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阿六頓了頓,指了指自己:「也許……只有我才能幫小皇帝一把?」
「傅宗龍也看清楚如今的局勢了!」連翹啜著香茶,凝眉問道:「從高弘圖,到謝三賓、傅宗龍,再到復社的黃宗羲、陳子龍、夏允彝,乃至於銅陵的堵胤錫,小皇帝看重的重臣都在勸他投誠,小皇帝所依賴的兵馬,也大多做好了投誠的準備,這般情況下,小皇帝還在猶豫什麼呢?」
說沒受影響也不準確,來此尋歡作樂的士子官紳比以往更多,不少平日里端著架子、擺出清高姿態的官吏士人,也跑來秦淮河尋花問柳,大熙禁絕娼賭,凡朝中官吏,無論在職與否,只要宿娼,一律開除公職、杖刑四十,情節嚴重者還會發配南洋。
「他心裏有道坎,是大明兩百余年列祖列宗給他埋下的一道坎,需要有人幫他邁過去,但他信重的那些臣僚……他們心中同樣有道坎,數千年君臣忠義、數百年世沐君恩的坎,他們自和_圖_書己都等著小皇帝帶著他們邁過去,又怎麼能去幫助小皇帝邁過心中那道坎呢?」
如今大熙兵進江南,誰都知道殘明必然是要滅亡了,這秦淮河兩岸的青樓娼館、這河上的畫舫花船,恐怕不久以後就將不復存在了,江南的風流人物,自然要來一場最後的狂歡。
連翹點點頭,為韓阿六倒上茶,轉移話題道:「事到臨頭,反倒心神不定,喝杯茶安安心,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你剛剛說傅宗龍回南京了?」
「這麼多年了,還真有些不習慣……」連翹淡淡一笑,一邊煮茶一邊說道:「我這身子,便是消了奴籍,估計也沒人要了,天下抵頂,也不需要我了,日後去南洋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做些小生意過一輩子也挺好的,你呢?準備去哪裡?」
「他畢竟是崇禎皇帝的兒子,別的不好說,剛毅這一條還是繼承下來的……」韓阿六嘆了口氣:「小皇帝從登基開始便是別和_圖_書人的傀儡,但他是個有抱負、有能力,能明辨是非的明君種子,這樣的明君,又怎會甘心傳承了兩百余年的國家亡在他的手裡呢?」
「再過一段時間,這間青樓也該關停了吧?」韓阿六抬頭看著天花板,微笑著說道:「到時候你就是真正的自由身了。」
「放心吧,我幹了這麼多年地下工作,知道紀律……」韓阿六的眼神有些躲閃,提起茶杯遮掩著:「我只是……去勸勸小皇帝而已。」
秦淮河上,一如既往的一片盛世繁華的景象,花船畫舫穿梭不息,似乎比以前還要多了好幾倍,兩岸酒樓的燈火晝夜不滅,在暗夜之中如同一條銀色的長龍,將一整條秦淮河照耀得如同白晝一般。
秦淮河岸邊一座青樓中,韓阿六坐在一間小樓里,靠著窗戶看著遊船如織的秦淮河,連翹在一旁煮著香茶,馬士英之亂中她也算立下大功,被小皇帝消了奴籍、賜了自由身和一些金銀,她如和-圖-書今在殘明算是民人,想去哪去哪,但連翹自然不可能隨心所欲,便用小皇帝賞賜的金銀買了一間青樓,自己當起了老闆,這青樓也成了江南局在南京的固定聯絡點。
「是的,傅宗龍從揚州撤兵,兵馬暫時留在鎮江,他自己孤身一人回的南京……」韓阿六順著連翹的話頭說道:「勇衛營、忠貫營,參加了揚州之戰的明軍基本沒有隨他一起南渡長江,只有忠義營等南軍隨他一起回了鎮江,但忠義營渡江之後便向江陰而去,如今在鎮江的……只有兩萬余南軍兵馬了。」
連翹皺了皺眉,語氣嚴肅了起來:「六號,你想要做什麼?你可不要自行其是!咱們在揚州損失了不少弟兄,我可不想再給你辦一場秘密葬禮!」
「自然是要回家去的,老母還健在,總得去儘儘孝……」韓阿六雙眼之中有些悵然:「也不知花兒……呵,這麼多年了,早該嫁人了吧?以後能安安穩穩地過一生,挺好。」
和_圖_書「劉國能部脆敗速降,是給了明軍心理上的一記重擊,明軍軍心已經散了……」連翹點點頭,眯了眯眼,猜測道:「之前高弘圖便勸說弘光小皇帝投誠,正在浙江寧波養病的謝三斌也寫信來勸說小皇帝投誠,如今傅宗龍孤身一人來南京,應該也是為了勸說小皇帝投誠我大熙的吧?」
韓阿六頓了頓,繼續說道:「但傅宗龍也說了,若是小皇帝真要誓死不降,他傅宗龍也必然會和小皇帝一起繼續抵抗下去,至死方休。」
「傅宗龍還說,我大熙如今進入殘明國境的不過只是幾路偏師,殘明便節節敗退,如今軍心民心已經徹底散了,若是再強行和我大熙作戰,除了平添傷亡毫無作用,殘明是註定要滅亡的。」
秦淮河上,只有當初馬士英勾結南京勛貴造亂政變之時才稍稍沉寂了一番,就連當年左良玉兵臨南京之時,秦淮河上依舊是燈紅酒綠、醉生夢死,如今大熙軍兩面兵進,殘明有滅國之危,https://m.hetubook.com.com
秦淮河兩岸卻如同與世隔絕一般,沒受到一絲影響。
「確實如此……」韓阿六點頭確認了連翹的猜測:「小皇帝此番招傅宗龍入南京,就是為了詢問他的意見,但小皇帝……心中猶豫得很,所以沒讓傅宗龍入宮,派了我去詢問他,傅宗龍親口對我說的『國之興替、自古常有,明亡熙興,有何奇怪?國既不保,自當保民』。」
不僅是官吏,學堂學子宿娼者開除,士紳宿娼者不得充任公職,就連平民百姓宿娼也免不了挨一頓板子,大熙治下的青樓基本已經全數關停,只在西南一些管理相對鬆散的土司地面還有青樓存在,妓|女樂女也大多廢除了奴籍,統統遣散,任其自由擇業,年紀幼小或無法生存的便進入大熙專設的學堂之中改造學習。
「傅宗龍勸小皇帝說,若是面對東虜那般兇殘的異族,既要滅國又要害民,自然是要拚死抵抗的,可面對我大熙這樣民心所向的政權,又何必手足相殘、置百姓于刀兵之下?」