會比你最好的想象過得更好。」
就劉黑闥這脾氣,自己這個「降王」都比他安全!
他笑呵呵回家告訴家人,放心,無事,那仗根本打不到城裡來。
他們已經完全認可自己唐人的身份,對唐軍大勝與有榮焉。
高熲是皇帝的老師,大唐的齊國公。他身上的富貴都到了頂,怎麼可能在快要安享晚年的時候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他放下書卷,一直坐得筆直的後背,輕輕后靠在椅背上,雙手扶住了椅子把手。
看著曾經與陛下差點兵戎相見的太上皇哭起陛下的安危,眾將領都感覺怪怪的。
周達笑得差點嗆到:「都說鐵牛是最透明的國公,我看我才是。」
高熲微笑頷首:「我就在城門坐著等你們。賊寇宵小能一眼看到我,你們也能一眼看到我。去吧,我看這城也沒必要守了,都出城門去。我在城門上等你們。」
羅士信仰頭:「末將聽令!」
他們想要殺了大唐的使者,但還是以「兩軍開戰不斬來使」,放大唐使臣離開。
大隋哪怕衰敗,東|突厥趁機圍攻雁門郡,都被隋將李世民和李玄霸差點滅了國。
將領們摩拳擦掌,對著高熲大呼小叫,跳來跳去,一戰剛完,就開始爭奪下一場的戰功。
「這兩個豎子如果再次科舉落第,去邊疆立功也得學點本事。我看他們那功夫,還不如我!」
「這伊吾城是李三郎還未束髮的時候,拖著病軀向西突厥討回來的。」
此刻,所有人都很開心。
高熲道:「你兄長學了我治政的本事,哪怕不能為丞相,治理一方也輕而易舉。你是個很矛盾的人,有野心,卻又懶得發憤圖強,讓你學些本事,你更樂於與妻子彈琴賞花。」
李玄霸問道:「我就知道老師會這樣,才讓你為副帥。他連你都不信?」
「城門大開,我就在城門上,可有人能到我面前?」
李世民做好了決定,點了五千輕騎兵,只帶了一月乾糧,與一眾小將脫離了大軍。
高熲送別將領時,沒有說太多豪言壯語,只是如尋常老人一樣嘆息過往。
到了高熲約定決戰的那一天,高熲果然如自己所言,穿戴好了國公官服,坐在了城門最顯眼的位置。
高表仁這才開口:「既然獲得大勝,就該乘勝追擊。高昌等國小弱,湊出這麼多兵力進犯大唐,國內肯定空虛。我軍經過一場大勝,新募兵卒已經可堪信任。不如趁他們還不知道此戰情況,破高昌諸國。」
李玄霸:「……老師脾氣越發不好了。」
他本來不想和李淵說,但他情商極高,見李淵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真的要當個好父親,便https://m•hetubook•com.com幫李淵演這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為李淵解惑道:「陛下此番出戰,料定我們會擾亂西突厥後方,西突厥也必定會擾亂我們的後方。他擔心高公。」
這樣的人,又怎麼不是名將呢?
當他聽到唐軍結營山下與高麗廝殺不退,硬生生把高麗大軍逼回並堵在了國境線上,沒有半點高興的情緒。
蘇夔和堯君素兩人家世差得有點遠, 本來沒有交情;兩人都知道了楊侗和楊侑的身份, 他們就有交情了。
他都記住了,但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父親這樣。所以他要把這局棋記下,告訴能復現出父親本事的李二郎和李三郎。
如今秦將李世民和李玄霸變成了大唐的皇帝和晉王,他們這群人難道要給陛下和晉王抹黑?!
高熲道:「陪我看著吧,這是我教授給你的最後一課。你細細地學了,將這一課轉述給你的弟弟們,這也是我教他們的最後一課。」
李世民睜開假寐的雙眼,制止住帳中的吵鬧:「朕決意已定。出戰之事,朕向來獨斷,諸卿不必多言。」
想要偷襲的高昌等小國的軍隊也不見蹤影。
不對啊,他記得先帝在時,兩位小郎君都好學又乖巧。
「真蠢。守軍都跑出來了,我們摸小路繞過大軍,混進城裡,不就贏了?」
歷史中的周達是何人李玄霸不知道,但他知道這位從擒獲吐谷渾可汗就陪伴他和二哥左右的周叔,一定是當世名將。
當大唐建立后,攻打周圍小國何須奇襲?只要兵強馬壯獎罰分明即可。
李世民笑道:「我相信父親會以大唐為重;朕也相信大唐的將領會以大唐和朕為重。」
若不是看到回紇首領給晉王殿下當下屬跑商賺得盆滿缽滿,他也不會咬牙親自去當探子,好帶著功勞去投奔大唐的皇帝陛下。
「大隋死於內鬥,而不是外患。高麗和突厥都不足為懼,只是趁著大隋內亂而起的宵小。你們現在是唐將,以前也曾是隋將,不要讓後人說,隋朝的名將只有李世民和李玄霸兩個小輩。」
城門下,已經看不到唐軍的蹤影。
身披粗麻衣的唐軍豎著白幡,神情肅穆地離開伊吾城。
高熲點頭:「確實難辦。都當了皇帝和晉王,他們的性格也沒變啊。」
羅藝苦笑不已。
「大德啊,你的性情更接近長孫晟。但若沒有高熲屢次擊敗突厥,長孫晟使再多的離間計,也不可能分裂突厥。長孫晟的離間計都是與隋軍配合作戰,這就是長孫晟和裴世矩的差別,明白嗎?」
不過周達雖不是隋唐名將,李玄霸卻認為周達可以當名將。因為自己和二哥練兵都是和周達一起,而「練兵」這件事,只要踏實肯干,都能學。
將領笑呵呵拎著血淋淋的腦袋上來報喜。
「就像我現在這樣。」
「派人問問就知道了。」
「呵呵。」
單雄信一巴掌把蘇烈推開,把徐世勣拉上去:「陛下!陛下!你要組一個少年英雄隊伍,徐世勣徐懋功也是年輕人啊!選他!」
「唐軍真的不守城,不是騙我們?」
沒逃過戒尺的李玄霸伺候宇文弼睡下。
周達笑眯眯道:「我這是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
「高昌、焉耆、龜茲、于闐、疏勒是西域絲綢之路上難得的水草豐茂,能屯田耕種之地。」
宇文弼笑話道:「你現在知道我和高昭玄等人有多頭疼了?」
當得知大隋的「亡國之君」楊侗小陛下如今過得都很輕鬆,因貪玩和弟弟楊侑一起被蘇夔追著揍,他的心情能不輕鬆嗎?
秦瓊和宗羅睺苦著請求:「陛下!也讓我們跟隨你吧!」
宇文弼沒有回涿郡。
李世民道:「宗羅睺,秦叔寶,你們二人輔佐好太上皇,正面迎敵!」
屈突通聽得頭疼,將幾人驅趕出門。
秦瓊常陪伴李世民左右為親衛,看出了李世民心中「急躁」的原因。
周達嘆氣:「罵了。他說我既然已經年紀輕輕就致仕,還腆著臉回來做什麼?我都六十多了,還年紀輕輕?!」
高熲微笑頷首:「好。」
「老師罵你了嗎?」李玄霸問完正事後,又恢復笑意。
那可是什麼王子的腦袋,四捨五入也算個小可汗吧?
周達苦笑:「誰能與他們比?」
因為「大將」只能左右一場戰鬥、戰役、戰爭的勝敗,而戰略家……
高表仁垂首。
他還在出兵前先派使者告訴高昌等國的聯軍統帥,自己不會守城,而是開城門迎敵。
李世民道:和-圖-書「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當年立下赫赫戰功時也不過是垂髫少年。」
和這群人共事,宇文公怎麼能信任他們?唉,自己也是無妄之災啊。
伊吾城的百姓原本躲在屋裡。見外面一點動靜都沒有,膽大的人回到了街道上,問城裡的守軍守城戰的結果。
時隔大業的十幾年,時隔捲入奪嫡后被冷落的二十來年,隋朝唯一的戰略家,再次展露出他的獠牙。
堯君素開玩笑道:「我和屈突將軍還敢和魯國公爭辯,殿下帶來的其他將領連魯國公的門都不敢進。殿下敢在魯國公面前硬氣點嗎?」
高表仁抬頭:「二郎都哭著求你了。」
之所以讓周達親自去送信,也是因為周達是寥寥無幾能勸得住陳鐵牛的人。
「諾!」
城裡還有幾百守軍以防萬一,並維持城內秩序。
「那你在用計的時候,大唐也該反擊。否則高麗大軍只是因為你的計謀退兵,大唐豈不是仍舊沒有臉面?對於宵小,只能堂堂正正地擊潰他們,才能震懾他們。」
屈突通拈鬚點頭,自嘲道:「我怕是被這幾人連累了。」
將士們很開心,百姓們也載歌載舞,端著飲水和食物迎接唐軍凱旋。
他故意讓人墊高了檯子,讓下面的人都能看到他。
「等等,再等等,等殿下逃出來。」
高熲嘆了口氣,又笑道:「二郎和三郎都很有本事,但我總還是能有些東西教給他們,讓他們有些收穫的。」
他們可從未聽到宇文公的笑,哪怕高麗大軍退兵了,宇文公也沒有笑。
百姓撓了撓頭,想著唐軍的傳聞,感覺不怎麼意外。
李淵:「……」不知為何,他心情莫名有點沉重。
「那殿下會逃嗎?」
周達,李世民和李玄霸最初的「副將」,也是那時他們唯一的「副將」。
「咳咳咳咳……」高熲用帕子捂住嘴,咳了好一會兒,才道,「果然如我所說,不過四五萬烏合之眾對不對?我們守軍精兵有三千,城中新募的勇士有近兩萬。古往今來攻城的兵數都要至少十倍于守城的兵數。如今敵軍只是我們兩倍,你們還擔心什麼?」
秦瓊道:「陛下給高公的命令是讓高公退走,避開敵軍鋒芒,與敵軍游斗,等前線局勢明了,宵小自會退去。但正如太上皇所言,沒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這群竇建德舊部聽到李世民要重用蘇烈,和自己被點中了一樣興奮。
他滿臉通紅。雖然自己正在努力爭取,但單雄信你閉嘴啊!
高表仁也一言不發,任由將領們高聲炫耀自己的戰功。
他相信大唐的皇帝陛下和他最重視的親王弟弟,都是對「蠻夷」一視同仁的好人。
高熲面色紅潤了不少,嘴角含笑,也不咳嗽了。
他自己也不慕名利,不喜麻煩。在厲害的同僚越來越多時,他便越來越低調,幾乎只當個李世民身邊的影子人,從不爭搶功勞,漸漸名聲便不顯了。
堯君素所說的屈突將軍,就是他曾經的伯樂屈突通。
若是他人罵屈突通, 堯君素肯定會憤怒。但宇文弼罵……唉, 屈突通的資歷縱然比他老,但也是大業年間才立功的將領,與跟著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平定天下的真老臣不敢比。
「除了西域,還有海外。」
接到大唐使者的文書,高昌等國的將領都十分憤怒,認為高熲在折辱他們。
隋煬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問賀若弼,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位良將誰最厲害。賀若弼倨傲,說這三人只是猛將、斗將、騎將,只有他賀若弼能稱大將。
他一邊跺腳一邊抹眼淚:「他還說比起功勞,父母更看重的是他的安危。他當皇帝了還需要什麼功勞?他還要什麼功勞?!」
高熲卻坐在羅傘之下,面前放著一張琴,一盞茶,一卷書,神情愜意,彷彿在山中,而不是在戰場。
堯君素只笑, 不說話。
而周達跟隨李世民和李玄霸這麼多年,自己雖學不會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本事,眼界卻是很高的。別人出謀劃策,他拍板做決定,出錯率很低。周達不慕名利的「懶散」性格,還讓他在戰場上很難被「激怒」,總能保持理智。
除了他們,還有誰敢在太上皇謀逆時動手?
周達是李家家僕,原本歷史中也該隨唐國公起兵。這樣的出身在史書中都沒有隻言片語,可見他的天賦如何了。
「可惜二郎眼界太高,朝中恐怕難有人跟得上他。縱然有三郎在,三郎身體不好,太過重慮實非好事。你是他們兄長,www.hetubook.com.com要多幫襯他們。」
這樣的位置,哪怕城沒有攻破,從城牆下射箭就能瞄準他。
從天未亮就傾城而出奇襲敵營,到唐軍將領領著俘虜凱旋,也不過是第二日天色剛昏暗而已。
李玄霸向西問道。
契苾何力躲過其他小將揉他腦袋的魔爪,認真抱拳垂首道:「小臣知曉。小臣此次不孝,是為了讓母親今後都不再擔驚受怕。」
他發須斑白,屈突將軍的頭髮已經全部灰白了,魯國公說他們黃毛小兒辦事不牢, 他們也只能支支吾吾受著。
高熲拿起書卷。
兩人已經下定決心,哪怕將來被處死,若李淵有異心,他們必手刃李淵!
他們將帶著主將出征,出征背叛大唐的西域藩屬小國。
蘇烈沒想到自己會被挑中,指著自己,嘴都合不攏:「我?!」
堯君素老實道:「殿下離開不久,屈突將軍就親自押送糧草到來, 魯國公連屈突將軍都罵。」
「雖然想當英雄是很好,朕也相信你有當英雄的本事,但離家出走很不好,不要有下一次。你的母親會多擔心傷心啊。」李世民語重心長道。
進犯大唐的賊軍打退後, 還有很多事要做。大唐需要儘快接管高麗軍隊在山中的堡壘,稍稍動作遲緩一些,這些堡壘就會成為匪賊窩。
主帥的位置是一輛馬車。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陳鐵牛。」
蘇烈原是竇建德這方的人。李世民此番出征雖把竇建德留給了李玄霸,但帶了不少竇建德的舊部來。
他狠狠拍了一下契苾何力的背,把契苾何力拍進了點好的小將中。
李玄霸洗掉手上沾上的藥膏:「老師,別念了,我又開始頭疼了。」
他的心情有點輕鬆不起來了。兩位小郎君究竟有多頑劣,才能讓晉王和蘇伯尼兩人都頭疼?
他們說高公料事如神,說自己勇猛如虎,說蠻夷殘弱不堪一擊。
父親已經下完了這局棋,現在戰場只是他已經贏下的棋的復盤。
實際上是正面軍的統帥,自李世民下令后一直冷著臉一言不發的李智雲終於開口說話:「高公正在病中!」
宇文弼道:「就他們這科舉都要落第的本事?」
如何偵察敵情,如何偷偷練兵,如何用李二郎、用父親自己來激起守軍強大的自信心……如何在戰鬥開始的時候,就確定戰爭的結局。
李淵仍舊不解。
高表仁道:「是。我為副。」
眾將領看著這樣的高熲,看著他們的主心骨,都心頭一片澄澈,只有激昂戰意,沒有半分懼意。
但就算是厭惡高熲的隋煬帝,也沒有把高熲和楊素、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相提並論;賀若弼這「大將」,也是從不敢想登月碰瓷高熲。
高公說他們能贏,那就一定能贏。
高表仁啞聲道:「他們慣愛撒嬌弄痴,都哀求我幫忙了,我能怎麼辦?」
「你說我不能死在高麗的進攻中,否則高麗攻打大唐,陣斬大唐帝王的老師魯國公,大唐實在是太丟臉。」
堯君素一直想找人分享自己對蘇夔信中話的吐槽。李玄霸回來了,他終於能抱怨了。
秦瓊和宗羅睺一番心裏掙扎,咬牙應下。
馬車上是一副放著冰塊和石灰等防腐之物的棺材。
蘇夔很敬佩堯君素對大隋的忠誠。李玄霸告訴他多了一個知情人後, 蘇夔主動向堯君素寫信, 希望堯君素回京后能教楊侗和楊侑武藝兵法。
他現在心情確實很輕鬆。
他們在不遠處「偷聽」到幾人的話,都交換了個無奈的眼神。
誰知道瓦崗寨的單雄信居然如此不要臉地搶功勞,氣得他們當即要和單雄信拚命。
李世民繼續道:「朕做過同樣的事,知道父母比起朕立的功勞,更擔心朕的安危,所以朕才以過來人的身份勸你。」
眾將領豎起手中武器,如先秦兩漢的將領一樣回應。
新募的步兵隊列整齊,彷彿老卒一樣,眼中沒有半點對死亡的懼怕。
高熲笑道:「我真是沒料到,你這麼傲氣的人會把二郎三郎當親生兄弟照顧,感情比你對你兄長還深了,居然跟著他們灰頭土臉南征北戰,真不像你。」
李淵忍不住了,一拍桌子,聲音顫抖道:「大雄!我還以為你和高公開玩笑,你還真的要帶五千輕騎偷襲西突厥牙帳?你知道有多遠嗎!而且雖然那契苾何力即使心向大唐,但只是垂髫少年,他說西突厥後方生亂,你就相信?!」
李玄霸道:「他可以教,但希望有個人與他分擔。若說能教,我什麼不能教?如此頑劣學生https://m.hetubook.com.com,怎麼能只我倆頭疼?」
直到第二日,全城縞素。
宇文弼道:「你還想把他二人培養成大唐的丞相不成?」
蘇烈氣得跳腳:「陛下點我,單雄信你幹什麼!」
也是……如今唯一能接替宇文老師,在二哥回來之前,幫自己壓制住這群驕兵悍將的人。
他們炫耀自己斬殺的寇首,炫耀那綁成串的幾萬的俘虜,炫耀從敵軍運回來的糧草和財物。
他是在高表仁,又好似在對看不見的人諄諄教導。
所以宇文公笑歸笑,戒尺也不能免嗎?
他雙眼緩緩闔上,好像等了一日太過疲憊,終於可以休息了。
李玄霸接過為宇文弼換繃帶的活,笑道:「為何不可?」
他握緊韁繩:「老師要這場戰爭盡善盡美,明白嗎?明白了就把你們的馬鞭揚起來!朕要與你們一同破西突厥,才能夠回援老師!」
他都記住了。
「高公正在病中。他若耗盡心力,朕恐怕見不到他最後一面。」李世民沉痛道,「但朕不能阻止他,更不能回頭。」
李淵眼淚都流出來了,不知道是氣的還是什麼的:「李大雄!你還知道我是太上皇啊?!你把正面大軍交給太上皇統領,你就不怕丟了皇位!」
正在換繃帶的宇文弼沒好氣地問李玄霸堯君素在煩惱什麼。當得知堯君素擔心楊侗和楊侑的教育問題,宇文弼分外無語。
高熲這老匹夫若不是真的老糊塗,那就是一定有後手。唐軍是不是在城中留了大軍,並不是只剩下不到萬餘數?還是唐軍在其他地方埋伏了兵卒,就等著他們來兩面夾擊?
李世民道:「我是去立功,又不是去赴險,你們哭什麼?好好輔佐太上皇。你們若能在正面擊潰統葉護可汗,就是為朕護衛了。」
「可我沒能攔住宇文老師,二哥,你能攔住高老師嗎?」
李世民點完了將領,也走到了契苾何力的面前。
雖然李玄霸帶來了許多將領, 但老年人大多都是頑固的, 更喜歡親力親為, 不相信這群沒經驗的人。
他笑道:「蘇定方,可敢與朕一起?」
李世民的視線落在了另一個青年將領上。
周達笑道:「雖然我對立功和朝務都不上心,就想安享富貴,含飴弄孫。但我是二郎君和三郎君的老僕,二郎君和三郎君需要我,怎麼能叫打擾?放心,這群驕兵悍將我鎮得住。他們看到我突然出現,不知道會不會嚇一跳?」
幾人面面相覷。
如果說陳鐵牛是自己的「管家」,周達就是他和二哥兩人共同的「大管家」。
越老的人越惜命,快要壽終正寢的人怎麼能功虧一簣?
李淵在心底翻了個白眼,沒有給兒子拆台。
屈突通奇怪平日里喜歡閑逛的小輩將領們怎麼都不見了,與羅藝一起找來。
「二郎三郎看得太遠了,特別是三郎,他知道的事太多,心中憂慮的事也太多。你要支持他們,也要制止他們。太遙遠的事,現在我們做了也沒有效果,不如留下棋譜,交給後人,相信後人。」
高熲看向城外:「二郎的『安西諸鎮』的構想很好。用能屯田的地方屯兵,屯兵的地方連成線,不好屯田的地方分割成不同的遊牧部族,就像是用一張網兜住了整個西域。」
李玄霸笑道:「比起高老師、宇文老師、薛老師和長孫老師,確實是年輕,差著輩分呢。」
而陳鐵牛,得繼續留在交州。
李玄霸當然明白。他和二哥就是這樣相輔相成。
高熲仍舊坐在城樓上,手持書卷,雙目有神,神態安詳。
堯君素無語。他這時才想起來,晉王李玄霸也是楊侗和楊侑的老師。
張亮愁眉苦臉道:「我哪知道?」
「你可是我高熲的兒子,是二郎三郎從小叫到大的師兄啊。」
李玄霸保持著笑意,聲音卻有些低沉:「是啊,誰能與他們比?」
周達只比李玄霸早到達幾日。
李世民起身,走入將領中:「再與朕年少輕狂一場,這估計是朕最後一次年少輕狂了。」
李玄霸開玩笑道:「說不定他們會震驚,誰,哪來的?」
當宇文弼的呼吸平緩時,他臉上的笑意才淡去:「珠娘還沒到嗎?」
高熲沒有看高表仁,只嘴裏字字不停。
「去吧。」高熲揮了揮手,語氣淡淡,「告訴蠻夷,要麼臣服,要麼死。」
高表仁重重點頭,然後繼續垂首。
這群小將,最老不過而立。
「不要給他們投降的機會。」
陛下還是信我們啊!
烏壓壓的騎兵帶著新募的步兵如潮水般湧出城門,按照高熲已經定好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線路,明明兵力少於敵人,卻還分兵阻截。
李玄霸失笑:「他好歹也是在雁門之戰立過功的將領,兩個沒上過戰場的晚輩談何與他相比?」
李淵更加不解:「擔心高公?高公有什麼可擔心的?難道還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嶺南形勢一片大好,必須要有一個能代表他的人坐鎮,輔佐李靖和薛老師、薛收穩住局勢。
劉黑闥嫌棄道:「所以還是得陳鐵牛跟著殿下,你什麼都不知道。」
二哥啊二哥,我用盡一切辦法都攔不住宇文老師,哪怕親自去高麗冒險都不行。
徐世勣差點摔倒。
「那我們衝進去救人嗎?」
侯君集問張亮道:「晉王殿下這是安全了嗎?」
將領們眼睛發光:「高公領兵嗎?!」
(「先大破來敵,再加上『哀兵』,即使唐軍是兩萬新募兵卒,也能稱『不敗』了。」)
不是以一當百的猛將?不會預判打不出漂亮的戰役?
……
李淵送走李世民后,仍舊氣得跳腳:「他何必冒險!冒險又何必親自冒險!西突厥的軍隊難道需要奇襲才能贏嗎?!我們大唐與他們正面作戰難道不能贏嗎!」
將領太過興奮,仍舊笑著,沒注意自己是否會打擾高公安眠。
在宗羅睺、羅士信等歷史名人還未出現在他們面前時,周達是他們唯一能信任的將領。
羅士信出列:「末將在!」
李世民道:「伊吾城只是個幌子,是否守住並不重要,但宵小哪怕集結十萬大軍,偷襲只是一個幌子的伊吾城,都沒能拿下伊吾城,高公……老師說,這對大唐今後對西域、對所有蠻夷藩國的政策很重要。」
一漢能當五胡,一唐就該當十胡!
高表仁腦海里回蕩著父親的話,眼神好像被冰封住了,沒有流一滴淚。
李玄霸道:「那不一樣,我和二哥是太優秀了,才令你們頭疼。」
堯君素把李玄霸親自護送到宇文弼所住的營房裡,離開的時候眉頭緊皺。
羅藝:「怪不得宇文公不信任他們。」
宇文老師本應該是在涿郡守城。遼東之境他和二哥是暫時放棄的,等他計謀完成,高麗大軍自會退出遼東。
論帶兵的天賦,周達遠不如這些歷史名人。
「對啊!高熲這老匹夫名不副實啊!」
高熲在敵人精兵十倍于自己的前提下,居然放棄了固守已經修繕了好幾年的伊吾城,而是讓三千精兵帶著新募的城中百姓,出城野戰迎敵。
但他和二哥也都認為,凡事不一定非要盡善盡美。
他們嘴上這麼說,但一些國家開始在心裏打退堂鼓。
營房外圍了一圈將領。他們都擔心晉王殿下被揍,在院牆外徘徊,考慮什麼時候衝進去救晉王殿下。
「贏下這一子只是第一步。」
李世民已經習慣了。
「我老了,只能幫二郎完成第一步。後來的棋,要二郎和三郎自己下,你要幫他們執子,不要讓他們太累。長孫無忌能做得好的事,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畢竟那時他們就幾百部曲。
他慘然笑道:「也、也是。」
事實也是如此。
李玄霸道:「周叔,這次打擾你養孫兒了。」
李玄霸恨鐵不成鋼道:「你們能不能硬氣點!」
太上皇名義上領兵,羅士信不肯留下來和他們交換,監視太上皇的事他們也不信任其他人。
父親面前的是琴,但戰場卻是棋盤。
高熲端起茶盞:「我已經依了他們十幾年。對孩子,怎麼能他們哭一哭就心軟?這不是教導孩子的方式。」
沒想到被揍的聲音沒聽到,一向暴躁的宇文公還在大笑。
在原本歷史中,堯君素與降唐的屈突通決裂, 死守河東被殺。現在兩人都在唐朝為官,自然以前的親密關係也延續了下來。
他看向面容稚嫩的契苾何力,一位九歲稚齡便與母親一同艱難帶領部族,在東西突厥的夾縫中求活的鐵勒部族首領:「朕當初擒獲吐谷渾可汗時與你年齡相仿,羅士信千里投奔朕的時候也與你的年齡相仿。阿玄曾常言,『英雄出少年』,朕信你也是與朕一樣的少年英雄。羅士信!」
他們正聊著,聽到院子里李玄霸的痛呼,和宇文弼讓李玄霸別縮手的罵聲。
眾將領道:「有高公在,我們從來沒擔心過!」
李淵質疑自己的時候,契苾何力垂著腦袋站在帳中一言不發,像個木頭人似的。
「是!」
契苾何力使勁點頭:「小臣信陛下,信晉王殿下!」
「去吧,我等諸君凱旋。」
如果高熲真的就在城門上,那唐軍有埋伏的可能性極大。
高表仁為高熲斟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