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1章 回教

「老教自唐代傳入中土,與中土風俗儒家相融相合,時至今日,『以儒釋經』已成了教中主流,老教的經學大家、真回老人王岱輿就曾教導教眾言:『清真一教,不偏不倚,直與中國聖人之教理同道合。』教中經學大家,皆以學通四教為榮,既精擅於回教經典,也廣泛研究儒釋道三教理論。」
清代回教勢力的坐大和總體上轉向為封閉、激進的方向,與滿清對回教治理的不上心有很大的關係,於是在明代只有小規模的、與農民起義相結合的回亂,在清代形成了宗教主導的、大規模的大小和卓之亂、陝甘回亂等,清廷可謂自食惡果。
「額信奉的這一派,叫格底目派,源自大食的哈乃斐學派,格底目在大食語中意為『古老』,故而民間一般俗稱為『老教』。」
而新教以教團門宦為本,改變了老教通過精英科舉和衛所軍職的融入中土體制之中、引領回民與中土的融合的局面,反倒和*圖*書以宗教教團封閉了回族與中土的聯繫,造成中土和回民整體上的隔閡,形成國中之國的狀態。
「吳帥知道額之所以叫老回回,就是因為額信奉回教……」老回回指了指自己:「但吳帥可能不知道,回教也不是鐵板一塊,也分很多教派。」
老回回頓了頓,掃視了一圈周圍:「吳帥,老教在中土傳襲千百年,早已與中土世俗緊密融合,而老教能在中土獨佔鰲頭,是因為有咱們這些信奉老教的世襲衛所軍官世代傳承、有經學大家通過科舉入朝為官,說白了,咱們藉著中土強國的勢壓制著回教各派、佔據著回教話語權,所以咱們也必須依附於中土世俗君權才能生存下去,老教自然而然就只能對中土的風俗理念包容融合。」
這一系列的因素都導致了原本佔據優勢的老教衰落,新教趁機大肆擴張。
老回回與李自成對視一眼,笑道:「吳帥,與你說句實話,若不和-圖-書是西域有受到新教打壓的老教弟兄逃來甘州,祈求陝甘等地的老教信徒去西域幫他們抵擋新教,咱們也不會萌生西進西域立國的想法,有西域當地回民的支持,咱們才有在西域站穩腳跟的可能。」
「兩漢鑿通西域之後,只有大唐穩固統治過整個西域……」李自成豪氣滿滿地笑道:「漢地之外建國,也就不講什麼規矩了,咱們借借前朝的勢,我又姓李,便建國號為『唐』吧!」
「新教以教團為本爭利,自然不會允許其他教派存在,藉著葉爾羌汗國的勢力在西域大肆屠殺排擠其他教派教徒,不僅是回教徒,金剛乘佛教教徒、儒道教徒也屢屢遭到他們的打壓排擠,四大門宦之間,也互有爭鬥。」
「可新教不同,新教以教團為本,門宦能夠有效動員大量人力、財力,形成了事實上的以宗教為號召的割據勢力,新教自外域傳入、初來乍到,也不依賴於中土世俗勢力生存,自然和_圖_書是排外而激進的,如今新教在西域對各教各派的打壓和排擠,便是明證!」
「如此說來,你們早有兵進西域的計劃了……」吳成微微一笑:「帶路黨都找好了,這是志在必得了,西域脫離我漢家掌控將近千年,你們過去好好將那些蠻部胡人清理一番也不錯……不知你們的國民可想好了?」
「所以即便咱們老教的信徒造反,也是依託于漢蒙回各族世俗軍閥勢力,比如說額,而不會有什麼經學大儒、回教教眾以宗教為號召反亂。」
但這些回教徒除了飲食和宗教信仰上的一點細微差異,基本和漢民無異,至少在吳成的感覺中,他們和後世的「身份證少民」沒什麼區別。
吳成點點頭,此事他也清楚,大熙佔據的延安府在明代是回民聚居之地、整個西北回教徒最多的一府,大熙軍吸納了山陝邊軍和農民軍中,也有不少回教士兵和軍官。
「除了上層的經學大家,底層的教眾也大https://m.hetubook.com.com多融于中土風俗,回漢之間並沒有什麼界限,回教徒既崇信真神,也拜祭祖先,回漢通婚也很頻繁……」老回回又指了指自己,咧嘴笑道:「老教的中堅力量,便是咱們這些衛所軍官,西北的軍戶和世襲軍官之中,不少就是老教信徒,活不下去的很多就投入義軍中反亂朝廷,額就是個例子。」
「回亂?」吳成知道歷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小和卓之亂和陝甘回亂,聽到老回回的話,不由得來了興趣,趕忙問道:「此話怎講?」
吳成只感覺腦海中一道閃電劈過,他對西域回教的一些零星了解再經過老回回這番陳述,讓他串起了一個清晰的發展脈絡,明末天下大亂摧毀了老教的生存基礎,滿清在征服陝甘的過程中平等地對各族民眾進行了屠殺,比如明代時西北回民聚居人口最多的延安府,在清初經歷大規模戰亂和屠戮之後,回民幾乎絕跡。
「但如今的西域,卻出現了新的情況!」老回和*圖*書回還在繼續解釋著:「據西域逃來漢地的老教弟兄所說,西域出現了一個叫『蘇菲派』的新派,據說是自河中地區傳入西域,此派儀式簡單、奉行苦行禁慾,組織嚴密,擅長組建教團,在西域形成噶德忍耶、哲赫忍耶、庫布忍耶、虎夫耶四大門宦,民間俗稱『新教』,葉爾羌汗國的阿卜杜拉汗,據說就是借了他們的勢而中興。」
而歷史上清廷對回教回民的治理又是粗暴而敷衍的,對新教的傳播和門宦教團的形成幾乎處於放任狀態,對新老兩派的宗教衝突,也基本沒有遵照實際情況去利用,雖說定下了「扶老抑新」的政策,但地方上的執行官員根本分不清什麼是「老」,什麼是「新」,全然不顧回教社區自己內部矛盾的作用,只會照本宣科,甚至於依靠喜好和賄賂去執行政策。
歷史上,明末清初時期,正是回民的集體歸屬感和回漢之間族群分野的漸漸形成時期,不能說和老教的衰落、新教的傳播毫無關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