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5章 組織

姜秀才沒有回答,眉間皺成一團,不敢置信地問道:「盧大人,您怕是在誆騙我等?咱們這數千人裡頭,識字的也有一些,但能寫字的,只有我一個,一個小卒,不僅識字、還能寫條子?」
姜頭領點點頭,沒有再說話,盧象升繼續說道:「還有『組織』,這世上從來都是有組織壓過無組織的,明軍壓過流寇,是因為明軍比流寇有組織,東虜壓過明軍,是因為東虜比明軍組織更嚴密,大熙壓過東虜,同樣如此。」
「而你們的組織呢?」盧象升朝杜常歉意地一抱拳:「杜兄弟這『索命鬼』的名號,很明顯還是山賊草莽那一套,甚至可能山賊草莽都不如,東虜在關外紮根數十年,基層組織也算嚴密,以有組織對抗無組織,你們又怎麼可能不旋起旋敗?」
「我誆騙你們,有何好處?此事我親眼所見!」盧象升嘆了一聲:「大熙的軍中有夜班,有識字班和掃盲班,不僅教讀書寫和_圖_書字,還會教算學、地方治理等等,大熙的兵卒不單單是打仗的兵,也是治國的吏,他們的村寨州縣之中,不少吏員便是由這些識字懂算的戰士充任,大熙裁汰了不少世代的胥吏、官風清正、政令暢通,和他們在軍中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于軍隊而言,兵士識字,才能真正理解軍紀的深意,才能自發地遵守紀律,也才能教育他們道理、堅定他們的意志,姜頭領,你之所以要主持策劃暴動、要聯絡我們,不也正因為你讀過書,明白道理的緣故嗎?」盧象升捧了一句,指了指自己,笑道:「我也算是當過幾年教書先生,此番也有教書育人的心思,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紀律,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當年大熙起兵之時,從一開始就是走向正規化的,不僅頂層組織正規化,對基層組織的建設更是至今沒有放鬆過,正是因為基層組織的嚴密,所以他們面對和_圖_書明軍和東虜之時,展開廣泛的游擊戰。」
「紀律!令行禁止的紀律!」盧象升眼神又有些飄忽,回憶在腦海中翻騰著:「當年三省大戰之後,我被大熙軍俘虜,被押送往承天府戰犯營,路上路過一個村子,村裡百姓似乎是躲兵災去了,村內空無一人,彼時暴雨如注,我與押送的兵卒便找了一間屋子躲雨,待雨停之後,有一名小卒便在屋中留下字條……」
「我們在東虜的腹地戰鬥,生存才是擺在首位的,只能隱蔽在山林之間、採取游擊的戰術,受山林地形的影響和限制,部隊必然是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的,若是不想陷入各自為戰的不利局面,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溝通和協調,在戰鬥之前就做好萬全的準備。」
「後來那屋子的大娘真的拿著紙條找到承天府來了,走了幾十里路,把賠的銅錢硬塞給那名小卒就回去了……」盧象升低著頭,沉默了好一陣,語氣不自https://www.hetubook.com.com覺的柔和了不少:「不動百姓一針一線,是大熙軍紀軍規的第一條,一個年紀不過十幾歲的小卒,周圍沒有村民,全是自己人或者我們這些俘虜,碰壞了幾個土碗而已,卻能自覺地按價賠償……如此嚴守軍紀之軍隊,我盧象升練兵領兵這麼多年、飽讀史書兵書半生,聞所未聞!」
「而且我們處在東虜腹心之地,很可能長期得不到外來的支援,東虜會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內佔據絕對的優勢,所以我們得想盡辦法弱敵而強己,消解東虜的基層組織,乃至於將東虜的基層組織化為我們的盟友、甚至我們中的一個,便是其中的關鍵!」盧象升摸著腰間的刀,刀上殘留的虎血還沒擦凈:「對此,我心中已有定計,東虜可以將關外漢人統統殺光來斷絕我們的基礎,但他們不可能將關外所有人都殺光,以此斷絕我們存在的基礎!」
「盧大人說的這些……確實是我們m.hetubook.com.com忽略了……害得數萬漢民束手受死,這是我們準備不周的過錯……」姜秀才嘆了口氣,目光炯炯:「盧大人剛剛說『那些』,除了這『民心』之外,還有什麼?」
姜秀才眯了眯眼,重重點點頭,讓開身子做了個「請」的手勢:「盧大人果然不負盛名!在下怠慢了,庄內已擺下接風宴,請盧大人入庄詳談吧!」
「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堅持住,不能旋起旋滅、不能自我瓦解,也不能毫無作為,我們要一直保持存在、再弱勢也要保持存在,挺過這段最為危險和艱難的時期,才有一片廣闊的天地等著我們!」
「若是沒有嚴密的組織,溝通和協調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就會翻番的增長,我們就必然是遲鈍的、呆板的,與游擊戰的要求背道而馳,各部也會漸漸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最後被東虜各個擊破,甚至於無須東虜來攻,咱們自己就會因為矛盾和爭權而混亂瓦解。」
「這樣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m.hetubook.com.com,什麼硬仗血仗不能打?什麼勝利不能獲得?」盧象升眼中湧出一絲羡慕的光芒:「一支軍隊從上到下都能自覺嚴守軍紀,又怎會不如臂使指?上下一體、令行禁止,姜頭領,你們這數千人中,有幾個能做到呢?」
「而要挺過這段時期,就必須建立起嚴密的組織,你們不能再是暴動的平民,而要成為一支正規的軍隊!」盧象升滿臉嚴肅:「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孤懸于東虜腹心的山林之中存活下去!」
那群漢人領袖之中傳來一陣嗡嗡的交頭接耳之聲,那名唱白臉的漢子臉上有些掛不住,正想要爭辯,姜秀才卻抬了抬手,那漢子張了張嘴,最終也只能將到嘴邊的話語咽了回去。
盧象升至今依舊對此印象深刻,字條上的內容彷彿刻在他腦海里一般,隨口便念了出來:「老鄉,俺因躲雨,不慎碰壞了你們桌上的土碗,按紀律不動百姓一針一線,因此照價賠償,你們若是不滿意,可憑此紙條來軍中找俺,請原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