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親王一起兵進大同的蒙古諸部對此意見非常大,有不少蒙古部眾本就因為大同守軍防禦嚴密、搶掠不到東西而不滿,如今又擔心部落遭到襲擊,都想要退兵北歸,鄭親王說他已經在勉力維持著,拉著蒙古諸部包圍大同已是勉強,武鄉賊在太原府北方也建造了不少堡壘,靠鑲藍旗一部想要攻破這些堡壘,已無可能。」
「還有大同的消息,武鄉賊賀人龍領三千騎兵出榆林,會同之前被鄭親王趕跑的漠北蒙古三部抄掠河套等地……」遏必隆趕忙回報道:「據鄭親王所報,此賊見寨便燒、見牛羊馬匹便搶,搶不走便全數殺死,喀爾喀三部還四處搶掠人丁,老弱都被殺死,孩童和婦女都被搶走……」
遏必隆趕忙領命去書寫聖旨,皇太極嘆了口氣,起身披了件棉襖,走出帳外看著周圍如螞蟻一般忙碌了一夜的包衣和綠營兵,又看向漸漸發白的天際:「天亮了……武鄉賊,也該向這裏進
https://m.hetubook.com.com軍了吧?」
遏必隆沉默了一陣,帳中一時沉默無言,過了一會兒,一名戈什哈掀開帳門鑽了進來,遞上了一份最新的軍情奏報,遏必隆接過翻看了兩眼,恭敬地呈給皇太極:「皇上,還是有一些好消息的,山東八百里加急來報,殘明所謂北伐諸部發生內訌,劉國能和劉良佐為爭糧互相攻打,肅親王趁勢進攻,明軍潰敗,左良玉和見勢不妙逃跑了,只有孫傳庭退兵至微山阻攔了一陣。」
「朕聽說武鄉賊的輔兵,大多是投誠改編的明軍,達不到正兵的身體素質要求,所以才只能暫且充任輔兵,幹些駐守城池、押運糧草之類的活……」皇太極眯著眼,摸著下巴思索著:「我大清的綠營,也是投誠明軍整編而來,怎麼就差距這般大?同樣的明軍到了武鄉賊手裡,竟然敢出城進攻十幾萬圍城大軍,這在以前……恐怕也就曹和*圖*書變蛟、吳三桂所部這少數精銳明軍有如此勇氣。」
「賀人龍,賀瘋子,朕記得他也是明軍投誠的武鄉賊……」皇太極眯了眯眼,嘆道:「還有鎮守大同的尤世祿,放在明國手裡可以說是毫無作用、首鼠兩端,在武鄉賊手裡,卻一個個英勇善戰、堅硬如鐵……呵呵,若沒有武鄉賊,也許我大清如今已經拿下整個山西了吧?」
遏必隆搖了搖頭:「應該也就是這兩天了,奴才已經派人去催了。」
「千真萬確!」遏必隆回道:「皇上,奴才還專門派了人去查探,孔有德確實被火銃擊瞎右眼,武鄉賊確實趁夜出城攻擊,綠營兵措手不及崩潰,漢軍旗與之交手互有殺傷,我軍六門紅夷重炮和十余門輕炮被炸毀。」
「當初代善帶著幾十個騎兵就敢強沖明軍嚴陣,如今武鄉賊一支輔兵就敢出城突擊我數萬圍城大軍……」皇太極又是幽幽一嘆,自言自語道:「難道我大清在武鄉賊的眼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和當年的朽明無異了嗎?」
「沒用的,截斷武鄉賊後路若不能維持個一兩個月,武鄉賊是不會有斷糧之憂的……」皇太極搖了搖頭,斬釘截鐵地判斷道:「不說其隨軍的糧草,武鄉賊在山中和村寨地道中必然也藏了些糧食,火藥炮彈可能會有些問題,但昨日一戰你也看到了,武鄉賊不單單是靠火器作戰的……武鄉賊不是明軍,不會搞出自家軍隊本土作戰反倒被咱們斷了糧的爛事來的。」
「也就是說,我們還要再和武鄉賊認真打上幾場……」皇太極點點頭,又嘆了一聲:「天下紛紛擾擾,就沒有一處對我大清有利的好消息嗎?」
遏必隆點點頭,問道:「若是如此……要不要奴才去將蒙八旗調回來?他們好歹也有幾萬兵馬,咱們防禦起來也底氣更足些。」
「用不著,就讓他們去抄掠武鄉賊後路吧,總能分分武鄉賊的神……」皇太極搖了搖頭,眉間一皺,問道:「錫翰回來了
和-圖-書嗎?」
「但殘明卻把這個位子給了左良玉,還在江南讓史可法總制江南兵馬……」皇太極冷哼一聲:「孫傳庭有兵馬、有功績、有威望,還是當朝閣老,想來是南京小朝廷里有些人對他不放心,所以才耍這些小手段,殘明的首輔叫什麼?馬士英?看起來也是個貪權好利的傢伙,只可惜了孫傳庭那般忠心的干臣,早晚會被他們害死!」
遏必隆臉色難看,想要勸解幾句,皇太極卻擺了擺手,問道:「還有什麼新的消息?」
「不出所料,明軍各部矛盾重重、各自為政,左良玉號稱是總制江北四鎮,但實際上他自己手下的兵馬能不能控制得住都說不定……」皇太極接過那封奏報,仔細閱讀起來:「按理來說,明廷該讓孫傳庭做這個江北總制,左良玉號稱八十萬大軍,能戰之兵有多少,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真有膽子和孫傳庭去爭搶這個位子嗎?」
又感嘆了一陣,皇太極面色沉靜地問道:「蒙八旗呢?他們有沒有消
和圖書息?」
皇太極將那奏報疊起,吩咐道:「你寫封聖旨,快馬送去給豪格,讓他別人都不要管,只管盯著孫傳庭打,打斷了這根脊樑,殘明就是隨我大清揉搓的玩物,擊潰孫傳庭后再按計劃抄掠淮安、揚州等地便是,只需抄掠,不要佔城奪土。」
天蒙蒙亮的時候,皇太極被從床上叫了醒來,遏必隆一臉憤慨和焦急,附在皇太極耳邊說了幾句,皇太極有些訝異地看向他:「此事當真?」
「蒙八旗集兵對武鄉賊的後方展開一次進攻,被武鄉賊岳拱部擊退……」遏必隆低著頭,有些不敢看皇太極的神色:「蒙八旗轉兵向西,試圖截斷太原至壽陽一線的道路……」
皇太極忽然幽幽一嘆,抬頭看著天:「當年薩爾滸之戰,明將馬林布四方陣以拒我八旗兵馬,父汗舉止失措、指揮混亂,一時突入不得,是代善看準馬林所部調動的機會,領數十騎突陣,全軍見狀、人人效仿奮勇,皆自發奮力突陣,與明軍亂戰一場,這才殲滅了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